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凰凰 作品

第767章 :真的绝!

眼瞅着就要过年了,沈琰这边也开始准备年货。

他准备的年货,大都是些稀罕的吃食。

像松露、金枪鱼、鱼子酱、布列塔尼蓝龙虾、地中海红虾等等。

在这些食材中,最让沈琰满意的,当属松阪牛排和河豚。

松阪牛排。

以其肥瘦相间的完美纹理和入口即化的绝佳口感。

被誉为牛肉中的艺术品,是世界上最顶级、最昂贵的牛排,没有之一。

传说松阪牛来自当地从未生育过的黑毛母牛,这些母牛不用生产,只专心长肉。

它们吃的不是普通青草,而是大麦与豆饼。

听说还要给它们喝啤酒。

用烧酒为它们按摩,就这样精心伺候三年,才能长出一身顶级牛肉。

沈琰进口的牛排,是 a5规格的,这可是松阪牛排中的最高等级。

它的脂肪熔点只有 17度。

肉质极其鲜嫩,嫩到都不用牙齿咬。

只需用舌头轻轻一搅,牛肉就能碎开。

而河豚则来自苏省扬州,那里被誉为“河豚美食之乡”。

每到烟花三月,大量河豚会沿着长江入海口逆流而上,洄游至此。

这个时候的河豚最为肥美。

现在虽然才二月,但河豚也已经很肥了。

沈琰花了大价钱,弄回来五六十只。

足够一大家子吃上好一阵子。

其他食材,家里人自己还能动手料理。

但河豚可不一样。

这东西有毒,沈琰可不敢让胡爱芬做。

万一出了差错,那可就直接丢了性命,连抢救的机会都没有。

沈琰想了想,便打了个电话给李友贵,让他过来。

李友贵风风火火地来到四合院,一进门就扯着大嗓门喊道:

“董事长,又有啥新奇的食材啦?”

李友贵心里清楚,一般的食材,沈琰是不会叫他来的。

只有弄到了珍稀食材,才会找他来处理。

沈琰呵呵一笑,说道:“还真有!你过来看看。”

说完,便带着李友贵来到一个房间。

房间里有一个大大的钢化玻璃鱼缸。

鱼缸里,一群胖乎乎的鱼正在欢快地游来游去。

李友贵看了一眼,整个人都惊呆了,说道:

“这,这是河豚!董事长,你从哪儿弄来这么多河豚啊!”

沈琰说道:“从扬州那边弄来的,这可是最正宗的野生河豚。”

李友贵听了,当场倒吸一口冷气。

从扬州收购河豚,本身就得花不少钱。

再千里迢迢把它们运到京都,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估计这些河豚,每条成本都得超过 300元。

而且河豚运到京都后,京都气温低,还得给它们保暖。

这又是一笔花销。

估计也只有沈琰,才舍得花这么大价钱。

把这些河豚弄过来养着,一般人可养不起。

李友贵说道:“这些河豚,花了不少钱吧?”

沈琰点点头,说道:“是花了点钱,不过,这都不算啥。”

李友贵竖起大拇指,说道:“董事长,你可真是个讲究人!也只有你,才吃得起这玩意儿。”

沈琰问道:“河豚这东西,你会做吗?”

李友贵拍拍胸口,自信满满地说道:

“必须会!身为一个大厨,各种食材都得会处理,河豚也不例外!您就等着吧,我马上给您做一顿河豚大餐!”

沈琰呵呵一笑,说道:“好!不过,你可得小心点,我们全家的性命可都交给你了。”

李友贵也笑了,说道:

“放心吧,做河豚有个规矩,就是厨师要先品尝,厨师没事了,顾客才能吃!

