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巴拉爵士 作品

第857章 简在帝心

“此子如何?”

张居正告退,蒋庆之笑吟吟的问王以旂。

老王抚须,“机敏,且杀伐果断。不过老夫以为,可来我兵部。”

见蒋庆之含笑不语,王以旂说:“后续兵部革新需一柄利剑,方能震慑住那些武人。张居正行事不拘一格……此子进了兵部,有老夫看着,不出五年,还给长威伯一个郎中,如何?”

“五年升郎中,十年侍郎还是尚书?”蒋庆之指指王以旂,“老王,张居正有大才,不过还需磨砺。特别是心性。”

张居正骨子里的傲气不是谁都能压制住的。历史上后宫那位太后不能,冯保更不能。

万历帝也不能。

“你把握不住他!”老王不以为然的模样让蒋庆之笑了,“但凡大才多傲气,徐渭如此,严世蕃如此,张居正的傲气比之那二位不遑多让。”

其实在蒋庆之眼中,张居正的傲气比那二人更多。

敢于架空帝王的摄政王,在大明有几个?

哪怕是杨廷和当年和张太后联手,在嘉靖帝的反击之下也不敢再进一步。

张居正敢!

哪怕是权倾一时,终严世蕃一生,也不敢直面挑战道爷。

张居正敢!

徐渭觉得天下人都是撒比,等老板胡宗宪倒台后,却如丧考妣,觉得世间再无人能赏识自己的才华。

严世蕃是有才却无胆!

徐渭是被君臣父子那一套给束缚住了,加之性格中有自卑,自暴自弃的一面,所以看似狷狂,实则是个可怜人。

张居正!

才是有明一朝胆子最大的!

我会不会也掌控不住这厮?

蒋庆之想了想,莞尔一笑。

走一步看一步吧!

翰林院。

张居正回来后,先去见了掌院事。

“要走?”

“是。”

“去何处?”

蒋庆之竖起新政大旗,下一步就是招兵买马,这是大伙儿的共识。

没想到他第一个招的不是某位干员,而是张居正这个庶吉士。

“不知。”张居正抬头,眸中有锋锐,“下官承蒙翰林院上下关照,不胜感激。”

我记仇!

在翰林院这段时光,我不会忘。

啧!

掌院事莞尔,摆摆手,“好自为之。”

在他看来,蒋庆之第一个招张居正,是因张居正身上挂着墨家子弟的牌子,这是千金市马骨。

等张居正出去后,掌院事笑道:“一截马骨,最多不过是为一任七品官罢了。宦海无情,新政一起,多少人会出手对付你。傲气……过几年再看看你傲气可还在!”

外面传来了陈贤的声音,很是热情,让掌院事微微蹙眉,“节操何在?”

“叔大,这是要去何处?”

“还不知。”

“不知?”

“嗯!”

有人讥讽道:“不会是下去为官吧?”

“咱们庶吉士最好的路子便是在翰林院熬资历,下去为官,那是自甘堕落。不出数年,便会泯然众人矣。”

外面突然默然。

“张居正可在?”

一个陌生的声音传来,掌院事起身。

“下官便是。”张居正从容道。

“陛下刚吩咐,今日起,你为翰林修撰。”

“是。”张居正的声音突然拔高,恍若金石。

这才多久?

他才将从兵部回来,这职位就变了。

也就是说,在他走后,蒋庆之就令人请示宫中,道爷毫不犹豫的点头,接着吏部毫不犹豫通过,并第一时间派员来翰林院通知。

而且是翰林修撰,从六品!

“蒋庆之……好大的手笔!”

掌院事身体一震,心想张居正在庶吉士这里蹉跎数年,就算是要升职,最多不过正七品,可这一下就跳到了从六品……

要知道官场艰难,哪怕是升半级,也能压过无数人。

无数官员在半级之前望洋兴叹,有人甚至终其一生就被卡在那半级上。

而张居正却轻而易举的跨过了这个坎。

数年蛰伏,一朝飞升。

掌院事自然不会对这从六品感到敬畏,但他从中窥探到了蒋庆之对张居正的态度。

这是本伯的人!

翰林院一直在打压张居正,蒋庆之只是旁观,当时多少人说张居正是被遗弃的走狗,白白做了儒家叛徒。

可如今看来,蒋庆之分明就是把翰林院当做是磨刀石,用来磨砺张居正。

就如同当年的周夏。

严格意义上来说,周夏是一个失败者,在磨砺中选择了退缩。但即便如此,蒋庆之依旧把他安排在城外的墨家基地,成为自己的执行者,就类似于后世的总经理。

厚道!

这是许多人对蒋庆之这个安排的评价。

不舍弃,不抛弃!

而张居正却熬出头了。

先前这厮说了什么?

