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药品换工业设备(新年快乐!)
对于抢钱这种行为,王孟德可是深有感触。
前世,国外那些医药集团,研发的很多药品,售卖的价格都是天价。
而且为了利益,明明有能一次就治愈的药,却是瞒着不拿出来,只为了让病患们持续的吃他们的天价药。
说实话,要是按照那些医药集团的做法,华国生产的这个独门药品,价格还不算贵呢。
现在世界上,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可是独一份,本身生产出来的难度就不小,再加上其他的成本,每次使用的剂量只卖五十美元,完全是很良心的。
其实早前关于定价格的时候,上级也征询过他的意见,王孟德给出的意见是最少三位数。
这款药生产成本很高,工艺难度和对设备的要求也比较大,华国国内只有三两个制药厂勉强能生产出来。
反正每年的数量也就那么多,决定了世上只有少数的人能用得到,这部分都是不缺钱的主儿。
只要能对病情有益,一次不管是三百美元还是五百美元,他们都很乐意使用。
为了小命着想,那些富人才不会管其他那么多呢。
可惜的是,当时国家并没有完全采纳他的建议,只把价格定在了五十美元。
虽然就这个价格,也已经赚了好几倍的利润,但依然让王孟德有些遗憾。
如果国内的价格便宜,他肯定举双手赞同,可那些外国人的钱,完全是不赚白不赚,赚了也只是相当于提前收回一点点的利息罢了。
“王孟德同志,咱们上个月生产的合成牛胰岛素,给国家赚了几百万美元的外汇收入。
这还只是第一个月,等工人们更加的熟练,再扩大一条生产线,预计今年年底,每个月上千万美元的收入不是问题。”
上级领导一脸兴奋的说道:“这种赚钱速度,跟抢钱差不多呀!”
一般情况下,像他这么大的领导,可不会说这种话,他这全是因为心中高兴的厉害。
一开始,王孟德建议把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价格定在一百美元的时候,所有人都吓了一大跳,觉得这种价格可卖不出去。
后来,经过讨论,决定把价格拦腰砍一半,定在了五十美元,就这众人心里都还忐忑不安呢,生怕那些商家接受不了。
在谈判的时候,跟外国的那些人说了一嘴这个价格,没想到那些人眼睛都没眨一下,直接就同意了下来。
让准备讨价还价的谈判同志,愣了好一会儿。
等回来汇报后,领导们心里才后悔不迭,悔不该当初没听王孟德同志的建议。
这可是整整一倍的价格,五十美元全都是利润。
可惜说出去的话无法收回,最后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不过领导们也暗自决定,下次一定要多听听王孟德同志的意见。
“呵呵,领导,药品的利润,特别是对绝症有效果的药品,还是独家的技术,这可比抢钱快多了。”
王孟德笑着说道。
今天上级领导特意来中医研究院视察,说着说着,就聊到了刚才的那个话题。
“确实比抢钱都快,每个月几百万美元的外汇收入,这还是因为产量不够的缘故,如果产量上来了,那不得几千万上亿美元的收入。”
会议室里,跟着领导一起来的一位同志不禁畅想道。
“呵呵,就算是产量上来了,也没办法有那么多的收入,毕竟全球患有尿病的病患数量就那么多,这些人里大部分都没有经济能力去用人工合成的牛胰岛素。
如果产量真的比现在大十倍八倍,最好的结果也就是多一两倍的收入,这价格肯定要降低才能卖的出去。”
王孟德听了他不切实际的幻想,便笑着解释道。
市场规律,当产品供大于求的时候,就是薄利多销的时代。
当然,以目前华国的生产能力来看,供大于求这种担心还早着呢。
如果国外没有突破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技术的话,这种药品暴利的红利华国还能再吃十年以上的时间。
“嗯,王孟德同志这个解释很对,什么东西多了都会卖不上价,所以每个月上亿的收入就别想了。
不过每个月两三千万美元的收入还是有可能的,相关部门的专家预估过,以目前的产量再多个三五倍,市场都不一定能饱和。”
领导笑着说道。
上午十一点左右。
在中医研究院考察结束后,领导拉着王孟德一起,又来到了生产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制药厂。
牛厂长一脸激动的表情,陪同着领导们一起先参观了生产车间。
看着井然有序的生产过程,领导高兴的说道:“不错不错,咱们的工人同志们都非常的了不起。
在天气炎热的环境里,还能保持这么高涨的生产热情,太不容易了。
对了,食堂的伙食怎么样有什么要求,牛厂长,你可以直接提,只要我们能解决的,就马上解决,暂时解决不了的,以后也会想办法解决。”
这个年代空调早就发明出来了,但大部分工厂的生产车间里,都不会装这玩意儿。
能有几台电风扇在,就已经非常的不错了。
“领导,其实我们也没有什么要求,前段时间王孟德同志又给我们送了上万斤的猪肉和牛羊肉。
还给了一些紧俏的工业品以及其他的物资。
这已经是这一个多月时间里的第二次了,现在工友们都非常的感激,干劲十足,都纷纷嚷着,为了生产任务,就算是加班加点都愿意。”
牛厂长一脸感激的说道。
上个月第一次给了几千斤的肉食,可是让制药厂的所有职工们,都好好的过了几顿肉瘾。
没想到前两天,又主动给拉来了上万斤的肉,还有其他很多稀罕的玩意儿。
诸如白、饼干、布匹、白面、缝纫机、自行车等。
当这些拉过来的时候,厂里所有人,包括他们几个领导都沸腾了。
实在是所有的东西,在国内都是有钱也买不到的。
每一样都需要票证,特别是缝纫机和自行车,厂里的小年轻们,都恨不得直接拿回家。
可惜的是,这些物品数量不够厂里职工每人一个的,最后只能按照惯例,进行抽签了。
