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手并用 作品

第479章 495仓颉造字

徐清、韦皓然、静清还有玄真祖师重新回到因果道路上的那条船中。

“呼这趟还真是既平凡又惊险啊。”韦皓然感叹道。

除了徐清最后面对无支祁动用淮河水运的攻击外,他们待的那么一段时间其实都很平常。

“师弟,接下来我们还要继续走下去吗?”

徐清看向这条因果道路的前方。

“要!”

冥冥中,徐清能够感觉到,前方还有什么在等着他。

而且他此行的目的还未全部完成。

法箓的升阶,还有寻找儒家圣人的力量。

这两个目的还未真正达到。

而徐清有感应,继续往前方走,他会有收获的。

徐清手一扬,一些东西星星点点落在脚下的这条因果道路上。

“这是.厚土?”静清诧异道。

“正是厚土。”徐清点点头。

“这是禹皇给与我们的另一重帮助。”

有地藏王菩萨和禹皇的力量,这条道路最终能够通向的地方,徐清都无法想象。

但不管如何,总归是要继续往前走。

“我们走。”徐清催动法箓的力量。

船缓缓动了起来,向着更久远的时间点过去。

“师弟,还是按以前那样?我和玄真祖师负责掌控船的航行,你和静清继续闭关?”

“不。这次换我来。”

“你来?”韦皓然眉头一挑,“可是你让我去闭关,我现在也提升不了多少。”

“我已经差不多达到仙胎九转了,闭关对我来说没有什么意义。”

“哈?”韦皓然瞪大眼睛,“你说什么?”

“你已经仙胎九转了?什么时候的事?”

“我们踏上这条因果道路的时候,你不是才二转吗?”

“上次不是闭关了吗?”徐清淡淡道。

“你一次闭关就从二转到九转?没闭多久吧?”韦皓然不理解。

自己这个小师弟在踏上因果道路的时候,修为提升速度已经十分离谱。

但也没有离谱到闭一小次关就一连突破好几个小境界的程度。

又不是小神通业位,连续突破还说得过去。

“上一次那尊五爪金龙离开我身体的时候,给我留了些东西。”

韦皓容纳这下子没话说了。

“我去闭关了。”

“师兄刚才不是说你闭关没用吗?”静清在一片补刀。

“没用就不能闭吗?万一我突破了呢。”韦皓然翻了下白眼。

静清嗤笑出声,但没有继续调侃师兄。

因为未来的她肯定会跟师兄一个境遇。

韦皓然骂骂咧咧回去闭关了。

静清紧随其后。

玄真祖师看了眼徐清,一言不发同样回了船舱。

徐清一个人待在甲板上。

目光从四周光怪陆离的种种因果痕迹扫过。

“不知道现世那边怎么样。”徐清喃喃自语。

心中的那种紧迫感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重。

可是他知道不能就此回头返程。

这一趟他必须将所有目的完成。

不然再来一次,只会浪费更多时间。

“如今我的法箓已经融入了道佛两家的力量,却还欠缺着儒道方面的力量。”

“可是在往前,跟儒道有关的有什么事件。”

