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 终于还是有救了
“原来是何公子,我说你怎么有些眼熟,多年不见,您可真是长高了。”
管家对何风雨也是有着一定的印象。
何风雨连连点头看着管家又苍老了这么多,心如刀绞,葛荣被人害成这个样子。
他与葛荣认识这么多年,不管怎样都会救他的命。
“大伯,你放心,我既然能够把他的毒给遏制住了,就肯定能够把狗笼给救活。”
“只不过现在他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先把自己体内的毒素给逼出来才好。”
葛荣的身体现在变得越来越虚弱。
何风雨若是想要给他救治的话,就必须要尽快的把身体给调理好才行,不然即便是回天乏术,恐怕也于事无补。
“现在既然已经能够把他的病情稳定住,我相信你肯定能够救好,现在危机时刻,葛荣的性命就交到你的手上了。”
朱瀚看着何风雨的时候,对他也寄予了厚望。
何风雨连连点头,自己费了那么多心血,研制毒药没掉到现在居然用到了自己兄弟的身上。
高飞从外面买回来药的时候,天都已经快要黑了。
何风雨便不敢有任何的耽搁,赶紧按照太医所开的药方把药给熬了出来。
为葛荣喝下了之后,何风雨才去了朱瀚的书房。
朱瀚正在看着这几日,朝中官员们送到朱元璋手中的奏折。
朱元璋为了能够让朱瀚,为自己解决这么多的麻烦,很多的奏折以及难题,都会命身旁的人赶紧的把作者送到朱瀚的府上。
让朱瀚没料到的是科举的事情,居然闹到现在还没有人敢在朱元璋的面前提及。
朱瀚非常的愤怒。
朱瀚的心里非常的愤怒,朱元璋幸好早就已经知道。
不然的话现在还不知道要浪费到什么时候去,科举的选拔现在已经出了这么多的漏洞。
一旦没有办法解决掉的话,会让不少的学子都寒心。
他都不敢想,到底是谁一直在暗中的做这种勾当。
“师傅,葛荣身上的毒确实是五毒散,太医所开的药方没有任何问题。”
“喝下之后,今天晚上就能够让他的病情稳定下来,但如果没有有机会的话,今天晚上葛荣恐怕就会咽气。”
何风雨的话让朱瀚皱了皱眉,他将自己手中的奏折缓缓的合了起来。
“他现在是科举舞弊案中的重要证人,如果他就这样死了,恐怕那些先前状告科举作弊的人,很可能白死了。”
“我们既然都已经所知道的这些,全部都调查清楚,就绝不能让任何的人再有机会颠倒是非。”
朱瀚的话意思不言而喻。
何风雨连忙点头,他之前就已经想好,要是能够把葛荣的病给治好,恐怕还需要不少的时间。
现在看来机会近在眼前,若是没办法能够给葛荣看诊,恐怕他这条命就真的不值得了。
朱瀚费了这么多的心力,对葛荣进行救治,绝不能就这样的让他一命呜呼!
