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九月初二盖州西海大营内的热气球飘飞演示,非常成功。n
在没有风的条件下,搭载两人,不到一刻钟,平地升空达到将近六十丈的高度。n
虽然为了稳妥期间,此次演示升空的最后高度,远不及此前他们在旅顺后方所做的试验。n
但是这个高度,已经达到了杨振的要求。n
因为,不论是辽阳城,还是盛京城,其城墙的高度虽然远超一般城池,但是很少有达到七丈以上的,基本上都在六丈到七丈之间。n
比如,多尔衮增修过的盖州城,其主体城墙的高度,也不过才五丈多一些而已,约合后世十六米多,不到十七米。n
虽然辽阳城曾在老奴在位时期做过彼时后金国的都城,城墙高大坚固,不是一般城池可比,可从各种消息来看,其主体城墙的高度也就六丈到七丈而已。n
折算下来,最多也就是二十三米。n
事实上,可能也就二十米左右。n
这个高度对于步兵攻城,甚至对于重炮攻城来说,的确难度很大。n
因为在重炮的身管长度与口径大小大同小异的情况下,城上的射程要远远超过城外平地上的射程。n
而这也正是杨振在很早之前就叫人尝试制作热气球的重要原因。n
如今亲眼目睹,旅顺后方制作的热气球在搭载两人的情况下,很快就升高到了六十丈左右,杨振的心终于放下来了。n
六十丈,约合两百米。n
即使算上敌方城墙高度二十米,这架热气球在载重两人的情况下也高出敌方城头一百八十米,不仅超过了他们弓手的射程,也超过了他们绝大多数火枪手的射程。n
这一样来,这样的热气球在战场上就处在了一个非常安全的高度了。n
既能保证自己飞跃城池,有效杀伤敌人,同时又能保证自己不会被敌人所杀伤。n
当然唯一的风险,就是飘飞的方向和距离。n
一旦飘飞途中熄火落入敌人的城池,那就彻底完犊子了。n
不过,在与专门负责此事的匠人蔡永芳谈过之后,杨振打消了最后一点疑虑。n
没错,这次被金海伯夫人挑选出来作为领队负责热气球相关事宜的匠人头子,正是这个个头不高,而且又黑又瘦的蔡永芳。n
此人出身北直隶河间府肃宁县,十几岁时就老家当学徒做织工,后来清虏屡次入侵,河间府兵荒马乱,百业残破,民不聊生。n
再后来,杨振派人到登莱、北直、山东等地招垦,在故乡无以为生的蔡永芳,便带着一家老小应募而来。n
在旅顺口附近分了地后,一家人老的老、小的小,生活依旧不易,他本想应征入伍,以便改善家境,可惜身材瘦小羸弱,连个军中备兵都没被选上。n
后来听说金海伯夫人开办被装厂,大量招收精通女红的女工和其他缝缝补补的杂工,他忙去应聘。n
因为确实有手艺在身,他不仅轻轻松松应聘成功,而且很快就从一堆杂工之中脱颖而出。n
如今三十出头的蔡永芳,早已经是旅顺口被装厂缝补房的大把头了。n
等到缝制“热气球”气囊的任务进入实质推进阶段后,由他带人负责做出来的样品,一经试验就获得了成功。n
于是,金海伯夫人就将整个热气球制作与试验的事务,交给了蔡永芳来具体负责。n
这一次,杨振打算在实战中使用热气球,于是金海伯夫人就派了这个蔡永芳,带着挑选出来的几个能工巧匠随船北上,来了盖州。n
西海大营的飘飞演示成功后,杨振找他和他带的匠人们谈了谈,见其恭谨有礼,思路清晰,在几个匠人之中也能服众,当场授予了一个把总的官衔。n
并将他和同他一起前来的其他五名工匠,以及他们打包携带来的两架热气球,编为直属征东将军行营的飞行队。n
因为,包括蔡永芳在内的这六个人,都上去过,是金海镇第一批搭乘他们自己制作的热气球升过空、因而拥有“飞行经验”的“飞行员”。n
下一步,只要挑选出另外六名或者十二名,敢于乘坐热气球升空飘飞的掷弹手,那么杨振新成立的这支小小的飞行队,就具备了六个架次的热气球飞行作战人员。n
以此为开端,同时也以此为基础,久而久之,未必不能成长壮大为一支飞行大队,甚至是飞行作战营。n
对于杨振的这个安排,蔡永芳等人激动不已。n
此前从旅顺口北上的时候,他们就在心里揣测过,只要当着金海伯的面儿试飞成功,金海伯一定会有表示。n
原以为会给一些赏银,就像在旅顺口最早试飞成功的那次金海伯夫人赏赐的那样。n
但令他们惊喜的是,杨振直接赏了蔡永芳一个官做。n
虽然在在场的很多人眼里,这个官实在不大,只是一个把总而已,但对飘零半生的蔡永芳他们来说,这已经是一个人生的突破了。n
