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不可思议的福利和飞速进步
中午。
到了吃午饭的时间。
陈龙和马世豪等十五名来广安门医院进修的大夫们,才恍然发现,一上午的时间,一晃而过。
要不是魏明提醒,他们都没发现时间过的这么快。
等魏明说要带着他们去食堂吃饭时,才都感觉到肚子里空落落的,身上也满是疲惫。
这是用脑过度了,再加上早上在家里吃的都比较简单,因此饿的比较快。
几分钟后。
广安门医院的职工食堂里,陈龙和马世豪等人,每个人都端着一个铝饭盒,在魏明的带领下,排在了队伍中间。
一开始,他们还兴致勃勃的互相讨论着今天上午在特护病房中查房的见闻。
渐渐的,等闻到了飘散出来的肉香味,便不由自主的停了下来,全都伸着脖子,踮着脚往打饭窗口看去。
“魏明同学,今天中午是什么菜,我怎么闻到了肉香味,是我们今天碰巧赶上了食堂里做肉菜了么”
陈龙转头看向魏明,有些不敢相信的问道。
由于广安门医院获得的大量外国病患捐赠的物资都上交给上级部门了,然后由上级部门再统一分配,一部分上交,一部分分给下边的医护单位、学校和医院里。
他之前在自家医院的时候,中午也是在食堂里吃饭。
托王孟德的福,这两年医院食堂的伙食可比以前强的多。
每顿饭的菜里,都多了不少的油水,就连肉菜,也从一个月最多见到两三次,变成了一个月有四五顿能吃上肉了。
当然,说是肉菜,其实里边并没有多少肉,大部分还是蔬菜为主。
不过总归是沾了一些荤腥,味道就变的特别的美味,每一次都让他们医院的所有职工高兴不已。
在来广安门医院进修时,他们这些人就听说过,说是这边的伙食非常的好。
到了之后,除了能学习到医术以外,心中也同样期待着食堂里丰盛的饭菜了。
照他们心中猜想,这广安门医院的食堂比自家医院食堂的伙食好,那估计就是隔三四天见一次荤腥。
“陈主任,今天食堂里四个菜,其中有一道菜是春笋烧红烧肉,刚才我给您们的饭票,素菜随便打几份,荤菜最多只能打两份。
至于主食,则是有米饭、白面、二和面馒头和窝窝头,这些只要不超过六个就行了。”
魏明见他们都一副好奇的神色,便详细的介绍道。
陈龙在原医院里是一名科室的副主任,所以他称呼对方为陈主任。
“春笋炖红烧肉,这可是一道好菜。”
旁边,马世豪闻言,不由自主的咽了咽口水,然后开口说道。
京城周边不少山区,都长着竹林,村里不少老人和孩子,都会在山脚附近挖一些竹笋卖给收购站。
自从王孟德分管中医研究院的后勤工作之后,他就跟供销社领导打了招呼,这些物资,都会优先供应给研究院和广安门医院。
至于猪肉,外国病患们,每个月都有不少人通过各种运输方式,从各自的国家里把大量的物资运到华国。
其中就有各种肉类。
“对了,我怎么看好多人都拿两个大饭盒,已经打完饭的同志,两个大饭盒里都装的满满的,他们能吃完么”
马世豪一边和魏明聊天,一边四处观察。
很快,他就发现了一丝异常,便又开口问道。
“马主任,因为我们医院规定了,肉菜可以打两份,馒头等也能最多买六个。
再加上食堂里的饭菜卖的便宜,油水多量还大,就有不少同志带了两个饭盒,多买一份晚上下班的时候带回家里吃。
当然,这个季节还好,饭菜到晚上不会坏,如果是夏天天气比较热的话,就基本上没人会带了。”
魏明笑着解释道。
这个规定,也是王孟德分管后勤之后制定的,就是为了让只有职工们能带一些有油水的饭菜回去给家里人尝一尝。
以此来减少家庭的负担。
反正这些物资,都是外国病患们捐赠的,不会抢国内其他人的份额。
对于这个规定,中医研究院和广安门医院里的所有人,都举双手赞同。
实在是给大家解决了很大的问题。
以前,单位的职工们,只能在食堂里吃,自己不会缺油水。
