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狸花猫 作品

第五百四十二章 小赵的高光时刻

这几天,小赵如同上紧了发条的闹钟,每天都雷打不动地前往陶家村。

他满心记挂着养鸡场的鸡何时能够出笼,这关系到他能否顺利完成采购任务,摆脱被下放车间的危机。

每次到了陶家村,小赵都会第一时间找到陶村长,两人凑在一起,仔细商讨养鸡场的出笼计划。

小赵一边认真听着陶村长的介绍,一边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记录着关键信息,眼神中满是专注与期待。

为了让钢铁厂的领导们对陶家村养鸡场的鸡有更直观的了解,小赵特意挑选了一只品相上佳的鸡带回钢铁厂。

他小心翼翼地捧着这只鸡,仿佛捧着一件稀世珍宝,一路上都不敢有丝毫懈怠。

回到厂里后,小赵径直去找领导。

领导们看到小赵带来的鸡,纷纷围拢过来,仔细打量着。这只鸡羽毛光亮,鸡冠鲜红,体型健壮,一看就是精心饲养的成果。

在这个物资匮乏的非常时期,市场情况瞬息万变。

钢铁厂原本规定的采购价格在如今的形势下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如果继续按照一成不变的价格采购肉类,想要成功采购到足够的肉品,几乎是天方夜谭。

毕竟在黑市中,肉和粮食的价格早已飙升数倍,翻了不知道多少番。

所以,钢铁厂必须适时调整采购价格,尽管调整后的价格仍远低于黑市价格,但相较于之前,已经有了大幅提升。

不过,像这样涉及较大交易额的采购,定价权掌握在领导手中。因为数额巨大,哪怕单价只相差一两毛钱,到最后结账时,都会产生相当可观的差价。

经过一番慎重的讨论和评估,钢铁厂的领导最终将陶家村鸡的采购价定为两块八毛钱一只。

小赵得知这个消息后,欣喜若狂,他迫不及待地再次前往陶家村,将这个好消息告知陶村长。

陶村长听后,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虽然这个价格比不上周家庄的三块钱一只,但他心里清楚,自己村子用饲料养殖鸡的时间并不长。

按照以往的行情,这些鸡顶多也就值两块钱一只,有些品相差的甚至还卖不到这个价。

陶村长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他相信,等到下一次养鸡场的鸡出笼时,凭借村子不断积累的养殖经验和日益提升的鸡的品质,价格很有可能会涨到三块钱一只。

小赵和陶村长很快就商议好了具体的采购细节,决定明天由钢铁厂安排车辆过来将鸡拉回厂里。

商议妥当后,小赵深知此事重大,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容有失。

为了确保一切顺利进行,他顾不上休息,马不停蹄地赶回厂里,向周益民汇报情况。

由于王为民为了能让周益民尽快上手,已经开始下放权力。

这样做不单单能给周益民一个好印象,到时候相处会更加好。

王为民也知道,以周益民的年纪,肯定还会往上升,到时候就是自己的领导,要是将关系弄得很僵的话。

到时候说不定还会被穿小鞋,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才会有现在这种局面。

周益民在办公室里认真听着小赵的汇报,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夸赞道:“小赵,你这次做得不错!”

得到周益民的认可,小赵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原本还有些忐忑的心情瞬间烟消云散。

随后,周益民带着小赵前往运输科,准备安排明天的运输车辆。

两人来到运输科,只见周大福正蹲在一辆卡车旁,全神贯注地捣鼓着什么。

他一会儿拧紧一颗螺丝,一会儿检查一下轮胎,嘴里还时不时传来喃喃自语:“嗯,这个地方得再加固一下,可不能出问题。”

周益民和小赵悄悄地走到周大福身边,周益民轻轻拍了拍周大福的肩膀。

周大福被这突如其来的一拍吓了一跳,他猛地转过头,看到是周益民,脸上立刻堆满了热情的笑容,说道:“十六叔,您过来是有什么事情?”

周益民点了点头,但他知道这件事跟身为学徒工的周大福说并没有用,便开口问道:“大福,你的师傅呢?”

周大福连忙回答:“师傅在里面,我带您去吧!”

说完,周大福便在前面带路,领着周益民和小赵来到运输科的休息室。

此时,李队长正躺在一张椅子上休息。他刚刚跑完一趟送货任务,一路上颠簸劳累,感觉浑身的骨头都快散架了。

不知不觉间,他就在休息室里睡着了。

周大福走到李队长身旁,轻轻叫了两声:“师傅!师傅!”

李队长被这轻柔的呼唤声从睡梦中唤醒,他缓缓睁开眼睛,看到是周大福,便问道:“大福,你有什么事情?”

