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毛遂自荐
感动过后,素之问开始理性思考。
诚然,秦扶清能说出这些话是有心里。可素之问却不能因为感动就现在应允他。
越州的事情远比表面上看要棘手的多,倭奴是一患,当地的官员是一患,海商、盐商又是一患。
这一患接一患的,就连素之问都不敢保证,去了越州之后他能安稳上任,解决这些问题,若是解决不了,想必过不多久,朝中参他的奏折就会像雪花一样飞到陛下面前。
可他也不能说的太直接,怕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
只能道:“此事容后再议,当务之急,还是你考试一事,此外,你记得写封信寄回家去,告诉你家里人。”
怕秦扶清还是个孩子,考虑不周到,素之问真是什么都替他想了。
陛下亲自下旨赐婚,这是天大的喜事,真要在京城办婚礼的话,少不了要秦家人跑一趟。
秦扶清道:“我知晓了。”
“嗯,我还能在京城待几日,有时间就多指导你,你若是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尽管来问我。”
“好。”
房里的谈话逐渐趋于正常,门外偷听的素琴赶在秦扶清走出房门前蹑手蹑脚地离开。
秦扶清回到小院,立马被弟弟和好友迎上前。
“扶清,怎么样?”
“哥哥!”锁头也是十分关心时事。
秦扶清把他俩带回屋,一个个地解答,“素大人十日内就要上任越州,此事并非突然决定,而是陛下早有顶多,只可惜时机不对,倭奴这时候杀死林旭,让越州海防越发难以约束,明摆着是个烂摊子。”
原本很香的职位顿时不香了,姚子圣心里也清楚,可他又从心底觉得这是件好事。
“扶清,陛下把素大人派去越州,这也是陛下的肯定啊,如今朝中党争不止,各个派系之间恨不得要彼此的命,哪怕越州海防政事一职再怎么不好,那也是一品大官,在朝中也能说上话,换作是朝中任何一人,估计其他人都会闹幺蛾子。”
不是地方没别人,只是素之问无论是从出身还是从学识能力来说,都是当前最好的人选了。
他去越州,朝中党争只能干看着,想要对素琴下手以起到拉拢的作用,人家素之问提前预测,把女儿许配给秦扶清,还请陛下赐婚,这谁还敢插手呢?
而且素之问在地方多年,处理政事的能力有,倘若去了越州真能整顿地方风气,赶走倭奴,日后定会封侯拜相。
秦扶清默然不语,姚子圣是尽往好的发展方向想,完全没想过越州治理之难,要不然他也不会想着日后去越州做个地方小官,好帮岳丈大人一把了。
他们再怎么讨论,也改变不了素之问要上任越州一事,接下来几日,林旭被害,越州被倭奴侵犯,以及素之问接替林旭担任海防政事,他向陛下请给女儿赐婚,这些事情在整个燕京传的满城风雨。
随便走在大街小巷,都能听到有人在讨论。
而秦扶清这个名字,也更广泛地走进民众的耳中。
趁着岳丈在家,秦扶清没少搜罗难题去麻烦素之问,刚好素之问也厌烦有人登门拜访他,干脆闭门宣布不见客,成日与秦扶清还有女儿待在一起。
他教秦扶清学问,素琴就在一旁洗笔研墨,有时候素之问也会问起姚子圣和锁头的事情,锁头大名秦无忧,他刚被引荐到素之问面前时,素之问还以为这是秦扶清从哪找来的江湖高手。
自从九岁习武,秦无忧已经习武七年,每日好饭好菜地养着,还要泡足药水,请名师打磨,他早已练就一身不错的武艺,也没耽搁长个子。
比秦扶清小了三岁,站在秦扶清身旁时,却与他差不多高。
除了个头以外,秦扶清的身体也比弟弟要纤薄一些。
素之问夸赞他道:“当年燕太子丹谋划刺秦,秦舞阳年十二岁挺身而出,无人能出其右。我也只曾在书中记载,才能窥见少年如此英气,今日见你,就好像亲眼看见秦舞阳一般,当真是意气风发,让人拊掌而叹啊!”
秦无忧微微一笑,突然抱拳说了一番让所有人都震惊的话:
“古有秦舞阳跟随燕太子丹刺秦一展图谋,今,秦无忧愿做素大人的秦舞阳,陪您一起去越州,请大人答应!”
“这!”
素之问震惊至极,看向秦扶清时,只见他同样有些惊讶,却又像是早有预料。
“素大人,这是我一人之决定。无忧学艺多年,只可惜报国无门,如果大人愿意收下无忧,他日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扶清,你看这……”素之问十分心动,可到底是未来女婿的弟弟,他不想因此闹出什么差错来,自然要问过秦扶清的意思。
秦扶清道:“他虽是我弟弟,可早已长大,羽翼丰满的鹰哪有一直留巢的道理,请大人给他一个施展拳脚的机会吧。”
素之问欣喜交加,立马就答应秦无忧,将他收为亲兵,不日带去越州。
回到单独的小院之后,锁头才问哥哥道:“哥,我突然做此决定,你不会怪我吗?”
事前他甚至都没和秦扶清商量。
秦扶清斟酌片刻后,对弟弟道:“我说的也都是真心话。”
真有能力的人,也会有相应的野心,从锁头决定习武,并且坚持下来,不断地挑战自我,变得越来越强的时候,秦扶清就有一种预感,他的弟弟是展翅高飞的鹰,而不是锁在笼中的雀。
做家雀固然安全,可鹰只会向往蓝天。
“这是你要走的路,无论如何我都不会阻拦你,我只希望你能平安。”
秦扶清越发地担忧,迫切地想赶紧考试,高中后好被派到越州,与他们做伴。
这日闲暇,秦扶清决定去白龙寺给弟弟和岳丈大人请道平安符,素琴与他同去。
一人为弟弟,一人为岳父,此时此刻,对亲人命运和前途的担忧,让他们二人的心灵愈发亲近。
赐婚在即,二人也无避嫌的心思,只可惜刚到白龙寺,就遇见一些不速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