要是我做出来的河豚肉有毒,要死也是我先死。”

李友贵拿过一个抄网,从鱼缸里捞出两条河豚。

这三条河豚,每条重量大概 2斤。

加起来就是 6斤,够沈琰一家吃了。

李友贵拿着河豚,来到厨房,开始动手处理。

李友贵一边忙活,一边说道:

“吃河豚的第一步,就是杀河豚。杀河豚讲究快慢得当,还得尽量保持新鲜。”

说着,他左手抓起一条河豚,右手拿起一把锋利的剪刀,从河豚腹部一剪进去。

顺势向前一滑,飞速掏出内脏、鱼子,一件件地在盘中摆好,接着掏出鱼眼。

然后慢慢从尾部向前挤鱼血,在流水中仔细淘尽血渍。

李友贵又说道:

“挤河豚血这一步非常关键。河豚的血有毒,一定要挤干净,否则会出人命。

每年春季,是河豚交配的时候,这个时候的河豚毒性最强,一定得小心再小心。

另外,河豚的眼睛、肝脏和鱼子都有剧毒,杀河豚时,一定要注意保存这些东西。

吃河豚的时候,要检查一遍,看看这些东西有没有破损。

要是内脏、眼睛和鱼子破损了。

毒就可能泄露出来。

那就要立刻停止,所有东西都不能要。

而且,眼睛、内脏和鱼子这三样东西,少了一样都不行。

少了就得马上找,直到找到为止。

要是找不到,就说明这三样东西可能混入了河豚肉里。

所有的河豚肉都不能吃。

等吃完河豚肉之后,河豚的眼睛、肝脏和鱼子,也要烧掉或者埋到地下,不能随便扔到垃圾桶里。”

李友贵滔滔不绝地介绍着吃河豚的各种规则。

沈琰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还提出几个问题。

处理河豚这事儿可太复杂了,沈琰瞧了一会儿,就没了兴致。

他索性搬出烧烤架,点燃炭火,在一旁烤起松阪牛排来。

等烤好,差不多果果和糖糖也放学到家了。

李友贵瞅了一眼那牛排,眼睛瞪得老大,惊叫道:

“董事长,你这牛排的肉质也太嫩了吧!瞧瞧这脂肪,跟雪花似的均匀分布,

还有这漂亮的纹理,一看就不一般呐!这是从哪儿弄来的呀?”

沈琰一边翻着牛排,一边头也不抬地说:“从外国进口回来的。”

李友贵咂咂嘴,连连称赞:

“厉害,真是厉害!外国佬还真有两下子,连牛排都能整得这么漂亮。这玩意儿可贵吧?”

沈琰轻描淡写地回了句:“一般般,一块 250克的牛排,大概三百多块钱。”

李友贵一听,差点没把手里正处理的河豚给扔出去,心里直犯嘀咕:

一块牛排三百多,这不是抢钱嘛!

本来还想着蹭一块尝尝,听到这价格,瞬间打消了念头,心里感叹:

这哪是牛排啊,简直是吃金子,吃不起,真吃不起!

沈琰也没招呼李友贵吃。

毕竟李友贵正全神贯注地处理河豚呢,可不能分心。

要是一个不小心,处理不好,那可就出大事了。

李友贵捣鼓了好半天,终于把两只河豚处理好了,笑着问:

“董事长,您喜欢吃生的不?要是喜欢,我先给您做道凉拌河豚皮,那滋味儿,鲜得嘞!”

沈琰赶忙摆摆手,说:

“不了不了,我还是爱吃熟食。这两只河豚,你都给我做熟了就行。”

李友贵应了声:

“好嘞!我先给您来道红烧河豚,这个快。剩下的,再弄一道黑蒜河豚扒辽参。”

李友贵手脚麻利,没一会儿,锅里就飘出了河豚的香味儿。

他眼疾手快,迅速起锅,把一盘河豚肉盛了出来。

李友贵一边装盘,一边介绍:

“这河豚啊,只要香味儿出来了,火候就到了。而且这香味儿出现的时间也就短短几秒,要是香味儿出来之前起锅,那火候就不够;

要是香味儿过了再起锅,就老了,鲜味可就没了。

我这火候拿捏得刚刚好,香味儿扑鼻,吃起来保准最鲜!”

