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春风其实比侍从长更早的收到消息。n
而且情报还是毛仁凤亲自送到他家来的。n
面对睡意惺忪的戴老板,毛仁凤凝重道:“老板,出事了——”n
“什么事?”n
“昆明遭遇日军空袭了。”n
老戴怔怔的看着毛仁凤——就因为这个?你专程跑到我家里来打扰我的瞌睡?n
毛仁凤忙道:n
“空袭规模不大,仅有几架轰炸机,但被袭击的地点颇为古怪。”n
“被袭击的是美军特意单独囤放的援共物资。”n
援共物资?n
老戴先是心中乐开了花,他心说:n
这是日本人干的,美国佬要是有意见那就去找日本人说理去!n
但紧接着他就意识到坏事了、要遭。n
这几天侍从长跟参谋长的极限拉扯他看在眼里,自然知道参谋长其实目前并未下定决心援共,之所以耍这么多的花招,纯粹就是为了迫使侍从长就范。n
现在日本人精准的轰炸了美国人故意单独囤放的援共物资,这岂不是故意打美国人的脸?n
以参谋长暴躁、自负的性子,被这么打脸,对方恐怕……n
意识到这点后,戴春风立刻问:n
“谁给你汇报的消息?”n
“昆明站,周煜。”n
“电报给我!”n
毛仁凤掏出电报交给了戴春风,老戴接过一看,神色逐渐阴鹜起来。n
这份电报没有一丁点请功的味道,全程都是在汇报、讲述和怀疑——昆明站怀疑是有内奸泄密。n
昆明站的电报中没有请功的味道,那就意味着这件事不是昆明站干的。n
那么,就只有两个可能:n
真的是内奸或者张安平。n
内奸的可能性不大,昆明的租借物资没有出现过被定点空袭的先例——而这件事恰恰发生在张安平抵达昆明没多久。n
更何况张安平还身负破坏援共的任务。n
几乎可以确定这就是自己外甥的手笔了。n
意识到这点后,他只有一个念头:n
一定要让张安平马上找出一个替罪羊——否则侍从长的怒火一定会悉数倾泻到外甥身上。n
毛仁凤似是没有意识到里面的瓜葛,他见戴春风一直不语,便小心翼翼问:“老板,要不要让周煜查一查内奸之事?”n
戴春风深深的看了眼毛仁凤,没有从毛仁凤的表情中看到他有心虚的表现后,心说:n
安排安平去昆明是秘密任务,只有侍从长和我知情,齐五应该不知道——他应该是出于公心。n
“这件事交给滇缅公路站吧——他们负责的是物资的安保工作,出了这么大的事,滇缅公路站难辞其咎!”n
毛仁凤顿了顿:“老板,那电报就以您的命令下达吧?”n
“嗯。”n
毛人凤提出了告辞,急匆匆的离开了戴公馆,老戴却不安的来回踱步起来。n
外甥做事不是最反感这种借刀杀人的动作吗?n
他这一次怎么就昏头想出了这种招式?n
嘶——n
老戴想起了自己对张安平的打压,心说难不成是因为这混小子着急立功所致?n
暗骂一句拍马屁拍到马蹄上后,他立刻起草了一份给张安平的秘密电报,在这份电报中,戴春风叮嘱张安平必须立刻给出交代,不要意气用事——他清楚张安平的性子是不会轻易将自己的部下当做替罪羊的,所以在电报中用到了非常严厉的口吻。n
才写完电报,急促的电话铃声就响了起来。n
戴春风接起电话。n
“戴副局长,侍从长唤你来一趟侍从室,要快。”n
一脸凝重的搁下电话,戴春风立刻给秘书打去电话:n
“我家里有一份电报,你加密以后发给安平——一定要保密。”n
……n
昆明,滇缅公路情报站本部。n
张安平手上拿着两份来自局本部的电报。n
第一份是局本部发给情报站的,要求严查内奸,第二份则是老戴发过来——虽然都是以老戴的名义一前一后发过来的,但哪一份正式、哪一份重点,张安平一眼看去就了然于胸。n
张安平轻敲桌面,神色略显凝重。n
