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后期,日军为了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空前豪赌,从关东军和本土大量抽调精锐,集结在南方战场先后发动豫湘桂地区作战。
从这个角度来讲。
日军此次增援关东的队伍里面,战斗力最强,装备最为精良的,便是冈村麾下的这四十万精锐,其中包括了关东军,以及鬼子华中乃至华北方面最为精锐的部队。
而从华北方面抽调的是十万部队,基本上只是华北方面的治安军。
当年欺负欺负装备落后,弹药稀缺的八路军,尚且勉强。
更别说是如今兵强马壮的八路军野战军了。
至于从朝方抽调的日军,主要是日军的第十九,二十师团组成的一路部队,兵力统共十万人左右。
这批鬼子的装备也算得上精良,但是作战经验,尤其是应对八路军的作战经验是极为稀缺的——他们的主要作战经验是镇压朝方人民的反抗活动,相对于中日战场上中国军队带给日军的压力还是小的多。
再加上这支队伍之中,还有相当部分的鲜籍士兵,有些是自愿加入日军,做走狗帮凶,凶残暴戾异常,但是真踢到八路军这样的铁板,就不够看了。
还有一些是被日军强行征入部队的,参战的源动力并不强。
所以,从朝方调动的日军的实际战斗力,甚至还比不上鬼子华北方面的治安军部队。
前线临时联合指挥部内。
宋时杰和一众干部们分析了鬼子的三路增援大军的实际情况。
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作战的重心是在日军华中方面的这四十万精锐身上,只要能打掉这批鬼子,日军的三路增援大军不攻自破!”
丁伟分析过战况后指出:“按照日军的三路大军的推进速度来看,最先抵达关东边境的是鬼子华北方面军,接着是在朝方面日军,最后是鬼子最为精锐的华中方面军。
其中鬼子的华北,在朝方面军是没什么好忧虑的。
只要咱们愿意,随时可以将对方击垮,但问题的关键是,如果我们的攻势过于的凶猛,导致鬼子华中方面精锐不敢贸然深入作战,只是沿着边境线和咱们鏖战,咱们再想以雷霆攻势击败增援的日军,恐怕就难了。
而时间继续延续下去,咱们原本迅速攻占关东的威势,也会大幅度的削弱。
老大哥说不准儿会借口咱们八路军结束战斗的速度太慢,强行进行军事增援,全面进入关东地区,到时候局势可就彻底的乱了套了。
另外还有一直扶持国军的美方插手,咱们想彻底掌控关东,只怕会难上加难!”
干部们深以为然,这是摆在面前的难题。
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击败日军的三路增援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而迅速稳固关东局势。
宋时杰思索了片刻,随即指着军事模拟沙盘上代表了朝方日军的小旗子,笑道:“或许契机就在它身上。”
具体怎么讲呢?
宋时杰指出:“日军的三路增援部队中,和咱们很少,甚至说是从没打过交道的,也就只有朝方过来的鬼子。
至于鬼子华北方面的鬼子,可以说是对于咱们八路军的手段最为了解的。
那就只能想办法在这个朝方日军身上做文章了。”
“怎么做呢?”
“不出意外的话,鬼子的三路增援部队虽然是先后不同顺序抵达,但是为了谨慎起见,日军的进攻多半是同时发动的。
也就是说,鬼子华北,朝方部队抵达之后,或许只会进行一些试探性的进攻,稳扎稳打,等待华中方面主力抵达后,再配合进攻。
这也是对咱们最不利的局面。
所以咱们要做的,就是打破日军同时进攻的局面。
如果可以率先引诱日军华北或者朝方部队的进攻,那就好办了。
一旦鬼子华北,朝方部队陷入咱们的纠缠之中,无论后续的华中方面军在冈村老鬼子的指挥下有什么作战方案,都不得不提前打乱方案,对陷入苦战的华北,朝方日军增援。
以此将日军的三路大军全部诱敌深入,进入关东之后,咱们就可以凭借机动,兵力等优势,对日军实施多面重围的绞杀攻势。
一举将日军击溃!”
