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山鹤鸣 作品

第488章 方言再开诊,四十五年快成精的奔豚气(月票加更)

    来的人一共四个人,其中一个是带着自己老娘来的。

    另外两个是自己来的。

    找上门看病这种事情,方言其实也预料到应该会发生。

    从之前他们找到自己老婆朱霖又找到自己师父陆东华,方言就猜测自己只要是高考结束,患者大概率就会找上门来。

    毕竟他们也说过,不来找自己,那是因为知道自己这边要高考。

    只是方言没想到,高考这刚结束,人就已经迫不及待的来了。

    不过还好,目前人还不算多。

    患者们对着方言说道:

    “方大夫,我们也是实在没办法了才想到来找您的。”

    “我们几个人都是去其他医院里看过病,但是并没有看好,才想到过来找您的。”

    “不知道你能不能帮帮忙,给我们看一看。”

    看得出来患者们也很忐忑,害怕方言不给他们治疗。

    不过他们很快看到方言点了点头,对着他们邀请道:

    “行吧,到屋里去。”

    “我给你们看一看,只不过我这里看完后没办法拿药。”

    “中药得你们自己找药房或者医院去拿。”

    几名患者顿时喜不自胜,连忙说道:

    “好好好,捡药去什么地方都没问题,您给看就成。”

    这时候方言正要把病人往家里带,一旁的冯主任却对着他提议:

    “方言同志,要不直接让他们到我们街道办去吧?”

    “让别人去你家里,您那院子里有几条狗,恐怕有些不方便。”

    冯主任这明显就是在帮方言想办法,毕竟让患者进自己家里总归还是有些不太好。

    但是这天寒地冻的又不可能把人家晾在外边,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患者去对面街道办。

    那边是公家的地方,而且也有暖气。

    方言在里面给人看了病,也不用把患者带到自己家里去,这样就避免了打扰他家里人。

    方言听到冯主任的话后,也感觉她说的有道理。

    于是就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

    接着冯主任便邀请这四位,一起到对面的街道办。

    进入街道办过后,冯主任在他们办公点,找了一张空出来的桌子,以此作为方言的诊台。

    然后还让街道办里工作的小年轻们,给方言当助手。

    就看方言需不需要有什么要帮忙的。

    其实这么几个患者,方言要不要助手其实都一样,不过有了助手,一下就显得更加专业了不少。

    接着方言拿了一沓报纸垫在桌子上,又拿了个空白本子和钢笔。

    然后就开始询问起病人的情况来。

    首先第一个病人他目前状态是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

    在室外寒冷的时候,症状就消失在,室内温度一上来,就会开始疼。

    而且时间越久疼得越厉害,睡一晚上,关节游走性疼痛,一直达到难以起身的地步。

    并且这几天还出现了多个关节肿大,口渴烦闷等症状。

    方言看了一下,他舌苔黄燥,脉滑数。

    这在中医里面叫做“风湿热”属于中医里的“热痹”。

    其多发病于人体正气虚弱的情况下,风湿热邪趁虚侵入人体。

    痹阻经络,使气血运行不畅导致关节灼热肿痛。

    他这个情况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病情继续加重下去,他所有关节都会出现肿大,然后无法自由活动,更是在后期会触发心脏疾病。

