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狸花猫 作品

第五百三十七章 感谢信

等到,老人回到家中,屋内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免费看书就搜:齐盛小说网

家人早已得知老人在外面突发疾病的消息,此刻都围拢过来,眼神中满是担忧与关切。

老人瞧见众人的模样,心里明白他们在担心什么,不禁瞪了瞪身旁的警卫员,那眼神里既有嗔怪,又带着几分无奈。

警卫员感受到老人的目光,像是做了错事的孩子,头立刻低了下去,眼睛死死地盯着地面,仿佛地上真有什么东西能将他的注意力完全吸引住一般。

老人看着警卫员这副模样,叹了口气,说道:“我现在不是好好的,没什么事吗?”

接着,他的语气变得柔和起来,带着一丝庆幸,“不过也真是运气好,当时刚好益民在旁边,不然啊,我这次可能真的就挺不过去了。”

家人听到这话,原本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些,同时也对老人口中的“益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老人的儿子忍不住问道:“爸,这个益民是谁啊?听您这意思,难道他是个神医?”

老人笑了笑,摆了摆手说:“他可不是什么神医,就是个在钢铁厂工作的年轻人,心地善良,关键时刻帮了大忙。”

儿媳在一旁接着问:“那您怎么不请他回来吃顿饭,好好感谢感谢人家呢?”

老人思索片刻,回答道:“下次吧,下次有机会一定请他来家里坐坐。”

老人嘴上虽这么说,心里却一直在琢磨着该如何好好感谢周益民。

他深知周益民救他并非为了名利,但这份救命之恩不能不报。

思索良久,老人的目光落在了墙上挂着的一面锦旗上,那是曾经别人为感谢他赠送的。

他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主意——写一封感谢信,再送一面锦旗,以此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老人转头对警卫员说道:“我想写封感谢信,再准备一面锦旗送给益民。你帮我安排一下。”

警卫员立刻立正,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坚定地说:“首长,您放心,绝对完成任务!”

老人随后亲自坐到书桌前,拿起笔,一笔一划地开始写感谢信。

他的眼神专注而认真,每一个字都饱含着他对周益民深深的感激之情。

老人写完后,又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后,才将信交给警卫员,叮嘱道:“明天你亲自把这个送到钢铁厂去,一定要交到胡厂长的手上。”

为了这封感谢信能发挥出最大的效果,肯定是要交到胡厂长的手里。

毕竟级别太低的话,根本就不知道老人家的身份,估计只会当做一封普通的感谢信对待而已。

很快,第二天来临。警卫员黄建辉一大早就按照老人的吩咐,来到了钢铁厂。

他身着整洁的军装,步伐有力地走到厂门口。

门卫见有军人来访,立刻精神一振,挺直了腰杆。黄建辉走上前,出示了自己的证件。

门卫看到证件后,眼中闪过一丝敬意,立刻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他也是退伍军人,对军人有着一种天然的亲切感。

黄建辉微笑着回礼,然后礼貌地问道:“同志,请问你们厂长办公室怎么走?我有点事情需要找他。”

门卫见对方态度和蔼,心中好感倍增,连忙说道:“同志,您稍等一下,我派个人带您过去。”

说着,他转身叫来了一个年轻的工人,吩咐道:“你带这位同志去厂长办公室。”

年轻工人点头应道,然后走到黄建辉面前,说道:“同志,跟我来吧。”

黄建辉跟着他,一路穿过厂区。

厂区里机器轰鸣,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一片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

很快,他们来到了办公楼前,又沿着楼梯来到了胡厂长的办公室门口。

门卫带着歉意说道:“同志,我只能带你到这里了。”

黄建辉连忙感谢道:“同志,太感谢你了。”

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包烟,递了过去。

门卫一开始推辞着不想收,他知道纪律规定不能随便收受礼品。

但当他看到香烟的包装时,不禁吃了一惊,这竟然是特供烟。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这种烟极为罕见。

门卫心中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没能抵挡得住诱惑,红着脸收下了烟。

黄建辉整理了一下军装,上前敲了敲门。

屋内传来胡厂长沉稳的声音:“进来!”

黄建辉推开门,走了进去。

胡厂长正埋头处理文件,听到开门声,抬起头来。

看到黄建辉的瞬间,他觉得眼前这人有些眼熟,可一时又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他打量着黄建辉,心里判断,眼前这名中年人,肯定不是钢铁厂的员工,因为他没有穿工服。

胡厂长站起身来,礼貌地问道:“同志,你是?”

黄建辉立正站好,自我介绍道:“我叫黄建辉,是一名警卫员。”

说完,他没有再多说什么,而是从包里拿出老人亲自写的感谢信,双手递了过去。

胡厂长接过信,心中满是疑惑,不过还是礼貌地请黄建辉坐下。

他缓缓打开信,刚看了几行,脸上的表情就发生了变化。

他的眼睛越睁越大,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随后猛地站起身来,心中暗暗感慨:周益民这小子还真是走了大运,去钓个鱼都能救到祁老!

祁老在业内可是德高望重的人物,他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就算是自己的领导在祈老面前,只有站着听训的份上。

胡厂长强压下心中的震惊,连忙关心地问道:“黄建辉同志,祁老没事吧?”

