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中三元 作品

第九百八十二章 纳妾

但安娜却说,他身为皇上,身边只有两个女人,会让人耻笑的。

也会有人说,她和皇后是小心眼善妒的人。

沈墨被安娜都得哭笑不得。

他感觉自己这个皇上当的,有种被架在火上烤的感觉。

连纳妾这种事,都得是身边的女人帮忙操持。

后宫的女人们不都是恨不得皇帝眼里只有自己一个才好,怎么到了安娜这里。

反倒成了她上赶着给自己张罗?

“安娜,朕的后宫,只有你和皇后,这不是挺好的吗?”

沈墨试图和安娜讲道理,“纳妃之事,太过麻烦,再说,朕对其他的女人也没什么兴趣。”

“那可不行!”

安娜的小脸蛋绷得紧紧的,一本正经地说道,“陛下您是九五之尊,后宫佳丽三千那是应该的!”

“您看看历史上那些明君,哪个不是后宫嫔妃无数?您总不能让史官在记载您的功绩时,还要添上一笔‘后宫冷清’吧?”

沈墨被安娜彻底逗笑了。

不知道这个女人脑袋瓜里到底在想什么。

沈墨笑道:“朕的后宫是否热闹,和朕的功绩有什么关系?”

安娜拍开沈墨的手,嘟着嘴说道:“怎么没关系?后宫热闹,说明陛下您子嗣兴旺,江山稳固!”

“再说,臣妾和皇后姐姐平日里也挺无聊的,多几个人说说话解解闷也好啊。”

沈墨算是看出来了,安娜这丫头是铁了心要往后宫塞人了。

他无奈地叹了口气,问道:“那你说说,你想让朕纳谁为妃?总得给朕一个理由吧?”

安娜眼珠子一转。

凑到沈墨耳边,压低声音说道:“臣妾听说,礼部尚书家的嫡女,柳如烟,才貌双全,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最重要的是,她还会跳胡旋舞呢!”

沈墨眉头一挑,这丫头,原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他装作不经意地问道:“哦?你怎么知道她会跳胡旋舞?你见过她跳舞?”

安娜小脸一红,支支吾吾地说道:“没…没有…只是…只是听宫女们闲聊的时候提起的…”

沈墨心中暗笑,这丫头,还学会撒谎了。

不过,既然她想看,那就让她看个够好了。

“好,既然你这么说了,那朕就看看这位柳家小姐,到底有什么本事,能让你如此念念不忘。”

沈墨故意装出一副很好奇的样子。

安娜一听沈墨答应了,顿时喜笑颜开,抱着沈墨的胳膊撒娇道:“陛下您最好了!臣妾就知道您最疼臣妾了!”

沈墨看着安娜兴高采烈的样子,心中暗叹一声,这丫头,还真是容易满足啊。

不过,这样也好,至少她开心就好。

几日后,沈墨下旨,宣礼部尚书之女柳如烟进宫觐见。

消息传到柳府,柳如烟的闺房中顿时乱作一团。

“小姐,小姐!您听到了吗?皇上宣您进宫觐见呢!”

贴身丫鬟小翠兴奋地冲进房间,对着正在梳妆的柳如烟喊道。

柳如烟对着镜子,轻轻地抿了抿唇上的胭脂。

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小翠,帮我把那件淡粉色绣芙蓉花的襦裙拿过来,再把那套珍珠头面找出来。”

柳如烟淡淡地说道。

丝毫看不出,她因为这次进宫而有多高兴。

“是,小姐。”

小翠虽然心中疑惑,但还是乖乖地按照柳如烟的吩咐去准备了。

柳如烟看着镜中的自己,肌肤胜雪,倾国倾城的绝色佳人。

只是,那双清澈的眸子中,却始终带着一丝淡淡的哀愁。

穿戴得体之后,柳如烟在宫人的带领下进入皇宫。

进宫之后,柳如烟就被带往御花园。

而沈墨这边,也听到太监尖细的嗓音:“皇上,柳小姐已到御花园,等候皇上召见。”

沈墨说道:“好,朕知道了!”

随后沈墨离开御书房。

御花园中,柳如烟只插着一支白玉簪,显得清丽脱俗,却又掩盖不住她那倾城倾国的容颜。

她静静地站在一株盛开的桃花树下。

微风吹过,桃花瓣纷纷扬扬地落下。

这一幕,看得沈墨都有些醉意了。

“臣女柳如烟,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见到沈墨走近,柳如烟盈盈拜倒。

“起来吧。”

沈墨淡淡地说道,目光在柳如烟的身上停留了片刻,便移开了视线。

“谢皇上。”

柳如烟缓缓起身,偷偷地抬头,看了沈墨一眼。

便又迅速地低下了头。

沈墨不动声色地观察着柳如烟的一举一动。

心中暗道,这柳家小姐,果然是心思玲珑。

她这副娇羞的模样,不知道要迷倒多少男人。

“朕听闻,柳小姐精通琴棋书画,还会跳胡旋舞,不知今日可否有幸一睹芳容?”

沈墨笑着问道。

“臣女不敢,皇上谬赞了,臣女只是略通一二罢了。”

柳如烟谦虚地说道。

“哦?那朕倒是要好好见识见识了。”

沈墨饶有兴致地说。

柳如烟微微一笑,轻轻地福了福身。

说道:“既然如此,那臣女就献丑了。”

说罢,她便转身,对着身后的宫女吩咐了几句。

不一会儿,便有几名宫女抬着一架古琴走了过来。

柳如烟走到古琴旁,轻轻地抚摸着琴弦。

这架古琴,是她母亲留给她的遗物,是她最珍贵的东西。

“皇上,这首曲子,名为《凤求凰》,是臣女…是臣女思念亡母时所作,今日就献丑,弹奏给皇上听。”

柳如烟抬起头,看着沈墨。

沈墨心中一动,这柳如烟,竟然用一首思念亡母的曲子来弹奏,倒是别出心裁。

他点了点头,示意柳如烟开始弹奏。

柳如烟深吸一口气,然后,纤纤玉指轻轻地拨动琴弦……

琴声悠扬,沈墨却听得心不在焉,这首《凤求凰》的曲调似乎太过熟悉,勾起了他的一段尘封的记忆。

沈墨猛然想起,这首曲子并非柳如烟原创。

而是多年前一位故人所作,而那位故人正是如今柳如烟已故的母亲。

沈墨按捺住心中的疑惑,不动声色地继续听着,直到一曲终了。

“柳小姐的琴艺,真是令朕叹为观止,不知师承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