儒家不完全是后世孔圣继往开来立下的学问。

儒家的根本在“礼”,还“德”。

“礼”与“德”都与规有关,从这个世界立下第一条规矩的时候。

儒道的力量就算是种下了一颗种子。

后来的种种事迹,无非是让这颗种子生长,直至到了孔圣手中,才算真正有了“儒家”的身份。

所以儒家追溯起历史,一直根植于人族和天地的脉络中。

是与“武道”对应的“文道”。

只是往前没有人真正以此道成圣,反而让后世的孔圣做到了。

这也是三教一家中,唯一一个后世成圣的人物。

不同于佛道两门,越往前的人物越厉害,越到后面则越平庸。

徐清思索着,在禹皇以前,跟文道有关的是什么事件。

时间一点一滴流逝,船漫无目的的往前移动。

徐清目光扫视着四周的因果片段,试图从中感应到法箓进阶的契约。

但一路走过来,却都没那种冥冥中的感应。

随着时间推移,徐清眉宇间渐渐浮现出一抹凝色。

“师弟,再往前,那可是大劫的时候。”韦皓然在中途走了出来。

他没有徐清那么多机缘,也没有静清正处于破境的临界点。

第七境本身就是一段极为漫长的道路,有些人终其一生都在原地踏步。

这么短的时间里,他想要闭关获得修为境界上的提升,几乎不可能。

所以回去闭关其实就是睡大觉。

睡完了就出来溜达。

见徐清一脸愁容的样子,也不由得带上了几分忧愁。

徐清闻言点了点头。

确实,继续走下去,那就是波及整个洪荒大陆的大劫的时候。

大劫之下,仙人如蝼蚁。

他们几个凡俗修行者去了,那就是路边的一粒微尘。

大劫洪流滚滚落下,他们只要被席卷进去,那基本是有死无生。

徐清不觉得自己特殊到能够在这种大劫下如鱼得水。

“那现在可怎么办?”韦皓然在徐清旁边坐下。

“没办法,只能听天命。”徐清叹了一声。

然而就在他话音落下的时候。

悬在船上的法箓忽然射出了一道流光,像是指引着道路般向前飞去。

“师弟!”韦皓然目光一动。

徐清目光深邃,不假思索地催动身下的船朝着流光飞去的方向快速追了过去。

最后那抹光流往一段因果片段里钻了进去。

徐清没有贸然跟上,而是停在了这段因果片段面前。

停船的动静在船舱的静清还有玄真祖师都有所感应。

两人纷纷掠了出来。

“师弟。”静清从船舱出来,循着徐清和韦皓然的目光看了过去。

“这是到了?”

“先看看。”徐清目光落在这段因果片段中。

可是这段因果片刻晦暗不清,就连他都看不太清楚。

事实上,从禹皇的那段因果出来后,往前的所有因果都隐约笼罩在一片迷雾中。

越往前,迷雾就越深,越看不清。

这才是徐清为此苦恼的问题。

“师弟,不用犹豫了,这既然是你法箓的指引,即是我们那个世界天道的指引,总不会有错的。”

徐清深吸了口气,“师兄你说得没错。那就下去吧。”

悬于头顶的法箓幽幽释放出光芒笼罩徐清四人。

紧接着四人往下方的那段因果片段跳了下去。一进去这段因果,徐清等人便感觉到一股扑面而来的莽荒感。

大地干裂,巨兽的咆哮声无远弗届,一切的一切皆是莽荒的色彩。

这是比禹皇更久远的时代,是人族还未真正奠定地位的时代。

目之所及的身周蒸腾着未驯的野性。

“这是.”徐清掌心的法箓滴溜溜转动。

“轩辕的时代?”

从法箓中反馈回来的讯息是如此说明的。

徐清目光闪烁着异样。

就在这时,法箓似乎被某种东西吸引到一般,朝着一个方向飞了过去。

徐清心头一凛然,连忙追了上去。

韦皓然他们自然是跟上。

众人缀在法箓的身后,一路来到了一个老人面前。

老人住在一栋简陋的茅草屋中。

但人不在屋里,而是随意躺在外面的地上酣睡。

茅草屋中堆满了各种兽皮。

而兽皮上则描绘着某些图形。

这是“仓颉造字?”静清脱口而出。

这个声音猛地将那个酣睡的老人吵醒。

老人双眸睁开,目光刀子似的射向徐清他们所在的位置。

“你们.”仓颉的目光在看到徐清等人的时候,由凌厉迅速转化为惊疑不定。

“你们是从后世而来。”

被发现了徐清等人也不意外,更没有半点恐惧。

这是他们人族的先贤。

自是不需要害怕的。

徐清恭恭敬敬道:“是。我们正是从后世而来。”

仓颉的目光大放异彩。

“后世人,告诉我,我们人族是否拥有了自己的文字。”

洪荒大地上,一直没有完整的文字型系出现。

因为先天神圣的那些生灵压根不需要文字。

他们先天而知,后天也能从天道中得到种种提示。

但对于洪荒中的底层生灵来说。

文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万族中,偏偏只有龙族、凤族这两个大族有他们对应的文字。

祂们的文字对于人族没有多少作用。

因为龙族凤族同样先天而至,传承根植于血脉中。

龙族凤族的文字不是知识和历史的载体,更像是某种大道真文。

所以仓颉想要创造出属于人族自己的文字。

徐清听到仓颉的话,郑重的点了点头:“有!”

