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番茄酱 作品

第47章 青州唐代墓

就这样,时光匆匆,很快过去了三天。

我们一行人搭乘飞机抵达了潍坊机场,再从潍坊坐车来到了青州,并在一个小镇上落了脚。

我们租下了一家不大不小的小院子,只因房间数量有限,阿子、马玉良和我三人便挤在了一个房间,而阿茜和老头则各自拥有一个房间。

对于这样的安排,我们都感到很满意。

入住后的当晚,我们围坐在院子里的石桌旁,感受着小镇宁静的夜晚。

微风轻拂,带来丝丝凉意。天上的星星闪烁着,像是无数双眼睛注视着我们。

“这地方真不错,安静又惬意。”阿子感慨道。

“是啊,这地方接下来就是我们发财的福地。”马玉良笑嘻嘻地附和着。

我一脸黑线,“你小子,赚钱不易,别老是一个劲地往游戏里砸钱。”

“咱俩大哥别说二哥,你当初在卡丁车里也砸了不少钱呢!”

我当即佯装要出手打他,马玉良迅速跑到老头身后。

“把头,你瞧瞧他,又要欺负我。”

老头笑着摆摆手,

“都别闹了,既来之,则安之。咱们在这好好谋划谋划怎么发财才是正事儿。”

我们听了,都安静下来。

“明天小三先随我去考察一下那个点,然后你们两个跟阿茜一起负责后勤方面的事宜,要尽快将所需工具都筹备齐全。”

我们纷纷点头应下,夜更深了,凉风拂过,带来丝丝倦意。

大家各自回房休息,准备迎接新的一天。

一大早,我和老头就出发前往先前确定的点位。

经过大约半小时的跋涉,我们来到了一座半山腰上。

远远望去,只见一个巨大的封土堆映入眼帘,上面长满了各种草木,但大多是些小树。

我心中暗想,如果这里真的有古墓存在,那么墓室应该埋得不会太深。

老头似乎也察觉到了这一点,他眯起眼睛仔细打量着这片区域。

我们来到封土堆上,开始环顾四周,试图寻找更多的线索。

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照在封土堆上,给这里增添了几分神秘的气息。

我深吸一口气,准备开始进一步的勘查工作。

“师父,您看这封土堆上的植被,大多是些小树,说明下面的东西可能没有被埋藏得太深。”

“嗯……不错。这里的植被生长情况确实给我们提供了不少信息。现在我们需要更细致地观察一下这个封土堆的具体构造。”

我顺着老头的目光望去,只见封土堆的边缘处有些许异样,似乎是人为加工过的痕迹。

“师父,您看那边!”

老头走过去,蹲下身子仔细查看了一番。

“看来这里曾经有人动过手脚,只是时间久远,痕迹已经变得模糊不清。”

“师父,从这个封土堆的位置来看,它坐落在山腰之上,背靠山脉,面向开阔之地,这样的风水格局,非常适合古代王侯选择作为安葬之所。”

老头点了点头,目光在周围游移。

“没错,这山脉走势如龙脉蜿蜒,而此地又恰好处于龙脉之眼的位置,聚气藏风,是典型的风水宝地。

古人讲究‘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此地左侧有青松翠柏,右侧岩石嶙峋,前方视野开阔,背后又有高山屏障,正符合这样的风水布局。”

“确实如此,师父。如果这里是古代某位王侯的陵寝,那么墓门的方向很可能朝向东方,象征着迎接日出,寓意着重生。”

老头点了点头,“东方是阳气最盛之处,象征着生机与希望,确实是极好的方位。不过,具体的情况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勘察才能确定。来,我们沿着封土堆的边缘走一圈,看看能否发现更多线索。”

我和老头小心翼翼地绕着封土堆行走,目光不时扫过每一寸土地,寻找着任何可能揭示这座古墓构造或朝代的线索。

忽然间,一句口诀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唐半山,宋湾湾,汉墓出在山尖尖。”

这句口诀在我心中回荡,似乎为我们的探索指明了方向。

“师父,这封土堆坐落在半山腰上,会不会是一座唐代的墓葬?”

