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眉鼠眼 作品

第341章 各谋报仇

第341章各谋报仇

赵颢对赵信的仇恨程度,几乎超出了赵孝骞的想像。

在古代,最重视的其实不是什麽家国天下,而是子嗣传承。

尤其是楚王一脉,到了赵孝骞这一代,仅只剩了他一支可怜的香火,对重视传嗣的赵颢来说,简直恨不得把仅有的儿子捧在手心里,一点点针对儿子的风吹草动都会令他心肝儿直颤。

独子的待遇就是这麽不讲道理,从小到大,赵孝骞都是被赵颢宠溺着长大,

儿子再多的缺点,再多的与世情格格不入,赵颢从未强行改变过他。

只要儿子能好好活着,将这支香火继续传下去,赵颢的愿望就满足了。

更何况这个儿子不但活着,而且活得越来越争气,在朝堂上的分量越来越重,简直超乎赵颢的期望太多,对这个儿子,赵颢自然愈发疼爱宠溺。

如此宠溺儿子的父亲,得知赵信几次三番刺杀儿子后,会是怎样的心情?

当然是想杀人。

甲十和乙二仍跪在赵颢面前,一动也不敢动。

悄悄抬头,见赵颢肥厚的脸上直颤,表情比以往更显阴森,那充满杀意的眼神,令二人忍不住畏惧。

“主上——”甲十壮着胆子突然道:“既已确定赵佶谋害少主,何不直接将他刺杀了?”

赵颢皱眉。

早在宫里锁定赵信是嫌疑人后,赵就生出了杀心,可他却暂时无法做出决定。

其一是赵信只是有嫌疑,如今还没完全确定。

其二是,赵信毕竟是官家的亲弟弟,他若死了,朝野会掀起惊涛骇浪,官家大怒严查之下,赵颢恐有暴露的危险见赵颢犹豫,甲十又道:“刺杀赵信不过是以有心算无心,正如当初少主在州桥暗巷遇伏一样,我等也可以做得天衣无缝,无论成败,官府都无法追查,只能是一桩悬案。”

赵颢嗯了一声,开始认真考虑刺杀赵信的可行性。

赵信只是嫌疑人,没有完全确定是他,但那又如何?我赵颢又不是开大理寺的,非要有证据才能定罪吗?

大哥,我们是黑恶势力耶!

黑恶势力如果做事还要讲道理,那还叫黑恶势力吗?

管他赵信是不是真正的幕后指使人,只要他有嫌疑,他就该死。

这才是黑恶势力办事的风格呀。

赵颢瞬间豁然开朗,他发现自己的智慧再次升华了。

目光警向甲十,赵颢淡淡地道:“此事交给你办,办得利落点,无论成败,

莫留下痕迹。”

甲十兴奋地道:“是。”

从皇城司离开,天色已亮。

赵孝骞走出皇城司的大门,打了个冗长的呵欠,一夜未眠,他已疲惫之极。

昨夜一场宫宴,没想到挖出这麽大的惊天秘密,赵孝骞本该很愤怒,但此刻他的心情更多的却是轻松。

看不见的敌人才是最可怕的。

当初那个敌人一直隐藏在幕后,赵孝骞怎麽也找不出来,其实心理上承受的压力不小,同时还要时刻提防敌人的再次刺杀,无论到哪里都是扈从如云,前呼后拥。

如今既然已锁定了赵信,赵孝骞不知为何心情突然放松了。

敌人已看得见,他还可怕吗?

接下来就是盯死了他,互相斗呗。

上了马车,赵孝骞刚准备打个瞌睡,马车旁的陈守却掀开了车帘。

赵孝骞睁眼看着他:“你干啥?”

陈守犹豫了片刻,道:“昨夜末将听到殿下与世子的话了,末将想说的是,

末将愿为世子分忧。”

赵孝骞注视着他的眼晴,道:“你说的『分忧』,是啥意思?”

陈守咬了咬牙,道:“赵佶既然敢刺杀世子,咱们何不报复回去?凭什麽只能他刺杀,咱们只能被动防御?”

“他可是遂宁郡王,官家的亲弟弟。”赵孝骞道。

“在末将眼里,不过是一条藏在草堆里的毒蛇,既然发现了这条毒蛇,咱们若不出手杀了他,他终究还会一次又一次地刺杀世子,千日防贼,终有疏漏,不如一了百了!”

赵孝骞惊讶地道:“你可是隶属殿前步军都司的禁军将领,怎敢说这话?”

陈守叹道:“可末将受的,却是楚王殿下和世子的恩。”

“这麽久以来,末将一直跟随世子,有幸跟着世子征战西夏,破敌都城,亲眼看着西夏国主签下和议,逼得他们俯首称臣,世子是大宋的砥柱,将来世子还会立更大的功业——.—.

“若世子几次三番被一个见不得人的鼠辈谋害,不仅楚王殿下心碎欲绝,更是整个大宋社稷的损失!”

“赵佶这样的鼠辈,以前没发现是他,咱们无可奈何,今日既然已锁定了他,那就不可仁慈,一定要痛下杀手,以绝后患!”

陈守盯着赵孝骞的眼睛,缓缓道:“世子是干大事的人,定须杀伐果断,只要末将做得不留痕迹,无论成败,都不会牵扯到楚王府。”

赵孝骞深深地看着他,道:“当初峡谷遇伏,执我师旗为诱饵,率先入峡谷终被刺客所害的那二十几个禁军,是你魔下的袍泽,也是你交情最深的兄弟吧?”

陈守垂头道:“是。末将也有私心,我要为那二十几个兄弟报仇!”

赵孝骞阖眼坐在马车内,良久不语。

陈守就站在马车前,一动不动地等着。

良久,马车内终于传来赵孝骞淡漠的声音:“陈守,你是条汉子。』

“世子———”

“我什麽都不知道。”

陈守一惬,接着大喜:“是,世子什麽都不知道。”

一场宫宴,赵孝骞有了大收获,赵信从宫里出来后,却莫名感到心中一阵阵不安,可他却说不上哪里不对劲。

作为官家的亲弟弟,赵信却只是个闲散的郡王。

就算如今官家因为赵孝骞此人,而对皇室宗亲放开了权力的口子,赵信也无法掌握权力。

在所有人眼里,赵信还只是个十六岁的少年,就算他有不逊于赵孝骞的本事,也只能隐藏起来。

在他看来,赵孝骞的锋芒毕露,其实是非常愚蠢的。

藏锋现拙才是正道,赵信最大的保护色就是他的人畜无害。

多乖巧的年轻人,温润尔雅,读书作画,诗词文章,偶尔爱好一点奇石印鉴。

在大宋朝堂和文人们的眼里,这位遂宁郡王简直就是典型的乖宝宝,谁都不会对他生出提防心,就连不是他亲生母亲的向太后,都对他无比宠溺疼爱。

人前太显露本事,容易遭人嫉妒,从而无端树敌,赵孝骞这一年多来的经历已然证实了他的处世理论。

从宰相到朝堂官员,从新党到旧党,赵孝骞都得罪了个遍,若不是靠着官家对他的宠信,赵孝骞早就被削了官爵蹲大理寺了。

深夜回到郡王府,赵信打了个呵欠睡下。

明日又是崭新的一天,行程也是安排得满满的,早上要进宫给太后问安,顺便送几匹太后喜爱的蜀锦。

下午要去城外的玉津园赏石,晚上还与几位明年即将科考的国子监太学生饮宴,趁机看看这些太学生里有没有值得拉拢的人。

明日,又是繁忙且充实的一天。

赵信带着满足的微笑,美美地入睡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