说完,李友贵拿起一双筷子,夹起一块河豚肉就吃了下去。

这是做河豚的规矩。

厨师得先尝,要是有毒。

第一个遭殃的就是厨师。

李友贵吞下河豚肉,脸上露出享受的表情。

沈琰则紧张地盯着他,心里想着:

万一要是突然中毒倒地,得赶紧把他送医院抢救。

过了十分钟,李友贵笑嘻嘻地说:

“好了,没问题,这河豚肉没毒。董事长,您来尝尝,鲜得很呐!”

沈琰也不客气,拿起筷子就夹了一块放进嘴里。

鲜!

那一刻,沈琰只觉得满嘴都是鲜美的味道。

脑子里瞬间就冒出一句话:

食得一口河豚肉,终生不念天下鱼。

这话听起来是有点夸张,可河豚这味道,是真的绝!

怪不得明知道有毒。

还是有那么多人馋这一口。

沈琰又吃了两口,突然皱了下眉头,说:“这河豚的皮,有点扎嘴啊。”

李友贵呵呵一笑,解释道:

“您吃法不对。吃河豚皮的时候,得把皮翻过来,然后一口吞下去。”

沈琰照着李友贵说的方法吃,果然感觉好多了。

李友贵又接着说:

“据说这河豚皮可补胃了,不管啥胃病,吃几块皮就好,比吃药都管用。

所以啊,这河豚皮可是个宝贝,可千万别扔了。”

沈琰又吃了几口,李友贵在一旁提醒:

“这河豚的鲜味,大部分都在汤汁里了。这汤汁儿,您一定得尝尝,可别浪费了。”

沈琰拿了只勺子,舀了一口汤汁喝下去。

汤汁一入口。

他整个人都被那股浓郁的鲜味包围了,当场就竖起了大拇指。

这会儿,李友贵正在做黑蒜河豚扒辽参,一边忙活一边说:

“这道菜里,我放了两瓣大蒜和河豚一起煮,等蒜发白了就能吃了。”

沈琰好奇地问:“这里面有啥讲究吗?”

李友贵挠挠头,说:

“这个嘛,我也说不太清楚。反正就是老一辈传下来的做法。”

等了一会儿,这道黑蒜河豚扒辽参终于出锅了。

还是老规矩,李友贵先吃一口。

等了十分钟,确定没事后,沈琰才接着吃。

这道菜又是另一番独特的滋味。

等沈琰都尝过没问题了,胡爱芬和沈荣强也接孩子们回来了,让他们都来尝尝。

沈荣强和胡爱芬和孩子们吃的那叫一个满意。

李友贵要回去的时候,沈琰对他说:“快过年了,你捞两只河豚回去尝尝吧。”

李友贵一听,心里乐开了花,问道:“真的可以吗?”

沈琰摆摆手,说:“当然可以!”

李友贵咧嘴笑得合不拢嘴,兴奋地说:

“好嘞,那我就带两只回去,让家里人也尝尝这河豚啥滋味儿。”

李友贵走后,沈琰看了看家里堆得满满的食材,琢磨了一下,决定把一部分食材送给翟山廷和苏老爷子,贺老爷子,让他们也尝尝。

想到就做,沈琰打包了一部分食材,然后打电话给物流队的人。

现在物流队可厉害了,前段时间又从国外进口了一批冷冻车。

整个物流队一共有 400多辆冷冻车。

业务都已经拓展到泸海市了。

所以让他们送点东西过去,那是小菜一碟。

而且全程冷藏运输,绝对能保证食材新鲜。

果果和糖糖吃完河豚,就去写作业了,沈琰自己给腹部伤口换了药后,便拿起相机,带上一堆胶卷,出门逛街去了,顺便晚上接苏幼雪下班。

离过年就剩两天了。

大街上到处张灯结彩,街道两边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小摊。

人们脸上都洋溢着喜气,互相热情地打着招呼。

几十年后的过年,基本没什么年味儿了。

就跟普通节日没啥两样。

可现在,那年味儿浓得很!

