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吃草莓蛋糕 作品

第376章 未雨绸缪和报喜

第376章 未雨绸缪和报喜

上级领导的办公室里。本文免费搜索:新天禧小说

王孟德手里端着一个搪瓷缸,一边听着领导和鲁院长谈话,时不时的喝两口热茶润润嗓子。

冬季的干燥再加上暖气的作用,每天不喝几缸茶水,喉咙都不舒服。

这时。

鲁院长正好提到了他的名字,并把一叠稿纸递到了办公桌上:

“领导,这是王孟德同志花费了无数精力和时间,把这十多年来遇到的一些疑难杂症案例,都给总结了一下。

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在这里边不仅解析了病症的形成原因和治疗原理,还给出了治疗的方案,以及大量经过实证的验方、秘方。”

“我大概看了一下,里边包含了数百种疑难杂症的病例,给出的治疗方案和验方,也都非常的成熟,因为都有治愈的先例。”

“可以说,这本合集,价值非常的大,如果印一批,然后给全国各地的大型医院当做参考材料,会很合适。”

“噢,原来是王孟德同志这么多年来总结的疑难杂症的经验,那可是太好了。

虽然经过献方运动,国内已经掌握了不少的验方,一部分药方也经过了验证,里边不乏是针对疑难杂症的治疗办法。

但这部分还是不够多,大部分药方的功效都和市面上现有的药品有重叠。”

“现在好了,有了王孟德同志历年治病的经验,我相信很多地区的医疗水平,绝对能提高一大截。”

上级领导听了介绍,又随手翻看了一下,便大喜道。

这本疑难杂症合集,他确实看不懂,但相信王孟德的水平。

这么多年来,这个年轻人擅长治疗疑难杂症的名声,早就传遍了京城。

有了这些,他相信那些医术水平比较高的大夫,只要好好的琢磨里边的内容,肯定有大收获。

“王孟德同志,感谢你的无私分享,我代表广大的人民群众和那些中医大夫,给你说一声谢谢。”

上级领导接着,又冲着王孟德感激的说道。

“领导,这都是我应该做的,为人民服务是一名d员的基本要求。”

王孟德笑着说道。

其实这本合集,对他影响不大,也就是在过去的十来年里,每天都要花一点时间进行记录。

相反,说不定还有一些好处呢。

除了荣誉之外,只要一部分大夫能学会上边的医术,很多患者就不需要过来找他了。

这样一来,他就有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其他的项目。

看到王孟德这么谦虚,上级领导越看越满意,他不由自主的又夸赞了几句。

一直等到一杯茶水喝完,才停了下来。

等秘书给每个人都重新续了一杯后,上级领导思考了一下,然后开始说起了其他的话题。

“鲁院长,王孟德同志,你们也知道,今年夏天的时候,国家又派了一批医疗队远赴非洲那边,支援当地的医卫建设。

最近这段时间,医疗队传回来了一些消息,其中就有关于当地传染病肆虐的问题。”

“特别是疟疾和霍乱,因为气候的原因,常年都有爆发,而且因这些病死亡的人数也非常的多。

幸好的是,医疗队在出国的时候,带了大量的特效药,特别是‘左氧氟沙星’和青蒿散,挽救了医疗队里不少人的生命。”

“但现在出现了这么一个情况,那就是因为当地感染的人口太多了,带过去的特效药完全是杯水车薪。

世卫组织、某些非洲国家联合医疗队就申请,想从国内运过去一大批的药品,给当地的患者进行治疗。”

“收到他们的申请之后,现在医卫部门的领导们,分成了两部分,争论不休。

一部分赞同运一批药品到非洲,一来能挽救大量的生命,二来也能获得当地人的友谊,三来国际上的名声也能提高不少。

另一部分人则是不赞同,他们认为非洲的国家没有支付能力,运过去的药品,不会有什么回报。

现在国内的经济也不容乐观,正需要资金进行工业化建设和购买大量的工业设施。”

