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翌日清晨。
朱元璋从床榻上醒来,眼下积起了黑眼圈。
“怎么了……”
马秀英还迷迷糊糊的眯着眼睛,拍着朱元璋的肚皮道,
“再多睡会儿……”
朱元璋抓起马秀英的手放到一边,而后伸了一个懒腰。
“哈——”
“还睡个啥啊,咱昨天一晚上都没睡好,净想事儿去了。”
“你睡着吧,咱洗漱一下早朝去。”
说完,他便翻身下了床榻,理了理衣衫。
“来人。”
吱呀一声,房门打开。
几个婢女走入殿来,伺候皇帝梳洗。
“嗐……”
马秀英在床上翻了个身,闭着眼睛道,
“有什么好纠结的,要我说,就直接定下长生当太孙就行了。”
“你啊,关键时刻还不如我果断呢……”
朱元璋漱着口,听闻这话,顿时翻了个白眼。
“又不是打仗,那么果断作甚?咱当然要好好想想啦!”
他轻哼道,
“纵然是真的要定长生为太孙,那咱也得好好布局一番,为这孩子铺路,你以为降下一道圣旨就行了?”
“首先,得让文武百官和天下臣民接受,咱想要的是得到普天之下所有臣民的认可!要的是顺,而不是力排众议!咱有强行立储的能力,但强行立储会造成很多隐患的,懂不懂?”
“顺顺利利的,才最好!”
“此外,咱还要给他打造一套文臣武将的班底,将来作为辅佐他的人选,像刘伯温、宋濂这些老家伙,到时候肯定都已经死了,武将也早就到了第二代、第三代了,咱得好好挑选物色,确保孙儿将来有人可用。”
“他年纪毕竟小,有些老家伙要是倚老卖老,到时候兴风作浪怎么办?这些都是咱需要考虑的问题好不好!你以为那么简单啊?!”
这一顿嘚啵嘚,听得马秀英捂住了好了。
“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那你自己想吧!这几天别来我这里睡!晚上老是翻身来翻身去的,被你闹得不得安生!我现在年纪大了,觉浅的很!你还是回你的寝宫去吧!要不然就去别的妃嫔那,她们很乐意你去,别来霍霍我!”
朱元璋:“¥#……&*@#!!!”
这老太婆,怎么就这么让人来气呢!
哪有这样嫌弃自己丈夫的?真是……夫纲不振啊!
正此时,翠竹送上了热腾腾的早膳。
“陛下,御膳房新做的汤包,据说是改良版,用了腊汁。”
“您尝尝?”
朱元璋鼻子嗅了嗅,只觉得一股浓郁的肉香传来,他便也没犹豫,直接用手掏起一个汤包就扔进了嘴里。
霎时间,鲜香滋味在嘴里爆开。
“嗯!嗯!不错不错!”
老朱再度往嘴里塞了一个,赞许道,
“好吃!赏!”
“御膳房的厨子,现在算是皇宫里最上进的一帮人了!”
“回头让他们把好东西都出一张御膳食谱。”
“奴婢代御厨谢过陛下。”翠竹躬身行礼,笑道。
“时候还早。”朱元璋喝了一口热茶,挥手道,“去,你去一趟春和宫,把皇长孙给请过来,就说爷爷要和他一起共进早膳,顺带问他几个问题。”
床上的马秀英忽的一动,睁开了眼睛。
“是,陛下。”
“奴婢这就去。”
翠竹应声而退。
而马秀英此刻却是从床上起了身,有些疑惑的道:
“重八,你喊长生过来干嘛?”
朱元璋指了指面前的汤包。
“吃这个早膳啊!这玩意儿挺好吃的,咱想让大孙也一起尝尝。”
“怎么,有什么问题?”
马秀英顿时露出狐疑之色。
“有那么好吃?”
她迅速起身,随意盘了一下头发,便从朱元璋的手里夺过一个包子,塞进了嘴里。
“诶!你这人……盘子里不多的是吗?为什么非要抢咱的?”
朱元璋一脸无语的道。
“抢来的才香!”
马秀英嚼着包子,笑着点头道,
“味道是还可以,这新花样长生应该喜欢。”
“不过,你肯定不是为了这顿早饭才叫他来的!说吧,到底有什么目的?”
朱元璋摊了摊手。
“没啥目的,就是想和他聊聊天。”
他如实道,
“咱们这一堆商量来商量去,可都还没有问过当事人的意见呢!”
“所以,咱也想知道这孩子心里是怎么个想法,别看他年纪小,这孩子其实很早熟的,尤其是在政治上,有着出众的天赋!”