    这是风湿热系以邪气痈治关节为主要病理特点的病症。

    现在为清及心脏时,应重用热痹汤以祛风除湿,清热凉血。

    所以很快方言就开出了热痹汤。

    这个方子的剂量非常大,意在驱除邪气。

    一般在连服三天过后症状就会得到减弱,但是这时候不能见效就停药,而是要等到疾病痊愈过后才能停药。

    所以方言还特别对病人叮嘱了,一定让他注意。

    病人既然找到方言这里来,对他的医术当然是非常信任的,立马连连答应下来,并保证自己一定会谨遵医嘱。

    随后非常宝贝的将方言开出的方子收好,然后留下了带来的礼物。

    他带来的礼物也非常朴实无华,两瓶酒,两包白糖,几斤晒干的花生。

    方言倒是也没拒绝,如果他还是像同仁堂那样,坐诊看病不收诊费的话,指不定后面还会有多少人来找他呢。

    收收东西也是好的。

    随后又是第二个病人,这个病人就和刚才那个患者反过来了。

    刚才那个病人,在温度低的时候一切正常,温度高的时候就发病。

    这位便是在温度高的时候一切正常,温度低的时候出现问题。

    她是最近二十天前,发现自己双指指尖发凉,麻木疼痛渐渐波及手掌,肢体手指皮肤变白,在冬天的时候,手指受凉,或者与冷水接触后,会发作明显的胸肋胀满心烦,口干口苦。

    近日温度降低,她因工作原因再次受凉后,出现指端痉挛。

    方言看了后她脉弦舌红。

    这在中医理和气血有关。

    气滞血瘀,指尖苍白,麻木刺痛是血瘀之症。

    气病在先而为病之本,血瘀在后为病之标,所以治疗上要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而她这种情况在西医里面叫做雷诺氏病。

    多发于女性,尤其是神经过敏者,男女比例为1:10,发病年龄在20~30岁之间。

    随后病人自己也证实了,她确实在西医那边看过,医院确诊她是雷诺氏病,目前还在吃西药。

    方言让他停服一切西药,因为怕自己开的方子出现药力,互相牵制,互相抵消的情况。

    开了一个方子疏肝理气,接着又开了另外一个虫方,帮其活血化瘀。

    病人拿到方子后立马对着方言一通感谢,然后留下了自己的礼物,这人是直接提了一只活的大公鸡来的,用草绳捆着腿一看就是从市场里买回来的。

    接着就是最后一个患者了,这个被儿子带过来的老太太。

    方言询问后,她今年已经75岁了,根据她自己诉说,在她30岁的时候有一天,发现肚子周围绞痛,有一股气冲突不止,四十多年间,每年间时不时就会出现。

    本来她都已经习惯了,但是最近这段时间,那股气从肚子跑到自己脑子里了,现在她脑中轰轰作响如车轮在滚动,逐渐导致耳朵也听不太清,现在整日昏昏欲睡,却又睡不着。

    方言听到这个症状后,皱起眉头问道:

    “也就是说……你这个情况持续40多年了?”

    老妇人点点头说道:

    “嗯,没错四十五年了。”

    接着老妇人的儿子对着方言说道:

    “我妈她不舒服都一直挺着,以前生活条件差,舍不得钱看病,现在年龄大了,实在是挺不住了,前段时间我们去医院看了,没有看好。”

    “听说您治病很厉害,所以我们才赶过来的。”

    方言揉了揉自己眉心,根据这老妇人说的话,非常符合《金匮要略》里说的“奔豚气”的描述。

    前段时间方言在同仁堂接待最后一个病人,也就是老陈头,他也有阴寒气在小腹做奔豚状往头上冲的情况。

    但他那是发病后不久立马就找到了自己做治疗,而这位老太太是在40多年前就已经发病,一直忍忍到75岁那股气跑到头上,才开始找人治疗。

    方言上次见过拖的这么离谱的,还是那个60年的面瘫老太太。

    当时那个面瘫老太太自己也是治疗了好久,使出了浑身解数,才把她那60年的成年旧疾给勉强治好。

    面瘫这种疾病只要习惯了,它确实不太影响自己日常生活,但问题是眼前这位的‘奔豚气’那发作起来在肚子里左支右冲的,那多难受啊。

    她居然活生生的从30岁挺到了75岁。

    这陈年老病的时间,都快比自己两辈子加起来时间都长了。

    这奔豚气都快成精了。

    这要是都给人治好了,那必将又是自己手里亮眼的医案。

    方言定了定神,没有表露出任何其他情绪,对着老太太说道:

    “您张开嘴,我看看舌头。”

    ps:更完这章还欠大家18000字。

    今天冇了,明天请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