高飞从外面也打探来了不少的消息。
让他没想到的是,原来这次科举舞弊案,居然有人已经猜出很可能是跟身为主考官的户部尚书,有着极强的关系。
“我也是刚刚打探到的消息,但在江湖之上科举舞弊的案子已经闹得沸沸扬扬。”
“有不少的人现在都在讨论,到底会不会受到惩罚,要是真的开了这个头,日后的科举,恐怕就会让不少的学子寒心。”
“即便是他们拥有再好的学识,恐怕都没有办法能够在科举这条路上走的越发平坦,会让不少的学子寒心。”
高飞说的确实有几分道理。
现在出现问题的可不仅仅于此,朱瀚在进行安排的时候,也会对其他的官员进行不少的调查。
户部尚书与自己之间并没有多少的交集。
他往年身为主考官的时候,对科学一直都极为重视,没有想到今年居然出了这样的事情。
“这位钱大人,每年在科举选拔之中都会有一批人才,提前与他见上一面,这些人在重榜上都是有名字的。”
朱瀚立马便察觉到,这钱尚书果然有问题。
“科举的选拔不得有任何的影响,这一直都是我们遵循的规矩,但现在有人想要破坏,那绝对不可能答应。”
朱瀚和何风雨两人对科举,一直都是寄予厚望。
特别是朱元璋。
他通过科举选拔人才的情况,历历在目。
若是在科举之中都没有办法,能够让那些有志之士有官位坐去为百姓着想。
那日后还敢有谁来参加科举,这对于参加科举的那些学子,会让他们寒了心。
朱瀚深刻的意识到,这件事情会影响到不少的人。
即便如此,自己也不能够放任,别人就这样的毁坏自己的所有。
朱瀚将一份信件交到高飞的手里。
“你
今天晚上便把这封信交到钱尚书的手中,并且暗中的监视着他的一举一动。”
“不用暴露出,这封信是谁写给他的,我倒想看看能不能把这只狐狸给炸出来。”
高飞连连点头,他最爱做的便是监视这些达官显贵。
身为官员,这些人从来都没有为百姓着想,反而还一而再再而三的给他们制造出不少的压力。
为了尽快地将这些人解决好,朱瀚回到应天府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让他们全部都被铲除干净。
肃清整个朝堂!
何风雨便担任起了照顾葛荣的重任。
朱瀚这些日子十分的劳累,他便回房去休息。
深夜,何风雨和葛荣两个人便畅谈了起来。
葛荣的身体已经好转,在何风雨的安排之下,他现在喝了好几副药之后都已经好转了不少。
他身子靠在一旁的床榻上。
“我知道自己现在恐怕命不久矣,但无论如何也要为那些学子申冤,这全部都是那些主考官和副主考官之间,见不得人的勾当。”
葛荣告诉何风雨,他在参加科举的时候就已经意外地发现。
有好几个学子在进入考场之前,就已经扬言今年的考题肯定是与江山社稷有关,更加注重民生所向。
他们的谈话被葛荣给听了个正着。
“当时我并没有在意他们所说的话,那几个人嘻嘻笑笑完全就是在开玩笑,丝毫都没有对科举的敬畏之心。”
“我只当他们并没有参透这其中的道理,然而当进入考场之后,竟然公布的就与他们所说的考题一模一样。”
葛蓉回想起当时的情况,简直不敢想象。
考题拿到手中之时,脑海之中便回响着,那几个官家子弟在暗中对这次考题的讨论。
看来他们肯定是早已知道,这考题被泄露了出去。
葛荣是个身怀正义之士,他与其他几位考生联合之后,便在贡院里控诉考题被泄露。
没想到就被人给彻底的压制了下来。
钱尚书还特意的出面,让他们先闭住嘴,若想要再继续的参加考试,就把今日所听到的全部都咽到肚子里。
“他们怎么敢做这种事情,难道就不把科举之中学子们的性命放在眼里?看来他们是故意的,想要逼着你们就范。”
何风雨都不敢想象。
当时葛荣和其他几个学子,该是有多么的绝望。
葛荣的眼眶都通红无比。
他告诉何风雨,当时他们都已经做好了必死的准备,只是没料到被大理寺关起来之后,竟然遭受到了毒打。
“他们偏偏要让我们签字画押,承认科举舞弊的事情,完全就是被人抹黑。”
“我们几人实在是没有办法,看到那么多学子备受牵连,咬着牙并不愿意签字。”
“没想到换来的是一夜又一夜的毒打,他们根本就不让我们吃饭,送来的水里后来也知道是被下了毒。”
想起这些,葛荣的眼眶已经湿润。