周大福小声解释道:“师傅,不是我找您,是周科长找您。”

李队长原本还睡眼惺忪,听到周益民的名字后,立刻像被电击了一样,精神抖擞起来。

他迅速坐直身子,眼睛在休息室里四处张望

,当看到站在门口的周益民时,他连忙起身,快步走上前,热情地说道:“周科长,大驾光临,是有什么指导吗?”

李队长心里明白,周益民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副科长,前途不可限量,现在正是打好关系的好时机。

周益民也不拐弯抹角,开门见山地说:“李队长,明天我想请你们运输科派一辆卡车,跟着我们采购员小赵去办点事。”

李队长听后,脸上露出了一丝犹豫。他心里清楚,明天运输科的任务十分繁重,如果少了一辆卡车,很有可能无法按时完成任务。

周益民敏锐地察觉到了李队长的顾虑,便如实告知:“李队长,其实是明天陶家村养鸡场的鸡可以出笼了,数量比较多,所以才需要你们帮忙运输。这可关系到厂里食堂能不能有新鲜的鸡肉供应,工人们可都盼着呢。”

李队长一听,立刻重新打量了小赵一番。

他没想到,眼前这个看起来有些腼腆的年轻人,竟然有这样的本事,成功联系到了稳定的鸡肉货源。

事关钢铁厂全体员工的饮食大事,李队长没有丝毫犹豫,果断地说:“好,那我明天安排一辆卡车跟着你们!”

第二天,天还没亮,小赵就早早地来到了钢铁厂。

昨天他和卡车司机约定好在钢铁厂门口集合,为了不让司机久等,小赵特意比约定时间提前了足足半个小时。

此时的钢铁厂门口冷冷清清,只有小赵一个人静静地站在那里,周围一片寂静,只能听到偶尔传来的几声鸟鸣。

小赵不时地抬头看看天色,又低头看看手表,心中既紧张又期待。他在心里默默祈祷着今天的运输任务能够一切顺利。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小赵终于听到了一阵卡车发动机的轰鸣声由远及近。

不一会儿,一辆绿色的卡车缓缓停在了小赵面前。

卡车司机从驾驶室里探出头来,大声问道:“你就是小赵?”

小赵连忙点头,大声回应道:“我就是!”

卡车司机为了不耽误时间,催促道:“上来!”

小赵连忙走到卡车的另一侧,准备上车。

由于他从来没有坐过卡车,对这个庞然大物既好奇又有些畏惧,动作显得格外轻柔,生怕稍微用力就会把卡车弄出什么伤痕来。

要知道卡车,在大家的心目中都是非常珍贵的东西,不然也不会有,“喇叭一响,黄金万两,车轮一转,县长都嫌。”

卡车司机看到这一幕,不禁无奈地笑了笑,说道:“小伙子,大胆点,使点劲,这车没那么娇贵!”

小赵听后,这才稍微放下心来,动作也变得自然了许多。

小赵上了车后,眼睛不停地四处打量着。

这是他第一次坐卡车,驾驶室里的一切都让他感到十分新奇。

他看着仪表盘上的各种指针和按钮,心中充满了好奇,但又不敢随意乱动。

卡车司机在小赵的指引下,沿着熟悉的道路朝着陶家村驶去。

一路上,小赵的心情格外激动,他时不时地给司机介绍一下陶家村的大致情况,同时也在心里默默规划着到了村里之后的采购流程。

很快,卡车就来到了陶家村。

村口的治安队队员看到是小赵,没有丝毫阻拦,直接放行。

陶村长一大早就带领着不少村民在养鸡场等候。当卡车缓缓驶入养鸡场时,陶村长满脸笑容地迎了上来。

小赵迫不及待地跳下车,快步走到陶村长面前,热情地打招呼:“陶村长,我们来啦!”

陶村长笑着回应道:“小赵啊,可算把你们盼来了,我们都准备好啦!”

两人简单寒暄了几句后,陶村长大手一挥,高声喊道:“动手!”

