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送年货和中医的变化
元旦的前一天,恰好是周日。搜索本文首发: 看书猴
因此,两天假期就连在了一起。
时间也进入了腊月,天气越发的寒冷。
四合院的屋檐上,都挂满了冰溜溜,院里几个半大孩子,在王元第和王元勋的带领下拿着竹竿正挨个屋檐下把这些凶器给敲下来。
每一个孩子的手里,都攥着一两根好几十厘米长的‘长矛’。
特别是小傻柱,领带弟弟一起,怀里抱着好几根,也不嫌凉。
“你们注意安全,敲的时候别站在下边。”
王孟德从屋里推着自行车走了出来,他看了一眼,便大声的嘱咐道。
小时候,在农村爷爷奶奶家的时候,他也经常缠着堂哥帮忙敲冰溜溜玩。
几个孩子一起,手被冻得通红,攥着两根透明且亮晶晶的‘长矛’,玩着‘打仗’游戏。
“知道了爸爸。”
‘知道了孟德叔。’
“孟德大爷,我们会小心的。”
六七个孩子,七嘴八舌的回答道。
在院里,王孟德经过给他们分糖果和稀罕的零食,虽然每次都不多,只有一颗两颗。
但也能让他们高兴一整天,所以每个孩子都听他的话。
“行,你们玩去吧,过几天给你们分糖果吃。”
见他们确实比较小心,王孟德笑着说道。
说完就推着自行车往院外走去。
刚出了院门,正好遇到了从厕所里回来的傻柱。
“孟德,你这是要去哪?还带着这么多的东西。”
看到他自行车后座上、以及车把上都放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傻柱好奇的问道。
“傻柱,我回田各庄看看爷爷奶奶,这不是快过年了么,送点年货回去。”
王孟德小声的解释道。
今年过年的时间比往年早了好几天,今天已经是腊月初一了,大年三十那天也才是阳历一月底。
“这么早呀,还有将近一个月时间呢。”
“嗨,这不是今年天气太冷了么,前阵子下了那么厚的雪,据说过几天还有大暴雪呢。
我得提前给他们准备年货,防止过年前出现雪灾,到时候想去都没办法了。”
“也是,今年气候确实比较邪乎,感觉比往年冷了不少,我这去年刚做的大棉袄穿上,在外边都冷的不行。
哎,这煤球的定量还是跟去年一样,说不定就不够烧了。
对了孟德,到时候家里煤球不够了,还要找你借一百斤先用用。”
傻柱皱着眉头说道。
每个月能买到的煤球数量,都是固定好的,需要拿着煤球票证去才能买的到。
冬天的日子里,家里的炉子都是一天二十四小时烧着,每天都需要用到好几块煤球。
今年天气更冷了,特别是晚上,床上盖的被子都不怎么管用,需要更大的炉火才行。
“行,我们家的煤球票还有两三百斤没用,你要是需要,就找我拿。”
王孟德爽快的答应道。
他们家平时在四合院这边住的时间可不多,特别是冬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广安门那边单位分的房子里住着。
那边有暖气,平时也就是做饭的时候才会用到煤球。
而且中医研究院在入冬的时候,还特意跟相关单位接触了一下,给每个职工家里,都分了两百斤的煤球票。
这个福利,可是让所有的职工,都对王孟德感恩戴德。
今年冬天,家里终于不用为了省点煤球,而在严寒的冬季晚上冻得瑟瑟发抖了。
他们虽然大部分都是住在职工楼,里边有着暖气,但很多人还有着父母兄弟姐妹们住在老房子那边,可都是急需这些。
“好羡慕你们单位能给所有的职工分房子。
我们轧钢厂,被那个李主任搞得乌烟瘴气,说是也要建职工楼。
但听说第一批也就是两三百套,而且还是优先分给没有房子、且住在员工宿舍里的已婚家庭。
像我这种家里有两间房子的,也不知道哪辈子能轮到。”
傻柱又是羡慕,又是不爽的说道。
轧钢厂可是有上万职工,光职工宿舍里,就住着上千名没房子的工人兄弟。
而且这些人里,不少都是结了婚的。等他们都分到了职工楼,依照目前职工楼建造的速度,最少也得好几年。
接下来,还有一大批家里住房紧张的职工排队,他们很多人都是好几口人挤在一间房里。
像傻柱家这种有两间房子,其中一间还是四合院里的正房,可谓是非常的少。
而且,聋老太太可是说了,以后她去世之后,房子就会给傻柱。
再加上易中海两口子也明确的表示了同样的想法后,他们家可是有四间房子了。
