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应嘉和甄家的老太太明显是在外面放慢了速度,
因为来的太过突然,
所以特地叫人提前送上了拜帖,
而后差不多半个多小时的时间才登门,
这可不是耍大牌摆谱,
这就是给主人家时间,
以免有什么没弄好的,大家都尴尬。
正常来说这样的人家互相拜访都要提前好几天甚至半个月就下拜帖,
像是现在这样的情况,
贾母也知道肯定是不对的。
不过既然人已经来了,那不管如何都要先招待好。
等到听到外面传来丫鬟的的声音时,
贾母顿时有些激动的站了起来,
紧紧的盯着帘子,
眼见帘子掀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妇进来,
贾母顿时忍不住了,眼中含泪的喊道:
“妹妹!”
那老妇也是如出一辙,
身子一个机灵,
眯着眼仔细看了看,可是眼泪不由自主的流下来,
反倒是更看不清人了。
等到两人都走到跟前,互相抓着对方的手颤抖道:
“老姐姐,三十年不见,你我都老的不成样子了。记忆里的老姐姐还是谈笑风声的模样呢!”
“妹妹这眼睛是怎么了?!是啊,都老了,都三十年没见了,三十年了啊!”
两个老人也没说什么忆往昔的话,
可就是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反倒是让周围的人都鼻子一酸。
甄应嘉整理了下衣服,一揖到地后说道:
“侄儿拜见老封君,一别多年,老封君身体可还安好?”
他是官员,
每隔几年都会被太上皇宣入神京觐见的,
所以他倒是见过几次贾母。
贾母连连点头道:
“好,好,好。都好呢!快起来,这孩子怎么还这么见外!一会儿得罚你多喝几杯才行!”
甄应嘉起身后笑道:
“这是自然,能陪着老封君吃顿饭,那是侄儿的福气。”
贾母高兴的点了点头,
拉着甄家老太太的手说道:
“来来来,快坐下快坐下,咱们坐着说话!”
将甄家的老太太拉到高榻坐下后,又对着甄应嘉说道:
“珺哥儿方才出去办些事情,我已经叫人去喊他了。”
甄应嘉的心里咯噔一声,
心说可别是找锦衣府查幕后真凶啊!
倒是甄家的老太太笑眯眯的问道:
“这位小宁侯如今可是好大的名声,就算是我远在这江南之地,都听得了小宁侯活天下的贤名。贾家有福,老姐姐有福啊!”
贾母高声笑道:
“这算什么福气!你们是不知道这个猴儿每日有多能折腾,简直是让人跟着屁股后面操心。”
话虽然是这么说的,
但是谁都听得出贾母话语中的高兴和炫耀。
甄家老太太‘好奇’道:
“这么晚了,怎么还出去办事呢?可是有什么麻烦的事情?若是的话只管言语一声,甄家在这边还是能帮得上手的。”
贾母摇了摇头笑道:
“不是什么大事,是我家凤丫头的事情。那王仁的事情想必你们也知道了,也不怕你们笑话,这背后也是珺哥儿使了力气的。”
“如今凤丫头惦记家里,我这也是心疼她,就许她抓着这个空档回去看看。那王仁在大牢,没有珺哥儿陪着哪里进的去?”
“谁知道他们才没走多久,妹妹你们就过来了,我这急忙喊人过去知会,这会儿怕是也该回来了。等他回来再给妹妹你赔罪!”
甄家老太太和甄应嘉都是松了口气,
她们母子俩是经历过太上皇时期的锦衣府的!
知道锦衣府一旦收到命令,
那真的是疯狗一样,完全不顾及任何的效果。
现在知道不是去查案子,心里也就轻松不少。
甄家老太太笑着摇头道:
“这又有什么赔罪不赔罪的,我们又不是提前几天打了招呼来的,这临时过来还是我们的过错呢!”
说完也没给贾母询
问的机会,
而是拿起叆叇戴上对着姑娘们看了看,
随后惊讶的对着探春道:
“三丫头,你........”
甄应嘉也愣了一下,
他进屋以后就很是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
虽然他是长辈,但毕竟不是亲属,
所以也没去看姑娘们。
这会儿听到甄家老太太喊三丫头,
还以为是自己的三女儿呢,连忙抬头看了一下,
随后也惊讶道:
“这,这么像?!”
探春一脸的莫名其妙,
但看到贾母招手,还是规规矩矩的走上了高榻。
贾母笑道:
“前两年你们家二房的媳妇儿去京城,看我的时候就见过三丫头,说是你们家也有一个,不仅长得像,脾气性格也像。”
“妹妹你瞧瞧,可是真的那么像?这孩子从小就有决断,敢说敢做,性子也直率。而且极为孝顺,很是得家里的喜爱。”
甄家老太太这次是真的吃惊了,
看了看甄应嘉说道:
“要不是离近了看,真以为是你那三丫头呢。就是这脾气秉性都是一模一样的!”
甄应嘉也笑着点了点头说道:
“真的,若不是老太太说的话,我怕是都以为别人骗我呢。哪里有人长得这么像,就连性格脾气也一样的?”
甄家老太太拉着探春问道:
“好孩子,你是什么时候的生辰?”
探春还以为是想问问她和甄家的三姑娘是不是一天的呢,
心里好笑之余也没当回事,
就恭敬的回话道:
“回老太太,我是三月初三。”
甄家老太太掐了掐手指头又问:
“你属什么的?”
探春这下有点懵了,
但还是回道:
“生肖是猴。”
甄家老太太大喜道:
“好好好,好孩子,我喜欢你!来,这个镯子你带着!”
说完就要从手腕上摘下镯子,
别说探春了,就是贾母都迷糊了,
这是干啥?
找孙媳妇呢?!
探春也反应过来了,
心里也是着急,不知道该怎么拒绝才能好看些。
就在这时,
外面的丫鬟高声道:
“侯爷和二奶奶回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