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徐达闻言,心神微微一震。本文搜:当看书 免费阅读
不过,对于皇帝说出这番话来,其实他也没有感到有多意外。
毕竟,他怎么可能真的就此成为一个退休老头呢?事实上,他越是想退,皇帝就越是会把大权交给他,重用他。
这,也算是君臣之间的一种无意识的博弈吧。
“陛下,臣已经老了……”
“恐怕……”
朱元璋还没等徐达把话说完,便是摆了摆手,道:
“你比起廉颇还年轻的很呢!像你这样的将军,往往是老当益壮!”
“再说了,咱并不是要你出征打仗,不过是让你帮咱执掌这一支海军而已,明面上,你只需要当好你的教官就可以了,至于暗中嘛……”
他说着,从怀里取出一块虎符来,递到了徐达的手中。
“这一枚虎符,咱思来想去,还是由你来执掌最为合适。”
朱元璋沉声道,
“一支庞大的军队,不能群龙无首。必须得有一个人能够掌控全局!”
“海军的位置,也算是离应天很近,称得上是一支卫戍部队!这样一支卫戍部队,交给你,咱也放心!”
“拿着,拿好!”
啪嗒。
虎符被拍在了徐达的手掌之中。
“陛下,臣……遵旨!”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徐达自然也是不再有二话,叩首恭声道,
“臣一定替陛下保管好这枚虎符!替陛下带好这一支海军!”
“也请陛下放心,臣虽然老了,但有着这么多年的作战经验,在带兵一道上,臣还是颇有心得的!”
“臣想着,回头再著一本兵书,将臣这么多年打仗的心得体会都凝练总结一番,而后献给陛下!”
听到这话,朱元璋不由得哈哈一笑。
“你们几个老家伙想法倒是出奇的一致,一个个都想着著书立传!”
朱元璋朗声笑道,
“这倒也是好事!给后人留下一点有价值的东西!”
“那好!那咱就期待你的大作!到时候,搞出一本《徐达兵法》来!”
“起来起来,坐吧——”
徐达应声而起,将虎符小心翼翼的放入了怀中,贴身保管。
这一枚虎符,可是可以调动十万海军的啊!
于他而言,军权倒是其次,最巅峰的时候,全大明的军队都在他的节制之下。
他所注重的,是皇帝的信任!
信任,价值千金!
“三弟啊,你觉得咱家老四这个人,怎么样?”
朱元璋开口道,
“咱打算转封他为东瀛王,你觉得他能否胜任?”
徐达眉头一挑。
“这是陛下的家事,陛下想要如何封赏,便如何封赏,臣岂能多言?”
他恭声道,
“陛下要转封燕王为东瀛王,自然是好的。”
朱元璋嗤笑一声。
“嗐!什么家事,皇帝哪里有什么家事?这件事,与天下臣民都是息息相关的。”
老朱道,
“再说了,纵然真的是咱的家事,难道你徐达还不算是咱的家人吗?和家里人谈论家事,有什么问题?”
“你不要磨磨唧唧的,速速说说,你的真实想法!”
“这事儿,咱虽然已经跟老四说了,但终究还没有彻底决断,这会儿你既然在,咱也想听听你的意见。”
徐达闻言,知道不好推脱,沉吟片刻,方才道:
“以前,臣因为一些小事,对燕王殿下有几分意见,认为他举止轻浮。”
“但自从北征之后,臣就对他有了极大的改观!燕王殿下,是真正能成就大事业的人!能力也很强,在军中很吃得开,纵然只是以小兵的身份,都能很快建立自己的威望!可以说,他天生就是当将军的料子!纵然不是皇子,他也能从底层做起,一步步成为将军!”
“而在荡平倭寇的海战中,臣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他,燕王殿下胆大心细,且其决策谋略,进步速度之快,令人咂舌!老实说,海战对于我们而言是全新的打法,倭寇也和以往的敌人大不相同!所以一开始我们伤亡很大,且从上到下都有点懵!这个时候,是燕王殿下迅速做出反应,调整战略和打法,让我们的伤亡大为减少!”
