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一〇二七章 春耕

    复兴三年春。

    南京城外,句容县。

    董良带着一帮内阁成员正在农田中给冬小麦施肥。

    他的手中拿着一把铁锹,站在他对面的周藤虎腰上绑着一个竹篓,里面装着海船运送来的鸟粪肥。

    董良在田垄间挖出一个个洞,挖出来的泥土将之前的一个洞给封上。

    周藤虎则用木勺铲出一勺肥料到新的洞中。

    周而复始。

    这样的工作看似简单,实际上一亩田弄下来,也会让人腰酸背痛。

    华夏是一个农耕民族。

    在这片土地上,农耕被赋予了非常神圣的标签。

    董良每年都会参与春耕。

    现在的华族太大,秦岭往南,已经没有明显的春天,南洋地区更是一年耕种三季粮食。

    在那些地方,只要土壤的肥力够了,就能够一直耕种下去。

    而在华北平原和秦岭淮河流域,甚至长江流域,则多流行种植冬小麦,夏季种植水稻或者是玉米、豆类等农作物,一年两季。

    关外的东北平原以及黑龙江沿岸地区则多为一年一季,冬季休耕,夏季种植水稻、玉米、大豆。

    关外种植水稻还要麻烦一些,需要在暖房中育苗,等到天气足够暖和了,再扦插出来。

    农业也是讲究科学的,董良很早就成立农业科学院,研究各种良种,并且改良耕种方式。

    「元首,军方有没有信心收复伊犁,如果能够确定的话,春耕之后我就要将人员和物资准备好了。」周藤虎和董良一边干活,一边讨论政事,一点都没有耽搁。

    「信心自然是有的,这次我可是给沙俄人准备了一些新「礼物」,绝对足够他们喝一壶的。怎么也要将他们留在伊犁河谷的几十万人给留下来。」

    「属下虽然不懂战事,不过穷寇莫追的道理还是懂的,我看还是不要将他们逼急了,这沙俄人的韧性非常强,要想真的将他们打趴下,不是几十万人能够解决的。」

    董良点头道:「你说的有道理,我们所做的只是给他们脆弱的内部关系加一把火,沙俄这样的庞然大物,最好还是要让他们从内部瓦解。」

    不过要让沙俄从内部瓦解,还很难,直到现在,沙俄内部看起来还十分稳定。

    根据华族得到的情报,沙俄在得到英法的大量资金援助之下,工业已经有所恢复,东方战争提供的大量订单,也促进了工厂的发展。

    而战争的经费则大部分来自外部债务。

    另外,沙皇主导的农奴制改革,虽然有一些弊端,但确实是激发了老百姓的上产热情。

    老百姓不努力生产也不行啊,他们现在每年都要归还一定的债务,就跟房奴一般,不还债,土地就没了。

    手中有自己的土地,生活至少还有希望吧。

    所以,无论怎么看,沙俄目前的情况都还是不错的。

    至于去年那场轰轰烈烈的乌克兰民变,似乎已经被人给遗忘了。

    沙俄在基辅驻扎了两个骑兵师,要是这股叛军再出现的话,立马就会被消灭。

    沃伦山脉中,十几万根据地的百姓也开始耕种,他们在山间的谷底上开辟出大量的农田,种上玉米,还有人在山坡上的草地上放牧。

    去年冬天的行动中,博赫丹掠夺了大量的牲畜。冬天吃掉了一些,母兽都留下了。

    此时的山坡上,到处能够看到刚出生的小兽。

    他将这些牛呀、羊呀都分给根据地的百姓放养。

    在欧洲,荷兰人过去一个冬天是最难过的,有些人连木柴都买不起了,大街上不知道冻死了多少流浪汉。



    荷兰国王不得不去找自己的大哥英国人借了一笔钱,要不然连王室的开支都不够。

    那些船运公司和工厂更是大量倒闭,大部分船运公司都落到了英国人手中。

    工厂则大部分被法国人瓜分。

    经过这次金融危机,荷兰人已经失去了对自己国家经济的掌控。

    胡光镛知道,华族与荷兰人之间势如水火,因此他及时套现抽身。

    现在这帮金融城的家伙开始将苗头对准德意志邦国了。

    法兰克福的股票交易所在年后变得异常的火爆起来,各路资本仿佛是闻到腥味的猫一般向这里汇聚。

    胡光镛也在其中。

    柏林人却在准备对新舰队的欢迎仪式。

    他们从华族购买的舰队终于要回来。

    这批战舰是在华族春节之前交付的,那个时候普鲁士和奥地利派去接收舰队的官兵刚好到了华族。

    海上一直都是普鲁士最薄弱的环节。

    最高兴的还是阿达尔伯特亲王。当然也有人担忧,丹麦和沙俄人就比较担忧,这两个国家都是在波罗的海有海军的。

    丹麦的海军还一度成为波罗的海的小霸主。