“只是具体要怎么把控,咱们还得好好琢磨琢磨,即便是故意示敌以弱,也不能显得过于刻意才是。”
原本就和孔捷负责对朝方日军作战的李云龙闻言,不免有些郁闷。
骂骂咧咧道:“他娘的,要我说,直接把朝方过
来的小鬼子打穿,一口气打过去得了,还非得搞什么示弱以敌,一点也不痛快。”
宋时杰笑道:“老李,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咱们的队伍再厉害,毕竟一路长途跋涉作战兵力又有限总不能从头打到尾。
而日军在朝方部署的部队,除了此次向关东增援的十万大军之外。
另外,按照咱们得到的情报推算,至少还有十余万人,包括相当数量的鲜籍士兵,想把这些敌人全部击垮,甚至一举解放朝方。
靠武力征服实在是下策。
能率先将朝方日军精锐击垮,彻底瓦解在朝日军的意志,达到兵不血刃的效果才是上策。”
“所以,应对朝方增援部队的这场战斗,你和老孔不但要打败仗,而且还得败的像那么回事,仿佛是在咱们八路军拼尽全力之后依旧被击败的情形。”
李云龙道:“我就是闭着眼睛也能把这些小鬼子彻底打崩,还得假装打败仗,这事可真是难到我了。”
宋时杰笑道:“关二爷还有佯装败退的拖刀计,我相信你老李肯定能完成这次的任务。”
李云龙:“……”
郁闷归郁闷,但是老李也知道宋时杰说的是实情,只能老老实实的接下命令。
“至于率先抵达的华北方面的小鬼子”,宋时杰也表示无奈:“如果不出所料的话,这支鬼子不管咱们用什么手段,示弱以敌也好,佯装败退也罢,这伙小鬼子大概率是不会那么容易上当的。”
为啥?
华北方面军的小鬼子们在八路军手上可以说是遭了老罪了。
当初八路军还没有彻底壮大之前,就把华北方面的鬼子治安军折腾的够呛。
部队逐渐壮大之后,接连战斗更是打的日军华北方面军丢盔卸甲,狼狈不堪。
为此,华北方面军的小鬼子都快成了日军派遣军体系里的笑话了。
鬼子的高层军官们最怕的就是被上级调任到华北方面军担任指挥官。
鬼子的各路方面军里边,最惧怕八路军的。
鬼子华北方面军说第二,绝对没有人敢说第一。
事实也的确如此。
第12日——八路军大体上攻占关东的第二日。
日军从华北方面军抽调的十万部队,从北平,津门方向进发,重新打通原本作为日军华北方面军老巢的北平津门的北上路线,迅速向关东南部边境靠拢。
但只是刚刚接近关东南部边境区域,鬼子华北方面军便匆匆停下脚步。
选择在原地驻扎,稳固津门和北平的北境路线。
等待华中方面的40万精锐抵达之后,再发起联合攻势。
鬼子和八路军双方的先锋部队倒是爆发过几场战斗。
然而。
还不等与之交战的八路军部队,按照指挥部的命令,故意示弱以敌,尝试引诱日军深入作战呢!
与之交战的华北方面的日军,竟是丝毫不敢恋战,稍微交手之后便匆匆后撤。
反倒是将与之对称的八路军指挥员都给整懵了。
“这我还怎么示弱以敌,佯装败退?”
指挥员不甘心放弃,率领部队追上去,又打了两场,结果鬼子依旧不恋战,稍微打上一阵子,便继续选择后撤。
规模并不算大的两三场战斗下来,华北方面军带队的一名鬼子少将忍不住擦拭着脑门子上的冷汗。
在惊魂甫定之中,对一旁一名军衔为少佐的参谋说道:
“和八路军作战,一定要具有极其敏锐的军事嗅觉,绝对不能跟他们纠缠,因为时间稍微耽搁,我们就有可能被他们的迂回部队彻底的包围,分割,然后消灭。
毫不夸张的讲,就刚才的这几场战斗,若不是我临场指挥,镇定自若,及时下达转进的命令,或许我们已经陷入八路军的包围了。”
鬼子参谋深以为然,颇为敬佩的望着自家少将。
“将军阁下英明!”
