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
前排三点掩护,拉维亚后三一对一,成功拿下第一分。
詹内利头脑清晰,第一局队员的状态如何,作为球队“大脑”的二传心里有数,第二局伊始便率先从拉维亚这一点突破。
一点打出来,掩护其他多点,队员全面开花,这比赛就容易好打多了。
反轮开局,林铭佑第一轮过后便转到后排发球,利用他的强发球轮、破功,抓往返、打好开局。
美国队,有了安德森这个老油条,男排四人一传已经玩转多年了,德法尔科在日本联赛征战多年,一传能力提高不少。
唯一的漏洞就可能是拉塞尔在关键分上的手软了:几次关键分失误,估计他已经有阴影了。
“砰!”
大力跳飘,自由人小手机脚下预判向右移动,小动作虽隐蔽,却难逃林铭佑敏锐的观察力,抛球后临时改变计划,一记压底线的跳发直袭对方一号位死角。
小手机鱼跃救球,重心回位之后,勉强将球垫到三米线附近。
二传出手,安德森只能被迫打调整攻,鲁索和加拉西如同两道蓝色城墙骤然合拢:砰!
直接拦死。
意大利第二局开局,2:0领先,延续了第一局的状态。
进攻被拦,老将安德森并未因此有所波动,心态一直很稳,林铭佑的下一个发球,主动后撤、帮忙补接。
一传到位的情况下,安德森二号位自接自扣,成功过轮。
这就是老将的作用,稳定的心态,在线的下球能力,始终是队友信赖的“压舱石”。
接下来的三分成了安德森的表演时间。
在克里斯滕森的激活之下,这位34岁的老将在第二局焕发职业生涯的第二春:
先是一记标志性的二号位暴扣,接着又在后排连续两次超手进攻得手。
这一点上,美国男排与意大利男排颇有点共同之处,场内接应是从主攻改过来的,既能接一传,又能在二四号位左右开弓;
同理,后排攻也不仅仅局限于二号位,随着轮次、站位的不同,灵活跑动,进攻点在哪一个位置都不奇怪,令人防不胜防。
\"节奏还能再快一点吗?\"
“可以,不过稍微再开网点,视野开阔,线路上有更多的选择。”
“ok,没问题。”
网前,詹内利在擦汗时低声对林铭佑说,战术讨论,随时调整。
美国男排二传克里斯腾森,也是位世界顶级二传,跑动灵活、传球多变。
第二局开始,正是由于他对安德森这一点的激活,意大利的拦防体系一度陷入被动,局势陷入僵局之际,拉维亚这一点的进攻显然是不够的。
为此,詹内利打算给L多分一点球权,变必须要灵活,要主动,此刻的僵局正是由于对手二传变在前。
意大利这边,必须跟上,否则一旦被对手起势,节奏上势必会压对手他一头,到时,比赛就很难打了。
.......
下一个回合,米切莱托在后排时的唯一一轮接发球,一传送到三米线,半到位:
四号位的平拉开,詹内利传的非常利索,在跳传瞬间、手指发力、迅速前推,手中画出一道低平的弧线、飞向四号线。
低平、快速,半开网的平拉开,林铭佑抢了一般速度,尤其是下手鞭打的那一下,大臂带动小臂、猛地一挥、几乎都甩出残影来:
“砰!”
小斜线,切得又浅又薄,美国三号副攻詹德里克拦网手下漏出的线路,林铭佑抓的很准,避手之后的线路直切安德森脚下。
一攻拿下,稳住局势。
这个精妙的攻传配合如同打开意大利反击得分的泄洪闸门:林铭佑速度打出来后,米切莱托的高度也充分利用起来。
尤其是当德法尔科在前排拦网时,二号位的直线,超的相当爽。
当然,拉维亚在后三打出一记贴网八字顺手小斜线时,比分已经追至反超12-10,逼得美国队主帅被迫立刻叫了暂停。
........
意大利这边,队员也没闲着,互通有无,沟通战术。
\"估计接下来,他们应该要重点盯防米切莱托了。\"詹内利仰头喝着功能饮料,喉结快速滚动,\"四号位这边的压力要分担一点。\"
“没错,副攻这边应该也穿插着给点,前面的有点少了。”德乔治一旁压阵,适时补充。
拉维亚今天状态正好,美国队目前并没有什么有效的应对方法;
一传稳定,L的快速平拉开更是让其头疼的很;唯一可以针对的突破点,也就是米切莱托这边了。
状态一般,前几个球就是凭借高度突破,德法尔科矮拦网高度受限,对角的拉塞尔可不矮,主帅基拉里应该会又针对性的布防。
“哔!”
暂停回来,赛事走向亦如大家预期的那般,拉塞尔轮转到前排时,米切莱托在二号位的进攻效率明显收到限制;
后排德法尔科化身擦地板的“清洁工”,与自由人小手机一左一右、接连起球,比分依旧咬的很紧。
直到林铭佑的发球轮,第二局的转折点:连续三记不同落单的大力跳飘让美国队一传体系崩溃:
力量、角度,找人找点,林铭佑手上控制的很好,指哪发哪,其中一球甚至直接落在底线附近。
技术挑战,镜头不断放大、刷新,不到1的外切,极限压边。
18-14,意大利依靠强力发球轮,再次逼迫对手叫了第二个暂停。
然并卵,暂停回来的局末阶段,双方几回合的拉锯战,并未能改变意大利领先的4分优势。
当比分来到23-20时,出现了本局最精彩的攻防回合:安德森的后攻被林铭佑神奇救起,拉维亚后排插上,假扣真传,调整传球二号位:
米切莱托佯攻掩护,詹内利却抢先一步,背飞走起、直接二次球偷袭!
\"哔\"
主裁吹哨,美国队得分的判罚结果,让意大利队员举起挑战手势。
大队长毕竟还是大队长,詹内利的眼力不是一般的准,更何况这球还是他从队友手上“抢”来的扣球机会。
要是打丢了,那就脸都没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