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山鹤鸣 作品

第505章 赴汤蹈火啊方哥!传承的好处与桎梏

    电话里方言将一切都讲明白后,老赵院长也知道这事儿对于中医的重要性了。

    当即就拍板,让方言叫的人都去参加“会诊”。

    毕竟方言点名的人,要么是师出名门,要么就是在研究院里上班。

    会诊的资格肯定是有的。

    本来方言让老赵安排明天来,结果他当即就拍板,直接让今天下午就到方言家里报道。

    等到下午一些,就去会诊。

    见到领导比自己想的还重视,方言倒也是乐见其成。

    挂断电话后,方言又给联系了安化楼那边,虽然邓南星家里没有电话,但是他们安化楼肯定是有电话的。

    果不其然,没多久邓南星就接了电话。

    知道是方言打给他的还有些意外,他刚才还在家里听自己爷爷唠叨着最新的传闻呢。

    经过一晚上的发酵,今天京城里不少人都知道方言做了件大事儿。

    不光是治了西医认定的绝症,治疗的人还是海外侨胞。

    方言也没和邓南星废话,开门见山的说了自己的计划。

    听到让自己也跟着沾光,邓南星整个人都有些懵逼。

    这种好事儿方言居然也能想到自己?

    听到电话里陷入了沉默,方言在电话对着邓南星问道:

    “喂,来不来?不来我就叫其他人了。”

    电话那头的邓南星这才像是大梦初醒,叠声连道:

    “来来来!必须来!”

    “方哥,你就是我亲哥!”

    方言对着他说道:

    “给你个任务,来的时候想办法通知一下谢国莱,让他也一起来。”

    邓南星愣了一下,然后回应道:

    “我不知道他住什么地方啊?”

    方言对着他说道:

    “你不知道就去同仁堂查呀!贾大鹏肯定知道的,下午五点到我家里集合,吃完晚饭六点去医院会诊。”

    邓南星听到还有这么久时间,当即应道:

    “好!明白!”

    这边的事儿就安排好了,该叫人的都叫了。

    现在就等着待会儿过去刷个脸了。

    在家里等了一会儿,校验组的人就来了。

    罗回春开车过来的,这次一起来的有孟济民,还有王玉川教授的几个学生,谢春荣,赵庆凯,陈文伟,还有苏悦。

    让方言有些意外的是,时振声没有过来,一问才知道这家伙请假去外地出差去了,要下个月才能回来。

    现在不来后面再来基本没人记得他,方言也只能说这事儿和他没缘分了。

    这里的人不少都听过方言昨晚的事儿了。

    刚才赵锡武院长叫他们过来的时候,也告诉过他们到底是做什么,一个个还是比较兴奋的。

    都没想到组长这么讲义气,这种好事的还会想到他们。

    要说带上孟济民他们都能理解,但是叫他们一起过来,还真是让人有些意想不到。

    接着方言详细的给他们讲述了一下周兆琴的情况,以及这件事儿的重大意义,虽然赵院长已经给他们说了一遍了,但是方言这里说的更加详细,大家也明白这次机会是多么难得。

    一个个都对方言是相当感激。

    “老方,那句话你可能已经听烦了,但是我还是要说!”

    “你真是我的贵人呐……哈哈哈哈……”

    孟济民现在有种人在家中坐,然后被天上掉下的馅饼给砸中了的感觉。

    其他人也同样有这样的感觉。

    方言对着孟济民说道:

    “大家都是好兄弟,有好事儿我当然会想着你们了。”

    “我不照顾你们谁还照顾你们?”

    这未来港片里土掉渣的对白,放到现在方言说出来,顿时就让他在众人心里的形象一下高大了起来。

    有种一天是老大,永远都是老大的感觉。

    在场的人除了孟济民年龄稍微大一些,其他人都还是二十几岁的小年轻。

    现在年龄最大的孟济民听到这话都有些上头,就更别说他们了。

    真就把方言当做人生灯塔,命中贵人了。

    当然事实上方言正在做的事也确实是如此,他们只要经过这件事镀金,履历中有这么个经历在,怎么的也能比其他人显眼不少。

    而且他们现在感受还不明显,等到真正开始落实改革开放计划的时候,他们才会感觉到这事的后劲是有多大。

    看着那些一个个被吸引回来的侨商,看着社会上日新月异的改变,那时候他们才知道这件事情的意义。

    方言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投资一个人最好的时候,就是在他即将出生社会的时候。

    就像是文卡卡多年以后回首,还会想起当年二等兵的时候,全卡卡发的奖金。

    特别对比起后续人生经历的那些尔虞我诈来,这一段人生简直就像是一道白月光,永远照耀在心头上。

    其他人怎么评价他,不重要。

    重要的是,在我人生的那个阶段,他就是对我最好的人。

    过了一会儿邓南星和谢国莱,他们两个人也来了。

    他们到了过后先和众人认识了一下,随后类似的对话,方言又和他们说了一遍。

    大家都是年轻人,都渴望着出人头地,方言这个举动对他们来说无异于就是雪中送炭。

    现在每个人看方言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方言甚至感觉,自己让他们去干些坏事,他们也会照做的。