他想要能分到房子,最少也得过去二三十年,才有那么一丝的机会。
“傻柱,你这未来铁定有四间房子还不满足呀。
你们家可是只有两个孩子,就算是以后再生两个,也正好一人一间。”
王孟德笑着打趣道。
提到再生两个孩子,傻柱瞬间来了精神,他傻笑了一下道:
“你还别说,我还真打算再生两个孩子,怎么着也得比许大茂多一个吧。”
话还没说完,就在那哈哈大笑起来。
每次想到死对头给别人拉帮套,他就高兴不已。
现在许大茂的日子可不好过,工作没了不说,还天天被孟寡妇骂的跟孙子一样,偶尔还会被动手揍一顿。
不仅如此,还要跟着阎解放几个人去打零工,拿到的工资不多不说了,还得全部上交。
同时,再加上何大清隔半个月回来一次,甚至当着他的面和孟寡妇打情骂俏。
前两天看到他,身体瘦的跟个大马猴一样,精神也都快被折磨的不正常了。
两个人聊了几句,感觉到身上都快冻僵了,傻柱便说道:
“孟德,我就不耽误你时间了。
对了,那个‘宫廷帝皇丸’,我想多要两瓶,嘿嘿嘿,等你回来,我请你吃饭,想吃什么直接告诉我。”
每一次王孟德给他的几瓶‘宫廷帝皇丸’,他都要给父亲何大清一部分,剩下的也只够吃几天时间的。
这吃药和不吃药的差距,可是非常的巨大。
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当吃过上好的席面之后,手里的窝窝头可就不香了。
“行,等我回来,多给你两瓶。”
王孟德满口答应了下来。“宫廷帝皇丸”这个药,他空间里还存着上千瓶。
虽然都是形状不规则的残次品,但药效可不差一点。
这都是他偶尔去制药厂里拿回来的。
除了给郭胖子父子、梁满仓和代博涛以及老丈人、傻柱父子等人的一些消耗以外。
还有就是他的好多朋友偶尔讨要一些。
两个小时之后。
王孟德从公交车上下来。
他背上背着一个大包裹,肩膀上和手上还有几个小包裹。
幸好他个子比较高,不然都要被‘淹没’在包裹里了。
又花了点时间,终于到了田各庄。
由于天气寒冷,田地里也没有什么活计,所以社民们,也都是聚在大队部做着一些琐事,挣一点工分。
至于村子里,则是没有多少人出来。
进了院子,屋里听到外边的动静,木门被打开了一条缝,秦京茹凑在缝隙里朝外看着,发现是王孟德后,连忙打开房门,一脸高兴的说道:
“堂哥,您来了,快进屋暖和一下。”
堂屋的客厅里正中间,放着一个破铁盆,里边有一块正在燃烧的树根,正散发着热量,隐约还有红薯的香味传了出来。
王京徽和王田氏两个人,身上穿着厚厚的大棉袄和大棉裤,围坐在火盆旁边、
“爷爷奶奶,我来看您们了。”
王孟德把身上的包裹放在了地上,然后笑着说道。
“孟德,这大冷的天,你怎么过来了。
以后等暖和了一些再来,我和你爷爷身体好着呢,吃喝也不愁,不用隔几天回来一次。”
王田氏看着王孟德,嘴里不停的埋怨道。
说着就起身拿起一个瓷碗,就倒了一碗热水递到了他的手里:“快坐过来,再喝一碗热水暖一暖。”
“奶奶,我穿的厚,不冷、”
王孟德笑眯眯的端着热水,坐在了她的面前道。
“哪里不冷了,这外边天寒地冻的,今年可比前两年都冷的多。
隔壁村好几个年龄大的人,都没熬过去,我和你爷爷幸好有你送来的棉衣、棉被,还有营养品,不然。。。”
王田氏拉着他的手,眯着眼说道。
这个年代,条件不好,每年冬季,就有不少年龄大的老人,熬不过去了。
看着一个个熟悉的同龄人去世,她心里也感触颇深。
要不是孙子有本事,她和老头子,恐怕早几年就不在了。
不过现在也没有什么遗憾了,儿孙满堂,一个个都有了稳定的工作,甚至还有一个非常有出息的孙子,这辈子也就满足了。
“奶奶,您和爷爷的身体都好着呢,有我在,长命百岁轻而易举。”
王孟德一脸认真的说道。
只要不出意外,凭借着他拿回来的物资,以及那些药丸的补充,再活个十年八年一点问题都没有,就算是二十年也有可能。
梁满仓每年都会从东北给他送来一些珍贵的药材。
利用这些药材,他又改进了药方,让药丸的功效更加的强大了。
“不要长命百岁,能看着援朝和卫国他俩
结婚,我就满足了。”
王田氏摇了摇头道,她看了一眼放在地上的包裹,非常的好奇:“对了,你拿的什么过来的,怎么这么多东西?”