之前商业部门每年或者半年给一次大件商品的票证,由于数量不多,厂里也都是抽签决定归属。
“这个事情我知道,中医研究院的鲁院长跟我汇报过,这是支援兄弟单位的好事情。
这些物资,全都是王孟德同志给外国病患治病,那些人为了感激送过来的。
大部分其实都上交了,由上级进行分配。
当然,还有一小部分留在了广安门医院,由医院自行处理。”
上级领导笑着说道。
这两年来,那些外国病患也不知道是不是商量好的,都不约而同用货轮或者货运飞机运过来各种物资。一开始还多是吃的东西,后来慢慢的就增加了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和少量的工业品。
对于他们这些行为,国家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严卡。
毕竟国家经济困难,缺少物资,有人免费送这些过来,当然是照单全收了。
“那中午的时候,领导就在这边用餐吧,也顺便看看制药厂的伙食如何。”
牛厂长顺着这话就说道。
“行,那中午就在这吃一顿饭。”
领导从善如流道。
很快,就到了十二点。
中午吃饭时间。
常大虎从生产车间里走了出来,他抹了一下额头上的汗水,手里拿着一个有些变形、上边还写着自己名字的铝饭盒,心里期待着。
这几天,厂里的伙食可是整整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不仅菜里的油水多了,甚至每天中午还会有一个肉菜。
“常大哥,今天又准备要肉菜呀”
排队打饭的当口,他的身后,另一个工友笑着问道。
“是呀,小郭,你今天要不要肉菜
要我说,厂里的肉菜可不要肉票,价格也没贵多少,趁着这次机会就要多吃一些。
不然等过阵子,库房里的肉吃完了,再想这么痛快的吃肉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
常大虎贪婪的耸了耸鼻子,随口说道。
食堂里的肉香味,让他下意识的就开始咽口水。
别看他现在才三十来岁左右的年纪,但家里连同媳妇孩子一共就有六口人。
因为没有长辈帮忙带孩子,他的媳妇就没办法去上班,孩子又小,现在家里只有他一个人上班赚钱养家。
幸好他平时喜欢钻研,在制药厂里已经是四级工了,每个月五十多块钱的工资勉强够家用。
但四个孩子还要上学,日子肯定是紧巴巴的。
平日里家里有什么好东西,都是先紧着几个孩子吃,每个月那点定量的肉,他基本上尝不到。
也就是厂里偶尔开一次荤,就能让他回味很久。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上个月,有一天就发生了改变。
厂里突然多出来了几千斤的肉,然后每天中午,就会在食堂里供应不要肉票的肉菜。
一连十多天,天天如此。
那段时间,是他这辈子感觉最幸福的日子。
每天中午临下班前,心里都非常的期待午饭时间。
后来,多出来的几千斤肉消耗完了之后,他满心都是惆怅,还不知道下次这样连着吃肉是什么时候了。
没想到,惊喜来的是如此之快。
前两天,牛厂长用广播宣布厂里又多了不少的肉。
一部分留在厂里供应食堂,给所有的工友补充营养外,每个职工还能分到一斤带回家里去。
除了肉之外,每个人还有一斤的白砂,五斤的白面,一块能够做两身大人衣服的布。
昨天,他把所有厂里发的东西拎回家里,可是让一家人高兴的比过年时候都开心。
白砂冲泡出来的水,让四个孩子都欢快的跳了起来,跟雪一样白的白面,包成猪肉萝卜馅的饺子,更让一家人吃了个肚子圆。
布匹也被媳妇规划好了,三个小的好几年没穿过新衣服了,之前都是捡老大穿剩下的。
现在也终于可以每人做一身新衣服了。
不仅如此,更让他们一家欢喜的是,在昨天抽签中,常大虎运气爆棚,居然抽到了一辆自行车。
这可是只有二十辆,全制药厂数千职工,算下来百分之一的概率都不到。
从此之后,他们家也算是有一个能拿得出手的大件了。
“常大哥,我肯定也得要一份肉菜,咱们厂所有的职工,都不会错过这种机会的。
对了,常大哥,我还没恭喜您呢,居然抽到了一辆自行车,唉,我的运气就不好了,啥东西都没抽到。”
小郭说着说着,就一脸的郁闷。
他刚结婚了没两年,因为一直没有票证,家里的工业券也没攒够,导致结婚的时候,大件是一个都没买。
因为这事儿,每次和媳妇吵架,都会被拿出来说事。
“小郭,你也别气馁,说不定下次抽签,就轮到你了。”
常大虎安慰道。
就在王孟德跟着领导在制药厂考察的时候,大洋彼岸,很多医院,都在发生跟他有关的事情。
随着人工合成的牛胰岛素漂洋过海,各大医院里有钱有势的尿病患者,在使用了之后,病情都得到了暂时的控制。
这部分人得到了医治,让同一个医院里的其他患者不乐意了。
大家同样有钱或者有权,凭什么别人能得到好的药品治疗,自己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病情恶化,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就开始给医院施起了压力。
他们纷纷表示,价格不是问题,只要能得到治疗,再多的钱都可以。
这些金主发话了,医院便联系那几个家族,想要提高供货量。
但现在的问题是,这款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只有华国有这个技术,而且由于设备问题,产量想要短时间内提升可不容易。
其实华国和那几个家族都很着急,这可是赚钱的好时机,每耽搁一秒都在损失大量的金钱。
王孟德得知这种困境之后,略一思考就有了对策。
他给上级领导提了一个建议,那就是让外国那些合作伙伴,提供一批先进的生产设备,用来升级华国的制药厂的设备。
而设备的钱,就用生产出来的牛胰岛素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