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缆车 作品

第六十四章派系

丁宝桢上任不过半个月,朱瑞珍没了,整个河督衙门就没了大半。

如今,丁宝桢又奏上了盐务之事。

内阁上下默然。

“不是河务吗?怎么又说到了盐?”

皇帝高坐,瞥向众人问道。

“还未夏收,江南乏粮,不得已向盐商求助,所带出来了盐务!”

匡源一五一十地汇报着。

朱敦汉默然。

这件事表面看只是牵连到了盐务,实际上却是明里暗里所写好的剧本。

当了那么久的皇帝,他当然知道在朝廷上没有一件事是突兀的,就算是突兀的,也会被利用成争斗。

或者说是政斗。

朱敦汉暗自思量:“这又涉及到了哪一派?”

“且试探一二!”

朱敦汉神情一敛,开口问道:“彭阁老,你怎么看?”

彭蕴章一愣,按照规矩不是应该从首辅开始,亦或者从群辅开始吗?

怎么突然到自己这个次辅了?

他脑袋电闪雷响,开口即道:“老臣觉得,盐商不识时务,朝廷有要事相求,涉及到数百万人的口粮,其竟然敢威胁起来?”

“须得严惩,以儆效尤!”

听到这反常的话,朱敦汉立马就提了警惕。

按照道理来说,盐枭就必定会涉及到皇商,而皇商改革就又是立宪派的主张。

这话简直是自束手脚。

不过,他又一想,立宪派的支持派系中,盐商的份量并不重,其更爱徽省的桐城派。

立场在那,老乡更有性价比。

“胡阁老,你怎么看?”

朱敦汉看向了胡林翼。

后者微微弯腰,做出倾听状,不曾想到皇帝突然问向自己,面露惊异。

旋即,他立马整理好思绪,开口道:“盐枭之事,虽然突兀了些,但也在情理之中。”

“陛下去年盐税两千万块,而淮盐就是八百万,占了天下四成,但盐枭成群结队,在淮河两岸纵横,偷得不少的盐利。”

“如果朝廷清除那些盐枭,盐税至少能增长两三成!”

增长两三百万的盐税,这还是往少了说。

实际上整个淮盐畅销徽、鲁、苏、赣、豫五省,一亿人口,其中的盐枭难以估量。

如果真切地整理盐务的话,淮盐突破千万就跟玩似,整体突然三千万指日可待。

胡林翼这话确实在理。

清理盐枭,打击私盐,这是几千年来中央朝廷的政治正确,谈不上突兀。

但到了如今,盐枭背后是皇商,皇商背后是皇帝,这就让人犹豫难定了!

话说完,胡林翼就看向了皇帝,紧接着所有人都看向了皇帝。

朱敦汉心头一笑:“怎么都把我看得那么低?”

作为曾经的盐枭之一,朱敦汉对于盐枭再怎么了解不过。

大大小小的盐枭,一年获利数百上千万,如果把全国的私盐都加进来,绝对是盐税的两三倍。

官盐二三十文一斤,私盐七八文,十来文,谁都会做出选择。

与其他那些皇帝不同,朱敦汉对于皇商上供的盐利根本就看不上。

他么的,一年五六十万,打发要饭的呢?

他当年在淮河一年可弄了百万。

不用说,二八分成,他就是那个二。

为了几十万,让内阁不爽,文官们暗骂,这是不值当的。

“既然要整理盐枭,那就去做吧!”

朱敦汉沉声道:“让内政部出手,正好让他们烧一把火,露露脸。”

“同时,我希望明年的这个时候,淮盐最少突破一千万!”

谁都没有想到皇帝如此果断,内阁大臣们惊诧莫名。

旋即就是一阵欢喜。

立宪派觉得皇帝有意于整理皇商了,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君权派则觉得,皇帝这是加强集权,是传统的回归。

曾国藩、胡林翼则觉得,明年的财政怕是能宽裕些。

一场小会尽兴而归。

姑且不提皇商的惊恐,曾国藩一回到家,就是大笑:“该浮一大白!”

