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灯初上,瑞丽大酒店的大堂里已经是人头攒动。
剧组的所有正式的工作人员都被安排到相应的位置。
至于重量级人物都在二楼的包厢。
主桌上剧组这边当然必不可少师徒取经四人组,“玉兔精”,“嫦娥”,杨导还有一个执行副导演。
非剧组客人就是女财主陈女士、和她的一个相貌普通,眼神儿却精明干练的小助理。
贝勒爷侯天涞在叶秘书叶念午的陪同下,是最后出场的!主位当然也是给他留着。
贝勒爷刚到门口,人还没进屋。所有人都从旁边儿的沙发上起身,蜂拥着迎了过来。
叶秘书一个眼神儿!几个穿着酒店工作服的“锦衣卫”就不着痕迹的将几人分开。
贝勒爷和众人一一握手,入耳的都是恭维声。
在座的除了叶赫那拉家的陈女士,没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不过一个兰芳华侨大老板的身份足以让众人待若上宾了!
毕竟这时候西游剧组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说白了就是缺钱!
所以对送上门来的大财主自然是要多亲多近。万一要是能薅到“羊毛”呢!
话说剧组这会儿是真缺钱,虽然有兰办注资的100万兰币。情况比原时空强了许多,可是杨导花起钱来自然也“大方”了一些。
利用那笔钱请了兰芳、港岛的专业团队负责西游的特技指导。
吊威亚的都是进口的钢丝和伞绳,所以没有出现大量的演员摔伤情况!
危险镜头也有专业替身演员拍摄,当然钱也大大的超出了预算。
毕竟那些人的薪水可是高出内地演员很多很多的!
当然这都是保密的!就连吃、喝、住处,都是分开的!
这事儿以后爆出来,让“猴哥”直接急眼了!
“猴哥”一直以为自己的片酬是剧组最多的!比不了港城兰芳人也就罢了!
可是“小白龙”拍了三集戏,十几天时间就拿走了1500块。
而他自己每天沾着“毛脸儿”,忙碌了好几年,总片酬才2000块。
师弟“八戒”、“沙僧”挣的就更少了!这心态哪能不崩呢?正常人都忍不了好伐。
《西游》播出后,“猴哥”带着取经四人组满世界走穴捞金也就成了必然。
如今倒是还好些,但是也没有本质变化。
原时空《西游》剧组是82年立项开始拍,到1986年试播,基本上到1987年才陆陆续续都拍完。
而且原定的是打算拍40多集,后来呢,陆陆续续的由于经费等各种原因,总共是剩下了大概41集。
如今杨导的计划是拍摄52集,将西游完整的呈现给全国观众。
可如今经费又已经捉襟见肘,下午叶秘书倒是说了一句想投资。
可具体金额还没确定,附加条件可也不少,还都是自己做不了主的!
再说那都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还是抓住眼前的侯大老板和陈大富婆。今晚酒宴上能薅多少是多少。
贝勒爷坐到主位,两边儿是陈总和杨导次席陪座。
左手为上,陈总自然坐到上首。这是财力身份决定的座次,大家都是心知肚明。
贝勒爷拿出烟盒,陈女士抢在叶秘书之前掏出打火机。
火机举到眼前,贝勒爷也只好受了!食指敲击了她腕表一下,示意感谢。
“这几年族里有头有脸的人,每年“千寿节”都去兰芳给您老祝寿,可是您老总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今天可算是见到真容了!”
这话虽然没什么敏感字眼儿!可她还是非常注意。尽量把声音压的很低,
贝勒爷:“我这人闲云野鹤惯了!不喜欢这些繁文缛节的场面。
回去告诉他们,少做面子工程。真有心就给孤老院捐些款,或者在山区建所学校。就算是给老头子积福积寿了!
不过范围只能是东大或者兰芳,我可不想孝敬我的票子,被拿去养狼崽子。”
陈女士:“您说的是!回去我就把您的意思传给他们。到时候让范五爷统筹安排,想来是出不了岔子的。”
自从贝勒爷成事以后,趁着他过生日的机会,去拍马屁、拜码头的人那是逐年递增。
尤其是进入八十年代以后,随着国际形势和经济的发展。兰芳的经济形势一片大好,每年都是超过百分之十的增长。
这让商贾趋之若鹜,艺术文化业也蓬勃发展。
贝勒爷也过了六十花甲之年。这过寿也更加名正言顺。
每年到了他生日这一天,兰芳全境放假三天,那可是举国欢庆热闹非常。
有头有脸的人都是范五爷招待,他也最喜欢出席这种活动。
尤其是贝勒爷不在场的时候,一身蟒袍跟唱大戏似的。那老铁杆庄稼的劲头儿装的足足的!
谁给贝勒爷上的寿礼重,他年纪大了可能记不清。可是应该来的,谁要是没来。
范五爷心里可是记的清清楚楚,没眼色的“小蚂蚱”,他随手就敲打了!
大号儿的“山猫、野兽”有个别不懂事的,应了景儿必然是狠狠的在贝勒爷面前插上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