老头闻言,点了点头,沉思片刻……

“有可能,但也不是绝对的。唐代的王侯贵族们确实偏好在半山腰建造墓葬,这样既能保证风水上的优势,又能避免洪水的侵扰。不过,我们还需要更多的证据来确定这一点。”

我们继续沿着封土堆的边缘前进,又继续转悠了几个小时,然而并没有太多有价值的线索。

“师父,天也快黑了,我们先回去吧!等工具都到齐了,再进行下一步探索。”

“也行,我们先回去吧!”

我们拖着沉重的步伐,缓缓地离开了这片区域。

回到了小院,他们三个已经回到家中,而且准备了好多物资和工具。

随后我说道:“东西都准备的差不多了,我觉得现在差一个代步工具,要不我们买一辆车?”

马玉良立马应道:“这个可以有,以后我们来回也轻松点,还有就是装货的时候会方便很多。”

阿茜也跟着点点头。

老头说:“也行,现在我们团队人多了,也是时候买辆交通工具了。”

我随即说道:“但是有一个问题,谁会开车?”

马玉良和阿茜,彼此对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都是摇摇头。

这时阿子站了出来,“嘿嘿!把头,老大,我会开车,我早就考了驾照了,就是没车开。”

老头也说道:“不错,正好阿子我俩换着开。”

有了会开车的人,大家心里踏实了不少。

第二天,我们四个人前往市里边,探访了二手车市场。

经过一番精挑细选,我们买下了一辆东风标致的二手面包车。

其内部空间宽敞,足以容纳我们所有人。花费五万块,我们便将它买了下来。

买完车之后,我瞧了瞧时间,尚早。心头一动,又想去古玩市场溜达溜达。

便问了问他们几个的想法,没想到他们也兴致勃勃,很乐意去逛上一逛。

就这样,我向路人打听了这边的古玩市场所在。没过多久,我们就来到了古玩街。

我兴致勃勃地带着他们在一个个摊位前驻足,仔细端详着各种古玩。

他们好奇不已,时不时地向我发问该怎么鉴定。

“这东西啊,看多了自然就会了。”

说着,我拿起一个青花瓷瓶,对着光线仔细查看,边看边跟他们小声的讲解。

“你们看这釉色,还有这纹路,都透着几分不寻常。”

他们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眼睛紧紧盯着瓶子。

我又放下瓶子,拿起一块古玉,在手中摩挲着。

“这玉的质地和沁色也很关键,得用心感受。”

他们也跟着伸手摸摸,一脸的认真。

我们就这样在古玩街穿梭着,我滔滔不绝地讲着,他们聚精会神地听着。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一个摆满青铜器的摊位前。我拿起一个小巧的青铜爵,指着上面的锈迹。

“你们看这锈,层次分明,颜色自然,不是那种刻意做旧的生硬感。而且这造型古朴典雅,线条流畅,应该是有些年头的东西。”

他们好奇地凑近观察,阿子忍不住问道:“那怎么判断它是不是真的值钱的古董呢?”

“这就要综合很多方面来看了,比如它的出处、工艺、保存的完整程度。像这个青铜爵,如果能确定是出自某位有名的匠人之手,或者与某个重要的历史事件相关,那价值可就高了去了。”

接着,我们又来到一个书画摊前。我展开一幅卷轴,仔细端详着笔墨和落款。

“这幅字看起来笔力雄浑,但落款有些模糊,得小心分辨是不是后人仿作。”

马玉良挠挠头,“这可太难分辨了。”

“别急,慢慢来,先从一些明显的特征入手,比如印章的清晰度、纸张的材质。”

随后,在一个瓷器摊位上,我拿起一个瓷碗,对着光看了看。

“这碗的胎质细腻,釉色温润,但底足的做工略显粗糙,可能是民窑的出品,价值相对官窑的就会低一些。”

他们一边听一边点头,眼神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

我也尽我所能地给他们讲解着各种古董的鉴定方法和要点。

虽然他们一时半会儿还不能完全掌握,但至少也算是入了门,对古董鉴定有了初步的认识。

逛了好一会儿,我在一个不太起眼的角落里发现了一个摊位。

摊主看起来无精打采的,摊位上的东西也是杂乱无章。

我随意地扫了一眼,突然,一个毫不起眼的小挂件引起了我的注意。

那是一个看起来有些黯淡的玉蝉,被随意地丢在一堆杂物中。

我不动声色地拿起来,仔细端详着。

表面上看起来普普通通,但我感觉到它有些不寻常。玉蝉的雕工细腻,线条流畅,虽然表面有一层污垢,但隐约能看出其质地温润。

“老板,这个怎么卖?”