酒水伺候着,他难得潇洒一回。

翌日休沐日,他在家看书品茶,别具味道。

但这时候,胡林翼找上来了。

“难得!”曾国藩笑道:“你老兄等闲可见不着。”

“没办法,

你我都入了阁,瓜田李下,总得避讳一二!”

胡林翼穿着一身便服,活脱脱的一位老年书生,轻松而写意。

“无事不登三宝殿,怎么有心思来见我?”曾国藩正色道。

“无它!”胡林翼撑开纸扇,苦笑道:“党派之争罢了!”

“哦?”曾国藩诧异道:“你是说君权派和立宪派?”

“这不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吗,几十年了,变更不了。”

“不是!”胡林翼沉声道:“你也是知晓,你我二人在内阁中互相扶持,他们两派倒是无可奈何,成了中间派。”

曾国藩点点头:“岂止是我,龚橙也是如此,他更加名副其实,妥妥的孤臣。”

“我说的是学派!”胡林翼叹道:“我知道这件事难为人,但却又不得不说。”

“自世祖朝以来,秦学一统天下,朝野瞩意,只能划分数派自争,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算是自己人。”

“但……”

“但我不一样,是吧?”

曾国藩沉声道:“我学自理学,崇尚心学,又对秦学了解颇深,钻研许多,倒是颇有一众三派合一的感觉。”

胡林翼叹道:“这跟昔日的三教合一不同,在学派上,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绝无例外!”

“你的意思?”曾国藩面色凝重。

“老兄你在内阁中权势日重,影响力愈发大了,就得真切的加入到秦学之中!”

胡林翼正色道:“这不仅是同僚、官场上的要求,还是整个朝廷的要求。”

“理学和心学,绝不能死灰复燃!”

曾国藩恍然,最后沉默以对。

说来说去,还是学派之争,思想之争。

一个国家的指导思想,影响数亿人,怎是一个厉害了得。

就拿孔庙举例。

众所周知,孔庙陪祀有四圣、十二哲、七十二贤,以及先儒这个庞大的群体。

前面三等都是孔子的弟子或者再传弟子,基本是先秦人物,但唯独朱熹例外,他是唯一不是先秦的人物,而名列十二哲。

王阳明创建心学,位列先儒,是万历送上去的。

在世祖朝,顾炎武这个秦学创始人,也在先儒之列,而如今许多的门徒更想把他推入到十二哲中。

即,替代朱熹的位置。

这时候,朝堂出现一个非秦学的阁老,自然热来大量的非议。

秦学五派,京派、桐城派、南安派、余姚派、慎独派,各有特色。

京派支持君权派,南安和余姚支持立宪派,桐城和慎独则因为影响力不足,很难在朝廷上与其他三派一较高低。

胡林翼就加入了桐城派,然后顺理成章的就成了扛鼎人物,然后入阁。

资历和能力无人敢非议,天然就有大量的羽翼可用。

“你愿意加入哪一派?”胡林翼郑重其事道:“时至如今,你也该做出选择了。”

“不过,你也莫要把这学派看得太重,加入后也没多大束缚,各派学子来回跳跃,也没有多少人管束……”

这也是秦学的特色。

五派以学问为先,看的是影响力。

影响力越大,加入的学子就越多,话语权也就更重。

所以各派跳槽就显得很常见了。

“唉!”曾国藩站起身,仰望着碧蓝的天空,感慨道:“这个世道,许多东西根本就躲不开,派系之争,已然是顽疾了,根本就解不开!”

他来回踱步,终于下定了决心。

如果是混日子,他自然可以不加入学派,但在朝廷上就成了空中楼阁,抱负无法舒展。

“我决意加入慎独学派!”

曾国藩沉声道:“以往我倒是钻研了些慎独派,其观点倒是与我相符。”

“那便好!”胡林翼笑道:“不过,慎独派只是强调修身做事,影响虽然较大,不过在官场上却是不足。”

“我想想,如今最高位的,也仅仅是工部的右侍郎……”

“宁为鸡头,不为凤尾!”曾国藩淡淡道:“去了其他学派,我只能伏低做小,但是去了慎独,却是当家做主了。”

“除此以外,内阁也不允许我加入另外几派了,平衡不能打破!”

