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之外。
五十万卫城大军已经驻扎在这里超过四个月,他们却始终毫无作为,营帐中每天都在争吵,却也一直都没个结果。
自从梅伦那天发出警告后,统领这五十万卫城大军的四位将军和六位武圣便始终停留在此处,他们并非没有想过无视警告直接离开,但,每次看到那笼罩整个上京的通天云柱,所有勇气就都会消失殆尽。
至于他们几个单独留下,让大军离开?
这种事情根本就不需要去考虑!
因此,大虞的局势越发脱离掌控。
当然,混乱也只是一时的,直到最近,大虞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
但,任谁都能看出,这里的‘平稳’,其实已经是暴风雨前的宁静了,枭雄和野心家们都已经完成了初步的利益划分,等到他们积蓄足够的力量后,将会爆发更大的混乱。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上京解封,皇室重新发声,也已经回不到从前了。
如此情况下,哪怕对皇室忠心耿耿的卫城将领,也不免生出些别样的心思。
这天,就在卫城大军的十位最高指挥者例行进行一场谁都知道不会有结果的争吵时……
毫无征兆的,天威降临,一股巨大的能量扫过大帐,别说那四位将军了,就算是那六位武圣也根本没有任何反应的时间就被淹没。
等到一切尘埃落定,十去其八,只剩下南卫城的将军和武圣两人,他们惊惶未定的对视一眼,根本搞不清楚当前状况。
然后,他们就看到了正在缓缓散去的通天云柱。
这是……上京之围,解了?
冷静下来后,将军和武圣也恢复了以往的机敏,隐约明白为什么只有他们两个活下来了。
果然,不多时,一封自上京中传来的密令递到了他们面前,那隐秘印戳分明是来自……景王府!
没错,南卫城的将军和武圣两人,其实早就被景王所收买,亦或者说,正是因为他们投靠了景王,才有机会成为南卫城的掌控者。
又过了好一会儿,皇帝的命令才传来。
看着摆在桌上的两份命令,将军和武圣面色有些阴沉,前者沉声说道:“你怎么说?”
武圣的表情逐渐冷了下来,说道:“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我们都没得选。”
将军自然明白武圣话语的含义,以前说的是他们投靠景王的这层身份一旦暴露,哪怕他们积极向皇帝靠拢,也会失去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现在指的则是梅伦,十个人中八个死了,就他们两个活了下来,那位天下第一人想要表达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同时这种举动,本身也是将他们摆到了明面上,也就是上京中还不知晓这边的具体情况,否则,是个人恐怕都能看出问题。
将军呼出口气,放下了所有的侥幸,说道:“那么,就开始吧!”
五十万卫城大军,迎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血腥清洗。
与此同时,上京,外城,豪宅。
景王面色平静的坐在上首位置,下面坐着很多人,王室宗亲,勋贵集团,朝堂官员,有些是以前的心腹手下,有些则是这段时间新投靠过来的。
而这些,都是梅伦说出分裂大虞的话后,短短时间拉起的班子。
自从明面上站在那位圣上的对立面后,景王就搬离了内城,来到了外城一座豪宅中。
对于景王来说,他对那至尊之位自然是有所念想的,不过以前景王也明白,不出意外的话,有生之年他绝对没有任何机会。
之所以搞那么多小动作,除了部分源自于对权利的本能渴求外,更多的还是政治方面的自保。
只要大虞一直是安稳的,那景王就永远是圣上的左膀右臂,一个恭顺的好弟弟。
偏偏,出了梅伦这个不合常理的存在。
景王也不是没想过牺牲自身,以保全大虞的稳定,当然,也仅仅是想想而已。
但那显然是不可能的,一旦走上这条争龙之路,就只能不断前进,停下或退缩都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死!
