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4700127对 作品

第1673章 急事离开

宋长老继续读道:“跟他们见面之时,千万要先塞住鼻孔,或者先打倒他们的头脑,抢来臭得要命的解药,否则危险万分。要紧,要紧。大信舵属下易大彪火急禀报。”

宋长老读罢,与吴长老、奚长老等齐向徐长老怒目而视。奚长老说道:“易大彪兄弟这火急禀报,倒是及时赶到了,可惜咱们没及时拆阅。好在众兄弟只受了一场鸟气,倒也没人损伤。帮主,咱们都得向你请罪才是。你大仁大义,唉,当真没得说的。”

吴长老说道:“帮主,你一离开,大伙儿便即着了道儿。你不回来主持大局,做大伙儿的头儿,那便绝对不成。”

乔峰长叹一声,说道:“各位均已脱险,乔峰就此别过。”说着一抱拳,看了一眼身旁的林逸,对其点了点头,林逸会意,和乔峰一起翻身上马,鞭子一扬,疾驰而去。

忽听得徐长老叫道:“乔峰,将打狗棒留了下来!”

乔峰陡地勒马,问道:“打狗棒?在杏林之中,我不是已交出来了吗?”

徐长老说道:“咱们失手遭擒,打狗棒落在西夏众恶狗手中。此时遍寻不见,想必又为你取去。”

乔峰仰天长笑,声音悲凉,大声说道:“我乔峰和丐帮再无瓜葛,要这打狗棒又有何用?徐长老,你也将乔峰瞧得太小了。”说着马匹四蹄翻飞,和林逸向北驰去。

乔峰自幼父母对他慈爱抚育,及后得少林僧玄苦大师授艺,再拜丐帮汪帮主为师,行走江湖,虽多历艰险,但师父朋友,无不对他赤心相待。

没想到这两天中,却是天地间陡起风波,一向威名赫赫、至诚仁义的帮主,竟然被人认作是卖国害民、无耻无信的小人。乔峰他任由坐骑信步而行,也没有和林逸说话,心中混乱已极:“倘若我真是契丹人,过去十余年中,我杀了不少契丹人,破败了不少契丹的图谋,岂不是大大的不忠?”

“如果我父母确是在雁门关外为汉人害死,我反拜杀害父母的仇人为师,三十年来认别人为父为母,岂不是大大的不孝?乔峰啊乔峰,你如此不忠不孝,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间?”

“倘若三槐公不是我的父亲,那么我自也不是乔峰了?我姓什么?我亲生父亲给我起了什么名字?我不但不忠不孝,抑且无名无姓。”

乔峰他转念又想:“可是,说不定这一切都是出于一个大奸大恶之人的诬陷,我乔峰堂堂大丈夫,给人摆布得身败名裂,万劫不复,倘若激于一时之愤,就此一走了之,对丐帮从此不闻不问,就此给人挑了,岂非枉自让奸人阴谋得逞?嗯,总而言之,须得查究明白才是。”

乔峰他心下盘算,第一步是赶回河南少室山,向三槐公询问自己的身世来历,第二步是去少林寺叩见授业恩师玄苦大师,请他赐示真相。这两人对自己素来爱护有加,决不致有所隐瞒。

筹算既定,乔峰心下便不烦恼。乔峰这时转头看向林逸,对林逸问道:“林兄弟,接下来你打算去哪里啊?要是没事的话,不如来兄弟我的家中坐坐如何?”

林逸刚想要回答说去无锡城中找和自己同行而来的三人,但林逸听到乔峰这话后,心中却突然想起一事来,便回答道:“我还有些急事要去办,就不和乔兄弟你同行了,不过我想我们很快便会再次见面的。”

乔峰听林逸说有急事去办,也并不强求,微微点了点头,对林逸问道:“不知需不需要兄弟我帮什么忙?”

林逸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只是一些小事而已,我自己一人便能够解决处理了。”

当下林逸便和乔峰告别,先是找到了王语嫣三人,和她们说了自己有急事需要离开一趟,很快就会回来,让她们等自己回来,然后再一同去找慕容复。王语嫣三人也都点头答应了,接着林逸便立即前往少室山去了。

而另一边乔峰也是同样打算前往少室山。乔峰他从前是丐帮之主,行走江湖,当真四海如家,此刻不但不能再到各处分舵食宿,而且为了免惹麻烦,反处处避道而行。只行得两天,身边零钱花尽,只得将那匹从西夏人处夺来的马匹卖了,以作盘缠。

行了一段时间后,乔峰便来到嵩山脚下,径向少室山行去。这是他少年时所居之地,处处景物,皆是旧识。自从他出任丐帮帮主以来,以丐帮乃江湖上第一大帮,少林派是武林中第一大派,丐帮帮主来到少林,种种仪节排场,惊动甚多。

所以乔峰他从未回来,只是每年派人向父母和恩师奉上衣食之敬、请安问好而已。这时重临故土,自己情状尴尬,而身世大谜不多时便可揭开,饶是乔峰他镇静沉隐,心下也不禁惴惴。

乔峰他旧居是在少室山之阳的一座山坡边。乔峰快

步转过山坡,只见菜园旁那株大枣树下放着一顶草笠,一把旧茶壶。茶壶柄子已断,乔峰认得是父亲乔三槐之物,胸间陡然感到一阵暖意:“爹爹勤勉节俭,这把破茶壶已用了几十年,仍不舍得丢掉。”

看到那株大枣树时,又忆起儿时每逢枣熟,父亲总携着他的小手,一同击打枣子。红熟的枣子饱胀皮裂,甜美多汁,自离开故乡之后,从未再尝到过如此好吃的枣子。

乔峰心中想道:就算他们不是我亲生的爹娘,对我这番养育之恩,总是终身难报。不论我身世真相如何,我决不可改了称呼。

乔峰他走到那三间土屋之前,只见屋外一张竹席上晒满了菜干,一只母鸡带领了一群小鸡,正在草间啄食。他不自禁地微笑:“今晚娘定要杀鸡做菜,款待她久未见面的儿子。”

乔峰他大声叫道:“爹、娘,孩儿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