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李承乾杀疯了!

太极殿内,不断的回荡着李承乾的话。

像是铜锣一般,在不断的敲响着,崔君肃等人的心门。

太子大势已成!

高士廉含笑看着李承乾,愈发的欣慰,眼眸中渐渐的泛起了些许水雾。

无垢你看到了吗?

房玄龄微笑着连连点头,长孙无忌默默的看了一眼,站在那边宛如马喽的李泰,李佑。

你们二人如何与他斗啊。

“太子殿下英明!”

开口的是长孙无忌,这一次,长孙无忌率先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随后,高士廉,房玄龄等一众大臣,纷纷表示认可了李承乾的决定。

至此,朝中大臣纷纷站队,哪怕是那些世家官员,此时也无可奈何了。

他们赢了,但是他们输的更彻底。

“工部尚书何在?”

“臣在。”

“即刻抽调工匠一千,于长安城中置办学堂,京兆府尹卢承庆协助!”

“臣遵太子令!”

工部尚书段纶,京兆府尹卢承庆,接连领命。

这时。

李泰提出了一个一问,“殿下,置办学堂推广启蒙计划,为天下书生谋福祉,臣弟能够理解。”

“但是,如今新学仅有崔君肃二人领悟,人手不足以开办学堂……”

李承乾笑盈盈的看向李泰,“二弟,你这些日子专心编著括地志,怕是没有听到民间的呼声。”

李泰皱了皱眉,“殿下何出此言?”

李承乾:“民间有识之士已经对拼音等新学,进行了研究,也有不少教书先生,已经在教授此物了。”

李泰愣住,卢辉等人也是不可置信。

李承乾继续道:“听闻山南道那边,有诸多教书先生,觉得拼音此举对教学极为有用,早在崔君肃他们二人教导五百名学生之时,已经在研习此物。”

“并且已经把这些拼音,教授给了学生,已经有一大批适龄学生,学习了拼音!”

“殿下的意思是?”

“孤欲下旨一道,命研习参悟拼音的教书先生,齐聚长安城,共同学习!”

嘶!

好家伙!

如此以来,教书先生也不缺了!

至于适龄启蒙的孩童,长安城内更是不缺!

“此事交由吏部安排。”

李承乾沉声道,“吏部尚书何在!”

“臣在!”

侯君集大步走出。

李承乾:“但凡自学拼音,并且已经可为人师者,前来长安城中教学,可为其置办住所,挂名录用!”

“不妥!”

“殿下,此事不妥!”

“只是一群教书先生,如何可以在朝中挂名录用?”

李承乾的话,顿时引起不少大臣们的反对。

李承乾却是轻飘飘的说道:“夫外举不弃仇,内举不避亲。”

“诸位大人亲眷,若有精研此道,可为人师者,同样可以在朝中挂名录用。”

“这……”

“可是殿下,他们未曾经过科考,未曾经过层层选拔,直接挂名录用,是不是逾越了?”

“此乃大唐社稷之福,抛开世俗成见,也在情理之中。”

李承乾不急不慢,“孤只是说了,让他们挂名录用,但并未曾说,直接录用。”

“想要入朝为官,仍旧需要考察。”

“但是,他们已经具备了,如同国子监书生一般的身份!”

“这是孤给于他们的特权!”

李承乾这明显是公器私用,却是让众人无话可说。

启蒙计划是他提出来的,也是他提议推广的,现在他想要提拔那些,认可他计划的教书先生,怎么了?

礼部一名官员走出,“太子殿下此举有违礼制,臣不敢苟同!”

“那就把你们的意见保留!”

李承乾面无表情,“朝中诸事,尽皆由太子主持!”

“诸位大人有不同的意见,可直接去九成宫面圣禀报,但此事在孤这里,就这么定了!”