“另外呢,咱也想再试一试他的潜力,看看他将来到底能到什么程度,所谓三岁看大,五岁看老嘛!”
马秀英微微颔首。
“这倒是可以……”
她道,
“是应该和长生好好聊一聊。”
“如果真的定了他的话,那很多事儿都要围绕着他去展开了,咱们对待他的态度,也得进行转变。”
现在的朱长生,只是她的好大孙,不用考虑那么多,极尽宠爱就可以了。
可如果朱长生成了皇太孙,那可就不一样了!身为大明帝国的继承人,肯定是不能宠坏,让他成为一个纨绔子弟的,必须要对他进行言传身教,甚至是适当的严格教导!
玉不琢,不成器!
自己和重八的这点本事,他要是能学个七七八八,就足以成为一个明君了!要是能站在他们的肩膀上继续往上冲,那‘千古一帝’这四个字,也绝非是痴心妄想!
“对,咱也是这么想的!”
朱元璋点头赞同道,
“所以说,趁着这会儿有空,把他喊来,咱们爷孙聊聊。”
“咱现在啊,也就早上有那么几分空闲,其他时候都忙的要死,都没时间教导孙儿了,以后啊……估计都要把教他的时间放到早晨去了。”
说着,他也是有些无奈的道:
“近来政务也繁多,标儿又不能从旁辅佐了,老六更是个懒惰的混账,刘伯温宋濂也已经老了干不动了,内阁几个年轻官员资历也还浅,咱现在啊,是一个人撑着这偌大的局面,不得不给中书省更大的权力,胡惟庸都快成实际上的丞相了!”
“不过,此人的确有能力且精力旺盛、”
马秀英眉头一蹙。
“胡惟庸这个人,我一向不是很喜欢,总觉得他太善于钻营了。”
她沉声道,
“此人心计颇深,或许包藏祸心也未可知也,对了,我还记得小橘子好像跟他有过节吧?”
“这样的人,你能放心用?”
后宫不得干政,在马秀英面前就是一句屁话。
她可以随意品评朝中大臣,并且给出自己的看法,很多时候都能够左右朱元璋的意志。
当然,只能是在关起门来的时候。
“有过节怎么了?纵然他真的是一个奸臣,只要他有用,那就可以任用。”
朱元璋笑道,
“御下之道,从来都不是只用忠臣,而是只用能臣!”
“官员,无非就是手头的工具罢了,工具嘛,好用就行了,你管他什么颜色什么形状呢!只需要注意一点——能将其把控住,这就可以了。”
“眼下胡惟庸办事卖力,又没出什么差错,锦衣卫也盯着他,自然不必担心。”
在老朱看来,自己完全掌控了全局。
臣子们,不会也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只能按照皇帝的意志去办事!
马秀英撇了撇嘴。
“你小心别玩脱了,这世上就不存在什么绝对的掌控,当初我对后方的女眷心贴心,自认为她们都对我死心塌地,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呢!结果不还是有人跟我玩脑筋,甚至是被买通叛变,差点出大事。”
她道,
“还是谨慎一些吧!”
夫妻俩正闲聊着,却听翠竹的声音传来。
“回陛下,皇长孙殿下他还在熟睡之中,奴婢叫了好几次……也叫不醒。”
翠竹有些尴尬的道,
“后来请人将殿下摇醒,结果殿下大发雷霆,把奴婢给赶出来了。”
“所以,所以……”
朱元璋闻言,脸色骤然一黑。
“这混小子!他这是要作甚!”
他不悦道,
“咱叫他,他都不来?!还闹脾气?!”
“以前怎么没发现他还有这毛病?!”
马秀英闻言,却是忙摆手道:
“这个我知道,长生这孩子一向都有起床气的,他别的都好,就是爱睡会儿懒觉,平日里都是要睡到巳时才起床的,已经是养成习惯了。”
“没事儿,等晚一点他自然醒转了,就会来的。”
朱元璋听到这话,却是愈发不悦。
“什么话!”
“巳时?辰时起床都已经算晚了好吗!咱平时都是卯时就起了!巳时……太阳都晒屁股了!”
“怕是整个紫禁城的人起了,他都还没起吧!真是太懒惰了!这样的人,以后要是真成为了太孙,怎么随咱一起参加大朝会?大朝会可是辰时初就要召开的!难道要咱等他一个时辰么?!”
“居然还敢有起床气!难道要咱亲自去喊他不成?真是!”
腾的一下,老朱便是站了起来!
“诶,重八,你干嘛!”
马秀英连忙道,
“长生他还只是个小孩子,孩子嗜睡一些也是正常的,这又不是什么大过错,等过几年他长大一些了,自然而然的也就不要睡了。”
“你不要因为这事儿苛责他,给孩子多点宽容。”
朱元璋却是袖袍一甩!
