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岁岁 作品

第438章 凤阳城的百姓为太子送来功德伞

忙了这么久,竟然才中午。

久酥困得不行,吃过午饭,便爬上床榻休息了,她推了推男人的胸膛,问:“你不去三皇子府吗?”

“暂时不用。”江璟在她的身侧躺下,幽幽地看着她。

在她迷糊要睡着时,他补了一句。

“不如跟夫人幽会。”

久酥眸子清澈如许:“阿璟,你不会是吃徐才荣的醋了吧?”

江璟将她扯入怀里,闷声道:“没有。”

她习惯性地将脚搭在他的腿上,肌肤之亲,最是令人动容,江璟搭在她腰间的手,慢慢往上试探。

这一觉,睡到了傍晚。

今晚,要去主院吃饭。

刚到前厅,就看到已经上好的菜,她来晚了,久酥不好意思道:“不知怎得,就睡过头了,来晚了,还请公婆勿怪。”

江今游完全不介意。

周暖玫温柔笑着,让儿媳坐在旁边,嗔怒地瞪了儿子一眼,不过,两人关系好,她身为母亲,最是高兴。

她舀了一碗红枣羹,放在儿媳面前。

“都是自家人,这有什么,这菜也刚上来。”她又心疼询问,“听说,你们昨晚熬了通宵,今早又去皇宫了,身体可吃得消?”

久酥应声:“母亲不用担心,我们回府后,就补觉。”

不过这觉,补得她浑身酸涩,更累了。

思及此,她轻轻踹了一脚江璟。

江璟宠溺看过去,给她碗里夹了好多东西。

久酥觉得,他把她当成猪喂了。

吃过饭后,他们移步一旁喝茶。

江今游看着杯中的飘荡的茶叶道:“明日早朝,恐怕会见血啊,只是不知皇上,这次会拿哪一家开刀。”

父子俩相视一眼。

对帝王家的冷血,可谓是有深深体验。

江念吟侧头,小声道:“上次是我们家。”

久酥恍然大悟,上次,江府本没犯错,只是与皇上心中观点不同,皇上拿江家开刀了,只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是许多正直的官员所要做的事情。

“明日便知道了。”

翌日。

还未到皇宫,就嗅到了一股视死如归的气势,久酥许久没上班了,毕竟盐官真的是个闲散官,整日无所事事。

踏入大殿。

不一会儿,在尚公公的搀扶下,徐皇端坐在龙椅上,群臣跪在地上行礼,除了久酥,挺突兀的,她默默弯下腰,尽量降低存在感。

“皇上万岁万万岁!”

徐皇抬手,“众爱卿平身。”

他淡淡看了久酥一眼,不知为何,看着挺碍眼的,他觉得皇权受到了挑战,有时候能力出众的臣子也挺烦人的。

他道。

“这几日,朕病了,多亏了长荣和祁淮帮朕处理事务,也多亏了各位大臣。”

寒暄结束,有人就等不及了。

卓睿明跪在地上,请道:“皇上,既然真相大白,您废错了太子,还请陛下早日复立太子,如此也好四海归心。”

徐皇抿嘴,不接话茬道。

“此事容后再议…”

“皇上!”又有老臣跪下,“还请皇上早下决定,还三皇子一个公平。”

徐皇震怒:“祁淮,朕方痊愈,你就要拉帮结派,逼迫朕立太子是吗?这皇位要不直接给你当?”

徐祁淮跪在地上,冷静道:“父皇息怒,儿臣不敢。”

这时,宫门传来急报。

尚公公上前,了解了一番,才走到皇上身边,小声道:“凤阳城的百姓送来了一样东西,好像是功德伞。”

功德伞?徐皇目光一闪。

“宣!”

尚公公小跑到殿门口,喊道:“宣凤阳城侍卫觐见!”

不一会儿,就看到风尘仆仆的侍卫弯着腰,肩膀上背着一把伞走进殿内,在大臣的注视下,他跪在地上,磕头。

“小人张安见过皇上。”

徐皇笑着问:“凤阳城知府让你来此,是有什么事?”

“小人是来送功德伞的。”张安小心翼翼将伞递给尚公公,伞很大,需要一个人抱着,才运到皇上面前。

徐皇笑容满面:“是功德伞啊,你们真是有心了。”

张安松了口气,见皇上如此和蔼。

他感动道:“太子殿下年轻有为,有大才大能,治好了水患,还自掏腰包补贴受灾严重的地区,让我们有粮食吃,有房子住,凤阳城的百姓,对皇上和太子万分感谢!”

他再次磕头。

好一会儿,他发现周围的气氛不对,以为是那句话说错了,不停地回想,来送功德伞,不会要掉脑袋吧?

徐皇干笑几声,手上的伞,突然不香了。

他扔给尚公公,才对张安说的。

“太子被废了。”

张安瞪大眼睛,惊讶地说不出话,他想问为什么,却不敢,只能不停地缩着身子,“小小小人不知,请陛下责罚。”

为什么?为什么这么好的太子要被废除?

他回去怎么跟父老乡亲交代?

徐皇明显不悦,“不知者不罪,你先下去吧。”

张安如释重负,跪趴着出了大殿。

而那把功德伞就像是烫手的炭火,尚公公不知所措。

黎宁纨抱拳:“皇上,以大局为重,还是早立太子吧。”

“侯爷,连你也要逼朕吗?”徐皇皱起眉头,声音忍不住忍了下去,他扫视群臣,那些熟悉的面孔,似乎都是太子的人。

此刻,他才发现。

太子的势力,远远超过了他的想象。

黎宁纨道:“皇上,您别犯糊涂,三皇子本就受了无妄之灾,他并没有任何失德,一把功德伞足以说明,三皇子有能力成为储君。”

卓睿明等人跪地,齐声道:“请皇上复立太子。”

徐才荣着急了,他上前一步,质问道:“废太子、立太子,就这么草率吗?本王看,你们把储君当玩笑!”

玩笑?卓瑞明反问。

“皇上废太子时,乃一时冲动,并未跟臣等商议,储君乃国之要事,怎能不三思后废除?”

徐才荣心急如焚:“皇上就是三思后才废除的!”

比起他的不稳重,太子就显得冷静多了。

周丞相走到慎王旁边,用眼神示意他不要着急,随后,他躬身道:“老臣认为,皇上正值壮年,皇子又都很优秀,储君一事,不必操之过急。”

有了丞相的支持,慎王一派的也都纷纷发力。

终于,徐皇脸上露出了不易察觉的笑意:“太子该立,只是立谁,朕心中已有数,朕要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