他预想中应该只来第二份电报的,怎么会来两份?n
“应该很快就有答案了。”n
他向林楠笙说了句莫名其妙的话,林楠笙听得一头雾水,见张安平没有解释的意思,林楠笙便按捺下心中的疑惑。n
这时候电话响起,林楠笙接起后听完便一语不发的挂断电话,随后向张安平道:n
“老师,又有电报,我去取?”n
说罢,他才反应过来张安平刚才这句话的意思。n
张安平点头示意林楠笙去取——这个电报小组是张安平特意带过来的,独立于滇缅公路站之外。n
“去吧。”n
林楠笙立刻驱车二度前往了电报小组所在的军营,没多久便将第三份电报送来了。n
这份电报也是重庆发来的,是局本部的人,但不是局本部的意思——是姜毅颖,张安平每次去重庆都得特意去看望一遍的“姜姐”。n
同为江山系,张安平对姜毅颖很尊敬,有“好处”从来不忘自己的这个姜姐,不管是之前获取的密电本还是截获的日军密电,都是转交到姜毅颖之手的。n
姜毅颖能在以男人为尊的军统中晋升上校科长,张安平背地里支持的资源功劳不小,所以在张安平跟毛仁凤二选一中,姜毅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站队张安平。n
而她的职务是局本部译电科长,大多数机密的密电都要经过她手,故而有直接联系张安平的渠道。n
张安平看着没有翻译的电文,神色逐渐阴冷起来。n
“昆明站……”n
林楠笙见状,小心翼翼问:“老师,出什么事了?”n
“毛仁凤,蓄谋已久的坑了我一把。”张安平将第一份发给情报站的电报抽出来,嗤笑道:“可惜他接收到的信息不全面。”n
他之前一直疑惑为什么局本部会给情报站发第一份电报,而姜毅颖的电报给他解惑了——援共物资被炸的第一时间,毛仁凤就跑去找老戴“告状”。n
应该是老戴不想让毛仁凤知道自己在昆明,所以才有了以老戴名义发给滇缅公路站的电文。n
姜毅颖在电报中提及,毛仁凤不止是向老戴告状了,他还通过关系,在援共物资被炸后的第一时间就将情报捅到了侍从室。n
而这恰恰就是张安平说毛仁凤接收信息不全面的缘由——如果他知道张安平还用了瞒天过海、李代桃僵这一招,就绝对不会这么屁颠屁颠的捅侍从室了。n
以上情况也证明滇缅公路站内部没有问题,那有问题的就是昆明站、是昆明站站长周煜。n
周煜对张安平有意见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毕竟滇缅公路站的存在就是对昆明站的权力的切割。n
“姓周的既然敢掺和……”n
“那最好不过了!”n
张安平自语一声后,转头便下令:n
“通知一下,开会!”n
……n
又是滇缅公路站的核心层会议。n
张安平正在对昨日残余行动的众人进行嘉奖——口头的嘉奖。n
口头嘉奖结束后,张安平沉声道:n
“各位,现在还不是叙功的时候——等这一次行动彻底的结束,届时我会为亲自为诸位颁发胸章,现在……”n
“我们进行接下来的行动部属!”n
其实这并不出乎预料。n
以张安平的性子,既然决意拿一个日谍情报组做局,又怎么可能仅仅是给他们送人头?n
张世豪的胃口,绝对不会这么小!n
“青鸟行动组这一次行动大获成功,对明远的戒备一定会放至最低,而且日本情报机构方面,也会因此更重视青鸟情报组提供的情报。”n
“这就是我们的机会!”n
张安平反转身后的移动黑板,将隐藏的一面露出。n
只见篆塘码头的地图赫然出现在了黑板背后。n
“接下来的三天,以严查奸细之名封闭篆塘码头——这三天时间,我要将防一师的两个团,一个不漏的部属进篆塘码头周围的仓库群中!”n