黄建辉如实回答道:“首长已经没事了,身体正在恢复中。这次我来,就是代表首长向周益民同志表达感谢的。”

说着,他又将那面精心制作的锦旗递了过来。

胡厂长接过锦旗,上面绣着“救命之恩,铭记于心”几个大字,字迹刚劲有力。

他的双手微微颤抖,态度变得极为庄重。他深知这面锦旗背后的分量,也明白这件事对钢铁厂来说意味着什么。

黄建辉看到自己的任务已经完成,便起身告辞。

胡厂长将他送到门口,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心中暗自思索:看来不给周益民升职是不行了,祁老的这封感谢信已经很明显地表达了对周益民的认可。

而且这件事要是宣传出去,对钢铁厂来说也是个极大的好消息,能提升钢铁厂的声誉。

胡厂长回到办公室,坐在椅子上,沉思了片刻。

随后,他按下了桌上的电话按钮,对秘书说道:“叫宣传科的科长过来一下。”

没过多久,宣传科科长就匆匆赶到了胡厂长的办公室。

宣传科科长走进办公室,看到胡厂长一脸严肃的表情,心中不禁有些忐忑。

他恭敬地问道:“胡厂长,您找我有什么事?”

胡厂长没有拐弯抹角,直接开门见山地说:“有件事交给你,一定要好好宣传一下。”

说着,他将感谢信递了过去。

宣传科科长接过感谢信,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封感谢周益民的信。

他心中充满了好奇,能让胡厂长如此重视,写这感谢信的人究竟是谁呢?

以他的层次,接触不到这样的大人物,所以也只能在心里暗自猜测。

他知道,自己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完成胡厂长交代的事情。

于是,他坚定地说:“胡厂长,您就放心吧,我一定把这件事办好。”

宣传科科长回到宣传科办公室,立刻召集了广播员。

他将感谢信递给广播员,认真地说:“这封信很重要,你一定要好好朗诵,让全厂的人都能听到。一字一句都不能错,要读出那种真挚的情感。”

广播员接过信,扫了一眼,也被信中的内容所吸引。

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地说:“科长,保证完成任务!”

广播员拿着感谢信,来到了广播室。

他坐在播音台前,清了清嗓子,调整好状态。

广播室里安静极了,只有他轻微的呼吸声和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随后,他按下了播音按钮,深吸一口气,用清晰、洪亮且饱含情感的声音开始朗读:

“尊敬的钢铁厂领导及全体员工:你们好!在这里,我要向贵厂的周益民同志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广播员的声音通过广播传遍了整个钢铁厂,工人们纷纷停下手中的工作,侧耳倾听。

大家都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能让厂里面的广播进行全厂表扬。

在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渐渐小了下来,工人们纷纷围拢到车间的广播喇叭下。

一位身材魁梧的老师傅,原本正挥舞着手中的扳手修理机器,听到广播后,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摘下手套,将耳朵凑近喇叭。

他的脸上露出惊讶的神色,嘴里喃喃自语道:“好家伙,咱厂的周股长还有这等义举,平时看着他挺普通,关键时候真顶事儿啊!”

旁边一位年轻的工人兴奋地跳了起来,喊道:“这下周股长可成大英雄了,我以后可得多跟他学学。”

其他工人也纷纷点头,脸上洋溢着敬佩之情,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

有一些年轻人,还想着自己是不是也要到处逛逛,要是也遇到这种情况,下次广播表扬的不就是自己了吗?

而广播声仍在继续:“在那生死攸关的时刻,周益民同志恰好在场。他没有丝毫犹豫,迅速上前,凭借着冷静的判断和果断的行动,及时为我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工人们听得入神,仿佛亲眼目睹了当时紧张又感人的场景。

在行政办公室,几位女职员正在整理文件,听到广播后,其中一位戴着眼镜的女职员停下手中的笔,眼中闪着光,说道:“周股长平时在厂里就乐于助人,没想到这次还救了人命,太了不起了。”

另一位扎着马尾辫的女职员连忙附和:“是啊,这事儿得好好宣传宣传,让大家都知道咱们厂有这么优秀的员工。”

办公室里的其他人也都纷纷表示赞同,广播里继续传来:“他不仅凭借丰富的急救知识,阻止了警卫员错误的搬运方式,避免了对我病情的进一步加重,还从自己口袋中拿出了珍贵的速效救心丸喂我服下,让我得以转危为安……”

然而周益民还没有来上班,要是让周益民听见的话,估计会羞红了脸,自己完全没有信里说得这么好。

采购科办公室,同事们听到广播后,一下子沸腾了起来。

采购科的周大忠,听到这个广播后,虽然表扬的并不是自己,但是表扬的是自己的十六叔,说出去,也是倍有面。

采购科的其他人,听到广播的感谢信,虽然并不是他们,但是跟周益民在同一个科室。

此时,广播还在持续:“在整个救助过程中,周益民同志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智慧和高尚的品德……”

同事们听着广播,对周益民的敬佩之情愈发深厚。

随着广播的持续播放,感谢信的内容传遍了钢铁厂的每一个角落。

这不仅让周益民成为了大家眼中的英雄,也让钢铁厂的全体员工感受到了一种正能量的传递。

大家都在心中暗暗下定决心,要以周益民为榜样,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奋斗,为钢铁厂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而对于胡厂长来说,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他要好好策划一下,如何将这件事的正面影响进一步扩大,让钢铁厂在行业内的声誉更上一层楼。

他相信,有了周益民这件事作为契机,钢铁厂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与此同时,在四九城的一座四合院,祈老正坐在家中的院子里,晒着太阳。

他的身体已经恢复了不少,脸上也有了些许血色。

祈老也想知道,周益民得知自己写的感谢信会有什么反应呢?

估计会被吓一跳吧!

他的脑海中时不时地浮现出周益民的身影,心中感慨着这个年轻人的善良和勇敢。

他知道,自己送出的感谢信和锦旗,只是表达感激的一种方式,真正的恩情,是无法用言语和物质来衡量的。

他期待着有一天,能再次见到周益民,当面好好感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