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青霜 作品

第三百二十八章 朱长生也想跟老爹一起去收拾叔伯?若天命在我,必定无事!

第328章

朱橘闻言,顿时大惊。本文搜:晋江文学城 免费阅读

“爹,你怎么这样说我?”

他瞪眼道,

“我完全是按照你的意思来办事的啊!”

“你要废黜和流放他们,那我自然会出废黜和流放的方案,你若是只想教训一下他们,我自然也有温和的手段。”

“说白了,我不过是你手中的工具而已,指哪儿打哪儿。”

“我再补充一点,我对自家兄弟完全是没有意见的,毕竟,他们可都是我的手足兄弟,挚爱亲朋啊!我当然也希望他们改邪归正,变成良善好人啊!”

朱元璋:“……”

朱橘这小子的诡辩,到底是像谁啊!

啊?!

“你搁这儿装什么大尾巴狼!刚才一听说要对你几个兄长下手,你眼睛都亮了!当老子是瞎的啊!”

老朱怒道,

“行了行了!咱不跟你掰扯这些废话!”

“这事儿你别管了,咱自有主张!”

就老六现在这样的表现,他是完全不放心让他去的!

到时候,搞不好要生出大乱子来!

那几个虽然不是省油的灯,但面前的这个,当初‘混世魔王’的称号,可不是白来的!

“别啊,爹,你不要意气用事。”

朱橘正色道,

“你想要给老二老三他们一点颜色瞧瞧,让他们长点记性,那就必须要出重拳!”

“你随便派遣一个官员去,能压得住他们吗?哪怕你把我老丈人派过去都没用啊!老徐他敢给这帮无法无天的亲王摆脸色吗?到时候估计是一顿喝酒吃肉,大家乐乐呵呵的把事儿就平了,这么做,能有什么效果?”

“连德高望重的老徐都镇不住他们,更别说其他官员了,去了不但起不到教训的作用,搞不好还要被他们给欺负!”

“您老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个理儿?”

朱元璋闻言,不禁默然。

这倒也是。

派个官员去,那肯定是不痛不痒。

纵然派遣一个刚正不阿,眼里揉不得沙子的御史去,难道那几个混小子就怕了?

不可能的。

在他们的地盘,有的是办法整治空降而来的官员!甚至要是发生冲突的话,出现流血事件都有可能!

“能把他们压住的,也就大哥,我,还有您老人家。”

朱橘笑着分析道,

“大哥现在不知道在哪儿晃悠的,根本召唤不到他,纵然真的让他去,他虽然也有严厉的一面,但对于自家弟弟还是过于宽和仁慈,到了那地方,估计也是雷声大雨点小。”

“而您呢,您老人家总不可能为了教训几个不肖子孙,亲自出马吧?那实在是犯不上哇!”

“所以,也就只有我,最合适,虽然他们是我的兄长,但我作为大明监国,也有监察皇室子弟之权!我去对付他们,那是再合适不过了!”

“您放心,只要我去,那效果一定让您满意!”

他一番论证,给出了非自己去不可的理由,听得朱元璋也是不由自主的微微颔首。

不得不说,这分析的……还是挺有道理的!

不过,总感觉哪里怪怪的啊!

“为什么你对这件事情,如此的积极?”

朱元璋一脸狐疑的道,

“别的事情,就没见你这样上杆子的凑上来。”

“说!你到底是什么居心!把你心底里真实的想法说出来,咱再考虑要不要把这个差事交给你!”

总觉得这小子没憋好屁!

“我想出去玩。”

朱橘没有犹豫,非常果断的,老老实实的回应道,

“应天太没意思了,先前两次出去,也都是因为打仗,满腔的心思全都用在大老爷们身上了,沿途的风景基本上都没怎么看。”

“所以,这次有机会慢悠悠的去北方逛逛,自然不容错过!”

朱长生听到这话,眼睛骤然一亮。

“呵!”

朱元璋嗤笑一声,略带鄙夷的道,

“你就这点出息!还当自己是长不大的孩子呢?一天到晚就想着出去玩!”