胡林翼感慨道:“也是,虽然给了你选择,但其实也没得选!”

“除了慎独,别无他处。”

“不过五派同在内阁,这倒是一场盛世!”

选秀一出,整个京城在殿试后再次沸腾。

虽然说不上家家户户翘首以盼,但却也是让人惊喜交加,兴奋不已。

对于普通家庭的女子来说,去到了宫廷就等于有了一个好的未来,还能领取工资,假如被皇帝看上,那就麻雀变凤凰了。

而对于许多勋贵、文官们来说,这是整个家族富贵连绵,权势再起的关键。

除了有关系的复国公府和琉球郡王府,其他的勋贵都在准备的选秀。

尤朝贵回到家,就感觉到了一阵热闹。

进入反贪司后,他利用义国公府的威势,不断的获得战果,建立起了赫赫威名。

短短数月时间,被拿下的官吏就超过了百数,查抄的家产,也突破了千万。

整个京营、边军,谁见到他不是两股战战,不敢对视。

也因此,整个义国公府就重振了威势,再也不是以前那个空架子了。

“怎么那么热闹?”

尤朝贵开口问道。

“老爷,是隔壁的侯府夫人来了,还带了小姐过来!”管家开口,简单地叙述。

就只是这一句话,尤朝贵就明白了其意思。

他的妹妹被皇帝选中,早就入宫成为了妃嫔,带动了整个公府的门槛。

说来惭愧,他这样在官场上横扫无忌,固然有反贪司和国公府的名声,到妹妹在后宫的助力,却是怎么也分不开的。

不然的话,许多报复和意外早就来了。

他向里面走去的脚步停了一下,随即若无其事的举步走进了厅中。

南向的正厅中一片明亮耀眼的阳光,母亲安坐在安乐椅上,怀中抱着咿啊大叫,精神头十足的嫡孙,正在笑呵呵的向这边看来。

老人的身后站着几个人,都是府中负责照顾孩子的老人,各个都是伺候过皇子公主的,一般人可请不到。

这还是他妹妹心疼他,特地从宫里派来的。

给钱还是小事,关键还得是能招呼上。

在旁边,则有一个妆容华贵的妇人,模样看起来比他母亲还要小个十来岁,实际上年纪却相差不离。

无它,贵气养人。

他家才复兴几个月,哪里比隔壁的侯府那样兴旺发达?

“哟,朝贵,今个怎么回来那么早?”

“叔母来了!”尤朝贵笑着行礼,然后就抱起了自己的儿子,看着其小脸,满心的欢喜。

在妇人旁边,则站着一位十六七岁的少女,长相甜媚,生得极美,让人印象深刻。

几乎不用猜,他就立马知道了此人的身份:

侯府嫡三小姐,尤佳儿。

由于从小就相貌高挑,又加上整个侯府的宠爱,及笄之后,求亲之人几乎踏破了门槛。

但由于眼光高,拖延至今。

在整个勋贵群体可是名声远扬。

“这是你那妹妹!”妇人陪笑道:“这些年来在家里眼光挑了,高不成低不就,婚事让我犯了愁。”

“这不,宫里准备选秀,我准备让你妹妹去一遭,到时候可得让娘娘照顾一番!”

“毕竟咱们都是一家人!”

说着,她最后强调了一点。

听到这里,尤朝贵点点头,又叹道:“若是能够照顾,自然是应有之义。”

“不过吧,我那妹妹在宫里头身份也不高,怕是很难照拂一二。”

“但您放心,就算是再难也会出手的!”

听得这话,妇人的笑容就消减了些许:“能有余力照顾就行,哪能让娘娘做那等逾矩的事。”

说着,她就从怀中掏出了一叠银前,脸上肉眼可见的心疼:“这点钱,你拿去打发关节去。”

“宫里头都是见钱眼开的主,可不能让娘娘欠了人情。”

尤朝贵瞥了一眼,就知道其数目在五千块上下,知晓这位叔母是用了大力气:“您放心,这钱我虽然收着,但是却为您办事。”

“一分一毫都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