就算景王现在愿意放弃一切,那位圣上要做的第一件事,也绝对是将他杀掉以绝后患。
况且,不说那位圣上的反应,那位天下第一人也绝不会允许自己的布置出现偏差,他景王就算是死了也没用,梅伦自然会使用绝世武力,将一切再次拉回‘正轨’。
在当前的局势中,梅伦就是大局,就是基准,就是框架,所有人都必须在他划定的线路中前行。
其实这点才是让大多数人最为不解的,如果梅伦真的想要占领大虞,最简单的做法是将所有皇室成员全部杀掉,然后再凭借自身绝世武力收拾山河。
这样大虞或许会动乱数年,或者十数年,但终究会稳定下来,只要斩草除根的够干净,也不需要担心会有其他势力卷土重来。
梅伦却偏偏选择了这种更加麻烦的方式。
这点,景王能看出来,端坐龙庭的圣上能看出来,皇室宗亲,功勋贵族,文武百官,只要是个聪明人,都能看出来。
但,无人敢于逾越。
梅伦离开上京的消息很快就轰传天下,让众人意外的是,大虞皇室并没有着手镇压叛乱,反而陷入一个更大的僵局之中。
景王与皇帝的决裂,几乎将上京力量一分为二。
皇帝一方,掌握着禁军和部分外城城卫军,牢牢的占据着内城和部分外城区域。
景王一方,除了掌握着部分外城城卫军外,还得到了城外五十万卫城大军的支持。
在高端力量上,皇帝一方占据绝对优势,但所有人也都明白,景王背后有着梅伦这个天下第一人站台。
就这样,两方处在了微妙的平衡状态,谁也无法行动,这就导致了大虞的局势开始朝着更加恶劣的方向糜烂。
高天之上,梅伦静静盘膝,他的灵觉无限扩张,隐隐可以触及这方世界的方方面面,这并非切实存在的五感或精神感知,而是一种玄之又玄的灵感。
他看到了大庸和雪绒在调兵遣将,并没有放弃趁大虞混乱搞事情的想法;看到了边陲三国开始大面积占据云居府,休养生息的同时也在加深掌控;看到了青州府各方豪强势力已经在娄无为和无当派的串联下联合起来,开始谋划更多;看到了净土宗也借助这次机会,作出了更多动作……
此外,他还看到了万物的生灭,世界的循环,天地的道理……
渐渐地,梅伦明白了这场历练的真正意义。
时间在无意间快速流逝,转瞬间便过去了数年时光。
大虞的形势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说服,占领,吞并,消灭。
在不断的战争与整合下,最终大虞只剩下四股势力。
一是始终把控大虞核心的皇室,其也可以分为皇帝和景王两个派系。
二是彻底占领青州府,并将触角延伸到灵岳府和翠山府的无当派。
三是以净土宗为首的数个宗派组成的联盟,同样占据了一府之地。
四是占据了三府之地的三国联盟。
其中,大虞皇室无疑是最强的,其次是三国联盟,无当派再次之,净土宗最弱。
四方势力,基本已经将局势稳定了下来。
此外,这几年中,大庸和雪绒也数次对大虞出兵,但都被拦了下来。
正在静修的梅伦重新睁开双眼,明白是时候重新登场了。
于是,在他脚下,一座千米巨山拔地而起。
附近的村镇城市见到这一幕,以为是神仙显灵,纷纷叩拜不止。
半个月后,四方势力的人马汇聚于此,在相互复杂的目光中,他们登山而上。
等到一群人在山顶见到梅伦后,梅伦说出了一句让他们震惊万分的话:“我欲一统这方世界!所以,你们联合起来吧。”
对于梅伦打算一统这方世界,在场所有人都是有所预期的,毕竟,这本就是他表现出的力量和野心,所能做到的事。
三国联合一方的婉儿,无当派的娄无为,更是从一开始就明白师父的目的,净土宗宗主在梅伦动手封锁上京时,也有所预料。
真正让他们不理解的是梅伦口中的‘联合’。
