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眉鼠眼 作品

第499章 意外大火

第499章意外大火

出城一行,大有收获。

赵孝骞心满意足地回真定城。

骑在马上,赵孝骞脑子里盘算着未来的对辽战略。

其实如今的大宋周边有许多邻国,西北有西夏,北方有辽国,西南有吐蕃,

还有什麽回,回,交趾,蒲甘,以及传说中的情人满天下的段氏大理。

这些邻国对大宋的态度有的亲善,有的敌对,但最麻烦的还是辽夏。

赵孝骞盘算的战略是如何亡了辽国,顺便收了西夏,最后解决大宋未来的两大后患,女真部落和蒙古部落。

这些麻烦解决后,大宋才真正算得上对华夏的大一统。

从那时起,大宋的君臣百姓才真正可以安享太平。

对辽国的战略基本有了轮廓,燕云十六州是关键。

燕云十六州相当于辽国的气门,一旦被大宋夺取,那麽整个辽国的气势也就泄了。

将来大宋若准备充分,要对辽国全面开战,那麽燕云十六州是首攻之地。

别的不说,赵孝骞这个郡王的封号“河间”,它就位于燕云十六州之内,当初赵煦封他为河间郡王,就是对他的一种督促,不赶紧收复燕云,你这个河间郡王名不正言不顺,自己看着办。

现在赵孝骞已在辽国缓缓布下棋子,皇城司也在上京潜伏了许多眼线,尤其是萧兀纳父子和萧奉先。

如今的辽国从朝堂到民间,都已被大宋渗透,未来的某个关键时刻,这些埋下的棋子或许就能起到大作用。

现在的问题是,本来应该向赵煦请旨扩编真定边军,全部装备火器,人数至少七八万以上。

火器弹药不缺,汴京火器监这些日子应该制造了很多。

赵孝骞担心的是赵煦的信任问题。

三万龙卫营将士交给他,赵煦能放心,但是七八方呢?赵煦是否仍如以前一样信任他?

就算赵煦信任,汴京的朝臣呢?

在这个重文轻武的时代,武将掌握兵权太大,本就是一件非常犯忌的事,名将如狄青者,也不免被皇帝猜忌。

赵孝骞能被信任吗?

出身宗亲,年轻又有能力,有扭转国运的本事,经他的手发明的火器天下无敌,这样的臣子,赵煦敢给他太大的兵权吗?

大宋得国不正,兵权是最敏感的东西,比任何朝代都敏感,否则就不会有“杯酒释兵权”的故事了。

赵孝骞相信赵煦的魄力和理想,但他也知道赵煦的心理底线。

再英明的帝王,在面对手握重兵的臣子时,是怎样的心情?

人心隔肚皮,赵孝骞不敢赌。

所以原本在拒马河一战后,赵孝骞就应该上疏请旨扩编边军的,但这道奏疏他迟迟没写,太犯忌讳了。

请旨的奏疏没送上去,收复燕云的动作也就停滞了,龙卫营驻防于飞狐兵马司,除了操练没别的事干,每天人吃马嚼消耗甚大,高昂的军心士气也渐渐归于平静,赵孝骞仍然没向汴京提过扩编的事。

可是既定的战略不能因此停滞,赵孝骞在犹豫要不要回一趟汴京,跟赵煦面奏此事。

赵煦如果信得过,那麽就扩编,准备收复燕云。

如果信不过,赵孝骞就交了兵权,在汴京继续当他的楚王世子,专心在王府里跟几个婆娘造人,给楚王一脉开枝散叶。

赵孝骞骑在马上,想得脑仁儿疼,旁边的陈守提醒了一声,发现自己一行人已到了真定城外。

骑马进城,街上仍旧繁华,百姓们都认识他,见郡王殿下亲至,纷纷避让一旁,一脸崇敬地弯腰行礼。

快到郡王府时,赵孝骞终于放开了心怀。

做人啊,别把自己看得太重,大宋没了赵孝骞,难道会亡国?

纵使赵煦放心不下他,终归会有别的人去领兵,去夺回燕云。

赵孝骞的初衷是什麽?

是改变大宋的国运,避免靖康之耻的发生,如今的历史,其实早已改变了,

他和家人的命运也必然改变,那还担心什麽?

自己本来就没有野心,谁领兵去夺燕云,去亡辽国,兵权在谁手上,重要吗?

大不了一拍屁股,老子不干了。

想到这里,赵孝骞释怀了,然后———他饿了。

一路狂奔回城,早已饥肠辗辗,见郡王府就在前方不远,赵孝骞顿时心生豪气。

“回家吃肉!吃炖肘子,大火炖透,煮烂,肉皮入口即化,我能干两个!”