“我便不吃不喝,一直坚持到父亲和王爷来救我。”
葛荣都不敢想象,当时自己是靠着怎样的毅力坚持下来。
其他几个学子,经受不住毒打死的死伤的伤。
自己幸好有朱瀚靠山,才能够在监牢里留下这一条命,现在想来他们全家,可都是得到了朱瀚的庇佑。
不然现在恐怕早就已经被杀人灭口。
何风雨听着更加的气愤,现在事情都已经摆在眼前,但就是苦于没有证据。
尤其是身为主考官的钱尚书。
他在应天府之中实力非凡,能够把官位做到如今的地步,在朱元璋的心里对他也是非常器重的。
“他们这些官员官官相护,趁着陛下不再便在应天府胡作非为,我甚至怀疑那些学子,肯定是与他做了交易。”
“给了不少钱才让他们泄露出了考题。今年虽然都没有放榜,但事情闹大之后,很可能过几日便会重新考试。”
朱标当时没有办法,能够调查清楚事情的真相,加上朱元璋也不在。
他一个人没有办法,能够将这事情全部都解决好,因此便铤而走险,把科举都给停了,让不少的学子怀恨在心。
这也便演化出不少的官员,开始默默的疏远朱标,甚至在他监国的时候,故意的把不少的案子都交给朱标。
活生生的想要把他给累垮。
何风雨看着葛荣这副样子,心里便更加的担忧他把自己的百毒丸用温水化开,便又让葛蓉喝下了一碗药。
“你现在体内的毒素正在抗衡,只要熬过今晚,你就会没有任何的问题,今天晚上我陪着你,你放心,我一定会救你的。”
葛荣连连点头,他只觉得自己刚刚说完话之后头晕目眩,眼前一黑便晕死了过去。
不管何风雨用针灸怎么扎,他都似乎没有了反应。
管家在一旁默不作声,偷偷的抹着眼泪。
月明星稀一股
暗潮涌动在应天府,已经快速的翻腾了起来。
高飞找到了钱尚书的家中,他把那封信放到了飞镖上,随后趁着夜色,飞镖便直直地扎在了钱尚书的床头。
只听一声尖叫,钱尚书房间里的烛光便亮了起来。
他颤颤巍巍地取下飞镖,读懂了信件之中的意思,一下子便震惊了,身体都微微的有点颤抖。
“老爷,你这是怎么了。”
钱尚书的夫人,疑惑地看着满头大汗的钱尚书,一脸的震惊。
钱尚书连忙把那封书信靠近烛火烧完,又上了床。
他躺在床上,此时脑海中皆是对这次科举,胆大妄为的后怕,若是真的闹到了朱元璋的面前。
自己这么多年入朝为官,很可能会毁了一世英名,甚至很可能会株连九族。
他转念一想,自己所做的那些事情根本就没有人知道。
即便是葛蓉被救了出去,但他身中五毒散也活不了几天,想到这些钱尚书又像是没事人一样。
一颗恐惧的种子已经埋在了他的心里,时刻都担忧,会被人发现东窗事发。
高飞回到朱瀚的书房,将钱尚书的一举一动,原封不动的告诉朱瀚。
“他看到那一封信已经就开始恐慌了,现在恐怕都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有些后怕。”
高飞突然有点好奇,朱瀚在信件之中究竟写了什么东西。
听到高飞的话,朱瀚勾唇一笑。
看来自己这攻心计,也确实用的不错。
若是这件事情与钱尚书没有任何关系,他自然不会因为自己写的那寥寥几个字就乱了分寸。
看来科举舞弊案中肯定有不少的事情是自己不知道的。
“既然如此,你今日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去快点休息,明日再去钱尚书的府上监视。”
高飞不敢有任何的耽搁。
他立马便按照朱瀚的安排,赶紧去做好准备。
他还特意的去见了葛荣一面。
看到何风雨和葛荣两个人正在畅谈,高飞便也没有打扰,回到房间便沉沉的睡去。
朱瀚也一直都守着葛荣何风雨说过,今天晚上只要葛蓉能够熬得过去。
他才能够没有性命之忧,这一晚没有几个人能够睡得着。
朱瀚坐在椅子上,心里突然间就已经开始担忧了起来。
葛荣的案子兹事体大,肯定有不少的官员会受到影响。
他甚至都已经大胆地有所猜测,朱元璋知道事情之后肯定会大发雷霆。
现在想来,朱标当时的举动确实是最为保险,停止科举的选拔,才能够避免舞弊的发生。
在这一点上,朱瀚对朱标都不由得佩服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