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琦闻言,心中不由得一紧,连忙低头看向自己的衣袖,果然,在袖口处有一处小小的破损。
他的脸上瞬间泛起一抹淡淡的红晕,就像天边的晚霞一般,羞涩而迷人。
他急忙躬身施礼,向贵妃娘娘表示感谢:“多谢贵妃娘娘的提点,儿臣感激不尽。”
云容见状,嘴角微扬,露出一个淡淡的笑容。
她优雅地轻点颔首,然后转身离去,步伐轻盈地回到了蓬莱殿。
“娘娘,奴婢已经按照您的指示,将事情告知了盛王殿下。”
云容恭敬地向杨玉环禀报。
杨玉环微微一笑,宛如春花绽放,她轻声说道:“做得好。”
那笑容如春风拂面,温暖而柔和。
盛王李琦,乃是寿王李瑁的一母同胞的亲兄弟。
尽管在当今圣上李隆基的众多儿子之中,他并不是特别引人注目,但在杨玉环的眼中,他却是一个极具潜力的可造之材。
————————————————
李隆基结束早朝后,乘坐着华丽的御辇,缓缓地驶向蓬莱殿。
他的心情似乎颇为愉悦,一路上都面带微笑,不时与身旁的高力士交谈几句。
当御辇快要抵达蓬莱殿时,李隆基突然转头看向高力士,开口问道:
“贵妃可曾见过皇子公主们了?”他的声音温和而带着一丝关切。
高力士赶忙躬身回答道:“回陛下,贵妃娘娘已经见过各位皇子公主了。”
他的态度恭敬而谦卑,显示出对皇帝的绝对服从。
李隆基微微颔首,表示知晓,然后沉默片刻,似乎在思考什么。
过了一会儿,他再次开口问道:“那寿王也见过了吗?”
这个问题让高力士心中一紧,他知道李隆基对寿王的态度有些微妙。
毕竟,寿王曾经是杨贵妃的前夫,而李隆基却强行将杨贵妃纳入后宫,这其中的关系颇为复杂。
然而,高力士并没有丝毫犹豫,他立刻回答道:“回陛下,贵妃娘娘也见过寿王殿下了。”
李隆基的脸色微微一沉,他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追问道:“哦?那贵妃有何言语?”
高力士连忙解释道:“贵妃娘娘嘱咐寿王殿下要与王妃和睦相处,早日为皇室开枝散叶呢。”
他的语气十分诚恳,仿佛这是他亲耳听到的一样。
李隆基的脸色瞬间缓和下来,他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说道:“贵妃当真如此说?”
高力士连连点头,说道:“千真万确,老奴就算有十个胆子也不敢编造这样的谎言啊。”他的语气坚定,让人无法怀疑他的话。
李隆基听后,心情愈发舒畅,他哈哈大笑起来,说道:“好,好啊!贵妃果然深明大义。”
李隆基心中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暗自思忖着,看来玉环的确已经与过去彻底决裂,如今全心全意地陪伴在自己身旁了。
没过多久,御辇就抵达了蓬莱殿门前。
李隆基步履轻盈地走进殿内,一眼便望见杨玉环正趴在书案上,似乎正在小憩。
他生怕惊醒了她,于是放轻脚步,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去。
走到近前,他向高力士使了个眼色,高力士心领神会,赶忙将一条柔软的毯子递了过来。
李隆基接过毯子,轻柔地盖在了杨玉环的身上。
杨玉环似乎察觉到有人在靠近,她慢慢地睁开眼睛,当她看到眼前的人是李隆基时,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娇声说道:
“陛下,您下朝了。”
说着,杨玉环就要起身向李隆基行礼。
李隆基连忙笑着伸手将她揽入怀中,柔声说道:“朕见你睡得如此香甜,实在不忍心吵醒你。”
杨玉环的双颊瞬间泛起一抹红晕,宛如熟透的苹果一般,她娇羞地轻声回应道:
“让陛下见笑了,只是今日起得太早,有些困倦,不知不觉就打了个盹儿。”
李隆基拉着她的手,一同在榻上缓缓坐下,嘴角含笑,轻声说道:
“可不是嘛,今日朕在朝堂之上,那是一个哈欠接着一个哈欠,实在是想直接回来抱着你再睡一觉。”
杨玉环听闻,嘴角微微勾起,似笑非笑地嗔怪道:“都怪玉环昨日与陛下嬉闹得太晚了些,害得陛下今日如此困倦。”
李隆基连忙摆手,笑着说道:“这怎么能怪你呢?朕今日见了你,精神都好了许多。”
说罢,他的目光落在杨玉环的脸上,眼中满是温柔和宠溺。
杨玉环被他看得有些羞涩,微微低下头,轻声说道:“陛下,您就别打趣臣妾了。”
李隆基见状,哈哈一笑,说道:“好好好,朕不打趣你了,今日你见了朕的那些皇子公主们,可有什么趣事发生?”
杨玉环想了想,摇了摇头,说道:“也没什么特别的趣事,只是陛下的皇子公主们,年纪都比臣妾大上许多,臣妾实在不知道该如何与他们相处。”
李隆基安慰道:“这有何难?你只需以平常心待之即可,他们见了你,自然会主动与你亲近的。”
杨玉环点了点头,说道:“嗯,臣妾明白了。”
李隆基微微一笑,又问道:“对了,朕听高力士说,你还特意叮嘱了寿王和王妃要和睦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