这……

众人有些懵了。

自李承乾监国以来,一向是和和气气的,有什么事情都是大家商量着来。

尤其是房玄龄三人,李承乾还经常询问他们的意见。

可如今,李承乾突然霸道无比,不给他们反驳的机会,着实令他们有些难以接受。

户部戴胄出列:“启禀太子殿下,所有置办的学堂,尽皆是由朝堂出资么?”

李承乾早有准备,淡淡道:“此乃造

福天下百姓之事,关系到每一个人。”

“国库将会拿出一部分的钱财支持此事,同时也会广邀天下有识之士,共同操办此事。”

“但凡愿意出资的,可在学堂门额一侧,标明捐赠之人!”

戴胄惊愕的瞪大了眼睛,还能这么做么?

礼部的官员又一次的站了出来,“殿下,此乃国之大事,岂可由民间百姓出资……”

“孤说了,有不同意见,保留!”

李承乾冷眼看了过去,“邵大人是年事已高,听不清孤的意思么?”

邵大人眼角一抖,“臣身为礼部官员,自当提醒太子,臣只是觉得太子殿下此举太过了,还请殿下收回成命。”

“孤心意已决。”

“臣无能,愧对陛下,有违礼法,臣乞骸骨告老还乡。”

“准!”

李承乾大手一挥,冷眼扫了惊愕的邵大人一眼,目光转向了卢辉等人,继续道:“尔等可还有要辞官之人,孤一并准了!”

面对如此强势的李承乾,不少人倒抽一口冷气。

这是要杀鸡儆猴,还是直接撕破脸了?

有人咬牙准备上前,却是被身边的人赶忙拉住,有人低头不语,暗自叹息。

“太子殿下,邵大人只是尽职尽责,还请太子……”

李承乾摆手打断,“孤只问你们,还有谁要告老还乡,不要再言其他!”

“若是太子执意如此,臣乞骸骨,告老还乡!”

“准!”

“臣乞骸骨,告老还乡!”

“准!”

“太子不智,有违礼法,臣乞骸骨,告老还乡!”

“准!”

接连三声,掷地有声的应允,直接看傻了在场的大臣们。

崔君肃三人更是目瞪口呆。

太子这么刚强么?

“还有谁?!”

扫视一周,见无人在度开口,李承乾冷声道:“邵益仁年事已高,无法胜任礼部郎中一职,卢辉,苑辰二人意图逼宫,愧对陛下信任,由门下省拟旨,孤来签!”

“臣遵太子令。”

门下省的官员无奈的看了看邵大人他们,这明显是撞到了枪口上了。

邵益仁叹了口气,默默的放下了笏板,褪下朝服,转身而去。

卢辉二人咬咬牙,也紧随着脱下朝服离去。

李承乾:“可还有别的意见?”

众人齐齐缄默不语。

李承乾:“既然如此,便照孤的旨意行事!”

“遵太子令!”

……

“疯了,疯了!”

“太子今天怎么回事,竟然变得如此的强硬?”

“上一次见这般景象,还是在陛下的身上!”

“是啊,太子今天像是变了个人似得!”

“……”

退朝后,一众大臣们,三三两两的结伴而行,口中不断的低声议论着。

他们全然没有想到,面对众人逼迫,李承乾竟然直接准许他们辞官归隐!

太不可置信了!

申国公的马车内,高士廉乐呵呵的捋着胡须,看着坐在身边的长孙无忌与房玄龄。

“高明今日的表现,你们觉得如何?”

“霸道!”

长孙无忌默默开口。

房玄龄微笑着摇了摇头,“为君者,怎可被臣子左右?我觉得太子做得好!”

高士廉拍手笑道:“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

房玄龄:“恭喜申国公啊。”

高士廉摆了摆手,“同喜同喜。”

“不过。”

高士廉话锋一转,“高明此番霸道行事,极有可能引起诸多麻烦,你我当上上心了。”

“自然。”

房玄龄点点头,“若是魏征那个老匹夫今天在朝上的话,怕是直接跳出来指着那些人的鼻子骂了。”

“哈哈哈,言之有理。”

高士廉捋须大笑,“走走,去我府上,咱们把今日之事,说给他听听,让他也高兴高兴。”

太子霸道行事,有人欢喜有人愁。

卢府。

卢承司在从卢承庆的口中,得知了今日朝堂上发生的事情后,整个人都傻了。

太子竟然如此强硬?