“我目前也拿不定主意,正准备报给上边,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

自从‘左氧氟沙星’研制成功以后,来不仅等待国内的临床试验,支援非洲的医疗队出发的时候,就带去了不少。

毕竟就算是有副作用,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霍乱等传染病可是非常要命的,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只要沾染上了,重症患者可谓是九死一生。

而且,那边还有一个不好的地方,那就是当地卫生条件非常差,也没有严密的组织机构。

所以,传染病暴发之后,只能等待着病情自然消退。

这样一来,很多人还会被二次、三次感染。

第一批医疗队牺牲的几十名同志,就有不少是在第一次感染,身体正虚弱的时候,又二次被感染了。

幸好的是,这一次的医疗队带了‘左氧氟沙星’,这款药,对于霍乱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不管是国内的临床试验,还是援助非常的医疗队同志们,使用了之后,病情都迅速的好转了起来。

至于青蒿散这款药,那就更不用说了。

目前世界上对于新型疟疾病毒来说,只有青蒿散和青蒿素这两款药有效果。

其他的西医抗生素,对这个新型病毒完全是束手无策。

全球各大研究机构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都没有什么进展。

“领导,我不赞同大量的援助药品,现在‘左氧氟沙星’这款药,国内都还短缺呢,很多民众患病后都没有药品治疗。

而青蒿散的生产成本有些高,援助的数量肯定不会少,这样会影响国内的经济,以及工业建设情况。”

鲁院长想了想,然后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他认为,目前大量的援助药品还不成熟,不如等等以后,看看情况再说。

“嗯,你说的这个问题确实存在,其他领导也提出了类似的情况。”

上级领导冲着鲁院长点了点头道。

接着,他又转头看向王孟德,想听听这个年轻人有没有什么不同的意见。

他心里非常期待,毕竟早之前,王孟德出过不少好主意,有时候一起聊天的时候,见解也非常的独到。

“领导,我也和院长一样的想法。”

王孟德缓缓说出了自己的意见,然后解释道:

“就像院长所说,‘左氧氟沙星’刚研制成功没多久,虽然已经经过了临床试验,证明这款药的功效确实好,副作用也不大。

但生产时间太短,规模也不够大,国内民众的需求还没有满足呢,更别说援助非洲地区了。”

“不过也有一个建议,听说这款药,国内正准备跟西方某些国家进行技术转让。

相比华国工业生产能力,西方老牌国家的工业生产能力可是厉害许多。

一旦技术转让之后,他们只需要短时间内,就能生产出足够多的药品。可以跟世卫组织联系,到时候让他们跟那些国家沟通,看看能不能获得一批药品支援非洲地区。”

其实王孟德说出这话的时候,自己都不太相信。

实在是在后世见多了那些国家的嘴脸。

不过他说出来,也是想让国内打消勒紧裤腰带援助的念头,算是一个台阶吧。

“哎呀,王孟德同志,你的这个建议非常的好。

咱们确实正在跟部分国家谈‘左氧氟沙星’生产技术转让的事情。

要是谈成了,那可是好几个国家都在生产这款药,世卫组织可以跟他们申请援助。”

上级领导恍然道。

他心里其实也不太赞同援助大量的药品,但因为政治因素,不能直接说出口。

现在王孟德给了一个很好的借口,他于是就顺水推舟,准备把这个建议拿出来堵一部分同志的嘴。

“还有呢,你接着说。”

“领导,青蒿散这款药,可不能轻易的支援外国。

这可是战略物资,大漂亮国目前正在南越陷入战争的泥潭,一部分原因就是传染病的困扰。

真要是运一批青蒿散或者青蒿素到非洲地区,我觉得,非洲人民可能享受不到这款药的福利。

倒是南越那边,大漂亮国的军队会拿到绝大部分,我们可不能做出资敌的行为。

我建议,就算是南越国,也不能他们想要多少就给多少,必须控制住援助的数量,防止落入敌手。”