经过梅伦的解释他们才明白,梅伦希望废除掉以往的皇帝制度,组建一套类似内阁的组织结构,作为统治的基础。
每一位内阁成员,都是一方势力的代表,可以代表一部分人的利益诉求,而内阁首脑,则是整个内阁中话语权最大的一人,当然,即使是内阁首脑,也无法凌驾于内阁之上,且任期只有十年,十年一到,便要重新选取。
其实说白了,梅伦就是将后世那一套民主、议会之类的制度揉吧揉吧,然后放到现在来用。
梅伦最初也想过多花费些功夫,将天下打下来,然后自己做一回皇帝老子,但仔细算算,付出和回报根本不成正比,毕竟五派历练只剩下十几年就结束了,没必要过多浪费精力。
于是,梅伦就想到了现在这种方法,以大虞为起始,将之搅乱后等待其自然诞生一些强大势力,然后以此为核心组成初步的内阁,接下来只要再击败大庸和雪绒,并以内阁为中心将残余吸纳进来,这样,一个相对稳固的政权就形成了。
这种轮换的内阁制度,比梅伦凭借绝世武力征服世界建立的帝国要稳定的多。
前者只要将各方势力绑定进来,哪怕梅伦离开,依旧可以照常运转;而后者,除非梅伦肯花费几十年的时间留在这方世界稳固统治,并留下后代,否则他一旦离开,那所谓的帝国恐怕也会随之轰然崩解,
对于梅伦的决定,有些人明白,有些人糊涂,有些人赞成,有些人反对……
但,这并不重要。
很快内阁便组建完成,其中包括一位首脑,以及十位普通成员,共十一人。
第一任内阁首脑自然是梅伦,而其他十名成员,则是四方势力各派两人,最后两人从更小一些的势力中选取。
虽然目前一切都很粗糙,甚至绝大多数人都还是按照以前的思维惯性来看待这份全新的权利架构,但梅伦相信,那些擅长政治的家伙,肯定会将这份权利逐步完善,最终变得牢不可破。
内阁成立,第一件事是更改国号,于是在梅伦提议,其他十人全部赞成的情况下,大虞成为过去,新的国家政权正式更名为……大华。
新国初立,一切都需要重新审视、磨合,同时私底下的明争暗斗也并未停止,只不过埋藏的更深,手段更隐秘了。
对于这种有限度的竞争,梅伦并未阻止,不过在此之前,所有的一切都要向着他所划定的目标前进,那就是,出兵,大庸!
三个月后,在大华内阁的调动下,岩山城汇聚了一百二十万精锐战士,朝着大庸边关发动进攻,此时在边陲之地的道路上,毒雾早就散去。
就在大庸边关准备打这场硬仗时,梅伦直接出手了,浩荡的天象之力凝聚,宛若神灵投下一指,将大庸边关的一面城墙抹去。
仅仅这一下,大庸就死伤数万人,剩余的士兵更是直接破了胆气,降的降,逃的逃。
大华大军不费摧毁之力便过了这块难啃的骨头。
接下来梅伦更是放话,任何宗派世家的武圣强者不得帮助大庸,否则就别怪他辣手无情。
而这句话,在梅伦一击毁灭一座巍峨巨山,并使得其上的一个一流宗派一同消失后,变得更具威慑力,那些宗派世家纷纷召回了自家武圣。
甚至不少势力在大华大军抵达时,立刻跳反投降,当起了带路党。
太白剑派因为提前有所准备,直接带着一府之地加入大华,梅伦自然表示欢迎,此外,火云山和天蓬派也派弟子前来,表示希望加入这次的‘盛宴’,虽然对这两派没什么好感,但梅伦也并未拒绝,只不过待遇上肯定远不如太白剑派就是了。
就这样,大华大军一路势如破竹,短短半年时间就占领了大庸半数疆土,并且残余的抵抗也变得越来越弱。
对于这些后续的战斗,梅伦并未过多理会,他依旧不紧不慢的修行,静心等待。
等待那注定会到来的胜利。
或者,敌人最后的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