    人到齐了之后,情况也清楚了,接下来就是等待时间了。

    其实本来方言打算借着这个机会,说出自己组建沙龙或者俱乐部的想法,不过现在说他感觉功利心暴露的太早了,所以最终还是忍了下来。

    这事儿要等大家都拿到实打实的好处,名气和社会地位都出现了提升,被更多人知道,然后经常把他们和自己一块儿提起,这时候才有凝聚力,现在他们只是感动。

    其他人并没有把他们和自己看作一伙儿。

    这会儿就说弄个沙龙或者俱乐部,反倒是空有个壳子,凝聚力和向心力并没有形成,等到真正到时机的时候,说不定都不用自己提醒,自然有人站出来提议。

    那时候就算方言不答应都不行,因为大家已经吃到聚在一起的好处了。

    ……

    接下来的时间,就是在方言家里互相熟悉,主要还是邓南星和谢国莱他们和孟济民他们没见过,现在第1次见面,怎么也要熟悉熟悉。

    还好大家性格都还比较外向,不一会儿功夫就熟络了起来。

    这时候方言想起上次考试遇到过的萧承志。

    于是对着邓南星问了起来。

    邓南星这会儿也不藏着掖着了,大家都是好兄弟嘛。

    你问我,那我肯定知道啥就说啥。

    他透露道:

    “萧承志啊,他比我早入门,这个人最厉害的并不是我们邓家的温病、伤寒医术,而是他们萧家自己的望诊手段,就是他爷爷萧龙友一眼看生死的本事。”

    “你要把他归类成我们老邓家的正宗的学生,那还是不太准确,人家是有家传手段的,更像是他爷爷萧龙友。”

    “就像是我们家以前好几个长辈都在香江名医陈庆宝手里学过,但是最终拿手的还是我们自己那套温病、伤寒的医学体系。”

    方言明白,早年邓铁涛的父亲邓梦觉就在番禺名医陈庆保手下学习,但是他家学是兼收伤寒、温病两者之长,推崇的是吴鞠通,王孟英,以及唐容川的学说。

    和同代名医张锡纯的医学理念差不多。

    后面邓家一辈人也几乎是差不多。

    自己家里有传承的,那肯定是更加注重自己家里的传承,这是家族有传承的好处,也是他们的制约。

    自己家的都没学会,去学人家的,总觉得对不起自家祖宗。

    只要是能学到自家的东西,几乎都会把自家的那套,拿起来当做主要的手段。

    就像是最明显的罗氏正骨法,从宋朝就传承下来,传到现在得多少代了?

    难道他们家族里就没出现擅长治疗其他病的人吗?

    当然有了。

    只不过最后,还是被引导回了传承家族医术的道路上了。

    只有方言这种家里没传承的人,才能不管是什么家的绝学,都哐哐一顿学,能够没有任何压力的博众家之所长。

    但凡要是自己外公何休还活着,没准现在他也泡在儿科中医这块,不知道在干啥呢。

    所以有传承既是好事也是坏事。

    好事就是家里有兜底,坏事就是限制了自己后人的发挥。

    只有出一个那种学什么都快的后人,才有可能跳出传承的桎梏,作出新的创新。

    就像是邓铁涛邓老,他明显就是那个跳出桎梏的人。

    而邓南星嘛,现在还嫩了点。

    不过好就好在他没有在广州,这边的限制对他没那么大,传承家族医术的任务更多还是在其他同辈肩膀上。

    接着聊起来来,孟济民又让邓南星聊聊他们广州那边年轻一辈的名医,当年在南通跟着朱老学习的时候,孟济民可还记得好几个,现在他就想知道,这些人这些年到底是更加耀眼了,还是已经泯然众人了。

    邓南星于是一个个的说了起来。

    时间也在书房里悄悄过去。

    等到了四点多的时候,方言去了厨房做了一顿饭招待众人,顺带还给周兆琴做了一顿补肺肾的药膳,吃完了晚饭过后,五点四十多的样子,他就带这众人出发了。

    今天先露个脸,顺便在金主老周面前刷个好感。

    让他认识认识,自己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