“真是……胸无大志!咱像你这个年纪的时候,已经在考虑怎么鲸吞天下了!你小子,怎么就没老子这样的事业心和上进心呢?”

这小子要是有上进心,他也不用隔代指定继承人了,这会儿朱橘就是太子了!

“人各有志嘛!”

朱橘嘿笑道,

“再说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是圣人说的。”

“老爹你当年走南闯北,南征北战,阅历已然足够丰富,但我这从小就在宫里,都没怎么在外头游荡过,这阅历不足啊!像我这样天真单纯的人,将来要是被人坑害,是会吃大亏的!”

“所以,我肯定得出去闯荡闯荡,才能成大器啊!”

朱元璋闻言,一顿呲牙咧嘴。

你还天真单纯?

你老六要是天真单纯,那天底下真就是没有天真单纯的人了!

不过,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话在他看来倒是没错的。

相对于一天到晚只知道读书的书呆子,老朱更欣赏历经风雨的实干家。

“……行吧!你勉强算是说动咱了。”

朱元璋双手抱胸,道,

“放你出去,不是不可以,但咱要跟你约法三章!”

“你要是答应,咱就让你去!要是做不到,那就免谈,老老实实的待在皇宫里吧你就!”

朱橘听到这话,想都没想便是点了点头。

“答应答应!自然答应!”

“别说是约法三章,就算是三十章,我也答应啊!”

反正先答应了再说!至于能不能做到,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了。

做人啊,这点机灵劲儿还是要有的。

“第一,你这次去不是去玩的,而是以监国的身份,去考察各个藩王的封地,顺带看看地方上的风土人情,洞察一番民生疾苦。”

朱元璋沉声道,

“咱虽然有锦衣卫充当咱的耳目,但毕竟没有亲眼去看过下面的百姓日子过得怎么样,尤其是北方的百姓,咱对他们的情况不甚了解!所以此次,需要你来充当咱的耳目了!”

“若是看到有价值的民情,亦或是老百姓们有什么诉求,你要如实记录下来,并给咱汇报!”

朱橘恍然。

“你这是叫我当钦差啊。”

“这事儿倒是容易,我这人还真就爱微服私访呢!”

以前挺爱看《康熙微服私访记》,里头的康熙装逼打脸老带劲了,自己搞不好也能来一个《吴王微服私访记》,到时候说书先生们就又有新素材了。

“嗯,若是百姓有难处,你能处理的就当即处理了,若是不能处理,再回来上报给咱。”

朱元璋颔首道,

“第二件事,咱是要你训诫藩王!目的是要让他们能够改邪归正,而不是打生打死!所以你到时候注意点,不要搞得太过火了!”

朱橘撇了撇嘴。

“行吧,我知道了,不过,那你也得给我派兵啊!”

“不管怎么说,我这个吴王出行总归还是要有人随身保护的吧?另外,我作为钦差可以便宜行事,提调当地军政要务的吧?这权力你得给我,不然我不好施展。”

朱元璋白眼一翻。

“咱会给你安排锦衣卫作为护卫的!”

“至于便宜行事,你作为监国,在大明怎么也算是三号人物,不需要咱额外给你权力,到了地方上,你自然就是老大!他们都得听你的!”

“明白了吧?”

朱橘点了点头。

“懂,懂。”

“有您老这句话,那我就放心了。”

有这一句口谕在,他就不需要再有什么顾忌了!

“第三件事。”

朱元璋又道,

“咱有迁都的打算,原本是中意咱的老家凤阳,想将其立为中都,但思来想去之后,还是算了,凤阳这地方实在是太偏僻,各方面都不满足作为国都的条件。”

“所以,还是在北方都城中选取新的国都吧!秦地长安,还有燕地大都,以及洛阳、汴京,你都可以考察一番,看看这几个哪个更合适。”

朱橘听到这话,神色顿时一正。

“迁都啊!这可是大事!”

