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一一一七章 以身相许

李开斌指着自己身上黑色制服说道:“老子穿着这身衣服就代表了华族官府,你们拿枪指着老子就是造反。还以为现在是前朝吗?”

那些民兵确实被他这话给吓住了,有些人向后退去。

杨俊宝却依然顶在最前面。

“你口口声声说代表官府,可是我怎么觉得你是代表李家呢。你要从我溪后村带人走,可以,将文书拿给我看看,要是有正式的文书,我将人给你送过去。”

“哼哼,文书,这自然是有的。”

李开斌还真的拿出了拘捕令。

他的身份虽然应该避嫌,但是这拘捕令是真的。

这样,杨俊宝就不好继续阻止对方,只能乖乖地将人交出来。

村口,几个参与事件的民兵被绑缚着双手。

他们的家人则哭哭啼啼地与他们送别。

“不要担心,乡长会给大家一个公道的,你们到了那里之后一定要据实说明情况,咱们没有理亏什么也不用怕。”

李开斌心中冷笑,进了厅里,就不是他们说了算了。

县公署中,王政道已经接到了上面要派出调查组的通知。

华族内阁的工作效率还真高,他刚刚才将报告递交上去,这调查组就已经组建好了。

他通过一个在南京城工作的好友得知,这次调查组的组长竟然是那位学部的杨次长。

因为这两年在地方上巡视蒙学得罪了不少人,底下的人给杨瑛瑛起了一个外号叫冷面玫瑰。

这朵玫瑰可是带刺的,不知道有多少官员被杨瑛瑛参过。

大家知道她的背景,自然明白,这样的人地方官员招惹不起。

王政道在房间中来回踱步,额头上的汗水不知什么时候渗了出来,密密麻麻的。

李善营终于赶到了县公署。他不知道县长为何这么着急让自己赶到县公署。

他几乎已经完全安排好了,只要警察厅给那些嫌疑人录好口供,这件事情就能够做实。

他甚至派人到那些人的家中去威胁他们的家人。矿场那边也做了准备,污水池的堤坝已经被修复好。

再下上几场雨,溪流中的污水被冲走,就什么证据都么有了。

到时候所有的事情就能够圆上了。

哼……就他们一群泥腿子也想跟自己斗,他们李家就是鹅湖乡的土皇帝,上面的朝廷无论换成了谁都别想影响到李家的地位。

李善营在秘书的带领下走进了王政道的办公室中。

王政道的办公室铺着木地板,四周是一圈书架,上面都是整齐的线装书籍。

他并不爱好看书,但是却总是喜欢将自己包装成一个文化人。

包括他找了一个老师做情妇,也是带着一些这样的情怀。每次去赵老师的住处,他都让赵老师穿着蒙学给她们量身定做的素色长衫。

这种衣服非常朴素,但是却能够展现出女子的曲线。

见到李善营走了进来,王政道的脸板了起来。

“李家主,上面要来人了,这事情都惊动了元首府,你自己处理干净了,警察厅和裁判所,我会让他们秉公处理。”

“大人还请放心,草民一定会处理干净。”

“处理干净?你怎么处理干净?我跟你说,这件事情我不会再干涉一点,不,我从一开始就没有干涉过。”

李善营心道:“真是一个老狐狸,现在就开始将自己摘干净,他能摘得干净吗?”

王政道确实有些怕了,他平时做的非常小心,但是有几个人经得起查呢?

只要上面的人想要查你,基本上都会有问题。

苏达从县城回到乡里。他还有很多工作。李家没有赔偿之前,他必须想办法让百姓先将秧苗给补齐了。田地绝对不能荒在那里。

乡公所能够支配的资金其实不多。

“乡长,统计数字出来了,一共有两万多亩农田需要补苗,现在咱们剩余的秧苗不够,必须要到隔壁县调运一批,加上运费的话,至少需要两千多华元。”

一名乡公所的干事一脸忧虑地跟苏达汇报

“我回头去联系一下东湖农场吧,他们是农垦的农场,应该会有剩余的秧苗。”苏达说道。

这不是最主要的问题,现在有几十名民兵被抓走了,而李家的那位肇事者却被放了出来。

很显然,县里面是准备偏袒李家了,他现在只能寄希望于上面来人。只要是中枢来的人,苏达就能够说的上话。

“乡长,您的电报。”

一名穿着邮驿局制服的男子走了进来。

他的手中拿着一个信封,里面装着苏达的电报。

这个时候,会是谁给自己拍电报呢?

