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东巡回来以后,嬴政就更加觉得朝廷内缺少着趁手人才。
历经历朝历代的兴衰史都是从忠臣环绕,然后变成臣心叵测。
特别是那种不耍小聪明、不弯弯绕绕,却能够深得其心的臣子越是难得。
仿佛这全都是因为国师不在身边,所引发出来的真切感受。
而此时蒙家的蒙毅也在大殿前候命,最近一段时间他可谓是风头正茂。
整个朝野当中都流传着他们蒙家祖坟冒青烟,能够得到国师大人引荐。
一家竟然横空出世两位文武将才,而他蒙毅还能刚入朝为官,就得到入帐陪同陛下的机会。
最主要还是他由内而外散发出的那种愚忠,是任何人都比不上的特点。
嬴政喜欢这种简单的人,才会特意询问。
当然更多也是爱屋及乌,觉得尤其是国师先生在的时候。
就连扶苏公子也深受启发,而特别发奋图强的喜爱儒家功课,愿意更好掌握帝王术,有朝一日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不过是回到现在的话题上,也属实让嬴政有些犯了难。
甚至是能够让先生不再做甩手掌柜,能够更好地替他分担一些事情以后,能让他下次东巡计划成功开启。
毕竟外出东巡算是半个旅游,也属实能够让嬴政大半年的心情都放松不少。
但嬴政在外面呆久了以后,也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见过不少大世面。
即认识到各地风土人情,又了解过本土世代相传的神秘事件。
他又怎么会因为先生现场所记载的事情多虑,深深陷入到震撼当中呢?
这也算是嬴政心中窃喜的点,也算底气所在,觉得至少此次两人同去东边时间相差不多,他的收获不比先生小。
“先生说还有很多事情等待着朕,可能还心想着借供东海之行,好好在朕面前炫耀。”
“不过可惜了!先生这次还是略差一筹,丝毫影响不了朕心情。”
“哪怕是提及的那些不像是真实存在的事物,朕其实都相信。”
“甚至觉得不存在的话,那么东海巡游就是一件奇怪的经历,毕竟所遇国度,皆是有人目睹过天神降临、妖族祸害等事……”
始皇嬴政在那半年间得知了太多民间神话故事。
所以回朝以后,又从韩系西征捷报当中得到了相似经历。
对方撰写了一些民间流传的西方神话故事,还特别提醒过,这些却被当地百姓信奉为真实存在过的历史!
这无不让嬴政感触颇多。
最主要还是东西方神话碰撞,实在是太过于的让人遐想连篇。
哪怕他身为千古一帝拥有无数山川百纳,以及上百万的兵力铁蹄。
但是在这庞大的时间和力量体系当中,都只算是渺小蚂蚁,沧海一粟罢了。
这才让嬴政在咸阳宫内,不仅扳着手指头细数着国师离返航时间还有多久。
这样就能够有机会一起探讨着外出经历,解开大秦地界以外的神话!
嬴政越发憧憬着像国师这种圣人之象的重臣,能永远留在朝廷。
这样他就能略过眼前的治国安邦,好好为自己人生找点乐子。
最主要的是李斯、蒙毅哪怕再不错,但是他俩乘以十倍,都不及国师半个脑袋厉害。
这时,朝廷中传来蒙毅铿锵有力的声音:
“臣以为,国师与千古一帝之间最大差距,其实就是二者是两个极端的存在。”
“一个是耀眼至极的火焰,燃烧了六国从未有过的历史光辉!一统天下,开创了盛世太平,是功劳是无法被模仿的成就!”
“而国师大人便是冰冻八方的寒风,只要有国师大人在,那秦国就没有征服不下的战场与世态!”
“所以陛下是天下防御最高的盾,能够让百姓不再因战乱民不潦生,国师大人就是最锋利的矛,无人能够小瞧我大秦!”
别看蒙毅平日里担任安保任务,站在陛下身边时傻乎乎的话也不说。
实际上他却比在场所有人,包括赵高都聪明。
那就是他很懂得陛下想听什么,毕竟蒙毅为了入朝做官完成自己的理想。
可是连哥哥的面子都拉了下来,才能够有机会见到国师大人。
所以蒙毅始终记得一句话,那就是哥哥所说的“伴君如伴虎。”
嬴政听到这里面露喜悦,觉得君臣之间抹不开面子去的缝隙。
还真需要特别有眼见的人去缝合,这样也能够让他越加尊重和欣赏先生。
而不会陷入自我怀疑,甚至影响到后续两人的接触。
蒙毅兀没有说错话,便继续讲道:“此次太后娘娘随着国师大人外出东海散心,这也是替陛下分担了压力。”
“所以臣以为可以借此方向,来给予国师大人一份嘉奖,就不会显得唐突。”
“但是具体的奖励暂时还无法拟定,但臣觉得这得让国师大人自己说出来最好!”
“否则也没有什么位置比国师更德高望重,金钱(得了的)也不会让拥有蜃楼这等庞然大物之人动心。”
听闻此言,嬴政也是点了点头。
看着风中摇晃的烛火,心中升起了几分担扰之意。
总感觉咸阳宫外的天色并不是很好,乌云密布,始终不见圆月当空仁。
这也算得上是钦天监历年推算以来,第一次出错的时候。
这哪里是什么天上星空照应海面,分明是要下大雨的节奏。
蒙毅似乎有所感悟,也同样顺着陛下目光望着外面天空。
他算得上是大秦半个百世通,可谁知一眼就看到了星宿缺位,脸色剧烈一变。
这可是象征着天下有大事发生,还会直接影响着整个秦国国运!
而且那是象征着女性的星宿,正对着太后娘娘的寝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