“从这点来看,他足以担当元帅之任!”
朱元璋认真听着,时不时的点点头,脸上露出了几分笑意。
“看来,这小子还挺不错。”
“你一开始对他有成见,现在能这样夸他,看来这小子在打仗上,的确是有其可取之处。”
不管怎么说,听别人夸自己儿子,还是很爽的。
“嗯,不光是打仗,在文治上,他也惊艳到了臣。”
徐达继续道,
“在东瀛的时候,陛下一封他为大将军王,他便马上开府建牙,思路非常清晰!大量的任用东瀛本地的能人异士,选材不拘一格!”
“他仿造当年陛下建立的招贤馆,在东瀛也搞了这么一个,而后每天专门花一个时辰,对前来求官的东瀛人进行面试面谈,一旦被他认可,马上拔擢任用!”
“事后来看,他所拔擢的那些东瀛本地人,的确是为稳定东瀛出了不小的力!其中有些还积极学习汉语,虽然倭人矮小,但不得不承认,里头聪明人还是有的。”
“在燕王府属官还没有到来之前,燕王殿下就是靠着这些人,将崩溃的幕府给替代了,运行了一套新的政事体系。”
“而与此同时,大将军府几乎每天都会颁布数道政令,每一道政令都是由燕王殿下亲自拍板敲定的!一个月内,竟然发布了二百多道政令,将整个混乱的东瀛都纳入了新的秩序之中!”
“这能耐,不可谓不强!反正……臣是真的挺佩服他的,不愧是皇子!”
朱元璋神色一凛。
“是吗?”
“这黑小子……文治也这么厉害?听你这么描述,都快赶上老子了!”
“咱家老四……竟也是个英才?!”
上马能战,下马能治?!
难怪……当初彭玄会说朱棣有帝王之才,这小子在东瀛这一试,看来的确是有啊!
“那跟陛下比,还是有些差距的。”
徐达如实道,
“燕王殿下的确出类拔萃,但无法和一介布衣就打下天下的陛下相比。”
“事实上,燕王纵然优秀,却还是比不上吴王。”
朱元璋闻言,不禁仰头大笑。
“哈哈哈……咱这可不可以理解为,你是给你女婿贴金?”
“哈哈哈哈……”
合着铺垫了这么久,说了半天老四有多厉害,是为了衬托老六啊!
徐达啊,你这家伙……
“这……陛下,真不是臣给朱橘贴金。”
徐达忙道,
“这是军中都认的!军队里上到将帅,下到基层士兵,没有一个不钦佩吴王的!”
“对于燕王,他们或许是崇拜,但对于吴王……在将士们的心目中,吴王就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战神!”
“这战神二字,绝对不是夸张!陛下要是亲自去军队里看看,就都明白了。”
听到这番话,朱元璋这才收敛了笑容。
“老六这小子,都成神了啊……”
他抚须道,
“倒也确实,在民间,他也被捧成了神一样的人物。”
“关于他的话本和戏剧都已经泛滥了,比咱还要多好几倍!那真是,完全把咱这个皇帝老爹的风头给盖住了!”
徐达咧嘴一笑。
“连陛下的风头都能盖过,那盖过燕王,岂不是理所当然?”
“当然了,不可否认的是,燕王殿下依旧是最优秀最出挑的那几个皇子,能与他相提并论的,也就只有朱标和朱橘了,其他都不如他远甚。”
“所以臣认为——燕王殿下转封东瀛王,他是有能力治理好东瀛的,一如沐英治理云南那样,甚至,他会比沐英做的还要出色!但是,东瀛存在一个问题……实在是离大明有点远。”
他神色认真,为朱元璋分析道,
“东瀛对于大明来说,就是一个孤悬海外的巨岛。”
“要对其进行统治,成本很高,效率却低,唯一的法子,就是迁入一支王系,派出驻军和文官,令其配合亲王自治。但是问题就在于,因为天高皇帝远,自治着自治着,或许若干年后,便会有独立的风险。”
“毕竟,东瀛可以自给自足,若是有想法,把海岸线一封锁,便可以当自己的土皇帝,完全可以不理会中原王朝!这种事情……现在自然不可能发生,但若是百年之后呢?尤其是……大明某段时间忽的衰弱了一下呢?”