“不行!既然把他当做咱的继承人了,但咱就得按照继承人的标准来!”
他铁面无情的道,
“你收起你的那一套妇人之仁,知不知道慈母多败儿?”
“走!现在就跟咱一起去春和宫,把这小子喊起来,他要是还敢赖床,那咱就用鞭子把他抽起来,看他还敢不敢继续赖了!”
说罢,朱元璋便龙行虎步的离开了寝宫。
马秀英心中无奈,却也只能是迅速跟上,生怕到时候好大孙儿被重八给打坏了。
……
春和宫内。
朱长生刚发完一通脾气,再继续睡,却是怎么都睡不着了。
他猛地起身,揉了揉自己鸡窝一样的头发,目中露出不爽之色。
“叫叫叫,叫的我都睡不着了!”
“真讨厌!”
朱长生没有别的爱好,唯一的爱好就是躺在被窝里享受温暖,这个时候,他是最讨厌被别人打搅的,哪怕是天王老子来了也不行!
自家宫里的人都知道这个规矩,结果今天却突然冒出来一只不懂事的“大公鸡”,咯咯咯的喊个不停,快给他吵死了!
朱长生揉了揉自己的脸,翻身下了床,朝着一旁的书房而去。
他的房间是两间厢房打通的,故而卧房直接就连着书房,无论是做功课还是睡觉都非常方便,甚至书房里也还有一张小床,供他小憩用的。
走到桌案前,朱长生随意挥毫,便开始临帖。
师爷说过,让浮躁的心情沉静下来,最好的方式有两个,一个是打太极,一个是练字。
在写字的过程中,注意力集中在笔尖,会带给人一种叫做‘轻安’的感觉,这是放空大脑,使得心神清明的最佳办法。
唰唰。
朱长生喜欢颜体,自然是临摹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其雄浑恢弘的气势,能让人心生豪迈之感,自然会把那些小家子脾气给消弭于无形。
须臾间,一张字帖写就,朱长生脑袋里昏沉的感觉已然消散。
着眼一看,他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回带着几分情绪写字,用笔较为随意,反倒写出了几分颜体的神韵,比先前临摹的那些好了不止一筹。
“看来,还是不能太工整了,大巧不工嘛。”
他从旁取过玉印,在朱砂印泥上敲了敲,嘻笑道,
“这一张,值得我盖个印。”
啪!
玉印盖上,鸟虫纂映入眼帘。
虽然他不知道这八个字到底是啥意思,但其字体还是很漂亮了。
印章一盖,整幅字帖便自成一体,朱长生看了又看,脸上满意之色更甚。
“去让娘亲看一下!”
“她肯定会夸我!”
老爹是个不懂风雅的人,字写得也再贼丑,找他没用,山猪吃不来细糠,所以还是得找娘。
娘是大家闺秀,当年也是名冠京城的‘女诸生’,精通棋琴书画,自己这一手术法,就是娘手把手教出来的,甚至喜欢颜体,也都是受到了她的影响。
可以说,娘就是当今世上的书法大家之一!
若能得到娘的认可,那他的书法水平便算是入了门了!
攥着书帖,朱长生兴冲冲的朝着门外走去,迎面却见两人撞了上来。
“哎哟!”
“谁呀!”
朱长生一时闪躲不及,撞了个满怀,一脸不满的道。
“你说谁呀!”
朱元璋轻哼道,
“是你爷爷!”
朱长生仰起头,看到了朱元璋那弯弯扭扭的龙须,不禁露出了一丝愕然之色。
“呃,爷爷!”
“还有奶奶……你们怎么来啦?这一大早的?”
小小的脸上,露出大大的疑惑。
这爷爷看上去,怎么还和平日里不太一样呢?平时爷爷对自己可都是和颜悦色的,说话也是轻声轻语的,非常的友善。
可今天看上去……这表情,这神态,好像有点不对劲啊!
敏锐的朱长生,已经察觉到了朱元璋对自己态度上的变化。
他不知道的是,如今在老朱的心里,自己的定位已然是发生了本质上的改变。
如果说,以前教导他帝王之道是一时兴起的话,但从今天开始,朱长生在朱元璋这里,可就要接受真正意义上的帝王教育了!
朱标所经历过的那一套,他都要全都经历一遍,甚至是要加倍!
“哼!你还有脸问?咱请你去,你不去,那咱只能亲自来找你了!”
朱元璋负手而立,昂首道,
“朱长生!”
“站好!”
啪!