随着陶村长的一声令下,陶家村的村民们纷纷行动起来,一场激烈而又有序的“战斗”在养鸡场里正式打响。

村民们熟练地走进鸡舍,那鸡舍里弥漫着淡淡的鸡粪味,混合着些许稻草的清香。

舍内光线不算充足,昏黄的灯光在鸡群的晃动下摇曳闪烁。

村民们弓着身子,脚步放得极轻,生怕惊扰到这些即将被送往钢铁厂的“宝贝”。

只见一位身形壮实的中年村民,眼神专注地锁定了一只肥硕的母鸡。

他微微蹲下,双手呈合围之势,以极快却又不失稳健的速度朝着母鸡扑去。

那母鸡似乎察觉到了危险,“咯咯咯”地尖叫起来,扑腾着翅膀,在狭小的鸡笼里左冲右突。

中年村民并不慌张,他紧紧盯着母鸡的动向,灵活地调整着自己的姿势。

终于,在母鸡试图从笼子一角逃窜时,他眼疾手快,双手猛地一合,稳稳地抓住了母鸡的双腿。

母鸡仍在拼命挣扎,翅膀扑打得更用力了,鸡毛纷纷扬扬地飘落,可中年村民的双手却像两把铁钳,丝毫没有放松。

他直起身子,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大步走向竹筐,小心翼翼地将母鸡放了进去

另一边,一位年轻的姑娘也在忙碌着。

她扎着利落的马尾辫,眼神中透着一股干练。

她面前的鸡笼里,几只公鸡正高昂着头,警惕地看着四周。姑娘没有贸然行动,而是先轻声哼唱着不知名的小曲,试图安抚这些公鸡。

过了一会儿,她慢慢伸出手,轻轻抚摸着一只公鸡的羽毛。

那公鸡原本紧张的身体渐渐放松下来,不再躁动。姑娘瞅准时机,迅速地将公鸡抱了起来。

可这公鸡突然反应过来,猛地伸长脖子,朝着姑娘的手臂啄去。

姑娘吃痛,却没有松手,她咬着牙,将公鸡放进竹筐,然后揉了揉手臂上的红印,又继续投入到抓鸡的工作中。

小赵和卡车司机也加入到了搬运鸡笼的队伍中。

小赵虽然力气不算大,但他干得十分卖力,一趟又一趟地来回搬运着竹筐,额头上布满了汗珠,衣服也被汗水湿透了,但他却浑然不觉。

在搬运的过程中,小赵还不忘时不时地提醒村民们要小心轻放,避免让鸡受到惊吓或受伤。

他一边搬着竹筐,一边大声喊道:“乡亲们,咱们轻点啊,别把鸡弄伤了!”

村民们纷纷回应着,手上的动作更加轻柔了。

卡车司机则凭借着丰富的经验,有条不紊地指挥着大家将装满鸡的竹筐整齐地码放在卡车上。

他站在卡车旁,双手挥舞着,大声喊道:“这边的竹筐往左边挪一挪,保持平衡!对,就是这样!”

他一边指挥,一边还亲自上手帮忙,确保每一个竹筐都摆放得稳稳当当,以免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晃动或掉落的情况。

他蹲下身子,仔细检查着竹筐的捆绑情况,将松动的绳子重新系紧,嘴里还念叨着:“这可关系到这批鸡能不能安全送到厂里,可不能马虎。”

一时间,养鸡场里鸡叫声、人们的呼喊声交织在一起,热闹非凡。

鸡叫声此起彼伏,有的尖锐急促,那是鸡受到惊吓时发出的抗议;有的低沉悠长,仿佛是在向同伴诉说着不安。

人们的呼喊声也各有不同,有指挥的吆喝声,有提醒的叮嘱声,还有偶尔传来的欢笑声。

整个养鸡场充满了忙碌而又欢乐的氛围,仿佛一场盛大的丰收庆典。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卡车上的竹筐逐渐堆积如山。

经过几个小时的紧张忙碌,所有的鸡终于都被成功装上了卡车。小赵和陶村长仔细核对了鸡的数量,确认无误后,小赵这才松了一口气。

他走到陶村长面前,感激地说道:“陶村长,今天真是太感谢您和乡亲们了,要不是大家齐心协力,这任务可没这么容易完成。”

陶村长笑着拍了拍小赵的肩膀,说道:“小赵啊,你这小伙子办事靠谱,我们也乐意跟你合作。希望以后咱们还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

小赵和卡车司机与陶村长及村民们告别后,便踏上了返回钢铁厂的路程。

一路上,小赵的心情格外舒畅,他看着卡车上装满的鸡,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他知道,自己这次不仅成功完成了采购任务,还为钢铁厂的员工们带来了新鲜的肉食。

更重要的是,他并没有辜负周益民的期待,一开始自己还在担心,能不能做好这件事情。

经过这件事情后,小赵学会了如何与供应商沟通协调,如何解决采购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他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自己一定能够做得更好,不辜负周益民对他的期望。

要是没有周益民的话,估计自己只有被下放到车间的命运。

当卡车缓缓驶回钢铁厂时,已经是下午时分。

阳光洒在卡车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小赵和卡车司机将鸡顺利地卸到了指定地点,完成了这次重要的采购运输任务。

小赵看着忙碌的同事们将鸡搬运走,心中充满了喜悦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