他赶紧打开来看。脸上的愁容不禁舒展开来。

另外一边,牛丽娘跟着乡公所的一名工作人员还有乡里的一个郎中陪着受伤的牛大力已经穿过了观音关,前方是崇安县,到了那里,他们可以从建溪顺流而下直接进入闽江。

牛大力的腿经过了初步的处理,上面还打着石膏,不过无法自己行动。

四个人现在正坐在一辆马车上。

“哥,喝点药。”牛丽娘将一瓶汤药递到牛大力的跟前。

牛大力身体底子很好,虽然腿断了,精神倒还好。

“妹,哥自己来。”

牛大力喝完药叹了一口气。

“这次也不知道要花多少钱,刘干事、王朗中,真是辛苦你们了。俺们嘴巴笨,感谢的话也不知道该怎么说。”牛大力跟身边两个人说道。

这刘干事不过二十出头,是乡里的基层官员,最基层的那种办事员。王郎中则是一个赤脚医生,经过三个月的培训就在乡村的卫生室上岗。

他也就能够解决一些头疼脑热的小问题,不会把脉,但是知道华族常用的中成药所针对的症状。

中成药的批量研发,让医疗的门槛降低。当然了,没有对症下药,尤其是在量上没办法对症,所以疗效也降低了不少。

不过至少能够让普通的百姓看得起病。

董良出自乡村,知道满清时期,大部分的农村百姓都是看不起病的。他们通常都是靠身体扛过去,扛不过去,那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华族建立的时候,喊出的口号就是让百姓吃得饱饭、看得起病。现在这些基本目标都已经接近实现。

那个郎中不喜欢说话,但是那位刘干事则喜欢跟百姓聊天,他摆了摆手道:“大力兄弟,你要感谢的话就感谢俺们乡长吧,你可知道去福州的花费多少吗?乡里可没有那么多钱。到现在乡公所的房子还是借的人家大户的呢。这些钱啊全都是乡长自己贴的。”

“啊……”牛大力一脸的惊讶。

当时苏达还跟他们说是走公家的账。

牛大力支支吾吾地说道:“这……这俺以后可怎么还乡长?”

那刘干事笑了笑,乡里的干部没有不佩服苏达的。因为苏达属于那种对自己要求很高,能够以身作则的人。但是他并不将这种要求强加于其他人。

在官场上除了苏达这样的,还有三种人:

第一种是对自己要求高,对别人要求也高,这种人往往让人感到犯嫌。因为在一个衙门中并非每一个人都想着向上爬,有的人只是为了拿一笔工资,他们只想完成自己的任务。

第二种人是对自己要求不高,但是对别人要求很高,这种人更加的可恶,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们只知道谄媚巴结上面的人,自己不愿意付出,却让底下人帮他们将成绩给做出来。

第三种人是对自己要求不高,对别人要求也低,这种领导属于那种佛系、躺平、摆烂的类型,但是这种人通常也不招人讨厌。

总的来说苏达那种领导是最招人喜欢的,因为领导对自己的要求高,能够做出成绩出来。

而这些成绩还有一部分好处会落在底下的人头上。

牛大力这一路上光是租车和船费就已经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了。

这还是观音关已经开辟出了一条道路的情况下。

卜心余跟他的工程兵窝在武夷山脉中三年时间,他们通过爆破的手段拓宽了十余座关隘,将原本仅能走行人和驮马的古道拓宽成了可以通行马车的道路。

卜心余从一开始的心有不甘,现在已经麻木,或者说适应了现在的身份。

他们是军人也是筑路工人。这些人以后还会为华族的拓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刘干事安慰道:“大力兄弟,这钱你不用还了,乡长不让我告诉你们,就是不要你们还。你要是跟乡长说,那就是将我给出卖了。”

“我告诉你,福州的郎中也是乡长联系的,他似乎有一个同学在那里工作,要不然你以为福州的大医院是咱们想进就能进的啊,多少人排着队想要去那里看病呢。”

牛丽娘在边上听着二人的谈话,心中也对那位年轻的乡长生起了感激之情。

她原本想着哥哥身体好了就去工厂做工,无论如何都要将钱给还上。

但是现在想来,自己似乎还不起了,因为他们牛家欠着乡长一个天大的人情。

她还记得在戏台子上看到有女子为了报恩,对恩人以身相许。也不知道那位乡长看不看得上自己哩。

牛丽娘有些自卑,自己是一个农家姑娘,而乡长是个读书人。

虽然村里的妇人都说自己长得俊,可读书人都是喜欢才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