“那孔邵新他们?”

“太子说了,他们此次赢了。”

“既然赢了……”

卢承司下意识的开口,却反应了过来。

看似赢了,实则输了。

卢承庆意味深长道:“我早与你说了,不

要搀和不要搀和,你看看现在。”

卢承司不死心,“今日朝堂之事,一旦传开,天下世家必然哗然,无数百姓也会因此心生不安,我们未必输了!”

卢承庆摇了摇头,“随你吧,我还有事。”

说完。

卢承庆便起身离开了。

卢承司皱眉沉思,不对,不对,若是李承乾他们早有胜算的话,苏尘为何低声下气?

他们究竟想做什么?

……

郡王府。

李泰整个人瘫坐在椅子上,不断的擦拭着脸上的汗珠。

在他对面的韦挺,杜楚客,二人尽皆沉默不语。

他们太清楚,今天李承乾的强硬,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了。

但是他们更加疑惑的是,李承乾今日为何如此强硬。

韦挺长叹一声,“看来他们早在我们不知不觉中,已经布好了局!”

杜楚客默然的点点头,附和着韦挺的话。

“本以为孔邵新带来了一批天才,可以狠狠的打击太子的威望,士气,却不想反而成全了他!”

“经此一事,启蒙计划算是彻底成功了。”

“不对。”

杜楚客忽然出声,“今日朝堂上的事情,会快速传开,但是启蒙计划还算不得彻底成功!”

韦挺皱眉看去,“你的意思是,崔君肃他们落败?”

杜楚客点点头,“还差点东西!”

“不差了。”

李泰长叹一声,从袖口中拿出了一份报纸,丢给了杜楚客。

“苏尘已经替他补全了。”

杜楚客二人疑惑的拿起报纸查看。

特大新闻。

山南道一批启蒙学生,今日抵达长安城,意欲同长安学子印证学业,但凡启蒙学生皆可参与,学识超过山南道学生之人,可获得由报社提供的百两纹银!

嘶!

韦挺二人倒抽一口冷气,只觉得头皮发麻!

这不仅是要把李承乾的计划给补全了,还要把孔邵新他们狠狠的踩在脚下!

崔君肃他们教导的学生,其学识如何,大家都看到了。

虽然面对孔邵新带来的学生,学业差了一些,但是对于那些普通学生而言,却是实打实的碾压。

一旦此次比试,山南道的学生获胜,那么关于孔邵新他们带来的学生,就不免的多了许多猜测与说辞!

同样的启蒙学生,他们可以碾压其他学生,为何会落败在孔邵新他们带来的学生手中?

真的是落败在他们的手中,还是落败在了他们的计划之中?

“苏尘够狠的!”

杜楚客缓缓开口,“照此来看,收了他银子的卢承司,怕也是要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了!”

韦挺:“此子大势已成,与太子遥相呼应……可怕!”

李泰苦笑道:“本王还以为今日孔邵新他们,能让太子难看一些,却不想,太子胸有成竹不说,即便是面对邵益仁他们的请辞,也没有丝毫惧意。”

“剩下的就看他们还有没有后手了,若是没有的话……”

杜楚客与韦挺齐齐默然。

……

“哈哈,你们看这报纸上,竟然说山南道的学生,和我们长安城的学子比试?”

“这不是明显自讨苦吃的吗!”

“不不不,昨天崔家带来的那五百名学生你们看到了没?我可是听说,这些小孩三百千都会背诵了呢!”

“都会背诵了?”

“是啊。”

“那还真是了不得呢,我三叔家的那孙子,现在还在学三字经呢!”