但家里的人,虽然能从单位经常带一些物资回去,可也是杯水车薪,依然缺营养。
现在好了,每一天能装满满一饭盒的饭菜回去,一家人分一分,多少也能尝一点荤腥。
这样长年累月之下,也让职工家属们的脸色红润了起来。
特别是家里孩子多、压力大的职工,更能明显的感觉到孩子们的变化情况。
“还有这种好事”
来进修的十五个大夫,听了这话,都惊呆了。
他们可从来没听说过哪个单位还有这种福利,这完全是让人羡慕的厉害。
“那我们也能多买一份带回去么”
瞬间,其中一个大夫,就一脸忐忑的问道。
另外的人,也都是一脸期待的的看着魏明,希望能从他口中听到好消息。
别看他们都是京城各个知名医院的大夫,个个工资都不少。
但现在市面上绝大多数的物资,都需要各种票证和券,都是按人头来定量的,有钱也买不到物资。
就算是有一部分物资可以高价买。
比如糕点和果,又或者京城存在的十八家高档餐厅,都可以比原价多好几倍、甚至是十倍的钱去买。
但依照他们的工资数额来看,也无法维持这种高消费。
所以,他们跟大部分人家一样,都只能维持最基本的温饱问题,家里大人孩子肚子里都缺少油水。
“各位主任,我老师嘱咐过我了,说您们就算是只在广安门医院里进修半年时间。
但也可以跟所有职工享受同样的待遇和福利,因此,您们也可以从明天开始多带一个饭盒过来。
中午的时候,多打一份饭菜,晚上下班时带回去。”
魏明笑着说道。
今天这些人一来到广安门医院里,除了寒暄了几句后,便极快的投入到了工作之中。
因此也就没有时间跟他们讲这些内容。
在来的路上,他又给忘记了。
幸好刚才马世豪开口问他,才记起这个事情,也正好趁着在排队的功夫,把这些事情给交代一遍。
听了这话,众人脸上都流露出都发自内心的笑容。
同时心中暗道,明天就多带一个饭盒过来,等过几天再次做了肉菜,就从食堂里多打一份回去,让家人也尝一尝。
当然,他们嘴上也一个劲的感谢。
“哎呀,感谢王院长。”
“是呀,还得是王院长大气,我们过来进修,不仅在食堂吃饭全报销,还允许我们往家里带。”
“我也去过好些单位,可从来没见过有哪个单位会给所有职工这种福利。”
“没错儿,整个京城大小单位,我估计也只此一家了。”
一群人说说讲讲,很快就轮到他们了。
马世豪垫着脚往窗口里看去,就见几个大铁盆一字排开,里边装着一荤三素,还有装着米饭和各种馒头以及窝窝头。
“我来一份春笋红烧肉,一个素菜,再来一个白面馒头和两个窝窝头。”
闻着肉香味,又看到那道肉菜里一多半都是红烧肉,他急忙把早就想要的饭菜说了出来。
食堂的角落里。
简易的一块木板,铺在几根木头架子上,由于板凳不够,很多人不是蹲着,就是站着吃饭。
陈龙和马世豪等十几个人也有样学样,丝毫不顾及形象,或蹲或站,大口的吃着饭菜,谁也顾不上说话。
实在是这顿饭太香了。
他们都没想到,这道荤菜,里边肉占了一大半不说,分量还非常的大。
如同麻将块大小的五肉,一份里就有十多块,可比他们之前医院的食堂里多了好几倍。
去年底,临过年的几天,上级部门给他们医院都发了一批猪肉,当时食堂中午也是做的红烧肉。
但红烧肉里,一大半都是土豆块子,每个人只能分到三块肉。
马世豪一手夹着一块红烧肉,整个都放在了嘴里,顿时满嘴流油,咀嚼几下后,又咬了一口窝窝头。
就这样,没过多久,饭菜就吃的干干净净。
就连饭盒里的汤汁都被他用馒头沾着吃下去了。
吃完饭,又跟着魏明一起,端着饭盒去打了一大勺紫菜蛋汤顺了顺肚子。
这才心满意足的慢慢的往水池旁走去。
刷好饭盒后。
一行人便绕着大楼遛弯。
路上,有一个大夫感慨的说道:
“嗝
这顿红烧肉,是我这十来年里,吃的最爽的一次了,太过瘾了。
要是天天能吃上这种伙食,那就太幸福了!”