“好!!!”仓颉开怀大笑。

从后世来的人告诉了,人族拥有了自己的文字。

那就说明自己的这条路是对了!“文字。”仓颉情不自禁道:“是知识和历史的载体。”

“只有创造出自己的文字,我们才能记录历史,才能将知识一代代传承下去。”

“人族生而智慧,却没有其他神圣那样先天而知,所有的知识都是从后天总结而来。”

“然而这些知识只能透过言传身教,往往人死了,这个传承就断了。”

“我想改变这个情况,只有造出我们人族的文字。”

“从此以后,古老的事迹能够流传下去,以文字的形式一代接一代。”

“人一生总结的经验教训可以记录下来,传给后世人又可以让后世人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或者改正。”

“这就是文字的魅力。”

“一个文明、一个种族,是需要他自己的文字的。”

仓颉放声大笑,言语中充满了肆意的喜悦。

等情绪平复下来后,仓颉连忙看向徐清等人。

“后世人,告诉我,后世的文字是怎么样的。”

轰隆!!!

天际一声雷鸣,滚滚的乌云以极快的速度向着这里靠近。

仓颉面色大变。

徐清等人亦然。

他们都能感觉到这团闪动着雷光的乌云具有的威力。

哪怕他们现在是位于因果外的旁观者状态,也不可能逃过雷劫的锁定。

“前辈,看来是说不得。”

仓颉讪讪一笑:“是我太冲动了。”

从后世人获知文字的事情,这定然是天道不允许的。

哪个时间点的归于哪个时间点。

这个是天道的规律。

目前徐清只知道因果怪物有这般本事能够借助因果的力量改变过去、现在和未来。

随着仓颉收回念头,徐清等人闭口不言,天际的乌云来得快,也散得快。

徐清大致猜到自己的法箓需要的儒家力量是什么了。

这天下,有什么比造字更加符合儒家的义理。

徐清眼睛骨碌碌转动。

没办法直接告诉面前还未借助造字功德成人道半圣的仓颉。

但不代表徐清他们不能插手这造字的事情。

“前辈,具体的文字我们不能跟你明言。”

“但是.我可以跟你说一下造字的思路。”

仓颉双眼放光,接着又抬头看了看天空。

没有雷云!

说明这是天道允许的事情!“快,跟我说说!”徐清催动法箓的力量,参与了这段因果历史。

他指着远处三座山。

“前辈,你觉得那个形状怎么样?”

“形状?”

“没错,就是形状。”徐清笑着道。

“那三座山,我们口头知道是山,但却没有对应可以描述它的文字。”

“那为何不用与它们对应的形状来作为它们所对应的文字。”

“然后再简化一下,比如这三座山看作一条竖线,三条。三条竖线立于大地上,由此代表着‘山’这一意象。”

仓颉眼中的光芒越来越亮。

他用力的一拍后脑勺。

“原来还可以这样!”

说着仓颉猛地从进茅草屋中,从里面抱出大堆兽皮出来。

他将兽皮一一摊开。

上面是他尝试创造出来的文字。

只是都还没有成型。

仓颉扑在地上,用烧红的树枝在兽皮上用力刻画。

“三条竖线立于大地上,这就是‘山’!”

“那河流就是三条曲线。”

仓颉举一反三,文思泉涌。

大量的意象在他脑海里浮现,又迅速剥离出本质,化作一个个文字。

“对对对,这就是文字,这就是我们人族的文字!”

“观天地而生!既是人族所创,也是天地孕育!”。