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上一枝蒿 作品

第三百八十四章 不太平

第三百八十四章 不太平

宋不晚从君宜宁这边出来,便去找闵谢秋。

“不晚过来了?”闵谢秋正在陪着儿子在榻上玩,看到宋不晚,赶紧让出一块地儿来。

宋不晚将咿呀学语的侄儿抱进怀里,逗趣了一会儿,才把他交给奶娘。

“大哥可回来了?”宋不晚轻声道。

“方才归家片刻,又匆匆出门了。”闵谢秋看着外面的天色,叹了口气。

分明是艳阳高照的天,檐角冰棱却折射出森森寒意,压得她心头如坠铅云。

“大嫂,大哥若再回来的话,还是别叫他出去了。”宋不晚很有些担心地说,“外面目前看着还好,谁知道什么时候就不太平了。”

虽然知道这样说会让闵谢秋担心,但宋不晚还是要提醒一句。

“我知道。”闵谢秋点头。

只是,闵谢秋知道,宋不为平日里看着温润,但他一旦做了决定,没几个人能改变得了的。

对于宋不晚的交代,闵谢秋也只能尽力而为。

黄昏时分,无忧匆匆回府:“夫人不好了,城门关了。”

关城门?宋不晚看了一下天色,还没到关城门的时候呢。

“可知发生什么事了?”宋不晚看向无忧。

“不知,守城将士已全换了生面孔,我不敢多问,便赶紧回来了。”无忧想了想,又道,“夫人,怕是有要紧的事。”

城防换了人?宫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又为何要关城门?

“无忧,你去叫上兰芍和青棠,你们各院通知一声,尤其是大嫂那里,咱们府上也要警戒起来。”宋不晚说道。

赵氏不在,便是闵谢秋当家,宋不晚也只能提点一二。

但是旁边的花园则是宋不晚做主,于是她让姜嬷嬷将身强力壮的婆子们都叫过来,让她们两人一组在园中巡逻,并许她们每天多三日的例钱。

这些婆子们高兴得不行,虽说也察觉到外面似乎有些不太平,但她们可是在侯府,定是无事。

虽是巡逻,但也就抓些宵小,她们才不怕呢。

一日付三日的例钱,只盼着这样的日子更长久一些。

闵谢秋听说后,也将侯府的婆子以及身强力壮的丫鬟们组织起来,在后宅巡逻。

至于前院,有府卫,倒不碍。

好在,天快擦黑的时候,宋侯爷和赵氏便被放回来了,原因也很简单,瑞王打着勤王的称号,居然打到了城下。

只是宋侯爷将赵氏送到了家门口,又骑着马办事去了。

“原来封城门是为了这个,竟是要动刀兵了……”宋不晚指尖轻颤。

“你们也知道这事儿了?”赵氏握着宋不晚的手,“是不是吓到了?”

问过宋不晚,又问闵谢秋和宋不予。

“娘,您昨天夜里是不是都没睡啊?”宋不晚看到赵氏的眼底都有了黑眼圈,却依旧担心着子女。

“是啊娘,不如您先歇歇去,我们晚些再说。”闵谢秋也道。

“我哪儿睡得着。”赵氏摇了摇头,然后说起了昨天宫里的事。

昨天在宫里,原本一切都好好的,皇上没出来,大家心里也有数,都装不知道而已。

谁知九皇子突然发难,说要去见父皇,已经很久没有去见过父皇了。

一些大臣也因此吵着要去见父皇,可吴王却起身拦住了众人,甚至将吵着要去见皇上的人当场砍杀了几个。

没人敢再提见皇上的事,但所有的人却也全部圈禁在了宫里。

究竟出了什么事,赵氏在女客这一边,没有听到半点儿消息。

“我出宫的时候才看到侯爷,侯爷说宫里现在乱成了一锅粥,他都没弄清楚谁是谁人,究竟要干什么。”赵氏叹着气道。

“娘,既然如此就别想了,咱们关着门过自己的日子便成。”宋不晚安慰着赵氏。

赵氏点了点头,但大家心里也清楚,若是文官也就罢了,宋家是武官,哪里是能撇得开 的。

宋不为还没回来,宋不喧在军中,宋侯爷这会儿也不知道在哪里。

可越是如此,府里的女眷便越不能乱。

因此,在宋不晚等人的劝说下,赵氏便进内室歇着去了,光这么硬扛着也不是回事。

瞧着一会儿就要吃晚膳了,宋不晚等人干脆留了下来,为免吵着赵氏,于是去了西厢。

把丫鬟们都赶了出去,宋不予开口便问:“不晚,你可看出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了?”

“我哪儿知道。”宋不晚苦笑道,这朝堂之中的事情,她是真的不大懂的。

“九皇子不才十五岁吗,他怕是被别人蛊惑的吧。”闵静秋小声道。

“大嫂说得在理,否则就算是要知道,也不会除夕夜当着众人的面问这件事情。”宋不晚点头。

很明显,做这件事的人应该是有了万全的准备,目的就是夺嫡。

否则,真要知道皇上如何,悄无声音的查,不是更好些。

可九皇子那么轻易就被吴王拿下来了,只能说,他肯定

是被人利用了。

但究竟是被谁利用的,几个闺阁女子搅破了脑子怕是也想不出来,因此干脆便不想了。

宋不晚也不纠结,社会没有给你这个条件,何必跟自己过不去呢。

吃晚膳的时候,宋不为终于回来了,他的几个同窗也是胡乱猜测,没个所以然。

“回来了就好,别再出去了。”赵氏忧心忡忡地说道。

这时,有小丫鬟说荣安堂来人了,问侯夫人可好。

赵氏着实也不愿意再跑一趟,只让青柳跑了一趟,告诉宋老夫人一切都好,让她安心。

“都好?这个个都拿搪塞之语糊弄我呢。”宋老夫人将沉香杖重重顿地,震得供案上青瓷瓶嗡嗡作响。

干嬷嬷瞟了一眼那沉重仗,其实宋老夫人眼下还用不着拐杖,只是她觉得用这个看上去要威严许多。

“那是怕您担心。”干嬷嬷劝解道,“您这把年纪了,知道又能怎样。”

“我哪把年纪了?”宋老夫人不满地瞪了干嬷嬷一眼。

“不管哪把年纪了,有儿孙在就享儿孙福嘛。”干嬷嬷叹了口气,“管外面怎么变呢,您这儿总是最后一步。”

“那倒也是……”宋老夫人告诉自己,自己的亲骨肉都在府中,老三也不在京里,有什么可担心的。

可道理清清楚楚的,但还是要担心。

及至半夜,靖安侯府的人都被沉重的脚步声惊醒,府卫趴到围墙往外看,却是满街的兵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