“这么说,所谓的新学拼音,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屁哦。”

这时,一人拿着酒壶坐下,小声道:“我可是听说,今日朝堂上,崔家带来的那五百名学生,却是落败在了孔氏教导的学子手中。”

“不可能吧?”

“三百千都会背诵了,这已经超过许多学生了。”

“人家孔氏可是孔圣人之后,治学能力还用的着怀疑?教出来的弟子,自然非比寻常。”

“呐呐呐,你要是这么说的话,那为何武德年间,考取状元的却是孙伏伽大人?”

“这……胜败乃兵家常事,人家不过是输了一次而已,你看今天不就赢了吗?”

“哎,你们说,若是孔氏带来的学生,参加这一次的比试,岂不是白捡银子?”

“你看看你这记性,刚才不是说了吗,人家山南道的学生过来,是想要和我们长安城的学子比试的,又不是孔氏教导出来

的学生。”

“就是就是,若是他们比试的话,山南道的那些学生一定落败。”

“……”

长安城的大街小巷内,关于报纸上的事情,议论不休。

也有人拿着孔氏带来的学生,与山南道的学生进行对比,但是,崔君肃二人率先教导的五百名学生都不是对手,那这些山南道的学生,能是他们的对手么?

自然是不行的。

可是报社提出的比试,却不是山南道的学生,与崔君肃,又或者是孔氏教导出来的学生比拼,而是和长安城的学生相比。

换句话说,报社认为山南道送来的这些学生,其识文断字的能力,已经在长安城的学子之上了。

这显然是没有把长安城内的学子放在眼中!

毕竟,他们可是天子脚下的学生,能够进入学堂读书识字的,可都是权贵士绅之后,再次一点的,也都是富裕人家的子嗣。

这些人打小就开始学习,难道还比不过山南道的那些学生?

是以。

当报社在长安城中,搭建比试擂台的时候,无数好事者,纷纷聚集查看。

“这是要当着长安城百姓的面,公开比试啊。”

“这要是输了,可就丢人了。”

“嘿,你怎么能这么想?这可是共同交流的大好机会,也可以通过这一次的比试,督促学业啊。”

“督促学业?”

“你想想,若是咱们长安城的学生,落败在了山南道学生的手中,他们岂不得知耻而后勇?”

“要是赢了呢?”

“咱们本就是天子脚下的学生,赢了那不是应该的吗?”

“咦,哪位火急火燎的官员是谁?官服都没脱。”

“我听人说好像是山南道那边的学官,好像叫刘牧。在山南道的那些学生抵达长安城后,方才赶过来的。”

“竟然没有一起来?”

“谁知道呢。”

刘牧汗流浃背,并不是热而是急的。

若不是听说了岑文昭安排了一些学生来长安城学习,他怎么可能会火急火燎的策马追赶过来?

他可是山南道的学官!

什么叫做学官?

当然是州府内主管教育的了!

当然,他虽然是负责治学的官员,但是在山南道那边,还是得听府尹的。

只是这一次给山南道长脸的机会,他怎么可能缺席?

当他从府尹口中得知此事后,便第一时间表示,要来长安城看看。府尹也没有二话,当即给他开了绿灯。

若是这些学生在长安城扬名了,那可都是实打实的政绩啊!

即便是跑死了两匹马,他也毫不在意,必须要赶上。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刚抵达长安城,就被人给上了一课!

山南道的学生和长安城的学生比试!

若是赢了,身为学官的他,自然可以昂首挺胸的对别人说,这是他们山南道的学生。

哪怕是功劳不在他这里,但身为学官,与有荣焉。

山南道都会因此扬名。

若是输了,那不是很正常?

我山南道走出来的学生,若是比长安城的学生还强,你们长安城的学官是干嘛吃的?

不论输赢,都是山南道稳赚不赔的买卖!

何乐而不为?

“听说你们报社的老板是苏尘公子?可否引荐一下!”

“你找公子做什么?”

“本官要好好感谢他!”

ps:唐朝还没有学政,多是各地的礼部官员治学,以当地最高长官为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