王孟德又解释道。

这也是未雨绸缪。

他可是知道,再过两年,南越赶走了大漂亮国之后,就会变成白眼狼。

与其到时候援助的物资被敌人利用,还不如提前控制数量,省的再过几年,成为敌人的时候,援助的物资变成了敌人的军需品。

“嗯,青蒿散这款药,肯定不能作为援助药品大量运出国的。

至于南越那边控制数量的问题,我也会跟上边汇报,看看上边领导的意思吧。”

上级领导思考了片刻,然后点头说道。

今天王孟德说的这些话,对他非常的有帮助。

本来还想再聊一段时间,可抬头看到墙上的挂钟,见时间不早了,便略带遗憾的说道:

“好了,今天辛苦你二位过来一趟,等下我还要去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就先到这里吧,以后有时间,咱们再继续聊。”

等鲁院长和王孟德站起身准备告辞的时候,他突然又想到了什么,然后说了一句:

“对了,王孟德同志,关于糖尿病炭疽这个并发症的治疗办法,你那边的研究有进展了么?

昨天,国外那几个病患的家属,还特意通过相关部门过来问了一下,被我给搪塞了过去。”

“领导,对于炭疽的病症研究,已经有一些进展了。

不过因为还没有最终确定,还在给一些病患治疗,需要再观察一段时间才能明确。

有确定的消息之后,我会和院长一起,及时跟您汇报工作情况。”

王孟德谨慎的说道。

前段时间,他无意间听了冉小梅的话,心有所悟。

这段时间,有调整了药方,让何大师的侄子和其他几个病患接受药物试验呢。

他在来之前,还特意去检查了一下几个人的情况,发现了可喜的变化。

不过最终能不能解决这个病情,还需要继续治疗一段时间,才能知道这个药方的效果。

“好,你也不要太着急,这个病我们都知道,特别的棘手。

就算是最终没有办法解决,也是正常的情况,毕竟数百年来,多少聪明才智的人都没有办法。”

上级领导笑着安慰了几句道。

他这也是下意识的问一嘴,并没有期待这么快有结果。

回去的路上。

鲁院长坐在车里,紧了紧棉衣,笑着说道:

“王孟德同志,接下来几天,你又要有的忙了。”

“是呀,马上年底了,各种评选就要开始了,而且今年后勤部门有新的任务。”

王孟德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道。

每年年底,各种表彰会,他必不可少。

像全国和市里的先进个人、标兵、劳动模范等荣誉,已经连着好些年获得过了,今年自然也不例外。

同时,因为分管后勤,他也有一些新花样准备拿出来。

十几天后。

南锣鼓巷。

此时整个胡同里的人,基本上都来到了巷子两旁,争先恐后的看着热闹。

就见一群身穿清河制呢厂工服的工人兄弟姐妹们,一边敲锣打鼓,一边冲着两旁的人挥手。

他们前进的方向,正是95号院。

到了院门口。

一行人停下了脚步,就见领头的那个人,满脸的笑容,双手高举,然后往下压了压。

身后的众人便停下了手上的动作。

这时。

刘海中腆着肚子,和阎埠贵一起,来到了他们的面前,高兴的说道:

“这位同志,您们这是给何胜男同志报喜来了吧。”

这院里,可是只有王孟德媳妇一个人在清河制呢厂上班,这些人身穿制呢厂的工服,肯定八九不离十。

至于报喜,也是因为最近这段时间,胡同里有几个邻居,已经被各自的单位报过喜了。

“没错,我们今天过来,是给何胜男同志报喜,给她戴大红花的。”

那个领头的中年人,一看就是厂里的领导,他冲着人群,大声的说道。

话音一落,周围的邻居,都露出了羡慕的神色,同时不少人嘴里也发出‘哇~~~’的声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