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水秋风 作品

第862章 咱打西夏和辽国吧?

    看着一脸求知欲的秦桧,王氏淡定的说道:

    “既然金兀术打不了,那咱就打西夏和辽国!”

    “西夏和辽国?”

    “对啊!

    我记得老爷你上次说过,西夏和辽国曾经想要出兵协助金兀术。

    但是。因为金兀术跪的太快。

    两国刚把兵力集结好,还没来得及行动呢,就直接又缩回去了。”

    “没错,是有这么回事。”

    “那不就对了吗?

    虽然他们并没做出实质性的举动,但他们曾经想对咱动手。”

    “你也说了,人家只是想想,但并没真的动手啊。”

    “想也不行!”

    “啊?”

    “啊什么啊?

    咱大宋可是天朝上国,他们想就是有罪。

    既然有罪,那咱出兵讨伐有什么问题吗?”

    王氏这话说的太过于理所当然,以至于秦桧一时间竟然没想起来该怎么反驳。

    过了一会儿,他才说道:

    “这恐怕不行啊。”

    “咋不行?”

    “朝廷恐怕不会同意。”

    “为啥不会同意?”

    “官家怎么想,为夫现在一时说不准。

    但岳飞绝对不是一个会半途而废之人。

    咱们跟金国之间那么大的仇,岳飞绝对不会因为他们跑到了草原上就善罢甘休。

    而且金国那么大规模的跑到草原上,岳飞不可能不怕细作跟过去。

    我猜的不错的话,金兀术在草原上的一举一动,岳飞应该都掌握的七七八八。”

    秦桧说到这里,王氏疑惑的问道;

    “既然是这样,他为啥不趁着金兀术最虚弱的时候带兵追过去?”

    “他之所以不追过去,我猜有两个原因。”

    “两个原因?”

    “对!

    他的第一个原因,应该是看上了草原。”

    “看上了草原?

    那他不更应该马上追过去吗?”

    “不,正是因为他可能看上了草原,所以才没有追过去。”

    “啊?

    这是为什么?”

    “因为草原上现在太乱了。”

    “太乱了?”

    “对!

    草原上现在是个部落混居的情况。

    虽然之前金兀术派韩常出征草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但也只统一了三成左右的部落。

    剩下的部落还是个混居混战的状态。

    如果岳飞现在追过去的话,金国连已经控制的三分之一部落可能都会约束不了。

    这样的话,草原就彻底乱了。

    一旦草原上乱起来,岳飞带过去的官军就会陷在草原之上。

    到时候可能数年甚至数十年都抽不了身。

    而且,草原离咱们太远了,后勤的压力太大。

    一旦真的陷进去,对于朝廷的财政将会是个巨大的打击。

    所以,岳飞应该是在故意放任金兀术去统一草原。

    等到金兀术统一草原的时候,应该就是他出兵的时候了。”

    秦桧一番分析之后,王氏整个人都惊了。

    “岳飞就这么自信?

    如果金兀术真的统一了草原,那实力恐怕比全盛之时的金国也差不了多少了。

    他就敢肯定自己一定还能打败那时候的金兀术?”

    看着诧异的王氏,秦桧无奈的说道:

    “这就是岳飞现在按兵不动的第二个原因了。”

    “第二个原因?”

    “对!

    他在积蓄力量。

    你没看他最近天天拉着官家往军器监那边跑吗?”

    “军器监?

    你是说他们搞出来的那个能代替石头的东西?”

    “对!”

    “那不就是一种代替石头的建筑材料嘛,有这么重要?”

    “你不懂!

    那看似只是一种建筑材料,但他完全颠覆了整个的国防格局。”

    “国防格局?

    老爷你说的也太夸张了吧?”

    “一点儿都不夸张。

    以前无论修路、筑城还是造桥,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开采石料。

    但石料可不是哪里都有的。

    更重要的是,石料不仅开采的时候费时费力,运输更是一大困难。

    因此,那些没有足够石料的地方就只能因陋就简。

    比如咱们的很多官道,只能修成土路。

    但土路受天气的影响太大了,随便一场大雨,就可能让朝廷的军粮延误个十天半个月。

    再比如很多的城镇,没有足够石料的情况下,就只能多用砖头。

    但砖墙的坚固程度,怎么能与石头相比?

    还有最重要的就是桥。

    石头的特点,完全定死了桥梁的上限。

    即使有足够的石料,有足够技艺精湛的工匠,石桥也不可能想建多长就建多长,想建多宽就建多宽。

    因此很多石桥到了战争之时,就成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隘。”

    秦桧说到这里,王氏疑惑的问道:

    “你说的这些妾身都懂,可这跟那咱新材料有啥关系?

    而且你刚才说岳飞在积蓄实力,这两者之间又有啥关系?”

    王氏问完之后,秦桧便无语的白了她一眼。

    好想对着王氏来一句头发长见识短,但想想了还是把这句话给咽了下去。

    “夫人你还没听懂吗?

    那种新材料太方便了,他就是一些火山石的粉末、石灰粉末,再加上一些砂石料而已。

    石灰和砂石料这种东西遍地都是。

    火山石虽然麻烦一点儿,但只要倭岛还在朝廷手中,同样是聚之不尽的。

    最关键的是,他运输起来方便啊。

    只要把这种粉末运到合适的地方,配上砂石料就可以修路、筑城、造桥了。

    如果我猜的不错的话,岳飞下一步肯定要在全国大范围的修路、改建城池、造桥。”

    秦桧说到这里,王氏瞬间恍然大悟了。

    “哦,我懂了。

    你的意思是,以后朝廷的官道将畅通无阻,城池将更加坚固,河流也无法再成为行军的障碍?”

    “对,就是这个意思。”

    “可是,你刚才说的这些,是需要花很多钱的。

    岳飞把钱都花在这上面,明明就是在消耗朝廷的实力,你怎么说他是在积蓄力量呢?”

    听到这个问题,秦桧终于是忍不住了。

    “你傻呀。

    这些事情确实需要花很多钱,但这些钱有很大一部分将会变成工钱发到百姓的手里。

    百姓手里有钱了之后,除了必要的积蓄之外,剩下的还是要用在衣食住行上面。

    而他们花在衣食住行上的钱,除了商贾的利润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会变成各种税收回到朝廷的手里。

    换句话说,朝廷这一笔钱转了一大圈儿之后,不仅又收回来了。

    甚至连带着商贾和百姓也跟着有钱了。

    这不就是在积蓄实力?”

    “嘶,好像还真是这样啊。”

    看着震惊的王氏,秦桧又继续说道:

    “而且,这还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