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七〇六章 平静的交锋

  “嗯,没有问题,你想到什么地方去,有没有心怡的岗位。”董良没有丝毫的犹豫就答应了。

  华族是允许女人做官的,虽然女人做官的数量不多,至少在华族的官方,女人做官是被接受的。

  不过她们大部分都集中在教育部门,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蒙学的女教师。

  蒙学对教师的要求不高,尤其是低年级,只要能够看得懂华族编纂的教材,教授孩子们读书识字和简单的算数就好。

  很多大户人家的女子,她们的受教育程度完全可以符合要求。

  “元首,我想留在南洋,要不我去兰芳吧,反正您接下来也要去兰芳视察。”

  伍媚娘只想离自己的家人远一些,另外在南洋这里,社会风气更加的开放一些,女人做官更容易被人接受。

  “可以,等到了兰芳,我让黄总长帮你安排。”

  伍媚娘有些失落,董良竟然没有挽留一下自己。

  再一想,也没毛病,因为元首在感情方面确实不是一个心细的人,也许他将心思全都放到了工作上。

  “媚娘,你是元首府出来的,到地方上好好做,你就将元首府当作你的娘家,有什么问题都可以给我写信。”

  元首府就是一个流水的营盘,这两年,从元首府出去的人有很多,大部分都是侍从室的工作人员。

  赵烈文、管晏都是董良的侍从室主任,还有很多侍从室的普通工作人员到地方上任职。

  这些人虽然是在元首府做事,但是他们对于自己的对口的工作其实也非常了解。

  侍从室分成六个科室,分别对应了内阁和军方的各个职能部门。

  比如对接暗部工作的六科,就是董良身边的一个小情报机构。

  这些人一直都是跟在董良的身边。

  董良会在工作之余对这些人加以指点,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人也算是董良的门生。

  有了这层关系,董良与这些人之间就建立起了一种相互信任的基础。

  所以董良也积极地将身边的人派到地方。

  这些人到了地方被称为“侍从派”。

  他们是董良在地方上的眼睛。

  按道理说,位置越高的人看得越远。但是也正是因为看得太远,所以上位者也就更加容易被蒙蔽。

  董良就知道有很多英明的领袖曾经被下面的人蒙蔽。

  因为人总是相信自己的愿意相信的事情。

  媚娘将一件华族元首常服,给董良披上,这是一件明黄色的团领袍,仿照明制的黄袍常服改造而成。

  腰间有玉带,下身在两边开叉,倒是不影响活动。

  董良的身材高挑,穿着这件合身的长袍,看起来英武不凡。

  接下来还要戴冠冕,董良是一头短发,正好用冠冕来遮挡一下。

  换了一身衣服,董良整个人都感到神清气爽。

  他之所以要换衣服,是因为他与暹罗的王室还有一场闭门会谈。

  刚才在码头上做的事情只是按照礼节走走过场。

  董良甚至都没我跟拉玛四世说一句话,只是接受他的朝拜。然后礼官挡住宣读华族对拉玛四世郑明的册封。

  册封是明清以来宗藩制度的核心,在中原王朝弱的时候,这种册封没有任何的作用。

  但是如果中原王朝强盛,这种册封就会成为中原插手藩属国事务的法理依据。

  不要小看了这个法理依据,这就是道义。

  中国人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做事情如果能够站在道义的立场上,那是能够事半功倍的,至少能够少很多麻烦。

