第五百六十七章 复兴的希望

众穆家子弟,无论是四五十岁的叔伯辈,还是二三十岁的同辈,都是极为的恭敬。

在军中可是没有亲属关系可言。在这里,只有上下级的各位。“各位请坐。”

穆英看着众穆家子弟的精神,一个个龙精虎猛的,战意高昂的样子,十分满意和欣慰。

经过这几次大战之后,他们穆家子弟虽有折损,但更多的则是快速成长,得到了******。

不少人甚至,凭借卓著的战功,得以升迁成了将军校尉。

虽还没有达到他们先祖的巅峰荣耀时期的位置,可是这至少让他们看到了穆家即将复兴的希望了。

这怎能不令穆英感到欣慰,欢喜呢?

“诸位,此次请各位来,是有军情要事与你们商议,而且,还真非你们不可。”

穆英说到这,露出难得的一笑。

而后,令亲兵女将把皇帝陛下所传达的旨意,分给众人观看。

众穆家子弟,一个个阅了之后,顿时热议了起来。

“这李泰,还真是一个人才啊。”

“是啊,咱们穆家怎么说也在高句丽这么多年了,怎么就没想到这一点呢?”

“可见我们与人家的水平,还是有差距的。”

“啧啧,没想到这个李泰因这次军功直接上了前线,这可是东路军的梁老头如虎添翼啊。”

“哈哈,不过我们也不能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不是?”

众穆家子弟热议了一阵之后,全都望向穆英。

他们可不认为,穆英召集众穆家子弟过来,只是为了让他们看看,激励他们一番。

果然,等他们安静下来之后,他们发现他们穆家那个最为出色的女孩,终于开口说话了。

“诸位,看过之后,你们有何想法?”

还未等众穆家子弟开口,她却继续道:“反正我看过陛下的这道旨意后,就是感到羞愧和振奋。”

“羞愧的是,我们穆家在高句丽这么多年,就没有想到这个办法。反而是让一个跟随而来的文官,想到了这么好的计策。”

“不过,我很快就又振奋起来。那是因为,他的这个想法,给了我们一个新的思路。”

“那就是可以利用高句丽来制衡高句丽。当然,绝对不是赵家义军那样的。”

穆英说完之后,便把她的想法,向穆家详细讲了一遍。

按照的她想法,她们首先就是把与她们穆家关系好的几个高句丽小势力扶持起来。

按照这样的方式,继而逐步扩大影响。

让那些高句丽的小家族,小势力们知道,大明可以给高句丽王室不可能给的财富,土地。

只要支持大明,那么就能得到大明的支持,建立起比之前更大的势力,拥有更多的财富。

当穆家子弟听到这个设想之后,一个个顿时激动起来。

穆英果然是上天赐给他们穆家的天之骄女啊。

他们刚才看到皇帝的旨意,心中的想法是遗憾,是羡慕,是感叹,那个李泰为何没选择他们新路军。

可他们家的这位天之娇女却想到的是一个更为大胆的奇思妙想。

果然,不愧是能带领他们穆家崛起的德高福厚之人啊。

众人看向穆英的眼神,一个个是满含敬仰,和佩服。

“穆帅的卓识睿智,我们不能及也。”“是啊,恐怕这个想法,连那个李泰都没有敢想。”

“哈哈,这岂不是说,我们在他的计策谋略上,进行了完善?”

众穆家子弟,一个个热议非常。

穆英看着他们一个个兴奋的样子,也不由笑了。“诸位,诸位,我让你们来,不是想听你们夸赞我的。我让你们来是帮出主意的。”

当听到穆英的这句话后,帅帐之内的热议声终于减轻了许多。

“哈哈,是我们失态了,我们感觉大帅你刚才那个主意实在是太好了。”

“对,只要我们扶起一个,那么其他的人势力,和家族,可能就会争相向我们靠拢而来。”

“大帅,我们可以先选择李家。我们穆家与他们关系很好。而且,这567么多年来,也知道他们最为仰慕我们华夏的文明,家风家教也一直不错。”

“对,我同意二哥的话,我觉得也是如此。那李家与我们穆家也算是有不少的结亲例子。算是我们的姻亲了。”

“赞成,我与李家的族长关系极好,可以由我去拜访他一下。先探探他的口风。”

“哈哈,这还用探吗?只要我们稍微透露出去,那么他们一定会激动赶来。”

众穆家子弟开始了第一个高句丽的小家族,应该把谁先推选出来。

穆英听着众穆家子弟的热议,思考了一番,发现众人还真给他提供了新的思路来。

想到这里,她立即点头,看向她的堂叔穆关:“穆偏将,既然你与那李家家主关系极好,那么就由你去说服他。”