“奶奶,这大包裹里装的是棉花和棉布,今年天气冷,留着您们多做两床棉被盖着。
还有就是白面和牛羊肉、糕点这些,我怕过些天下大雪,年前封路过不来了,就提前给您们送点年货。
对了,还有一些新鲜的蔬菜,给您们尝尝鲜,换一换口味。”
王孟德笑着解释道:
“京茹,你把东西都拿出来放好,看看别有的东西被压坏了。”
“哎,谢谢堂哥,我这就看看。”
旁边,秦京茹一脸开心的说道。
然后麻利的开始把几个包裹里的东西都拿了出来。
看着这些好东西,特别是那油汪汪,足有十来斤的猪板油,她心里美滋滋的,今年这个年,又是一个肥年。
而王京徽和王田氏,对于王孟德拿回来的这么多好东西,心里已经见怪不怪了。
他们也没有再说什么‘不要拿过来,留在家里吃’的这些话,因为他们之前去过小儿子家里过,知道这些东西,城里肯定也留着不少。
陪着爷爷奶奶聊了大半个小时的天,王孟德便出了门,直接往卫生室的方向走去。
他准备去找周晓利聊一聊,看看有没有什么启发。
刚到卫生室的门口,就听见里边传来了一个小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
进到了里边,就见周晓利手里拿着一根粗大的玻璃针管,另一手拿着一个镊子,正从一个白色的磁盘里夹出一根钢针头。
旁边,三个大人,正把一个孩子按在椅子上。
那个孩子,扭着头看到粗大的针管,脸上带着极大的恐惧神色,不停的挣扎着。
嘴里还一边哭闹,一边求饶。
三个大人额头上都快要出汗了,才将将把那个孩子按住不动。
看到这一幕,王孟德感觉到非常的熟悉。
前世。
他小时候,也在农村生活过一段时间,当时生病去村里的卫生室,也是被几个人按住打屁股针。
打完之后,可是一瘸一拐疼了好几天时间。
几分钟后,等家长带着哭得嗷嗷叫的孩子走了,周晓利才顾得上跟王孟德打招呼。
“孟德哥,您来了。”
“晓利,怎么样,最近忙不忙?要是忙不过来了,就带一个徒弟。”
“孟德哥,最近不算忙,带徒弟的事情还是以后再说吧,我现在也是半吊子,很多冰着还不知道该如何治疗呢。”
“别着急,慢慢的学习,经验就是一点点积累出来的。”
这时候,卫生室里也没有病人,两个人便坐在屋里聊了起来。
王孟德并没有针对性的进行提问,而是跟朋友一样,随意的聊着。
聊着聊着,就说到了这两年卫生室的情况。
“孟德哥,之前,我觉得西医的一些药品,非常的方便,只要知道病人得了什么病,直接拿几粒药或者打个屁股针就行了。
而中医的治疗手段,还得辩证,又要开方抓中药,病人回去之后还要熬药,非常的不方便。
这两年情况好了很多,陆陆续续的,就会有很多中成药出现了。”
周晓利把这两年自己感觉到的变化情况说了出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