  就比如董良对安南动手,那是因为藩属国的权臣谋反,华族作为宗主国去拯救藩属国君王。

  这就是大义名分,因此,你看护卫军打进了安南之后,除了张家的嫡系人马之外,大部分的安南地方都是不战而降。

  在宗主国强大的时候,连那些藩属国的百姓都会对宗主国产生认同感。

  现在安南的国王去华族疗养看病了,董良就能够直接任命一个总督来代为管理安南的事务,实际上将安南纳入华族的直接管辖。

  哪怕是华族现在将安南又进行了分割,将南圻给分离出去,也没有人站出来造反。

  这就是道义的作用,也就是前面所说的祀与戎中的祀。

  当然了,暹罗毕竟还是一个国家,国家之间的交往只可能是利益交往,哪怕是婚姻也只是利益交换的一部分。

  董良可不是诗琳娜那样的小姑娘,会去对婚姻进行不切实际的幻想。

  他从始至终考虑的都是这其中的利益关系。

  从古至今,中原王朝都不乏联姻的案例,其中有成功的,有赔了夫人又折兵的。

  汉族王朝皇帝很少会娶异族的女子,只会将公主给嫁出去。

  他们的逻辑是,汉家的皇帝娶了异族女子,将来生了孩子做了皇帝,那么我的血统就乱了。

  而将自己的公主送出去,则能够将那些蛮夷的血统向中原拉近。

  因为在草原部族,首领很少会教导子女。

  那些由和亲公主教导出来的子女必然会对中原感到亲近。

  董良没有公主拿出去和亲,他也不会这么做。

  但是他却可以娶外族的女子。这是他对中华文化的自信,也是华族的大民族战略决定的。

  因为从此时开始,世界上的民族主义渐渐开始抬头。

  北德意志就是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在未来的几十年时间形成了德意志帝国。

  东方也不可避免受到这种思潮的影响,因此董良创立了华族,将东方各族整合成一个民族。

  按照以前的概念,董良娶的是异族女子。但是从华族的角度来看,不管是尚云,还是诗琳娜都是华族。

  当然了,诗琳娜是不是华族,今天还需要谈。

  面谈的地点放在一间小厅。

  小厅中提前点了上等的龙涎香,很多小乘教的装饰物,让这里看起来像是一座佛堂。

  董良进入房间顿时感到神清气爽。南洋这里盛产香料,暹罗信佛,燃香的制作技术非常发达。

  “参见元首。”拉玛四世本就跪坐在地上,这个时候顺势俯身行礼,暹罗人是不会起身然后再行礼,在上位者面前站起来也是不礼貌的行为。

  “国主免礼。”董良面带微笑,卸下了刚才在大庭广众之下的威严。

  郑明不会汉语,由国相苏莫在一旁翻译。

  董良则由李俊良帮自己翻译。另外外交部的郑德也跟在后面,剩下的就是几名侍从室的官员,其中有两人是穿着便装的侍卫。这两位都是好手,可以以一当十的那种,精通格斗与枪械的使用,都是从特战队中层层选拔出来的。

  董良坐到了上首的一个蒲团上。暹罗这里的人喜欢习席地而坐,这也是华族传统的做法。

  “元首,您能够来暹罗,是我们暹罗人的荣幸。”

  拉玛四世并没有说娶亲的事情,因为董良这次主要是访问,娶亲只是顺带而为。

  如果说董良是专门来娶亲的,那么于理不合。

  天朝上国的皇帝纳一位妃子,还没有必要亲自跑过去。

  “暹罗国乃是华族南海藩屏,位置十分重要,这里是对抗西洋势力东侵的前线,本元首一直非常担心这里的安全。这次看到暹罗在国主的治理之下,政通人和、兵强马壮,本元首甚为欣慰。”

  暹罗人以前似乎从来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但是现在听董良这么一说,还真是如此呢。

  暹罗南边是英国人的海峡殖民地,而且英国人一直指使当地的土邦向北蚕食。

  比如他们就策动暹罗最南部以马来人为主的北大年地区独立成为北大年苏丹国。

  而暹罗畏惧大英帝国的武力根本就不敢派兵去收复。

  这让暹罗南部地区生活的马来人蠢蠢欲动,都想着抱英国人的大腿。

  他们大部分都是信奉伊斯兰教,与信奉佛教的暹罗人天生不对付,脱离出去的愿望非常强烈。

  西边的丹老、克钦地区也在英国人的殖民控制之下。

  暹罗人的压力确实非常大。

  郑明没想到董良一开口就点中了暹罗的死穴。

  点&~为@:塔读小说app

  这是他在对外的时候惯常使用的手段。许多扶桑人就是因为董良的这种思想,投靠到华族来效力的。

  看小说,上塔读小说支持我,追读最新更新000rv8me</lab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