办年货、扫尘、贴春联、吃团圆饭、守岁、拜岁、拜年、拜神祭祖、烧炮竹、烧烟花、祈福、逛庙会、游锣鼓、赏花灯……这些习俗一个都不少。

虽说还没正式过年。

可大街上的行人明显多了起来。

放眼望去,到处都是黑压压的人头。

沈琰拿着相机,一边走一边拍。

看到啥感兴趣的就拍下来。

不知不觉,沈琰就拍了十多个胶卷。

好在他这次出门带了二十几个胶卷,随便拍都够。

沈琰随着人流走进公园,在里面逛了起来。前两天下了场雪,公园里白茫茫一片,美得像幅画。

可别以为下雪后公园就没人了,恰恰相反,人多得很。

好多人带着相机,摆着各种姿势不停地拍照;

小孩子们在雪地里钻来钻去,开心地打雪仗、堆雪人;

一些情侣也不怕冷,就坐在长椅上,你侬我侬的;

湖面都冻上了,一些胆子大的小青年跑到湖面上溜冰,一点都不怕掉进湖里。

这个年代的人,活得简单又纯粹。

特别容易满足。

随便吃点零食就能高兴半天。

整个公园充满了欢声笑语。

沈琰不停地按下快门,拍了一大堆照片。

他打算把这些照片洗出来,好好收藏起来,等几十年后再拿出来看看。

肯定特别有意思。

在公园逛了两个多小时,拍了十多个胶卷,直到胶卷都用完了,才慢悠悠地走回四合院。

与此同时,苏老爷子一家正忙着到处买年货,准备热热闹闹地过大年。

苏老爷子的女儿苏贞一大早出门,就想着去抢购一些海鲜。

他们家人特别爱吃海鲜。

过年的时候,家里要是能摆上一盆海鲜,那可有面子了。

苏贞来到卖海鲜的地方已经排起了长队。

一眼望过去,起码有二百多米。

苏贞直接就站到队伍后面排起队来。

这队一排就是三个小时。

好不容易轮到她了,供销社的工作人员却大声喊道:

“没有了,所有海鲜都卖完了,大家都散了吧,别排了!”

苏贞一听,郁闷得不行。

排了这么久的队,还是没买到海鲜,这运气也太差了。

苏贞两手空空,气呼呼地回到家,抱怨道:

“真是气死我了,排了几个小时队,啥都没买到。

怎么搞的,就不能多运点海鲜过来吗?”

苏老爷子倒是很淡定,安慰道:“别生气。没有海鲜,咱就多做几个肉菜,一样能过年。”

苏贞却不乐意了,说:

“那能一样嘛!别人家都有海鲜吃,就咱们家没有,说出去多丢人啊。”

这时候,苏老爷子笑嘻嘻地说:

“别急。沈琰让人送了海鲜过来,咱们过年有海鲜吃。”

苏贞愣了一下,问:“沈琰?”

苏老爷子点点头。

苏贞却摇摇头,说:“算了吧。他们家人挺多的,留着他们自己吃吧。

苏老爷子听了,也觉得有道理,正准备打电话给沈琰,让他留着自己家里人吃。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喇叭声,有人在高声喊话:

“苏老爷子,请问这里是苏老爷子的家吗?你有一个快件,请出来领取快件!”

苏老爷子一听,立刻站起来,走到门口。

只见门口停着一辆汽车,车厢上面喷着四个大字:“非凡物流”。

这时,一个穿着工作服的中年人看到苏老爷子跑出来,笑着问:“你是苏老爷子吗?”

苏老爷子点点头,说:“是的。”

工作人员看了看他的身份证,拿出一个签收单,说:“苏老爷子同志你好,你有一个快件,请签收一下。”

苏老爷子一看。

就知道这肯定是沈琰寄给自己的。

苏老爷子拿起笔,在签收单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接着,工作人员打开车厢,从里面搬出六个泡沫箱,摆在苏老爷子面前。

苏老爷子看着这几个大泡沫箱,愣了一下,问:“这些东西都是我的?”

工作人员点点头,说:

“没错,都是你的。东西挺多的,我帮你搬到屋里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