赵孝骞骑在马上,豪迈地放言。

预料中陈守和贾实等人的欢呼声并未响起,身后的陈守他们一片沉寂。

赵孝骞忍不住扭头,见陈守等人脸色难看,指着郡王府方向。

“世子,今日这肘子您怕是吃不成了—”陈守脸色铁青道。

“啥意思?”赵孝骞顺着他的手指方向望去,然后,他的脸色立马也变得难看起来。

郡王府的上空,正飘散着滚滚浓烟,远远望去,王府门口值守的禁军正手忙脚乱地拎着桶盆,朝里面冲。

门外的空地上,站着许多百姓,他们也纷纷从家里拿来了桶盆,人不敢进去,桶盆却递给了救火的禁军。

赵孝骞眼皮一跳,脸色顿时冷了下来,当即便打马狂奔。

脑海里闪过无数种猜测,是辽国的奸细,是刘谦谅的馀孽,还是自己曾经得罪过的本地官员或乡绅地主?

不管什麽人,若胆敢烧他的房子,谋害他的妾室,那麽赵孝骞真要在真定府地界大开杀戒了。

心情焦急且冰冷,一行人很快到了郡王府门口。

赵孝骞飞身下马,忙着救火的禁军见他回来,纷纷大喜过望迎上前。

赵孝骞脸色阴沉,一边朝里走,一边问道:“是谁放的火,查出来了吗?人犯若没逮住,那就马上告诉李清臣,下令城门关闭,调皇城司的人马来查!”

说话间,人已走到前庭。

后面亦步亦趋的禁军擦着冷汗,表情古怪,迟疑了一下禀道:“世子,纵火者不是外人”

赵孝骞笑:“说特麽什麽呢?不是外人难道是内人?”

禁军立马回道:“没错,正是世子的内人———

赵孝骞脚步立马停下,转身惊地看着他:“啥意思?”

禁军惶然地道:“是,是——·袅袅主母,火是因她而起。”

赵孝骞愈发震惊:“她疯了?没事烧自家房子玩?”

“听说——-是袅袅主母学着烹饪做菜,把王府后院的厨房占了,把厨子赶了出去,后来不知为何———·就着火了。”禁军艰难地道。

赵孝骞虎躯一晃,证松半响没回神。

学做菜把厨房烧了,他一直以为是某些霸总狗血剧情,反正睿智冷酷杀人不眨眼的霸总,都喜欢可爱迷糊宛如智障的女主,真的,品味出奇的一致。

如同宿命的诅咒一般,一个太强大太完美的人,活该配一个智障,这就叫质量守恒定律,俗称“报应”。

但赵孝骞打死也没想到,这报应轮到自己头上了。

我特麽哪点像霸总了?

我是露出过宽阔坚硬如铁的胸膛和腹肌,还是生性冷酷动辑一记眼神,让周围的温度下降多少多少度,还是在床上冷冷地说过“坐上来,自己动”?

—最后一项好像有过,但那是特麽因为没力气了。

赵孝骞抿了抿唇,刀刻般的侧脸下颌线愈发明显,眼神冰冷如铁,嘴角露出邪魅猬狂的一笑·

随即赶紧揉揉脸,你特么正常点儿!

“去后院厨房!”赵孝骞拔腿就走,陈守等人赶紧跟上。

来到后院,郡王府下人一片狼奔家突,众人端着桶盆取水灭火,兵荒马乱的样子如同家里进了麻匪。

人群中有几道熟悉的身影,正是和俩日本姐妹。

她们也端着盆朝火场冲,一脸焦急懊悔和担忧,后院的丫鬟们却拼命地拦着她们,死活不让她们靠近火场,三女急得直跳脚。

畏畏又急又气,不停抹着眼泪,看着厨房的冲天大火,畏畏想死的心都有了,俩日本姐妹一左一右挽住她的胳膊,低声安慰她。

看看眼前的大火,嗯,烧得挺旺,厨房大约是没了,烧得只剩了房梁框架,

附近十馀丈方圆一片焦土。

轻轻走到三女身后,赵孝骞在畏畏的肩头一拍。

畏畏浑身一颤,惊惧地扭头,看到赵孝骞那张熟悉的脸,畏畏当即泪如雨下:“官人,妾身闯大祸了”

俩日本姐妹也垂头,老老实实一副认罪的态度。

赵孝骞的手搭在畏畏的肩上,声音磁性且油腻。

“女人,你在玩火!”

袅袅一愣,随即哭道:“妾身不是故意的,炉灶生火时,不小心点着了旁边的柴堆,妾身反应过来时,火已经窜上房梁了——

赵孝骞微笑:“无妨,只要你喜欢,我点十几个原子弹当烟花给你放。”

“原子弹是啥?”

“相当于周幽王点的烽火,蘑菇云特别漂亮,一点一个不吱声。”

抬眼看了看只剩黑漆漆框架的厨房,赵孝骞摇了摇头。

厨房没救了,但火势已被控制,快被扑灭了。

王府下人和禁军不少,灭火不差人手,于是赵孝骞押着畏畏和日本姐妹离开,回到后院卧房里。

见袅袅一脸生无可恋,欲自以谢天下的样子,赵孝骞笑了。

“烧个厨房而已,屁大个事儿,有啥自责的,人没事就好,回头盖个新厨房,从里到外用生铁打造,你若还能烧了算你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