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贲有些坐不住了,询问李斯道:“李大人,陛下那边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是不是宫中有刺客出现!若有人胆敢危害大秦龙体,王贲必将血刃敌人。”
李斯似乎还有事情。
并未回应任何一个人询问。
就这么面无表情的在门口退下了。
这是在离开以后,他便来到了咸阳宫大门之外的位置。
一辆辆裹着白花布马车已停留多时,而其中更是拉着数之不尽的宫中贵礼。
此时身穿着黑色龙袍的嬴政,看着不远处迎面而来的马车时,终于是松了一口气。
这是先生赶过来了!
他的双目变得明亮起来,感觉心中沉甸甸的石头终于有寄托之人。
李斯似乎早已知情陛下瞒着文武百官,将要启程出宫的事情。
他双手合袖,上前一步道:“陛下,朝廷大臣已尽数到场。”
“只是国师大人是在夜晚回宫,大家都不知道国师大人回来了,所以都误以为宫里丧事之景是与陛下有关。”
李斯说到这里顿了顿,见赢政并未生气,然后继续汇报着:
“还有一件事,就是臣见从西方马其顿王国而来的那几位城邦大使,衣着艳丽。”
“此事违反了陛下昨夜下令的圣旨,不知陛下如何打算。”
嬴政一夜未睡,在距离天亮的几个时辰中,他想了太多事情。
比如王翦将军退休以后,朝延第一护国大将军的位置空缺已久。
而母后又在东海上落水遇难身亡,国师大人也因心神憔悴而辞退位置。
年幼的扶苏是在几个公子当中,又是最令他看重的孩子。
可却因为心性善良的跟个出家人一样,便缺少几分执掌天下、继承帝王衣钵的能力。
虽然有说众多心事缠身,但赢政神智却是非常清晰,缓缓说道:
“朕原以为亚历山大帝王被俘虏的表现,只是个野蛮的个例而已。”
“但现在看来,还是先生的智慧更高一筹,早已预测到了这一切,他们的文明似乎并没有那么前沿、璀璨。”
“所以经过他们这番表现,也足以证明着朕不需要与其结为盟友。”
“也更不可能同意对他们城邦进行着援军,而在征下马其顿,只当大秦附属国的请求。”
“他们没有这资格与朕谈条件,那么就任由着先生处理吧。”
结合着这些种种事态,也让嬴政对于先生说过的话语,言听计从。
越发痴迷起先生所送的《妖书》,还翻阅了一整夜。
主要是了解到记载的各地妖族真迹以后,也让嬴政赫然意识到。
在这一场场风波涌向咸阳宫中,或许是推崇着大秦迈向更高层次的燃料。
这可是真的记载了诸多妖族弱点,能作为抵御忧患的圣物!
他便自然而然的揣进怀中,随身携带。
而且在近些日子以来,嬴政多次产生出想要继续东巡出游的想法。
全都是源自于大秦处于太平盛世,无任何他需要继续操劳的战事。
可结合着眼下妖族遍布于天下,就连大秦各地的辽阔疆土中也存在它们踪影。
而且这些妖族还不是广义上的坏人,它们有的甚至能征道成神。
而民间神话传说中所存在的那些神明,竟然都是由妖族飞升以后,所创立下的称号!
《妖书》更是详细记载着,前几次人类文明大灭绝皆是由天神违背天道规则,插手于人间战争之事。
这才造就了那些东西方璀璨文明的坍塌!
这无不是让嬴政意识到大秦真正的敌人,或许将是另一个维度的存在。
而之前无所事事的想法,就因此变得有多么可笑。
甚至于太后最后一别之前,竟然还因为东巡的事情起了争吵。
“陛下,臣有点不太理解的地方,陛下为何不上完早朝,再去见太后娘娘。”
李斯顿了顿,继续说道:“臣担心朝堂上有两股心怀鬼胎的势力,而国师大人一人面对。”
“恐怕,会稍许有些吃力。”
嬴政就猜到李斯会这么询问,便摇了摇头。
似乎很清楚内阁首辅的心性,与先生之间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
随后,没有任何卖关子的讲道:
“此次母后一事,朕并未责备于李信将军、五千护驾士兵,或是任何一人。”
“所以朕既然做了一件天大的善事,就不再适合去参加这个可能会杀人治罪的早朝了。”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李斯哪怕再怎么聪明,也没有弄清楚嬴政此时此刻的意思。
伴君如伴虎这句话,从来不假。
昨日赵高悲惨遭遇就是最鲜明的例子,但对方也是咎由自取。
他完全看得出来,国师大人在陛下心中的地位无可取代,就连太后娘娘也比不上。
李斯宫恭敬道:“请陛下明说。”
嬴政双手负背,看着沿路昨夜残留下的那些士兵的脚印。
不曾想在这一夜之间,竟然已经被前方山林处的花瓣尽数遮盖。
此番景色让人深感美不胜收,这是历朝历代国军从未创造出来的道路。
嬴政开口道:“看看昨夜留在地上这些的脚印,你认为这是秦国忠诚之士负荆请罪的觉悟?”
“还是先生谋略之下,所做出来的一场给朕看的苦肉计?”
李斯听得满头大汗,一句话也不敢说。
原以为今日不上朝,能偷个懒。
可谁料到陛下在即将出发桑海之滨,去给太后娘娘前世时最后待过的蜃楼船上,在上香哀悼前。
还会问他一个……这么容易踩到朝庭雷区的大问题!
李斯毕竟是是国师大人所提携出来的人,又怎么可能做着背刺的行为。
但陛下的这句话语,到底是试探?还是说对国师大人的不满?
任何一个错误的站队,都很可能让自己万劫不复。
“陛下……”
李斯忽然间想到国师大人辞退之举,会不会惹怒陛下。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