“当然,你可以用赵家义军的例子来向他说明,我们能提供他们的,绝对不比赵家义军少。”

“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不必参与战争。只要能帮我们进行无硝烟的统战即可。”

当穆英说完这番话后,众穆家子弟皆是点头称颂。

这还真是一场无硝烟的统战方式。

只要成功了,也许他们能进攻的更快,伤亡率也将更低。

更重要的是,有了本土小家族的稳固后方,他们前方也能安然无忧。

相信皇帝陛下也会同意他们这样的方式的。

因为这样一来,就能用最小的代价,取得最为辉煌的成果。

皇帝陛下也能尽早一些返回到大明京城。

当把这一切安排妥当之后,穆英也稍微松了口气。

当然,她也没有忘记开始筛选出第二个小家族的人选来。

她相信,那个李家绝对会同意的。而且,说不定很快就会派人来新路军的大营来.

高句丽,原州,李家。

当大明与高句丽发生了战争后,李家的日子并不好过。

李家的家主,和族内的几个人当家的,正在商议着什么。

不过商议来,商议去,一个个依旧是愁眉不展,神色哀叹不止。

在这场战争中,高句丽这片大地上,出现了诸多的势力。

比如,大明军。

曾经与他们李家关系不错的穆家,就是依靠着大明军的势力,迅猛崛起,依然成为了一支庞大的势力。

据说穆家如今已经成为大明最新崛起的一个家族。

他们拥有着自己的军队,而且,屡立战功。。

族内的子弟,获得了不少官职,而且,依旧是继续向上攀升着。

可以预料,无论大明胜利,还是最终失败,这穆家都以不可能逆转的态势,崛起了。

甚至,根据他们的商议,若是大明胜利了,高句丽成为了他们的势力范围,那么穆家的地位,将更为令人难以仰视了。

当然,除了这穆家之外,还有其他大势力。

比如,那风头正盛,凶残的三大女真部族,因为高句丽王室,以及国丈崔健的纵容,他们在高句丽横行无忌。

每到一地,各地的百姓都要遭到其疯狂的洗劫。

再加上不少恶势力的投效他们,让他们的统治地区的百姓,一直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高句丽的百姓,不是没想过反抗。

可这三大女真乃是凶残的异族,十分残暴,再加上其拥有着强大的骑兵。

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少敢于反对他们的人,都惨遭到了镇压。

在这样的情况下,高句丽的百姓只能憋屈,忍辱负重的苟且偷生。

除了这个残暴的势力外,还有赵家义军的十二路军。

不过,他们似乎容纳了不少的其他势力,与大明的关系,似乎不像之前那么好了。

而且,内部斗争十分残忍。

那些本来号召百姓来推翻残酷的统治者的人,在取得了一定的胜利后,竟开始发生了转变。

他们开始享受起曾经从未享受过的荣华富贵,也开始变成了他们曾经最为仇恨的那种人。

他们每天美酒,佳人,豪车,豪华的府邸的抢占。

他们开始脱离了曾经追随他们的义军兄弟。

而且,更为可怕的是,这样的人将军,在义军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少。

可以说,义军的十二路首领,大部分人每到—所想的不是抓紧安抚百姓,或者进行下一步的谋划。

而是想着如何抢占更多的财富,更多的女人,更大的地盘。

按照有消息传出,赵家义军那个年轻的首领,如今的后宫,都已二十多个了。

每次转移城池,大车小车,足足有数百车的财富,女人,以及各种各样的宝物。

不少人据说都已经开始对他们产生了失望,甚至是仇恨。

在这样的情况下,赵家义军这几次的战争经常失利。

而这也无疑更为加重了他们之间的矛盾。

总之,赵家义军在经历了与高句丽,以及三大女真的夹击之后,越来越惨淡。

势力范围从开始的很大区域,也是越来越被压缩。

再加上有不少百姓,乡绅听说他们的勾当之后,对他们不满和反抗,也是越来越严重。

总之,这个势力,李家十分不看好。

除了上述以上的势力外,还有一个就是高句丽小朝廷了。

它虽是合法的,可是却奸臣当道,昏君无能,残暴,弄的天下民怨极大。

而且,在各方的势力不断的侵袭下,他们的势力范围逐渐缩小。

同时,就算有一些还在维护他们统治的,也只是名义上的而已。

实际上,不少人已经开始另谋出路,甚至开始成为了割据势力了。

总之,这个曾经高句丽唯一的主宰,已经成日薄西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