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组织和先进

四合院:从当医生开始的火红年代第96章 组织和先进

第96章 组织和先进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

很快就进入了十二月份,天气也越来越寒冷了。

十一月中旬的时候,何胜男终于休完了56天的产假,开始上班去了。

家里有冉小梅负责照顾两个小家伙,丈母娘周小燕每天也会抽空过来两趟,帮着一起带孩子做个午饭。

幸好每个月有蒲老给的四罐奶粉,不然何胜男去上班了,孩子吃奶就是一个麻烦事。

这天,王孟德早早的来到广安门,他没有去医院,而是在中医研究院的针灸研究所里,跟着朱链副院长一起讨论针灸的手法和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钱大勇皱着眉头,和另外两个学生一起,站在两个人的身后,犹如听天书一样,看着两个人讨论的津津有味。

上个月,在见识了王孟德越发神奇的针灸技术后,蒲老就领着他,拜访了朱链副院长。

一开始,朱院长还以为蒲老这个学生,对针灸感兴趣,或者有一些天赋,让自己帮忙调教一下,便想都没想的直接答应下来,让王孟德有空就过来跟她学习。

第一天的时候,问了几个问题,发现他基础理论知识非常扎实之后,就带着他和钱大勇以及其他几个学生,到广安门医院里坐诊。

她一边给人治疗,一边仔细的跟几个人讲解下针的手法。

说着说着,就一时兴起,让几个学生每个人都在她的指导下给病人扎上一针。

钱大勇是第一个,见他用犹如胡萝卜一样的手指捏着细细的银针下针的时候,一股莫名的喜感,出现在每一个人的心里。

下完针,朱院长指点了一下错误和注意的地方,然后接着让下一个人上场。

王孟德因为是新加入的,就排在了最后,当他捏着针往下扎的时候,朱院长心头一跳,感觉眼前这个年轻人的动作,好像不比她差。

轻轻的摇了摇头,朱院长见王孟德已经扎完针正要转身离开,便开口道:“孟德,你再扎几针。”

她生怕刚才看到的是幻觉,所以为了进一步验证,就让他给病人再扎几针。

“是,朱院长。”王孟德答应一声,继续拿起银针,动作不疾不徐的扎了下去。

这一次,朱院长确定自己刚才看到的是真实的场景,这个小伙子,原来是深藏不露呀,居然就有了这么高超的针灸技术。

这种人才,不正是针灸研究所里缺少的么。

等快到中午的时候,朱院长结束了今天的坐诊工作,带着几个学生往研究院走去。

路上,她装作不经意的样子,开始盘问起王孟德的一些个人情况,当得知他的针灸技术,除了一开始跟父亲王浩学了一点皮毛外,剩下的都是自己平日里琢磨出来的,顿时大喜过望。

要知道,她可是行医快三十年了,今年都四十八岁了,才练出了这手针灸本事。

而这个小伙子,没有经过名师的指点,就成长到这种地步,这要是在针灸研究所里再锻炼两年,那还了得,怕不是年纪轻轻就要成为针灸大师了。

想到这里,她的脸上就越发的慈祥,看王孟德的眼神,也热烈了起来。

王孟德当然感觉到了她的态度变化,心里也猜到了她的想法,但他觉得朱院长恐怕一番心思要落空了,蒲老绝不会放他去针灸研究所的。

结束了和朱院长的讨论,眼看着中午了,王孟德匆匆回到内科研究所,拿上饭盒就往食堂走去,至于钱大勇,则是被朱院长留了堂。

在食堂里吃完午饭,刚出了食堂的大门,就见两个中年男子,来到了他的跟前:“请问是王孟德同志么?”

“我是,请问您们是?”王孟德奇怪的问道。

这两个人他一个都不认识,也不知道找自己有什么事情。

“是这样的,我们是中医研究院d委组织里的工作人员,现在方便聊一聊么?”

其中一个带着黑框眼镜的中年男子笑着说道:“你放心,就是简单的聊一聊,没有其他的意思。”

“没问题,我现在有时间。”

王孟德自然不会拒绝,他隐约猜到,可能是个好事情。

到了一间会议室里,三人坐下后,黑框眼镜的中年男子介绍道:“王孟德同志,我叫郑良友,旁边这位是我的同事,肖亚杰。”

寒暄了几句后,郑良友便开始询问起了王孟德的一些家庭和个人情况,包括思想和对组织的看法,肖亚杰坐在旁边不说话,低头坐着记录。

当然,这些都是走个过场,王浩可是加入了组织十几年,再加上祖上都是清白的,不然,王孟德也进不了中医研究院。

四合院:从当医生开始的火红年代第96章 组织和先进

要知道,中医研究院里,有不少的先生都是各个领导的保健医生,可不是谁随意就能进去的。

聊了一会儿后,他突然说道:“王孟德同志,你刚才说想要加入组织,那伱回去后,早点写一个申请书交给我。”