掌院事先前漫不经心,此刻却有些紧张。

他不惧张居正,却害怕张居正身后的蒋庆之。

“好像是……下官承蒙翰林院上下关照,不胜感激。”

卧槽尼玛!

这厮是记仇了!

而且还暗示,有仇必报。

外面,翰林院众人同样惊愕。

“从六品!”

“张居正科举乃是二甲,就算是升职,最多是翰林院编修罢了。正七品!”

“半级!半级!那蒋庆之遮奢的嘴脸!不要脸!”

“掌院事呢?此事总得给咱们一个说法吧!”

“就是,翰林院的官职难道就成了他蒋庆之的玩物,想授与谁就授与谁?”

吱呀!

门开。

掌院事走了出来。

几个往日和张居正结仇的庶吉士冷笑看着张居正,心想掌院事对墨家可没有好感,从往日的只言片语中就能看出来,掌院事对蒋庆之此人同样没好感。

这事儿,还有得说!

吏部又如何,这是翰林院,掌院事不乐意,把任命打回去的事儿也不是没有。

张居正回身,微微一笑。

“此去当好生做事。”掌院事板着脸,“另外,隔阵子也得回来点个卯,莫要把翰林院当做是逆旅。前辈教导后进,这是我翰林院的规矩。莫要忘了!”

张居正一怔,心想这位竟然前倨后恭,为何?

他何等聪明,马上想到了自己前面的话,便知晓掌院事是担心来自于蒋庆之的报复。

背靠大树好乘凉……张居正心中有些不自在,但旋即就消散了。

他是墨家门徒,蒋庆之是墨家巨子,张居正是傲气冲天,但这个时代的规则就是如此,蒋庆之形同于掌门人,张居正是门下弟子。弟子服从掌门人的安排天经地义。

哪怕是后来的摄政王,此刻依旧不能跳出这个框框。

“是。”张居正颔首,随即回到值房。再出来时,背着个包袱。

翰林院几乎所有人都出来了。

气氛有些古怪。

张居正从容走下台阶,一直走到大门那里,回身,对众人点头。

“就此告别。”

这话一出,众人都炸了。

翰林修撰是翰林官,张居正并未被授与别的官职,也就是说,名义上他依旧是翰林院的人。

张居正一句就此告别,就是一个明示。

我特么不回来了。

没有别的职务,他能去哪,几乎呼之欲出。

蒋庆之身边!

从此风从虎,云从龙,张居正一飞冲天。

而同批翰林院庶吉士们还得继续苦熬。

陈贤喃喃道:“在长威伯身边,那和御前有何区别?”

作为新政大佬,蒋庆之会时常和道爷商议政事,张居正这位身边人多半随行。

一个词在所有人脑海中盘旋。

“简在帝心!”

“数年后,我等再与张太岳相见,怕是要先行礼,口称下官了。”

一股沮丧之意笼罩在翰林院上空。

嘉靖三十年冬。

张居正右迁翰林修撰,跟随蒋庆之。

……

轰隆!

冬雷有些干闷,少了春雷的生机勃勃,夏雷的威严。

“哇!”

隔壁的孩子被雷声惊醒了。

“大鹏!”李恬睁开眼睛,刚坐起来,发现身边男人已经不在了,接着隔壁门开的声音传来。

“把孩子给我!”蒋庆之接过孩子,笑道:“这是雷声,雷声大雨点就小。”

“哇!”

孩子依旧嚎哭,蒋庆之轻轻的哼着歌。

时至今日,乳娘依旧不习惯蒋庆之对孩子的这等温柔。

别的权贵就算是心疼孩子,最多是来看一眼罢了,更多是问一声,没事儿继续睡。

哄好了孩子,蒋庆之把他交给乳娘,说:“若是再哭,就抱着哄哄。”

乳娘说:“伯爷,孩子不能溺爱呢!”

“这不是溺爱!”蒋庆之莞尔,“孩子看似什么都不懂,实则什么都懂。遇到惊吓孩子会寻找慰藉和保护,这是人的本能。此刻若是无人哄他,安抚他,孩子就会觉着孤独无助。长大了……罢了,你只管照做就是。”

门外披衣准备进来的李恬止步,若有所思。

早上蒋庆之出门后,常氏来了,说到了李萱最近的情况。

“看着廋了不少,问了也不说。哎!”常氏叹息,两个女儿一个不用她操心,一个却是操不完的心。

“当初我担心你性子古怪,嫁人后不得夫家喜欢。你姐姐好强,我想着此后定然不会吃亏。没想到啊!这人算不如天算,如今却掉了个个。”

李恬问了个不相干的问题,“娘,小时候我怕打雷吗?”

“怕!怎么不怕。”

“那……你和爹可哄过我吗?”

“哄!你爹都哄过。你爹带娃有一套,他曾说,小时候孩子若是无人慰藉,长大后性子便会有些偏颇之处。”

“什么偏颇?”

“重情太过,容易为人所趁!”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