‘某段时间衰弱’,其实只是一个委婉的说法。
随着王朝的发展,历史周期律必然会发挥作用,纵然是代代出明君,王朝衰弱也是不可逆的!
强如西汉,不就是代代明君,中途突然暴毙被篡吗?
而随着大明的衰弱,中原皇帝必然将无法有效的控制海外的东瀛王!搞不好,到时候人家理都不理你了!
朱元璋听着这番话,亦是眉头皱起。
他很不喜欢徐达这番话,但又不得不承认,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当然,不管怎么样,都是陛下的子孙,再怎么闹腾,都是朱家的天下。”
徐达笑着宽慰道,
“若是两边关系融洽,将来中原有祸事,东瀛王或许还会守望相助,出兵帮忙平定叛乱,这也是有可能的。”
话锋一转,老朱的脸色也是好看了不少。
“是啊!不管怎么说,肉总归是烂在自家锅里的,总比被外人夺去强!”
他道,
“不过,你的这番分析,倒也是提醒了咱!东瀛这块地方,不能太放任其自治!东瀛王的权力需要得到限制!比别的藩王更大的限制!在东瀛,也要施行改土归流!且要比云南更彻底!”
“此外,东瀛驻军的兵权,也得由他人统领!不能让亲王一人独大,唯我独尊!”
“尤其是石见银山的驻军!这一支军队,必须由中原派遣!与东瀛王府必须要分两套班子运行,互相之间不能统属!要不然,的确是要出乱子的。”
“嗯……这事儿,三弟你提醒咱了,咱还得好好斟酌斟酌。”
虽说都是自家亲儿子,但也要分主次!
首先,就要保证帝系的绝对利益,之后才能给于地方王系一定的自由度!
徐达没有再多言。
话说到这份上,已经是可以了,再深入的,那就不是他一个外臣可以大谈特谈的了。
其实,说这些都已经是有些僭越了,但没办法……谁叫这大明的江山,将来是他外孙的呢?
他必须要站在外孙的立场,为外孙考虑!
“听君一席话,咱也是受益颇多啊!”
朱元璋抿了一口茶,感慨道,
“你说咱小小的一个凤阳,怎么就出了这么多卧龙凤雏呢?你徐达不也就是个种地的,竟然能成长到这个地步,咱看你,也有点上马能战,下马能治的意思了,要是给你一个省府去当按察使,咱觉得你也肯定能做好!”
徐达咧嘴一笑。
“陛下谬赞了,臣哪里有这本事?无非是耍耍嘴还行,您真要臣去治民,那臣肯定麻爪了。”
他一脸谦逊的道,
“说到底,文治武功皆强的,也就只有陛下和诸位皇子,陛下乃紫微帝星,而臣只是辅佐陛下的一颗将星而已,力量就这么大,没有余力了。”
朱元璋亲自上前,给徐达倒上一杯茶。
“哈哈哈,你这老小子,最是会藏拙。”
“好吧好吧,咱也不夸你了,一夸你,你就跟老鼠看到猫似的,警觉的很,无甚意思,待会儿留下来,陪咱一起喝酒!你嫂子如今不在,咱想怎么放纵都成!待会儿咱再吩咐御膳房,给你弄一只烧鹅来!偷偷的,不告诉妙云!”
徐达:“?!”
听到这话,徐达的眼睛骤然一亮,肚子里的馋虫已然是压制不住了!
他现在就想吃!
“谢陛下!敢问陛下几时用膳?”
“嗯?哈哈哈哈……”
君臣二人玩笑了几句,忽的一阵脚步声传来。
“微臣,参见陛下。”
毛骧走入华盖殿内,恭声道,
“陛下让臣细致调查诸位藩王所作之暴行虐事,各地锦衣卫已经查清楚。”
“请陛下阅览。”
朱元璋听到这话,脸上笑容瞬间收敛,脸色亦是阴沉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