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逸对那醉道士说道:“我刚才只看了这一遍,不知能学会几成。”
林逸虽然有着过目不忘的本领,可是这记住和领会还是有明显区别的。要是那醉道士肯多教一两遍,林逸肯定能够掌握的更快,要是只肯教这一边,那林逸也就只能慢慢领会了。
醉道士笑眯眯地看着林逸他说道:“我也不是随便教人的,你根骨奇佳,用心领会,早晚会学得这套剑法。唉!我行走大江南北这么多年了,也是头一遭见到你这样的习武奇才,要不是……”
林逸问道:“要不是什么?”
那醉道士摇了摇头,说道:“要不是你不懂酒,我就收你为同道中人啦!”
醉道士三句不离酒,十分感叹,又说道:“你若为了学我的剑法才去研究酒,那又太刻意、太讨厌了!要我教剑,非但要有千杯不醉的酒量,还要几乎内心地热爱酒,为了酒无所不为!你缺乏这慧根,我们是处不来的。你我缘尽于此,告辞了!”
那醉道士身子一闪,竟在眨眼之间,身子已远出数十丈外。
林逸忙叫道:“前辈!请问前辈尊姓大名?”
只听远远传来宏亮的声音,朗声说道:“御剑乘风去,除魔天地间;有酒乐逍,无酒我亦癫。一饮尽江河,再饮吞日月;千杯醉不倒,唯我酒剑仙!”
林逸喃喃自语道:“酒……剑仙?”
林逸见这时外面已经天亮了,便也不再多想,走回了客栈。
接下来的几天,林逸便开始修炼酒剑仙教给他的剑法,几天下来已小有所成。
而李逍遥看见林逸修炼剑法,便也求着林逸教他剑法。林逸看出李逍遥的天赋不错,也没有拒绝,将自己原先的剑法交给了他,让他先稳扎稳打,以后再教给他更高明些的剑法。
这天早上,林逸和赵灵儿吃完饭后,便和李逍遥、李大婶告别,准备前往南诏国去了。
李逍遥见林逸和赵灵儿要离开,心中也想跟着一起前去。当下便对李大婶说道:“罗剎鬼婆,我也想和林大哥他们一起去南诏国看看,连帮帮林大哥他们的忙,我不想再待在这小客栈里了!”
李大婶看着李逍遥说道:“就你还想跟着一起去南诏国?去干什么?你去能帮上什么忙?不给林公子他们添乱就不错了!”
李逍遥不服气地说道:“婶婶,你别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好歹我也快二十了,你就甭担心,安心等我回来吧。”
李大婶对李逍遥说道:“你肚子里在想什么,我还会不知道吗?唉!也罢,依着你的性子,这个小地方是锁不住你的,去见见世面,也未尝不好。”
李逍遥听到李大婶这话后,大喜若狂,说道:“婶婶,你这是答应了?”
李大婶说道:“先别得意忘形,你要想和林公子他们一起去南诏国,你得答应我一件事,答应了之后,我才放心你去。”
李逍遥连忙说道:“好!别说一件、一百件也行!”
李大婶说道:“你以前也没出过什么远门,什么都不懂。所以你这次和林公子他们去南诏国,一路上都要听林公子的话,林公子说什么就是什么,人家比你懂得多,听人家的话没错。”
李逍遥点了点头,说道:“那是自然!即使你不说,这一路上我也肯定会听林大哥的话。”
李大婶看了李逍遥一眼,微微点了点头,说道:“你在这等我一会,我去给你准备些东西。”说着,转身走回了自己的房间。
过了一会儿后,李大婶走了出来,手上多了一个小包袱,她走到桌前,将包袱堆在桌上,对李逍遥说道:“这个包袱是我给你准备的,你带着准备上路吧!”
李逍遥看着桌上的包袱,对李大婶问道:“这是什么?”
李大婶说道:“你打开看看不就知道了么?”
李逍遥便接过包袱,好奇地打了开来,只见里面除了一些银两衣物之外,还有两卷陈旧的手抄卷本,以及一把略显出铁绣的古剑。
李逍遥问道:“这是……?”
李大婶回答道:“这是你爹他遗……遗落在家中的旧剑。”
见到李逍遥爹爹李三思的遗物,李大婶也有些鼻酸,差点就要说露了嘴,说成是李三思的遗物,李逍遥现在并不知道自己的父母已经去世了,还以为父母只是一走了之。
幸好李大婶及时转了回来。当初,李三思夫妇不知亡身在何处,只有这把剑,由江湖上的朋友辗转送了回来。
身死异乡,命如浮萍,这是几乎所有江湖人的命运,因此绝迹武林的李大婶多年以来,只是将剑藏放在眼不见之处,以免触景伤情,更不用说把剑拿出来磨洗一番
,以致于剑上染锈蒙尘。
但是,这却让李逍遥大起疑心,他用力抽出稍微卡住了的剑,狐疑地说道:“这是我爹的旧剑没错,可是……怎么会留在家里?”
李逍遥一向聪明,一见到这把熟悉的旧物,便心生不祥。父母都在武林中行走,那么什么都有可能忘记,刀剑是绝对不会忘记的东西。再看这剑上的绣蚀,可见父母不是一两年前忘记的,而是很多年前就不再使用这把剑,这无论如何是太奇怪了些。
李大婶两手叉着腰说道:“你爹的武功有了进步,当然换了把新剑。反正我留着也是没用,你既然和林公子学了些剑法,不如就姑且使使吧!不要再浪费钱多买一把剑了。”
听了李大婶这样的说辞,李逍遥才疑心尽去,又好奇地翻着那两本陈旧的古卷,说道:“这是飞龙探云手和冰心诀?”
李大婶点头说道:“这是你爹娘当初成名江湖的绝技,你在路上有时间就练练。省着什么都不会,出去给李家丢人。”
李逍遥说道:“我才不会出去丢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