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喝蜂蜜龙井茶 作品
六百三十三章 他从北平来,带着一身雪白
他没惊动太多人,只有老高等人到车站相送。
松崎直人为了给他壮声势,特地安排了专列。
不是加挂一节车厢的那种,而是加开整趟列车。
刚好林泽这回收了不少礼,干脆一车拉走。
车站上老高真情流露,恋恋不舍,主要是这两天跟着林泽蹭光环装逼实在是把他装爽了。
生民老弟一回津门,不知道那些人还会不会继续巴结我啊!
一路库查库查到了津门,天空中飘起了雪花。
相比于简单的送站,津门这边的接站阵容就显得格外豪华。
津门站外边,大批人马正在清理地面,确保一尘不染,雪花刚落地就被扫走,大伙儿干的热火朝天。
在远处瞧热闹的人议论纷纷。
“哎,这是怎么了这是,这么大场面?”
“谁知道啊!不会是天皇那孙子要来吧?”
“哎,说话注意点,别只顾舌头不顾脑袋,要是那倭皇要来,还能让咱们远远瞧着?”
“说的也是,哎哎哎,那不是李家的李老爷子吗!好家伙!老爷子得快八十了吧,这大冷天的,这是干什么呢!”
“不是,你们都他妈一天天窝在家里是吧,连这事儿都不知道,这是林爷要来!”
“好家伙,林爷,办事处的林爷?”
“不是那位爷还能是谁,要我说,这自打小鬼...自打皇军来了,什么人事儿都没干,唯独一件事儿,就是把林爷弄到津门来了,咱们的老百姓有福气啊!这兵荒马乱的年月,能摊上这么一位爷,活人无数啊!”
“哎,老哥哥,我是外地来的,您给我说说,这林爷,怎么就活人无数了?”
“那你可听好了!闲言碎语先不讲,我先说说这联络部搜刮民财天怒人怒,办事处枪毙浪人除暴安良!”
“好!!”
得,这围观群众自发的开了书场了!
众人等了个把小时,帽子上,肩膀上都是雪花,火车终于库查库查的进了站。
等车停稳,钮三儿先从上面下来,跟前来负责安保的余学成等人交接好,确认没有问题,这才让工作人员打开贵宾车厢的车门,请林泽下车。
至于一众家眷,等林泽走了以后再走专门通道,由车送回林公馆。
雪花纷飞,林爷下车。
他从北平来,带着一身雪白。
林泽刚一下车,众人就一拥而上。
以前有交情的都喊林爷,没交情的都称呼少佐阁下。
此前林泽升官的消息从北平传来,不知道多少人拍断了大腿。
已经站队的自然是庆幸不已,但还是埋怨自己力度怎么不再大一些,表的忠诚怎么不再深一些。
以前在观望没敢站队的,直骂自己瞎了眼!
这么一位真龙在眼前,怎么就看不着呢!
至于那些跟大迫通贞眉来眼去过的,则是惶惶不可终日!
现在大迫通贞倒了,甚至连命都没保住。
又有传言说,上一任联络部驻在公使田岛彦太郎也是林爷斗倒的。
这下可完了,斗倒两任驻在公使,这能是一般人吗?
现在他上了台,那还不得党同伐异,大肆清洗!
有人吓得已经变卖了产业准备跑路,有的则是指望着临时抱佛脚,希望林爷能够网开一面,哪出献出家财,总好过丢命不是?
这一次七大家的掌门人都来了,就连周家的周辑之也亲自到场。
林泽对其他人都是客气,对这位周老爷子却多了几分尊敬。
大伙儿都看出点苗头来,前段时间周家主动出头,料理了高家,当时很多人还不理解,为了一个小年轻,至于下这么大的本吗?
结果现在才看明白,人家才是高瞻远瞩啊!!
周学进站在人群后头,看着被众人簇拥的林泽,眼神复杂。
那晚在二十九号仓库发生的一幕幕,不时涌上心头。
办事处的人出现在那里,真的是个巧合吗?
毒气弹为什么会在兵营爆炸?
陈贤州怎么失踪了?
密勒氏评论报的新闻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位林局长,不,林少佐,真是谜一样的人啊!
王竹林和吉村等人并没有凑热闹,只是静静的站在角落。
尤其是王竹林,心里志得意满。
你们现在上赶着巴结林爷,就算是献出金山银山,效果也是大打折扣。
王竹林现在打心眼里对当时自己的“怂”感觉无比自豪!
当时要不是怂了,怎么会投靠林爷,要不是投靠了林爷,自己现如今的下场会是什么?
想想潘玉贵吧!
这才多长时间呐,大家就把潘玉贵忘了!!
津门就是个大戏台,谁在台上唱戏,人们就给谁喝彩。
谁会在乎一个死鬼呢?
想到这里,王竹林不由得晃晃肩膀,歪歪脖子,自己虽然只是个龙套,那也是在台上!
跟林爷相比,自己是个龙套,可对于外人来说呢?
跟众人寒暄了足足一刻钟,这帮平时连短暂吹风都会担心着凉的富贵老爷们仍旧热情高涨,没有丝毫要离开的意思。
林泽无奈只能抱拳拱手。
“诸位。”
他一开口,全场一瞬间就安静下来,从刚才的热闹喧嚷变成了落针可闻。
“诸位,津门父老乡亲这么看得起我,是我林某人的荣幸,我在这里表个态,津门,是大伙儿的津门,津门要想变好,离不开大伙儿一起使劲,这也包括我在内,咱们事儿上见吧!”
这话要是旁人说,难免会被一些自诩为文人雅士的家伙看不起,这都是什么,四六不靠半文不白的。
可林爷说出来,那就是言语诙谐、平易近人、大巧不工、真情流露。
当时就有人鼓掌,而且掌声越来越热烈,林泽双手下压了几次,都没压下去掌声。
又折腾了差不多一刻钟,林泽这才得以在众人的簇拥下走出车站,上车前往林公馆。
说来也奇怪,林泽一出车站,雪竟然不下了,天空却是重新放晴。
有人就喃喃道:“俗话说风雨迎贵人,这都下了雪,是得有多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