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珺是真的完全没有想到沿岸的县城会破,
虽说锦衣府的府卫不是每个府县都有,但这种大规模的动作,锦衣府没有提前收到消息,就已经是失职了!承乾帝才不会管这些锦衣府是才落户在江南的,群臣们也不会管贾珺现在是‘名存实亡’的都督同知,掌锦衣府事。贾珺愤怒的并非是锦衣府没有提前预防,而是那群倭寇竟然重复前世发生过的事情,这三万人必然大部分都是手无寸铁的百姓!这简直是贾珺无法忍受的痛!看着贾珺似乎都要气炸了,林如海低声道:“凝神,静气!遇大事必要平心静气,不可莽撞急促,若否便回遭了敌人的算计。你年纪虽小,却有远见,应当知道这只是一件小事!”贾珺咬了咬牙,他知道林如海的意思,这些年整个大周冻死饿死的人,怕是几百万都挡不住!这区区三万条人命算什么?其实就算是现在,满朝文武也没人把倭寇当回事,所有人都觉得只要能度过灾年就能恢复国力,到时候都不用打,就有倭国的人绑了那些倭寇送来砍头平息大周的怒火。他们不知道倭人的无耻,可贾珺知道啊!这个国家就是一个重小仪而无大义的文明,看似各个都谦逊有礼,实则是要你露出虚弱的一面,这个国家的人就会化身成恶狗!大周现在还在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但虚弱的一面早就显现出来了。只凭着一些流浪的倭人就能攻陷沿海的县城?怕是九成九都是倭国的军队假扮的!见贾珺的怒气不仅没有平息,反倒是有压抑着等待爆发的模样,林如海皱眉道:“沿海的倭寇为祸多年,虽然以往没有这么大的事情发生,但也并非是相安无事。只不过如今城破了,才闹到了殿前,你为何这般生气?”“大周百姓受辱,满朝文武没有不痛心的。但你对边关那边的事情并不是太过感同身受,对那些受冻馁之苦的百姓也不过是出手救济,何时这般愤怒过?”林如海虽然和贾珺呆在一起的时间不多,但是对贾珺已经算是比较了解的了。两个人在扬州府的时候就谈过天下大势,边关的问题,朝堂派系的问题,天灾人祸的问题,百姓之苦的问题,但谈论这些的时候,贾珺都是一副局外人的模样,虽说也让那些生意铺展的时候救助百姓,但也没有说这般的情绪化。林如海皱了皱眉,继续道:“因为倭寇?”贾珺点了点头, 深吸了口气说道:“姑父,这倭寇是从哪年闹起来的?”林如海这些年都在扬州府,对沿海一代的事情还是比较了解的,于是开口道:“大约十二三年前,突然就有一些倭国的流浪武士到了沿海。这些人不事生产,身无分文,再加上语言不通,于是经常和当地人发生冲突。”“后来这些人多了,就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流寇。或是藏在山里,或是藏在海上,想找这些人比较麻烦,而且每次造成的损失都不大,所以朝廷也不太在意。”贾珺摇了摇头,低声道:“姑父,那个时候正好是咱们大周国力衰弱的开始,就忽然出现了这么一群倭寇,会不会是试探咱们的?或许这更深一步来想,会不会和其他异族联合?”“一旦边关那边告急,大周本就是多面受敌,若是江南那边所有的倭寇一起行动,集中攻打各地盐商甚至是金陵府,朝廷是救还是不救?”“金陵府乃是旧都,是太祖定都之地,这等要地被倭寇攻占,整个大周的所有人都脸面尽失!可那时候大周有多少人马可以调动?”“就算不是攻打金陵府,如果攻打那边的盐商呢?盐税一道究竟有多么重要,想来姑父比我要清楚的多。一旦盐商受损过大,到时候税收都要出问题!”林如海浑身一震,紧紧地的盯着贾珺问道:“你是如何想到这些的?便是军机这般大臣都未曾这么想过,我也从未将倭寇当回事。你却是如此笃定,你可知这猜测说出来,江南那边要地震的!”“而且如果你的猜测是错误的,到时候所有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都会算在你一个人的身上!届时贾家在有余荫,你也难在光复贾家的荣光了。”贾珺也很无奈,这些的确是他的推测,而且没有任何证据,只是从联想到这些鬼子前世做的那些事情,就自然而然的想到了这了。他觉得自己的猜测应该是真的,可猜测到底还只是猜测....见贾珺没说话,林如海也闭目琢磨了一会儿,可是越想越是心惊,之前他从来没这么考虑过,毕竟倭国那么一大点的弹丸之地,也敢有动大周的心思?!这基本是所有人的想法,没有人在意过这个小不点国家。可是现在一旦顺着贾珺的思路往下想,那这就有些毛骨悚然了!........</p>金陵,宁国府。
前院的一间院子,此时天色大黑,屋内只点着一盏昏暗的烛火。看着身穿夜行衣的王庆,田群失笑道:“这个时辰哪里还有什么人,就算遇到谁撞见你了,锦衣府是做什么的?随便找个借口就搪塞过去了。”王庆笑嘻嘻的说道:“田先生,我这就是兴趣爱好,可不是为了躲人的。方才福州府那边传来消息,发现了大批倭寇的藏身地点,少说有五万人!不过内里有多少是假倭寇说不准,没敢接触太近。”田群闻言双眼瞬间有神,轻笑道:“你看,机会这不是来了么?侯爷的困局很快就可以破了!”王庆的嘴角抽了抽,心说用三万条人命给侯爷破局,也不知道侯爷以后知道真相会不会秋后算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