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有些震惊,学医的不都是男子吗?
而且一般的大夫都不会把医术外传的,一般都是传给家中的小辈,逐渐把家族壮大。
一般不懂行的外人想要接触可太难了。
她重新审视这个医馆,病人们身上穿的都是很破旧廉价的料子,但与周围人说话的时候都会露出笑容。
最重要的是,有些人明显不是来看病的,没穿医馆定制的衣裳,却也能帮着跑前跑后的,甚至还能随手拿桌上摆着的糕点吃,医馆东家也是不在意的,明显那些糕点就是给大家伙吃的。
见她犹豫,邱氏还想跟她推销一下,毕竟这个时代女大夫真的很稀缺,要是真学得一身本事,养活自己肯定是没问题的。
这姑娘一看就是家境贫寒的,不然也不会大冬天还穿这么少出来找活干,学医肯定能改变她命运的。
然而还没等开口,女孩就问道:“老夫人,管吃吗?”
“管!一日三餐都管,就是没有工钱,学成之后在善堂干五年活才能离开,当然,干活的五年期间是给发工钱的,不过会比其他医馆会低一些。”
这都是当初老四媳妇她们几个商量出来的,毕竟她们是做善事,而不是为了跟城中其他医馆抢生意,学徒大夫出师后的待遇会比其他医馆低一些,这样才不会引起其他医馆的敌意。
听着这么好的待遇,女孩眼眶都湿润了,学医不用交束脩费,还管三顿吃喝,学成之后还能留在善堂做事,还给发工钱,这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地方!
要是她能留下,以后家里的开销就能减少一大半,往后她也能靠医术养活自己。
“老夫人,我愿意留下,让我做什么都可以的!”
说着,她激动地直接给邱氏跪下了,还磕了三个头。
邱氏都是当奶奶的人了,家里也有一群孙子孙女,看见这孩子还没有锦儿年纪大,心里也不好受,忙把人扶起来,带着她去找了江若云。
除了开业那几日,所有大夫都在大堂看诊,之后就到各自的诊室看诊了,有足够的空间,也不至于太杂乱。
江若云刚给一个妇人看完带下病,就见邱氏带了个小女孩进来。
女孩八九岁的样子,穿着很是单薄,但好在收拾得干净,模样怯生生的,垂着脑袋不敢跟江若云对视。
邱氏跟她说了一下基本情况,然后交代道:“这是我家老四媳妇,也是这善堂的东家,你仔细与她说说你的情况,不用怕。”
“是,多谢老夫人。”
邱氏出去招呼外面,暂时没有病人来,江若云便主动与女孩搭话。
“你叫什么名字?家里都有些什么人?”
“我、我叫胖丫。家里还有我娘和弟弟,我娘身体不好,给富贵人家洗衣裳倒夜香赚不到什么钱,我弟弟还小,我就自己出来找活干。”
说完又赶紧低下头,生怕冒犯了东家。
是个懂事的孩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么小就会出来找活干为母亲分担了。
江若云看着她面黄肌瘦的样子,名字却叫胖丫,便问道:“你娘给你取这个名字,可是希望你长胖一些?”
胖丫摇摇头,解释道:“我出生的时候胖胖的,爹娘就给我取名叫胖丫。”
顿了顿,她又小声道:“我爹活着的时候,我家日子还算不错的,我爹前年没了,叔伯们欺负我们娘仨儿,娘才带着我们姐弟俩来京城讨生活的。”
江若云明白了,胖丫小时候是胖的,是父亲去世后家里困难,才逐渐瘦了的。
她心中生出同情,这个时代孤儿寡母的确实难以生存。
“你娘她是生什么病,可有到医馆看过?”
胖丫摇摇头:“没看过,娘只说是生弟弟的时候伤了身子,她时常会没力气,脸色也不好,常年手脚冰凉。”
她还是个小女孩,大人不跟她这些事,这些都是她日常观察发现的。
江若云明白了,说道:“明日你把你娘带来,我可以给她看病,不要钱。”
“可……可是我也没有钱给娘抓药……”
胖丫听说过善堂的名声,看诊不要钱,但抓药还是要付钱的,只是要钱会比外面其他医馆药铺便宜些。
可她们母子三人每日吃饭都成问题,实在没有钱抓药。
“没事的,你在我们善堂学医,就算是自己人,给你娘抓药可以挂账,等你以后出师了从你工钱里扣就行。”
“多谢师父!”
胖丫很聪明,当即就给江若云跪下磕头,这么好的事她一定要抓住机会。
不说别的,便是能给她娘看病就是赚了的。
第二日,胖丫带了她母亲和弟弟一起过来,娘三个都是面黄肌瘦的,最重要的是,她们不是空手来的,胖丫的母亲陈氏还给带了一只鸡当做束脩礼,感谢江若云不嫌弃胖丫是个女孩,还愿意教她学医。
江若云说什么都不收,说道:“嫂子,这是我们善堂的规矩,先后收的几个学生
都是不收束脩费的,但我们不是白教,学成之后要给我们干五年才能走的,这是交换,胖丫没占我们便宜的。”
陈氏听着,心知闺女是遇上好人了,但还是坚持要把那只鸡送给江若云,说道:“那这只鸡就当做我看病的药钱,虽然不值什么钱,还请东家您不要嫌弃。”
江若云母子三人都穿着单薄,但满脸真诚的样子,知道这只鸡很有可能是她们家里唯一还值钱的东西,更不能收。
于是故意板起脸说道:“我昨日已经跟胖丫说的很清楚了,你的要钱可以挂账,以后从她工钱里扣,你们若是执意要送东西,我就不收她做徒弟了。”
母子三人齐齐变了脸色,对于胖丫而言,这个是好出路,她们不想这么放弃。
“东家别生气,我们不送就是了,多谢东家!”
陈氏是聪明人,自然看得出来江若云是可怜她们,丈夫死后,族中兄弟都往死了欺负她们母子,反倒是来了京城受了不少好心人的帮助,她们都一一记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