这句话让所有人凝重不已。n
防一师自然是防空一师——随着昆明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日军对昆明的空袭越来越激烈,防空一师所属的一团和三团早在半年前就被派到了昆明,成为了昆明防空力量中的一员。n
但让所有人凝重的是张安平的要求:n
既然要封闭篆塘码头,那就意味着要保密——两个团秘密的进入篆塘码头,这难度可不小。n
防空团的装备不像步兵团那样,要么是轻武器,要么就是小口径炮,想要悄无声息的完成布防,难度是真的大。n
防空机枪也好、防空炮也好,可都是大家伙,即便篆塘码头被封闭,可要进入篆塘码头,终究是得经过人口稠密的区域,人多眼杂,想保密,难度太高了。n
看到无人应声,张安平便问:“没信心吗?”n
苏默生硬着头皮道:n
“老师,篆塘码头本来就是昆明的物资枢纽之一,人多眼杂,哪怕进行管制,也绝对不可能做到不走漏一丁点风声啊。”n
张安平扫视了众人一圈:“都这么想?”n
公路情报站众人纷纷垂首,以沉默回应了张安平的问题,但他的目光扫到林楠笙的时候,林楠笙却微动了一下,注意到了林楠笙的动作后,张安平直接点名:n
“林楠笙,你有想法?”n
“老师,想要完全规避掉日谍的探查这不可能。”林楠笙缓慢说道:“但我们完全可以两条腿走路嘛。”n
“嗯?”n
“可以适当的暴露我们秘密往篆塘码头安置防空阵地的动作。我是这么想的——以两个防空营为障眼法,以此来掩护其余防空部队的进驻!”n
林楠笙看张安平一副你继续说的表情,便接着道:“甚至我们可以适当的玩一出增灶计——简单的说,就是故意用两个营来营造两个防空团的假象。”n
这番话让公路站众人眼睛纷纷亮了起来。n
林楠笙的计划说白了就是减灶计外面套上一层增灶计。n
将两个团营造成两个营——这是减法,目的就是隐匿其余力量。n
将两个营营造成两个团,这是加法,目的则是摆出一副要重点保护这条水陆枢纽的假象。n
如此一来,只要敌人中计、中了第一层计,接下来哪怕是他们发现了蛛丝马迹,也只会认为这是障眼法。n
这跟张安平心中的想法不谋而合。n
“主意不错。”张安平微微点头:“你们觉得呢?”n
情报站的众人自然没有意见,他们看张安平不甚惊喜的表情,纷纷怀疑张安平大概早就有这样的想法了。n
苏默生代表众人做出回答:“同意!如此一来,我们可操作性的空间就大了,不至于因小失大。”n
“好,那这件事就由你负责——林楠笙,你负责协助。”n
“是!”n
张安平这时候敲了敲桌子:“等等,还有一件事——”n
他将局本部发到情报站的电报拍到了桌上,耸肩道:n
“演戏演全套,既然咱们被日本人偷了一次,那就得做出相应的惩处手段——苏默生,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委屈你一下。”n
“学生明白。”n
“嗯,就这样吧,散会!”n
截至这个时候,林楠笙现在还是一头的雾水,待跟着张安平回到了办公室以后,他忍不住道:n
“老师,您……到底在布一个什么样的棋局?”n
林楠笙掌握的信息非常分散,但他知道张安平并未将自己的计划上报局本部,否则老戴也不可能发电报让张安平找替罪羊。n
找替罪羊的前提是张安平真的让援共物资被炸了。n
但事实是援共物资并没有出问题,炸的只是一堆废弃的零件!n
可戴春风却不知情,早上还特意发来了电报,苦口婆心、口吻严厉的要让张安平赶紧“处置”。n
张安平没有解释不说,还顺势丢出了苏默生这个“替罪羊”。n
这种操作林楠笙看不懂,根本就看不懂。n