至于主动和八路军交战。
这位日军少将摸着天皇御赐的象牙刀柄的将官指挥刀,神色肃然地说道:“那是相当愚蠢的事情。
此次北上增援,我们华北方面军只需要负责稳固出兵通道,等待华中方面主力抵达即可。
他们不是号称精锐吗?
能对付八路军的,只能是他们这些帝国精锐。”
相关战况传递到临时联合指挥部之后,宋时杰,丁伟,李云龙等一行将领也是无奈摇头。
“还真让老宋猜对了。”
“他娘的,这些狗娘养的华北小鬼子,简直成了精了还,比那缩在老鼠洞里的耗子还怂的。”
“看来引诱华北方面鬼子深入伏击区的计划是行不通的。”
宋时杰道:“所以说希望还是得放在朝方日军,这个愣头青的身上。”
第13日——也就是八路军大体上攻占关东的第三日。
朝方日军,在日军驻朝司令官上月良夫中将的指挥下,浩浩荡荡的十万大军一路推进,逐步向伪满洲的间岛省和安东省中部区域靠拢。
按照日军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以及参谋本部下达的命令。
朝方日军的作战任务是配合华北,华中方面军,三路推进,向关东地区增援。
长期在朝方驻扎的这些日军,也曾参与过侵华战争,但是和八路军基本上没有打过交道。
只是这些年中日战场局势巨变。
听说都是这些原本只是在占领区的夹缝之中生存的八路军,一步一步发展壮大之后导致的局势的恶化。
华北方面军接连惨败。
曾经有塞北孤狼之美誉的驻蒙军更是在八路军发动的攻势下分崩离析,几乎成为历史。
就连作为日军大本营,兵源总站的关东军。
都在短短十日之内,败在了发起北进攻势之后,全面攻入关东的八路军手中。
整个关东的局势岌岌可危。
这才有了眼下的这场空前规模的三军大增援。
人的名,树的影。
八路军在华北地区,绥蒙地区以及关东地区打出的赫赫凶名,令朝方日军也为之忌惮不已。
纵然没有和八路军打过交道。
也不免提心吊胆。
老鬼子上月良夫指挥部队推进时,起初也是小心翼翼。
并再三交代麾下军官,不可贸然推进作战,一定要与华北华中方面主力配合进行。
然而双方的前锋部队一接触。
与之对阵的八路军虽然展现出了不俗的战斗力,但是其装备的也不过是一些常规的步枪和火炮。
虽然是比朝方的本地反抗武装强悍了不少。
但似乎也就这么回事。
这反倒有些出乎了对于八路军的装备水平和战斗力过高预期的,朝方日军的心理预期。
总觉得八路军表现出的战斗力有些名不副实。
几场战斗下来,双方互有胜负,但是朝方日军胜利的场数明显更多。
不过老鬼子上月良夫出于谨慎,依旧没有上当,而选择在八路军部队败退之后贸然追击。
战前,他曾和华北方面的一些军官联系过。
从同僚们口中得知过八路军这支部队的狡猾和凶悍。
眼前八路军的战斗力的表现,也很有可能只是他们的伪装。
朝方日军稳扎稳打,继续等待华中方面主力的抵达。
这可急坏了负责示弱以敌任务的李云龙和孔捷二人。
老李急的脑袋似乎又大了一圈,“他娘的,老子已经额外将咱们部队的火力配置和战斗力都削弱了六七成了。
机械化作战精锐更是老老实实的藏着,一点也不敢动弹。
这群小鬼子怎么还不上当?”
孔捷想了想,说道:“日军的三路增援,按照具体的计划,应该是同时推进。
有提前筹备好的命令在,先抵达的日军除非是发现了什么不可错过的战机,否则肯定不会轻易率先发动攻势。”
李云龙若有所思道:“这么说还是诱饵不够?”
他苦思冥想了半晌,猛地一拍脑门,大笑道:
“哈哈,有了,我想到法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