朱长生下意识的服从命令站定,因为这个命令老爹也经常发出。
“干嘛啊爷爷……”
下一秒,他略有几分委屈的道。
“以前咱怎么不知道,你居然每天这么晚才起床!”
朱元璋毫不客气的道,
“从今天开始,你每天都给咱卯时就起床,然后到咱那里去报到!”
“不许有起床气,不许不同意!听到了没有?听到了说听到了!”
朱长生:“???”
听到这番话语,他一下子没反应过来,整个人都呆住了。
“为,为什么啊……”
“没有为什么!身为皇孙,你要比别人更加的勤奋!”朱元璋迅速道,“要不然,你怎么凌驾于他人之上?怎么能够掌控全局?”
老朱的内心,已然是有了思路。
要让朱长生被文武百官、天下百姓所接受,那就要大力发掘他的潜力,让他变得更加优秀,无可挑剔的优秀!
这样,一切质疑的声音,都会消弭!
虽然这样做,也还是有‘立贤’的嫌疑,但已经是朱元璋所能想到的,最行之有效的办法了!
“啊?”
“为什么要凌驾于他人之上?”
朱长生愈发迷糊了,他感觉自己的脑袋又变成了浆糊。
这爷爷说的话,自己怎么就听不懂呢!
“行了,你别吓唬长生,饭要一口一口吃,步子也要一步一步迈啊。”
马秀英到底还是心疼孙子,弯下腰便把朱长生给抱了起来,笑道,
“长生啊,爷爷的意思是——以后他每天早上都要传授你一些东西,所以呢,你就要早点起床到他那里去学习,明白嘛?”
“他呀,也是为了让你进步,所以你不要拒绝。”
“奶奶相信,我们长生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朱长生:“……”
“为什么要进步?”
他眨了眨眼,乌溜溜的眼睛盯着马秀英。
从小到大,他都是做感兴趣的事情,除了必备的儒学基础之外,他一直都很自由。
现在被二老这么一说,突然有种被催着跑的感觉。
而且,这种跑……还不知道道路在哪,终点在哪……
“呃,这……”
马秀英一时间也不知道怎么跟孙儿解释了,只能道,
“这个问题,回头爷爷会跟你细说的。”
“诶,你手里攥着的是什么呀?”
说着,她从朱长生的右手里接过了那一张字帖,观看了起来。
“是我早上刚刚临摹的《多宝塔碑》!”
朱长生马上就把‘为什么要进步’的问题抛之脑后,一脸骄傲的道,
“怎么样奶奶,我这写得还不错吧?”
马秀英认认真真的扫视了几眼,赞许的点了点头。
“嗯,不错,气韵尚可,看来你是带着几分情绪,一气呵成而作的。”
她道,
“不过,中间这边还有点瑕疵的,笔画不对,你是不是走神了?”
朱长生闻言,目中顿时露出惊讶之色。
“奶奶,你也懂书法?”
马秀英轻哼一声,傲然道:
“那是自然,你奶奶我打小就读书练字,虽然说比不上你娘,但还是有几分水平在身上的,你可不要小看了你奶奶我啊!”
“指点一下现阶段的你,还是绰绰有余的!”
朱长生闻言,顿时大喜。
“好,那就请奶奶指导一下孙儿!”
“看看我这篇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我要进步!”
不管别的什么进步不进步,反正在书法上进步,他是挺乐意的。
“行,那咱们进去说。”
马秀英抱着孙儿,笑眯眯的道。
“爷爷呢?爷爷要不要也点评点评?”
朱长生目中露出期待之色。
显然,他也渴望获得皇爷爷的认可。
“你爷爷他不懂的,山猪品不来细糠。”
马秀英闻言,却是笑着摆了摆手,道,
“他那个字,根本就不能叫做字,只能说是勉强能看懂。”
“跟他论书法,那就是对牛弹琴。”
“走走,咱们到屋里说。”
朱元璋:“???”
“不是,谁说咱不懂书法?咱虽然是泥腿子出身,但后来好歹也正经学过一段时间的好吧!”
老朱一脸不服的道,
“什么颜体欧体柳体,咱都临摹过的好吧!只是懒得把精力花在上面而已!”
“来!拿过来咱看!谁说咱不懂!”
朱长生笑嘻嘻的点了点头,将字帖送到了朱元璋的面前。
“请爷爷鉴赏!”
“孙儿笔力不足,还请爷爷批评!”
朱元璋接过字帖,煞有介事的看了起来。
马秀英亦是饶有兴致的望着朱元璋,目中带着几分戏谑之色,想看看这打肿脸充胖子的重八,能品评出个什么东西来。
“这字……呃,这个这个……”
“嗯……这字……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