面对林楠笙的疑问,张安平并没有解释,只是笑着说:n
“棋局嘛,不到图穷匕见的时候,就得迷雾丛生——你跟昆明特支的同志联系一下,告诉他们,该动手了。”n
林楠笙仿若被层层迷雾所包裹,入目所及,尽是一片的看不清。n
但他对张安平的信任是毫不保留的,便在随后联系了昆明特别支部的同志,传递了张安平令他传递的讯息。n
……n
重庆。n
戴春风给出了“交代”。n
虽然侍从长明知这个交代是有问题的,虽然他狠狠的隔空骂了张安平一通,但在戴春风给出了“交代”将第一责任甩给了滇缅公路情报站后,他也就没有继续追究。n
说到底,张安平是贯彻他的意志来破获援共,只是张安平身在局外,理解不了他跟参谋长的极限拉扯,才做出了昏了头的决定,导致自己被动。n
换做别人,侍从长是真的要追究到底出一口恶气的,但张安平终究是他念念不忘的“虎贲”,看在张安平数次背锅的份上,他也生不出追究的心思。n
敲打了戴春风一番,让戴春风警告张安平不要再做类似的行为后,这件事就被侍从长pass了——因为他接下来要跟该死的美国佬示弱。n
从黄山官邸离开后,老戴长舒了一口气,又给张安平发去了一份电报,在电报中他告诉张安平:n
以后不要自作主张,涉及到盟友的事一定要多请示多汇报。n
就在戴春风以为这件事就这么结束的时候,两股狂风毫无征兆的掀起。n
第一股狂风来自昆明。n
由中共昆明特支主导的宣传攻势展开。n
昆明特支通过报纸、传单等方式,揭露了军统大特务张世豪暗地里向日本人透露物资信息、导致篆塘码头援共物资被毁的真相。n
同一时间,另一股狂风自成都和重庆同时刮起。n
和昆明的狂风一样,同样是揭露军统大特务张世豪泄密导致援共物资被炸真相。n
一时间,名声本就逐渐发臭的张世豪名声彻底的臭了,还遭到了社会舆论的疯狂攻击。n
甚至有人在报纸上喊出了“国贼”二字。n
这骤然爆发的舆论让钱大姐措手不及。n
昆明的舆论,是昆明特支所主导的,这其实在她的控制之中——只要军统有动作,就能迅速的平息。n
可成都和重庆这边,压根就没有组织的参与。n
可为什么竟然跟昆明神同步的展开了对篆塘码头事件的揭秘?n
钱大姐不安的自语:“不会是安平自己做的吧?”n
……n
在舆论爆发的同时,参谋长也终于做出了决定。n
你们敢这么做?n
好!n
我倒是要让你们看看到底谁是金主爸爸!n
一直以来吊着侍从长的他,终于决定将悬起来的达摩克里斯之剑砍下去了。n
他跟中共代表再一次会面后,终于做出了实质性的承诺:n
接下来将为八路军的两个师提供制式的租借物资。n
要求是换装后的八路军加大打击日军力度,务必跟日军进行一次上规模的决战,以此作为双方后续谈判的关键论点。n
直白点的说法:n
我给你一个师的装备,你跟日本人干一仗,让我看看你的决心和表现,这将是接下来军援的基础。n
当这份协议达成并传到了侍从长的耳中后,侍从长怒不可遏的大骂:n
“娘希匹!就知道靠不住!就知道美国人靠不住啊!”n
因为篆塘码头的事,他又一次做出了让步:n
驻印远征军的指挥权限交予参谋长,滇西远征军的指挥系统中加大参谋长的话语权。n
驻印远征军是国军最精锐的十万余人,滇西远征军中八成以上是美械师(半美械师),这两支力量称得上是国军最最精锐的力量了。n
在侍从长看来,此举之诚意是无与伦比的。n
毕竟,在侍从长的认知中:军权与妻子恕不外借。n
但没想到他做出了这般让步,参谋长竟然还不知足,竟然真的跟共产党勾搭到了一起!n
着实可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