更何况这个“飞行队”,还是直属征东将军行营的队伍,官不大,但是地位高啊!n
而蔡永芳从一个逃难来的织工,能有今天,也给了跟他一起前来的其他几个匠人以极大的鼓舞。n
只要好好干,就都有这一天。n
这比直接赏给他们十两、二十两银子,更有激励作用。n
至于在场观看“热气球”升空飘飞演示的其他人,与蔡永芳等人的心情则完全不同。n
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景象的西海大营围观将士们,心中只有震撼。n
包括杨振特意派人请来观看的吕品奇及其麾下到场的将领,做梦也没有梦到过坐上巨大的孔明灯飞升上天的景象,一个个被惊得目瞪口呆。n
没错,在场绝大多数没有见过热气球的人,见到它的第一反应,最多也就是想到了孔明灯。n
只是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巨大,甚至能够载人飞天的“孔明灯”。n
在陪同杨振回城的路上,吕品奇心中几番唏嘘感叹,一再庆幸自己眼光真好,早早地就选择了追求杨振。n
虽然这几年来,杨振在很多事情的安排上面,并非完全符合吕品奇的利益,有些方面甚至存在一些龃龉。n
但是跟着杨振总能打胜仗,却已经成了吕品奇及其麾下人马默认的事实。n
以前的仗是怎么打的,他们差不多都忘了,只记得纳入杨振麾下之后,就再也没有打过败仗。n
如今,自己们又搞出了“飞行队”这样的神兵利器,将来的仗,还会有打不赢的吗?n
热气球在西海大营里面载人升到了天上,整个盖州金海北路的兵马,几乎都看见了,人心震撼之余,士气再度爆棚,他们在人前人后议论此事的时候,也都不由自主的将其说成了自己们的致胜法宝!n
没错,不仅金海北路是自己们的,来自旅顺口大后方的飞行队,也是自己们的,包括整个金海镇都是自己们的。n
而与此相应的是,杨振这个金海伯、左都督,也在不知不觉之间成了自己们的金海伯,自己们的左都督!n
各种军中议论,尤其金海北路兵马的军中议论,辗转送达杨振手中之后,杨振心里比他们更振奋。n
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更清楚,军心士气有多么重要。n
现在初级版的热气球在战场上到底能发挥多大的杀伤作用,其实并非是最重要的。n
对杨振来说,这种前所未有的东西一旦出现在敌我双方的面前,出现在敌人头顶的天上,其对己方士气的激励作用和对敌人的震慑效果,都将会是空前的。n
这才是最重要的。n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暂时闲暇下来的杨振,一边命张天宝配合蔡永芳挑选胆大心细敢上天的精锐掷弹兵,并进行训练,一边命严省三率领船队,从清沙河口接送源源不断北上而来的新移民,将他们转运到营口城方向。n
与此相应的是,金海北路也大着胆子往盖州城以北区域,占地新辟了六处移民屯所,其中最靠北的一处,已经安置到了青石岭的脚下。n
青石岭是耀州城的清虏以往出城巡哨的必达之地。n
在吕品奇等人看来,自己们在青石岭安置移民开荒屯垦,必然瞒不过耀州城的清虏。n
因此,他们在向杨振报过后,甚至都做好了以青石岭屯所为诱饵,引诱耀州城的清虏巡哨南下,然后在青石岭附近打一场小型伏击战的准备。n
但是令人惊奇的是,耀州城的清虏驻军居然按兵不动。n
这个现象,自然大大鼓励了吕品奇及其麾下金海北路的各营将领,北上开辟屯所、安置移民不再被视为危险行为。n
于是到了九月底,争相接纳移民的金海北路与金海西路的屯所,终于在耀州城西南的淤泥河,隔河相望了。n
这意味着,从新建的营口城往东,到盖州以北,沿海地区新的移民屯所已经连成一片了。n
如果考虑到宣府镇大帅杨国柱已派兵进驻右屯,并且前哨已经抵达三岔河口西岸的情况,那么金海镇与辽西兵马之间的近海陆路通道眼瞅着就要打通了。n
在杨振看来,或许在崇祯十五年的冬天,等到下辽河的两岸沼泽地带结冰以后,他跟辽西大军就能实现陆路联通了。n
到那时,他跟洪承撰和祖思已经商定的蒙古马和各种毛皮战利品换取枪炮弹药的大宗交易,也就能够顺利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