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基一见甚喜,说道:“果然不错,你是我契丹后族姓萧的族人。兄弟,女真之地寒苦,不如随我同赴上京,共享富贵。”
萧峰摇头说道:“多谢哥哥好意,可是小弟素来贫贱,富贵生活是过不来的。小弟在女真人那里居住,打猎吃酒,倒也逍遥快活。日后思念哥哥,自当前来辽国寻访。”
萧峰又说道:“哥哥,你早些回去吧,以免家人和部属牵挂。”当下两人行礼而别。
萧峰掉转马头回来,见阿骨打率领了十余名族人前来迎接,原来阿骨打见萧峰久去不归,深恐中了那红袍人的诡计,放心不下,前来接应。萧峰说起已释放他回辽。阿骨打也是个大有见识的英雄,对萧峰的轻财重义、豁达大度,深为赞叹。
这一日,萧峰他正在帐喝酒,一名女真人匆匆过来,说道:“萧大哥,有十几个契丹人给你送礼来了。”
萧峰听到后点了点头,心知是义兄耶律基遣来。只听得马蹄声响,一列马缓缓过来,马背上都驮满了物品。
为首的那契丹队长听耶律基说过萧峰的相貌,一见到他,老远便跳下马来,快步抢前,拜伏在地,说道:“主人自和萧大爷别后,想念得紧,特命小人室里送上薄礼,并请萧大爷赴上京盘桓。”说着磕了几个头,双手呈上礼单,神态恭谨之极。
萧峰接了礼单,笑道:“费心了,你请起吧!”打开礼单,见是契丹文字,便说道:“我不识字,不用看了。”
室里说道:“这份薄礼是黄金五千两、白银五万两、锦缎一千匹、上等麦子一千石、肥牛一千头、肥羊五千头、骏马三千匹,此外尚有诸般服饰器用。”
萧峰愈听愈惊。这许多礼物,比之颇拉苏当日所要的赎金更多了十倍。他初见十余匹马驮着物品,已觉礼物太多,倘若照这队长所言,不知要多少马匹车子才装得下。
室里躬身说道:“主人怕牲口在途中走散损失,是以牛羊马匹,均多备了一成。托赖主人和萧大爷洪福,小人一行路上没遇上风雪野兽,牲口损失很小。”
萧峰叹道:“耶律哥哥想得这等周到,我若不受,未免辜负了他好意,但若尽数收受,却又如何过意得去。”
室里说道:“主人再三嘱咐,萧大爷要是客气不受,小人回去必受重罚。”
忽听得号角声呜呜吹起,各处营帐中的女真人执了刀枪弓箭,纷纷奔来。有人大呼传令:“敌人来袭,预备迎敌。”萧峰向号角声传来之处望去,只见尘头大起,似有无数军马向这边行进。
室里大声叫道:“各位勿惊,这是萧大爷的牛羊马匹。”他用女真话连叫数声,但一干女真人并不相信,和哩布、颇拉苏、阿骨打等仍分率族人,纷纷在营帐之西列成队伍。
萧峰第一次见到女真人布阵打仗,心中想道:“女真族人数不多,却个个凶猛矫捷。耶律哥哥手下的那些契丹骑士虽亦了得,似乎尚不及这些女真人的剽悍,至于大宋官兵,那是更加不如了。”
室里叫道:“我去招呼部属暂缓前进,以免误会。”转身上马,向西驰去。阿骨打手一挥,四名女真猎人上马跟随其后。五人纵马缓缓向前,驰到近处,但见满山遍野都是牛羊马匹,一百余名契丹牧人手执长杆吆喝驱打,并无兵士。
四名女真人一笑转身,向和哩布禀告。过不多时,牲口队来到近处,只听得牛鸣马嘶,吵成一片,连众人说话的声音也淹没了。
当晚萧峰请女真族人杀羊宰牛,款待远客。次日从礼物中取出金银锦缎,赏了送礼的一行人众。待契丹人告别后,他将金银锦缎、牛羊马匹尽数转送了阿骨打,请他分给族人。
女真人聚族而居,各家并无私产,一人所得,便是同族公有,萧峰如此慷慨,各人倒也不以为奇,但平白无端地得了这许多财物牲口,自是皆大欢喜。全族大宴数日,人人都感激萧峰。
这日萧峰无事,四处闲逛,先是向西而行,行出了一段时间后,远远望见前面竖立着无数营帐,又有旌旗旄节,似是兵营,又似部落聚族而居。
萧峰看到后便纵马缓缓行去。草原上地势平坦,那些营帐虽老远便已望见,但走将过去,路程也着实不近。走了七八里路,猛听得呜呜号角之声大起,跟着尘头飞扬,两列马队散了开来,一队往北、一队往南地疾驰。
萧峰微微一惊,心中想道:“不好,是契丹人的骑兵!”
萧峰原本刚想要离开,便听到鼓声蓬蓬,又有几队契丹骑兵冲了上来。萧峰寻思道:“四下里又不见有敌人,这些人是在操练阵法吗?”
只听得喊声大起:“射鹿啊,射鹿啊!这边围上去。”西面、北面、南面,一片叫
嚷射鹿之声。
萧峰听到后心中想道:“他们是在围猎,这声势可真不小。”
只见契丹骑士都身披锦袍,内衬铁甲。锦袍各色,一队红、一队绿、一队黄、一队紫,旗帜和锦袍一色,来回驰骤,兵强马健,煞是壮观。萧峰看得暗暗喝彩。众兵各依军令纵横进退,挺着长矛驱赶麋鹿,见到萧峰后,也只是略加一瞥,不再理会。
四队骑兵分从四面围拢,将数十头大鹿围在中间。偶有一头鹿从行列空隙中逸出,便有一小队出来追赶,兜个圈子,又将那鹿逼了回去。
萧峰正观看间,忽听得有人大声叫道:“那边是萧大爷吧?”
萧峰心中不由得想道:“谁认得我了?”转过头来,见绿袍队中驰出一骑,直奔而来,正是前段时间耶律基派来送礼的那个队长室里。
室里他驰到萧峰之前十余丈处,翻身下马,率马快步上前,右膝下跪,说道:“我家主人便在前面不远。主人常说起萧大爷,想念得紧。今日什么好风吹得萧大爷来?快请去和主人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