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东家仁善守信
撒种法是指将单粒或多粒的甜菜种子以一定的株距均匀地撒在垄面上,然后覆盖上薄土就可以了。
由于甜菜种子属于多粒型种,一个种球可以出两到四株苗。所以等甜菜种子出苗了,及时进行间苗处理,留下健壮的植株定苗就可以了。
后续的管理和其他农作物也类似了。中间需要进行多次中耕除草,松土通气。
适当的浇灌施肥,保持土壤湿润,防止杂草和病虫害发生就差不多了。
等手里的甜菜种子全部种完了,花蕾发现,还剩四五十亩田地空着。想了想,水稻,玉米什么的也不种了,还是种些蔬菜吧。
自家酒楼需要,置换加工的生意也需要蔬菜。于是,只要是适合在北地种植的,不拘什么,多种几亩。
不适合北地种的,少种几亩,让蔬菜自己先适应一下,说不定以后在北地,也能适应,推广起来。青菜种一些,冬瓜也种一些,圆茄子好像也可以。
零零散散,积少成多,一段时间后,剩下的四五十亩田地,也全部种满了。花蕾的田庄种植,全部完成了。
离收割麦子还有一段时间,于是,花蕾又问这些妇女,愿不愿意帮忙隔壁的田庄开荒,工钱伙食一样。
珍珠的田庄一共三百亩,因为缺少人手,还没种完一百亩。前段时间,漠北气温低,她有点受寒,加上怀孕,所以有点力不从心。
因此花蕾想,如果这些百姓能帮忙的话,那是最好了。询问了一圈以后,有六成的村民愿意继续帮忙半个月,因为半个月以后,家里的麦子也要收割了。
其他的四成百姓,因为家里忙,实在脱不开身,所以,花蕾也没强求。
和她们所有人结清了工钱后,又另外送了她们每人一小袋杂面粉回去。她们每天送过来的青草一天比一天多,花蕾也记在心里。
剩下的人,继续帮珍珠的田庄开荒。至于种植什么,花蕾也询问过珍珠。
珍珠说,就跟着花蕾走,也种植玉米。所以接下来的半个月,这群村民就开始每天忙忙碌碌的帮忙珍珠开荒种地。
半个月后,珍珠的田庄也全部种满了,虽然后续还有不少的扫尾工作,也只能让珍珠的人手,自己慢慢做了。
珍珠付清了工钱,也学着花蕾的样子给他们每人送了一小袋面粉,村民们欢天喜地的回去了。
因为临走前,花蕾还和她们约定,如果以后她们还愿意出来做工,就到花蕾这里来。
花蕾随时都欢迎她们,这等于是给她们找了一份长期的事情做。而且东家还仁善守信。
村民们回去了以后,户部官田里的麦子差不多也要开始收割了。原本全力在开荒的百姓,章侍郎也抽调了一部分人手,开始收割麦子。
今年的麦子因为雪灾的影响,长得并不算好,加上是荒地第一年,肥料也不够,所以很多麦穗都只有微微低头。
如果按照正常的收割法,这些麦子可能无法留种。这样就会影响下半年的麦子播种。所以,章侍郎也改变了一下收割的方法。
让百姓选取麦穗中粗大健全的,先划分开,不要收割,让它在田地里再长几天,希望能更成熟老结一些。
把能做麦种的麦穗分开后,剩下的开始大批量的收割,脱粒,扬尘,晾晒等。
花蕾继续在县衙这边监督流程,颗粒归仓。
她发现,自己到了漠北这大半年来,真的是学到了很多。户部各个不同的流程,她都经手了一遍。
民科,仓科,度支科差不多都能干下来了。除了还没亲自去铸造钱币外,其他大差不差的都能摸个一三五了。
等所有麦子全部晾晒干后,称重了麦子的亩产量,平均下来大概只有一百五十斤。这数量比上京城的二百斤还是有一定距离的。
但是,这也没办法,现实问题,不可能一下子就能改变。收好了麦子后,章侍郎才重新让人去收割划做麦种的麦穗。
把麦穗割下来,缚成长束,竖立在打谷场中高而干的地方,晒到极干。
然后,用干艾叶和麦子混在一起收藏,一石麦子,用一把艾叶,这样做是为了防止麦种被虫子啃咬。
最后,用瓦器小心的保存起来,的那个下次播种的时候,收成可以得到加倍。
虽然花蕾没试过,但是,她觉得,百姓们的智慧是无限的。于是,回家后,也学着户部的做法。
把自家仓库里的各种种子,全部检查了一遍,也塞了一些干艾叶进去。
官田的麦子收割的如火如荼的时候,裴靖阳屯的田地里,也开始在收割麦子了。
因为士兵们力气大,肯下功夫,所以田地里的麦子长得也还行。完成了收麦子的全部流程后。
裴靖阳给章饲侍郎送回了全部的麦种后,又按照前面说好的,另外给了两成的麦子。
其余的,他留了一部分做麦种,剩下的,也没放在军营,而是按照人数,每个士兵都分发了下去。
家里不在漠北的,用银子折算给他们。一顿操作下来,每个士兵能拿到将近五六十斤的麦子。
虽然,看上去不多,但是,这也是因为前面麦种是借来的,加上荒地,肥料不够的原因。
另一方面,屯的田地还不够多。听说,今年土地刚解冻,裴靖阳就开始下令开荒了。
而且,种子也不问章侍郎拿了,而是,悄悄的提前和花蕾打了招呼,问她拿了不少的玉米种,开始种玉米了。
玉米是盛武帝极力推广的,自己多种些,盛武帝没道理不同意。而且,裴靖阳也已经打算好了。
等玉米成熟了,玉米种也跟着朝廷的做法,推广种植。优先售卖给士兵的家属。百姓原意买,他也同意。
反正,除了种子,他不会留存多余的粮食放在军营。售卖的银子,也不放自己的口袋,而且全部补贴给士兵。
毕竟,雪灾的时候,其他救助百姓的人,都拿到了朝廷的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