“是,我回去后,马上就写申请书。”王孟德兴奋的说道。

在前几天,他还和王浩聊过这个事情呢,想着明年主动申请试一试,没想到组织上居然主动找上门来了。

看到他高兴的表情,郑良友满意的点了点头,领导交给他的任务,算是完成了。

谈话结束后,王孟德来到蒲老的办公室里,把刚才的事情说了一遍。

蒲老摸着胡须,含笑的说道:“孟德,你能加入组织,是好事,对你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人呀,单打独斗是不成的,我今年不也加入了一个组织。”

他在今年也参加了一个组织,叫农工民主d。

说了两句后,蒲老话音一转:“孟德,刚才又遇到了朱副院长,她还是想让你转去针灸研究所,我没有同意。

简直是胡闹,内科研究所不比她那边强的多,你要是过去了,完全是明珠暗投。”

说着说着,他就开始吹胡子瞪眼起来。

“先生,您别生气,我是内科研究所的人,绝不会去别的研究所。”王孟德看他激动起来,连忙安抚道。

“嗯,孟德,我这一脉,偏向于纳百家之长,所以,你尽管学习其他派或人的医术。”

两天后,王孟德把连夜写好的入d申请书交给了郑良友,至于他的介绍人,自然早就被安排好了。

没让他久等,很快,申请就被上级批准了,顺理成章的,他也进入了一年的预备期,一年后,才会成为组织里正式的一员。

其实如果是在今年的九月十三号之前,他申请加入组织,那时候他的预备期,会是半年时间。

更早在45年以前,具王浩说起,他那时候加入组织,只要上级批准,就会成为正式的,没有预备期。

冬至。

快要下班的时候,王孟德心不在焉的整理着处方和病例,他的心思已经提前飞回了家里。

在这一天,京城家家户户都会吃饺子,其中大部分都是白菜馅的饺子,如果有条件的,加一些猪肉进去,更是让人流口水。

这时,蒲老从外边走了进来,进了屋,他把围巾从脖子上拿下来,挂在架子上,然后双手放在火炉上方,一边烤着火一边说道:

“孟德,有好事。”

“先生,有什么好事情?”王孟德问道,又给他的茶杯里添了点热水,递到他的手里。

喝了一口热茶,舒服的呼出了一口气,蒲老一脸乐呵呵的说道:

“是两个好消息,刚才我在鲁院长办公室里,得知你今年被评为市里的先进个人了。

还有,我问了一个卫生系统的老朋友,他告诉我,今年市卫生系统评选出的标兵,里边也有你的名字。”

自己这个学生,真是给自己长脸,今年一个人就得了先进个人和标兵两个荣誉。

刚才鲁院长办公室里,朱副院长和其他几个研究所的领导,都对他嫉妒羡慕的不行。

“真的?”王孟德一副有些不敢相信的样子。

按照他的预测,自己最多能得一个市里的先进个人,没想到连标兵也给他了,简直是意外之喜。

“是真的,这也是你应得的,八月份京城爆发的乙脑流行病,幸亏有你,才及时的得到了控制。

一会儿会有人来给你说,下周三开表彰大会,正好一个上午召开,一个在下午,两个大会时间不冲突,要是时间太晚了,你就别来研究院了,直接回家。”

下了班回到家里,美滋滋的吃了一顿猪肉白菜馅的饺子。

王孟德并没有提前把自己获奖的消息告诉家里人,准备拿到奖励之后,再给他们一个惊喜。

周三。

整整一天时间,他连轴转开了两场表彰大会,获得了两枚大个双层的奖章,物质奖励还有两个搪瓷缸。

白色的搪瓷缸,在侧面用红颜色写上了获奖的名称、时间以及他的名字。

当何胜男看到两枚奖章和两个搪瓷缸的时候,她瞪大了双眼,脸上露出震惊的神色,双手紧紧攥着奖章,要不是怕吵着孩子,她都要跳起来大叫几声了。

王浩和冉小梅也惊喜万分的看着桌子上的搪瓷杯,还激动的留下了眼泪。

最后,两枚奖章,被何胜男珍重的压在了箱子最底下,两个搪瓷杯,被冉小梅锁在了柜子里,准备等过年的时候,再拿出来摆在桌子上。

四合院:从当医生开始的火红年代第96章 组织和先进

二天,来到广安门,钱大勇也得知了他获奖的消息,一脸羡慕的说道:“孟德,你厉害了,居然得到了一个先进一个标兵。

明年我也争取评一个研究院里的先进,再过两年追上你,也评上市里的先进。”

王孟德笑笑没有说话,他心里暗道:明年,包括未来几年,市里的先进都不会少得了他了,甚至国家评选的先进,他的机会也很大。

因为,他对历节病的研究,已经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