“哈哈,偶尔吃上一次就不得了了,哪能天天吃,什么单位也不可能供应的上这么多的肉。”
陈龙在旁边接茬说道:
“对了,魏明同学,咱们食堂里,多长时间吃一次肉”
他在心里盘算着,等下次再有肉菜,如果量还是这么多的话,多打一份回去,家中每个人都能分到两三块。
而且,如果用带回去的肉再搭配一些土豆、萝卜重新炒一下,也能好好的解解馋。
“陈主任,我们医院食堂是一周里,四天都有肉菜吃,只有周三和周六的中午只有炒鸡蛋这种半荤的菜。
您们运气不错,明天中午吃的是炖羊肉,正好可以带一份回去。”
魏明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广安门医院食堂的伙食情况。
食堂在每周一的中午,把一周的菜谱公布出来,让所有职工都能提前知道,这也是王孟德的杰作。
“一周四天有肉菜,明天中午有炖羊肉”
众人听了,顿时就愣住了。
自从出了肉票以后,牛羊肉在市面上就基本上看不到了。
他们没想到在广安门医院里,居然伙食这么豪横。
想到这里,每一个人都以后半年的生活,都充满了期待。
下午。
参加完每周一次的领导例会后,王孟德便来到诊室里开始坐诊。
鲁院长也考虑到他带着十几个进修的大夫,以及还有几个学生,原来的诊室已经装不下这么多人了。
便在前几天的时候,给他换了一个足足有四十来个平方的大诊室。
这是把两个房间从中间打通而成的。
两个小时后,终于到了下班的时间。
十几个人一脸的震惊,神情恍惚的从诊室里走出来。
他们到现在都不敢相信,刚才在两个小时里,王孟德一共给三十多个患者进行了治病。
如果是普通的病症,他们也完全能做到这种程度。
但这多十多个患者里,他们可是亲眼所见,基本上每一个病人的病情,都非常的复杂,治疗起来都特别的棘手。
大部分的病症,他们都没有任何的把握能治好。
可在王孟德的手中,诊断、开药一套流程下来,根本不了几分钟。
甚至有几个人,只是用银针针灸了几下,或者是给开了一个偏方,也就是了一个挂号费和一块钱的诊治费。
什么时候疑难杂症的诊治这么简单了。
第二天。
马世豪等人都不约而同的从家里带过来一个铝饭盒。
中午的时候,每人都多要了一份炖羊肉,饭盒都快要装满了,跟昨天的肉菜一样,里边的羊肉占了一大半。
当然,除了这个福利之后,更让他们激动的是,跟在王孟德身边,学到了不少的东西。
来进修的这十五个人,可都是各个医院里边的精英。
每个人的医学知识和治病经验都非常的扎实。
一开始可能有些晕乎,等情绪稳定下来后,认真的观察和学习王孟德的诊治技术,很快就有了收获。
有时候遇到不懂的地方,问出来后,只需要王孟德稍微一点拨,就能恍然大悟。
最让他们感动的是,每次开方,从来没有避讳过。
不少的秘方、验方,都会直接展示在他们的面前,可以任意的学习和记录。
要知道,这些可都是一名大夫立身之本,居然毫无保留的传授了出来。
持续的进步,让所有人都精神百倍。
这天。
陈龙拖着一身疲倦回到了家中。
看着他手中的饭盒,正在屋里玩耍,刚刚五岁的小儿子眼前一亮,小跑着来到他的面前,伸手接过饭盒,同时嘴里问道:
“爸爸,今天您带了什么肉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