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封壬居士 作品

第150章 井底的旧剑

张小峰回过神来,感觉自己身处一处幽暗逼仄的空间。周围充斥着腐败的霉味。

片刻之后,张小峰便适应了黑暗。有天目傍身,就是在这极暗的环境中也能视物。

“这里不是孤山的那个山洞,这是被送到了哪里?”

抬头朝上看取有一丝丝微弱光亮投下来。

这是哪个天然深洞的坑底。

能看到微弱光线,说明这儿不是完全封闭的。

周围都是软烂的淤泥,必定有雨水能渗透进来,淤泥之中还有些碎石之类的。

张小峰觉着这里与当年龙池之下的深井有些类似。这里也有可能是一处深井。仔细看过周围的环境,是井底的可能性更大些。

再向上看去,下宽上窄,张小峰更笃定这是一处废弃的枯井。所以上面的井口被封住了。

张小峰尝试能不能跳上来。只是脚下这淤泥却不太好借力,井壁下宽上窄也是无处借力。

一跳只能跃起两三丈,距离井口还有一些距离。

张小峰尝试数次,还是没能上去,但是看清楚井口确实是被一块石头压住。

下落之时脚下不小心踩到一个硬物,扒开淤泥居然是一节剑柄,柄上五节连环,隐隐约约有符文图案,这造型看起来有不少年头了。

张小峰伸手握住剑柄,尝试将其拔出来。

微微用力,纹丝不动。

按说在这淤泥当中,轻松的就能拔出来了。

又用了三分力,这力道就是卡在石头当中也能拔出来。却依旧纹丝不动。

不信邪,加到五分,依旧不动。

张小峰索性放弃,怕再用力把剑刃拉断了。只得换了个方法,忍着恶臭,将淤泥扒到一边,将其慢慢刨出来。

扒到四尺深,就能看到剑刃的剩余部分深入石中的。剑刃上还有日月星辰之形,看来这是一柄法剑。

张小峰双手握住剑柄,脚蹬住石头,用上全身力气的。

感觉有一丝丝的移动。

井中回荡起一阵呜呜的风声。

张小峰低头一看,剑刃插入石头的细缝有黄水渗出。

这一丝水气,让张小峰心头一颤,一股浓烈的煞气弥漫在井底。

也顾不得这剑,直接撒手,借力脚底的石头,全力向上蹦去。

这下堪堪能与井口相平,张小峰双脚撑在井壁之上,正好卡在的井口下方一点。

腾出双手,将一股真气向上轰出,头上哗啦啦的掉下一片碎石。

他不敢太用力,不然反弹之力又会让其再坠落井底。

只能这么一点一点的将石头敲碎。

周围露出的亮光越来越多,张小峰心里有些激动,看来马上就能出去了。

感觉差不多了,张小峰全力一击,自己也借力坠落井底,同时向井壁躲闪,巨石贴着他的头皮落下。

此时,井中明亮了许多。井底淤泥也有大块碎石覆盖,张小峰轻松跃上井口,双手在井沿轻轻借力就翻了出来。

终于出来了!

幽冥阴司走一遭,阳世红尘又回头。

深深吸了一口气,下面污浊的气息都让张小峰脑袋发昏。

身上沾满淤泥,臭气熏人,张小峰四处看看哪里有溪水,能将身上冲洗干净。

幸好布袋里的法器没有被沾染到,只有外面有些泥渍。

抬头见井边有块石碑。

张小峰绕道前面,看看能不能确定自己现在身在何处。

碑上用两个隶字:“戒鬼”,原本的红漆早已经剥落,只能看到一点残存的痕迹。

“我的牛头亲哥,怎么把我弄的这么远!”

不是所有的井都有名字,但是这个名字在道门却是大大有名。这里便是蜀地鹤鸣山。

张小峰无奈的倒在山坡上,享受阳光的温暖。在冥界不见天日的感觉着实不太好受。

这井是祖天师张道陵的杰作。

当年张天师在龙虎山炼出金丹之后,其个人修行已经到达巅峰,所以便有了开宗立派的想法,想让道法在天下弘扬开来,于是在花甲之年动身前往蜀地。

之所以选择蜀地是因为听说巴蜀疹气危害人体,百姓为病疫灾厄所困,张道陵便想以丹符之道为百姓祛邪治病。

蜀地为天险所阻,与中原交通不便,蜀人多纯厚,易于教化,且多名山,灵气也充裕。

而且远离中原刀兵战乱,自成一片。

入川后,他先居阳平山,后住鹤鸣山,汉安元年正月十五日,太上老君降临蜀地,授其正一盟威之道,命其为天师,嘱其扫除妖魔,救护生民。

张道陵开始收徒设教,奉其道者,须纳五斗米,时称五斗米道。但他们自称为正一盟威道。后世称为天师道。

汉安二年,又将蜀地分为二十四治,进而设立祭酒,分领其户,有如宰守。

张天师来了之后,蜀地的妖魔鬼怪自然要给他带你颜色瞧瞧,其中出名的便有六大魔王、八大鬼帅。

他们带阴兵鬼卒肆虐蜀地,传播瘟疫疾病,令蜀地百姓生灵涂炭。

张天师在青城山上设下法坛,鸣钟叩磬,召请天兵天将下界诛杀妖魔。

八大鬼帅率领数十万阴兵,围攻青城山法坛。但是有神将佑护,阴兵不得再进一步。

取弓矢射向张天师的莲花法座,箭矢碰到护坛神光,化作花瓣纷纷落下。

再引幽冥之火,将青城山草木点燃,天师招来风伯,将火焰吹回卷下,将阴兵烧死大片。

八大鬼帅自知不敌,请来六大魔王,率领鬼兵百万围攻青城山。

张道陵就等这一网打尽的机会,挥剑将山峰劈开,将百万阴兵困在其中。

六大魔王被迫答应退出蜀地,返回冥界魔界。

待他们从界域缝隙也就是这口井离开之后。

张天师将三五斩邪剑之雌剑,插入井底,永镇妖魔。

又命人以巨石封掉井口,取名戒鬼井,提醒后人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