    不过当丹麦人听说了这几艘战舰的吨位之后,他们剩下的只有嘲笑了。

    呵呵,只不过是几艘几百吨的炮艇而已,丹麦手中光是三四千吨的风帆战列舰都还有四艘呢。

    他们觉得普鲁士人一定是病急乱投医了。

    英国人则感到不满,德意志邦联诸国竟然跑去跟华族购买战舰。

    这似乎是在打他们脸啊,不过当初可是他们拒绝售卖战舰给人家的。

    英国人于是开始暗中使坏,准备唆使丹麦人堵住波罗地海的入海口,不允许普鲁士的这支舰队进去。

    他们并不知道,此举将几年之后才会爆发的一场大战提前,也彻底激活了日耳曼人的野性。

    让我们的目光继续向西。

    英国人加大了对北美加拿大省的支持,同时授予了加拿大总督,征募一支万人常备兵的权力。

    同时还允许赫德在战时可以不经过英国本土的同意征募五万名志愿军。

    这一举措大大增强了英国人在北美的实力。

    美国人对此有些担忧,北方各州开始增加民兵的数量。

    而英国人也很快给出了解释,他们声称此举是为了解决俄勒冈地区的威胁,当然了,华族在阿拉斯加地区逐渐增加的军事力量也是增兵的重要原因。

    就在去年秋天,一艘英国护卫舰从温哥华北上,对阿拉斯加沿岸地区进行侦察,但是刚刚到华族的望西城外就被华族的海岸守备队炮艇驱逐。

    英国人在加拿大西海岸的武装太少了,根本就不敢跟华族硬来,只能灰溜溜地逃走。

    不过英国人还是通过印第安仆从军从陆地上摸到城外,观察了华族在当地的驻军情况。

    要说这些华族人的建设能力还真强。

    沙俄人在这里上百年时间也就建了一个小据点。但是华族人仅仅用了一年时间就将这座据点扩建成了城市。

    城外甚至还能够看到开垦出来的农田。

    英国人意识到华族与沙俄的不同。那就是华族拥有庞大的人口,他们的人口多到可以开发整个世界。

    而且华族人很明显比大多数的民族都要勤劳,他们在土地开发上热情非常高。

    他们担心随着华人的增加,那么他们会从阿拉斯加向东扩张自己的势力。

    当然了,这并非是杞人忧天。

    突然出现的华族,已经开始挑战大英帝国建立起来的世界旧秩序。

    南洋地区只是他们的第一步,北美与华族隔着一个大洋,他们已经控制了夏威夷,那么下一步会是哪里?

    这是再明显不过的事情了。

    南边的美国人则还在因堪萨斯内战而头疼。

    那些南方红脖子和北方的资本家互不相让,他们知道堪萨斯的斗争,并不是这一个地方的事情。

    而是两种发展制度之间激烈较量的一个缩影。

    加州再次增兵三千人,将在堪萨斯的兵力增加到了六千人。

    随着春天到来,一场决战马上就要开启。

    这段时间,北方各州利用冬天的几个月时间,再次征调了五千民兵,这些人全都交到了艾姆斯的手中。

    苏兹先生带领的一支侦察部队也来到了堪萨斯城,他们先跟这里的幸存者了解那支加州佣兵的基本情况。

    一个幸存的白人说道:「这些人大部分都是东方人,也有少数的印第安人和白人,还有墨西哥人,他们战斗的时候非常勇猛,一旦开始冲锋就绝不会后退。那些被抓起来的平民,只要稍微有反抗,就要被大规模屠杀,他们就是一群魔鬼,一群刽子手……」

    「那么这些人里面的指挥官是白人还是东方人。」苏兹问道。

    他的目的就是调查这支佣兵的真实情况,看看是不是加州参与了这场战争,又或者是有华族的影子。

    「我看到有白人指挥官,应该也有东方人指挥官,他们全都穿着相同的军装,军官也没有特殊的标志。」那个幸存者模棱两可地说道。

    护卫军中官兵之间确实没有明显的区别。

    这支佣兵的装束上跟护卫军类似,只是军装从绿色变成浅灰色,与南方民兵更像。

    苏兹在这里没有得到有效的情报,于是带着一个连队的骑兵向西而去。

    他也是胆子大,就这么点人就敢向西去。

    在堪萨斯城西边,猫了一个冬天的加州佣兵也终于走了出来。

    陈矛没想到堪萨斯这里也如此冷。

    还好东山堡中备下了大量的煤炭。住的地方虽然是半地下的窝棚,好多人挤在一起,但至少是暖和的窝棚。

    因为有在堪萨斯和内布拉斯加缴获到的物资,佣兵们根本不用消耗城内的物资,他们吃的很好,每天都有白面馒头加肉汤。

    许多人甚至长胖了。

    看着这群手下,陈矛直摇头,再不出去打几仗,他们就要变成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