“是得好好研究研究,我也觉得,这应天的风花雪月还是多了些,少了点威严肃穆。”

朱元璋亦是点了点头。

“是啊,当初建都应天,也是权宜之计,刘伯温也说了,这应天不可久为国都。”

他沉声道,

“身处南方,总有偏安一隅之感,咱们现在打下了这么大的疆土,这应天就更是不合适了,随便发布一道命令过去,都需要几个月才能响应。”

“久而久之,咱担心会出现乱事。”

“尤其是,燕云十六州沦丧四百余年,汉人早已胡化,要将他们教化改正回来,必须要下大力气!隔着大老远发号施令那是不行的!”

“咱现在比较倾向于长安和大都这两个地方,到时候,你要重点考察!”

朱橘微微颔首。

大明都城在应天府,这个政治辐射圈其实是很小的。

而且,北方对着南方,有着天然的地理优势!这也就是为什么历朝历代都是自北而南打江山,北伐成功的只有大明这一例。

万一北方有人叛乱,形成南下擒龙之势,那应天就危险了!

“好,不过我个人倾向于大都。”

朱橘道,

“长安这个地方虽然好,总觉得气数已经尽了,唐朝当年在长安,可是天子九遁啊……”

“先前我还和师父探讨过,他说整个华夏,也就只有两个半地方适合当国都,一个是长安,一个是大都,还有半个就是应天。”

“这三个都有天星四贵的格局,皆有亥、艮、酉、巽四山来朝,可谓是贵不可言,都可为帝国之首都,但应天为什么是半个,就是因为这些山脉草木太过于秀气,不够刚毅,没有唯我独尊的那种霸气!”

“这种霸气,唯有长安和大都有,而大都比之长安,或许还要更甚一筹。”

朱元璋闻言,目中光芒闪烁。

“原来……还有这样的说法。”

“这刘伯温倒是没跟咱细说,那按照彭玄的说法,燕地适合为帝都?”

朱橘点了点头。

“反正师父的确是这么说的,具体咋样,还要看了才知道。”

跟着师父彭玄混多了,他也会了一点点风水望气的皮毛。

当然,其实也不用怎么看,大都从元朝到明朝,再到清朝以及后世,稳稳定定的当了六七百年的国都,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这地方,它完全就是天选帝都啊!

“行,反正你先去看了再说,到时候如果真要迁都,再让你师父把把关。”

朱元璋挥手道,

“反正,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真要把这大工程完成,说不定咱都看不到了,得在长生的手里完成了。”

“长生,你说是不?”

老朱看向大孙子,而朱长生则是眨了眨眼。

“爷爷,我也想跟爹一起去,行不?”

他问道。

朱元璋:“?”

“你也想去?你去个毛!”

老朱瞪眼道,

“你可是大明的皇太孙!皇太孙能乱跑吗!”

“外面有多危险,你知不知道!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不说咱,你奶奶都得崩溃!”

“你就给咱老老实实的留在皇宫里,哪里都不许去!咱还要对你言传身教,传给你治国之道呢!”

已经出了那么多意外了,所以他不允许朱长生再出半点岔子!

这皇位的传承,必须要的就是一个字——稳!

“可是,爹说过,养在温室里的花朵,是永远都长不大的,阅历浅薄的人,会很单纯,很容易被人给骗的!”

朱长生皱着小脸,噘着嘴道,

“我不想跟汉惠帝那样,长于深宫妇人之手,像个仁弱的傀儡,我要学刘病已,深谙民情,懂得市井。”

朱元璋微微一怔。

这小子……竟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其中的道理,竟然有点将他给说动了!

是啊,汉惠帝跟个病鸡仔似的,汉宣帝那样的君王,才是他心中文治武功皆上乘的明君模板啊!

大孙立志要学刘病已,老朱的内心自然是开心的。

还没等他回话,朱长生又认真道:

“如果我出个门都会遭遇意外,那就说明,天命不在我!”

“如果天命真的在我,那不管怎么折腾,我都不会有事的!就像爷爷当年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