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请客试菜
叶晗今天有种做手工的满足感,柠檬都放进坛子里之后,她意犹未尽地说:
“渺渺,就这么简单?放着就行了?”
苏渺微笑着,眼睛弯成月牙,连连点头道:
“嗯嗯,暂时先这样,晒了太阳盐会慢慢渗进去,将柠檬的水分一点点逼出来。
每天补一点盐再晃一晃,让盐能均匀分布,过几天再搬起来放到阴凉处去。
罐子里面的柠檬会慢慢变色,大概一个月后就变成褐色了,而且体积也会因为水分浸出而收缩,差不多会缩小一半。
到时候再把两坛整合成一坛就行啦!等弄好了,你们带一坛回去吧,平时配粥配饭,可开胃了。”
叶晗连忙摆手道:“一坛这么多,我们哪里吃得完呢,我们就要一小盒就行了。吃完了我们再来讨,反正以后离得也近。”
将柠檬处理好,腌菜的工作就告一段落了。
苏渺拿出了冰箱的凉粉,做了糖水,和叶晗、嘉音一起边吃边看电视聊天。
再过了大半个小时,男士们满载而归,苏元正拉了一车的菜进来,随后唐子逸和叶爸爸从李大爷家扛了一个大圆桌过来。
把桌子支好,又有新客人到了,两位气质卓绝,身姿挺拔的中年男女牵着一个小女孩站在院外,敲了敲敞开着的院门。
唐子逸看到了门外的父母,立刻喊道:“爸妈,你们来了,我给你们和元叔渺渺介绍认识一下。”
两人带着女儿微笑着走进院子里来,苏元正和苏渺作为主人家,放下手里的活计迎了上去。
唐子逸走到父母身旁,先转向苏元正和苏渺,礼貌地介绍道:“元叔,这就是我的爸妈和我妹妹。爸妈,这两位就是我经常说起的元叔和渺渺。”
苏元正笑容满面,目光真诚地看向唐家夫妇,由衷地夸赞道:“怪不得子逸这孩子长得这么好呢,今天一看就知道了,这是一脉相承的。”
这话说得漂亮,把别人一家全夸了,也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奠定了双方交往时比较放松的基调。
唐家和叶家世代交好,平日里两家交往频繁,关系十分密切。
他们的性格都豪爽大气,再加上叶家夫妇热情地从中周旋,唐家夫妇和苏家父女很快就像相识多年的老友一般,相谈甚欢,气氛融洽极了。
特别是唐妈妈,她本身就很喜欢女孩儿,所以前几年宁可违反了纪律,也将小女儿生了下来。
他们两家的长辈都是身居高位,疏通疏通了关系。
唐爸爸和唐妈妈本身能力也很好,属于青年骨干,处在重要岗位,所以并没有被撸下来,但是这两年本应该升迁的机会只能延后了。
不过,这对于喜得千金的夫妇俩来说,并不算什么。
叶嘉音从小就很得唐妈妈的喜欢,如今又见了苏渺这么个可人儿,也是喜欢得不行,四位女士才见面就能亲亲热热的聊起来了。
唐爸爸将两瓶茅台酒放在圆桌上,笑道:“真是不好意思,打扰了,实在是子逸那小子自打吃了你们家的手艺,就一直和我们得瑟。
还在邕城的时候每次打电话都说,回来了也说想念得很,前些天从你家拿的柠檬,我妈妈试吃了非常喜欢,都能喝下一大碗粥呢。
所以我们也想跟着过来一次试菜,带了两瓶酒,一会儿咱们喝一杯。”
“哎呀,你太客气了,我和渺渺初到京城,还得多感谢子逸和嘉音忙上忙下的帮打点,才能这么快安定下来。”
其他客气的话就不再多说了,看人都差不多了,现在也到了下午两点,那就赶紧把饭菜准备起来了。
今天的主厨是苏元正,副主厨是苏渺,其余的人都自告奋勇当起了帮厨。
不过,这些帮厨们可都不太“老实”,苏渺从坛子里夹出来一碗酸藠头,转眼间就被他们偷吃了一半。
“这白嫩嫩的也是腌菜?”
唐爸爸好奇地拿起一块酸藠头,仔细端详着,脸上写满了疑惑。
“也许应该叫泡菜?腌制的时间没那么长,一周就能吃,但是我觉得泡半个月酸味才上去,拿来做菜才合适。”苏渺耐心地解释着。
“有点像腊八蒜的味道,但又不太一样。”
唐妈妈一个人尝了一口后,若有所思地说道。
“藠头也是蒜属植物,所以也会有蒜味,在我们那挺常见的。”
一群人在厨房和院子里边聊边忙活着,就跟过节似的。
因为卤味需要较长的烹饪时间,所以它最先下锅。
在炉灶上,卤锅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咕嘟咕嘟地翻滚着。
如果说这个时候大家还能忍住不流口水,那一会炒柠檬鸭和炒猪杂时的酸香味就是真的让他们忍不住,都挤到厨房里盯着锅灶。
苏渺见状拿出冰箱的凉粉和绿豆粥,让大家先解解馋。
唐子逸坚持不吃糖水,他要留着肚子一会儿大饱口福。
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菜都陆续做好了,卤味的火候也差不多到了。
苏元正准备开始切卤味,对女儿说:“渺渺,去请邻居们过来吧,切好卤味就可以开饭了。”
因为刚才是唐子逸跟着去通知邻居的,所以他陪着苏渺一起去。
已经提前和邻居打好了招呼,一去请,大家就立马过来了。
主要请的是前后左右的这几家,都是派了代表过来,十个人出头,再加上苏家和好友们,正好是两桌。
唐爸唐妈刚来的时候就引起了邻居们的注意,他们开的军用吉普“砰砰”响,现在正停在小院门口。
邻居们私下里暗暗议论,这刚搬来的南方人还真是人脉广泛,军用车和高级小轿车都来了。
京城人民能说会道,话语像连珠炮似的,一个接一个。
不一会儿,整个院子就热闹非凡,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
有的邻居按捺不住好奇心,明里暗里地打听唐家夫妇和叶家夫妇是哪个单位的。
除了叶爸爸的工作性质特殊不能明说,余下几位都没有丝毫架子,热情地和大家聊了起来,分享着生活中的趣事,院子里的氛围愈发融洽。
自此之后,大家看苏家父女的眼神就变了些,多了分热情,少了分轻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