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威仪,不可半分侵犯!
出去打头的倚仗。本文搜:零点看书 免费阅读
空旷宽广的街道上,还有笙、箫、鼓、角等宫廷之内的乐器倚仗,《万岁乐》的旋律萦绕于猎猎飘响的幡旗、金瓜、钺斧、朝天镫之上,落到所有人耳中。
震慑人心。
前头仪仗队走了许久的时间,沿路两边的百姓这才看到被诸多锦衣卫、手持拂尘的太监、清丽不俗的宫人前后左右簇拥着的御辇。
御辇以金玉装饰,金碧辉煌。
牵引御辇的黑色骏马均是万里挑一的千里良驹,马头高昂,肌肉健硕,竟是连脚步都是一致的!
当然。
所有目光追随落地之处。
自然还是那以金玉装饰的御辇,或者说……坐在御辇之中的人——手握天下至尊之权柄的……开乾皇帝!
当御辇路过。
沿路两边的百姓面上顿时露出激动的神色,目光灼灼地看着御辇之中那个若隐若现、看不清面容的少年。
随后便是“扑通扑通”再次屈膝跪下。
“草民参见陛下!!”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
朱允熥坐在御辇之中,一身冕服,难得地坐直了身体,毕竟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当着万千子民的面儿,而他也知道,古代崇尚儒家文化和礼法,这些繁文缛节的流程,他不得不做好。
御辇四周虽都有纱帐掩盖。
却依旧能听到外面所有的声音:
“陛下!多亏了朝廷给咱免费发了那么多无烟煤,咱家里的小孙儿原本因大雪着了风寒,久久缠绵病榻,眼看着都要不行了,可陛下您这无烟煤烧着,屋子里暖和,这些日子下来,咱家里的小孙儿都快好了!”
“陛下是咱的大恩人呐!”
“嘿!俺们家里人倒是没有生病的,可是托了陛下的福,今年过年居然吃上肉了!嘿嘿嘿!这在从前,可是不敢想的事儿呢!”
“多谢陛下,大明开乾一朝,当万世永年!”
“万岁!陛下万岁!!!”
“陛下不仅给了咱无烟煤,让咱可以拿去换东西,甚至还特意为此颁布了圣旨,严查强买强卖、无良奸商……这好处这才能实实在在落到咱头上来哇!否则换了往常其他时候,你们看看守不守得住这样的好东西?”
“谢陛下隆恩呐!”
“……”
透过御辇四周的帷幔,朱允熥看到了越来越多汇聚而来的百姓,他们虽大多都身着粗布麻衣,乃至是他之前发售的那种质量最粗糙的布料衣物,脸上却带着格外真诚的笑容,或是跪在雪地上对着他的御辇磕头,或是人潮涌动之间举着手朝他的御辇呐喊。
看到这一幕幕,听到这一道道汇聚而来的声音。
朱允熥玄色金边长袖之下,竟是不由自主地握紧了双拳,仿佛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情绪在滋养生长,这种莫名的情绪如同千千万万根无形的丝线,从他身上蔓延而出,穿过身边的帷幔,涌向外面千千万万个普普通通的人……
也形成了一种……莫名的联系。
与此同时,仿佛心里有什么东西,从高居于云端的地方,落到了低处。
原本。
朱允熥对所谓的祭拜天地……等等诸多繁杂的流程,是从来都没有在意过的。
因为他骨子里还是一个现代人。
甚至乎,他反而觉得,这样兴师动众的形式对他来说,说是一种负担也不为过——得不到任何实质性的东西,反而把自己给累了个半死。
可如今他却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他坐在这个所有人都簇拥着、仰望着的地方和位置,便也看到了那些簇拥着他、仰望着他的人。
这些人会因为他的一念之差,因为他举手投足间一些他并不觉得有什么的事情,天翻地覆……他第一次觉得——这些人,是他的子民啊!
这就是他此刻最真实的想法。
在此之前,他更多的,是把当下这个大明皇朝,当成了他可以随意挥毫洒墨的一张纸卷而已,而他想要做的,只是把自己脑子里的东西具现出来,成就他的霸业。
而现在。
他才算看到了这个时代真正的血肉。
所以……
站在钟山之阳,祭坛之上的最高处,朱允熥面上虽然还是老老实实地按照礼部给他安排的流程,上香、祭天、宣告……等等等等。
但他心里却在暗暗道:
「呵!什么老天不老天的,我朱允熥从来不认,但是……我会让我泱泱中华站在世界的最顶端!日月所照、江河湖海所至,皆臣服于我大明!既然坐在这个位置了,我便会让他们吃上饭、穿上衣服、住上房子!也让他们看到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日不落时代!」
他一身玄色衮冕华服。
双手负后,在冬春交替之际的寒风中,身体里热血涌动,衣袍猎猎作响,仿佛在无声地替他把心中所想传告天地,传告给下面所有的子民百姓!
新帝改元。
一是祭天,二则是告庙,三是乞社稷。
祭天是朱允熥这个皇帝亲自赶赴京郊祭坛,向上天禀告改元。
告庙,则是在太庙祭祀祖先,同样禀告改元之事,以示继承正统。
除此之外,还要去祭祀土地、五谷之神的社稷坛乞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这是自《周礼》传下来的儒家礼法。
朱允熥当然是不信这些的。
宇宙广阔,没有什么天地能保佑你。
至于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更不是什么上上香、拜一拜就能随便得到的东西。
否则历朝历代皇帝啥都别干了,就光天天烧烧香,拜拜天、拜拜祖宗,皇朝就万年永存得了。
想要得到什么。
只能靠自己的双手,靠自己的脑子,靠自己的判断、见识、目光与格局而已。
所以……
在钟山祭天之后,朱允熥又在心里骂骂咧咧地被仪仗队簇拥着回了紫禁城。
依照《周礼》,左祖右社。
皇宫的太庙位于应天府,在明如今紫禁城的东南侧,是为「左祖」,而紫禁城的西南侧,便是祭祀土地、五谷之神的社稷坛了,是为「右社」。
所以回了皇宫之后,朱允熥还得在紫禁城左右跑来跑去,这里上香,那里拜拜的。
朱允熥现在所在的紫禁城,就是后世所谓的「南京故宫」了,而实际上,现在这个「南京故宫」特么的比朱棣仿照建造的「北京故宫」面积还要更大。
就算朱允熥大多时候都是坐在御辇上的。
可他平日里一向无所顾忌、没太大正形,让他一直奔波来奔波去,还得端着个架子,属实是一件再苦不过的差事了。
直到拜完宗庙社稷,又在奉天殿接受了群臣的朝拜,最后终于能回到乾清宫的时候……天都已经快黑了。
“一天天的告这个,祭那个,拜那个的……给朕骨头都端散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