摊主抬眼看了一下,“五十块,拿走。”

我心里一阵窃喜,连忙付钱,生怕摊主反悔。

拿到手后,我悄悄对他们几个说:“捡到一个小漏了。”

他们一脸疑惑,阿子忍不住问:“这看着不怎么样啊?”

接着我买来几瓶水,小心地清洗掉玉蝉表面的污垢,它终于露出了本来的面目。

温润的玉质,精湛的工艺,绝对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古玉。

“你们看,这玉蝉可不是一般的东西,虽然不是什么价值连城的宝贝,但也能小赚一笔。”

这个玉蝉我记得当时在古玩店卖了6000块钱。虽说这钱不是很多,但这捡漏的心情着实是与众不同,那种兴奋和满足感难以言表。

当然,古玩市场的漏可不是想捡就能捡到的,尤其是大漏,专业的捡漏大师,一年到头也不一定能捡几次。

那个时候,各种各样的假货已经如潮水般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防不胜防。

有时候你觉得是个宝贝,花大价钱买下来,结果回家一鉴定,不过是个粗制滥造的赝品。

有时候一个毫不起眼的小物件,却可能藏着巨大的价值。

卖完货我们开着车子回到小院,我们立即对其进行了一番清洁和整理。

阿子和老头仔细检查了车辆的各项性能,确保行车安全。

随后,大家开始将准备好的物资和工具有序地装进车里。

接下来就是等到晚上,我们就要开始行动。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十点多,我们一行人坐上车,向着点位疾驰而去。

车子行驶了十几分钟后,稳稳地停在了山下。我们纷纷下了车,各自带上工具,迈着坚定的步伐开始徒步往上走。

来到了半山腰上,我们迅速开始分工,有条不紊地投入工作。

马玉良、阿子和我三人紧握洛阳铲,小心翼翼地开始探土。

经验丰富的老头则在一旁沉着冷静地指挥着,目光专注而敏锐。阿茜则守在外围谨慎地放风,时刻保持着警惕。

山风轻轻拂过,撩动着我们的发丝,却丝毫未影响我们专注的神情。

每一铲下去,都仿佛带着一份期待与未知。我们的呼吸声、工具与土地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在这片宁静的半山腰上,奏响了一曲独特的劳动乐章。

随着洛阳铲的不断深入,我们终于触碰到了坚实的夯土层。

这种人为加固的土壤,通常用来构建古代建筑的基础或者作为墓室的保护层,它的出现无疑证实了我们之前所有的猜测——下面确实隐藏着一座古墓。

“看,是夯土,”我激动地说道,“这意味下面一定有古墓。”

“太好了,那我可得使出浑身解数了。”马玉良接过话茬,随即他就使劲的转动着洛阳铲。

我们继续向下挖掘,不久之后,触及到了一层黑色的封土。

这种黑色的土壤在古代常用于回填墓穴,尤其是唐代,它象征着尊贵与哀悼。

我用手轻轻触摸了一下,发现它还保留着一定的湿度,而老头直接将一小撮黑土放入口中品尝了一下。

“有点甜,”老头皱了皱眉头,“这是唐代的特征,他们会在回填时混入一些糖类物质,以求得墓主人在另一个世界能够享受甜美。”

“看来我们这次是撞上了大运,”老头继续说道:“唐代的陪葬品一向丰富多样,金银器皿、瓷器、玉器、甚至是壁画都可能出现在里面。如果运气好的话,说不定有唐三彩。”

我的心跳加速,唐代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极其繁荣的时期,许多贵族和皇室成员的墓葬中都会放置各种珍宝。

想到这些,我们几个的脸上都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兴奋之情。

确定了年代之后,接下来就是要探明这座古墓的规模和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